趙匡胤眼中一熱,說道:“其實,我的名字也不叫‘趙忠禮’。我……不過,我的確姓趙……”
這一刻,趙普、李處耘、楚昭輔三人幾乎都屏住了呼吸,不知如何是好。難道,皇上要將真實身份說出來?
不過,柳鶯卻在這個時候將“趙忠禮”的話打斷了。她的一雙美麗的眼睛閃爍著奇異的神采,動情地說道:“有官人這半句話,奴家已經滿足了。奴家會將官人永遠記在心裏……”
趙普本想繼續裝醉,可是,現在他已經顧不上裝醉了。得趕緊讓皇上轉移注意力,否則,真可能泄露了身份,那可麻煩了!李重進說不定已經與李筠或南唐有了勾結,萬一知道皇帝在自己的地盤上私訪,還真不知會發生什麽事情呢!他心中暗暗著急,忙接了柳鶯的話頭,說道:“柳鶯姑娘,今日大家萍水相逢,不如你給大家唱一曲吧。”
李處耘、楚昭輔和芍藥姑娘頓時齊聲贊同。
柳鶯默默點了點頭,從座位旁邊拿起了一隻琵琶,低首凝思片刻,邊彈邊唱起來: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此詞乃是溫庭筠所作之《更漏子》,從柳鶯口中唱出來,更覺惆悵動人,仿佛令人沉醉在春雨霏霏、寂寥惆悵的春夢中。
一曲完了,眾人喝彩,隻有趙匡胤悵悵然心頭沉悶。
柳鶯雙目含情,偷偷瞟了“趙忠禮”一眼,又彈唱起了一曲: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這首詞,卻是馮延巳的《醉花間》。柳鶯將詞和著曲子唱了兩遍,隻聽得滿座之人個個默然不語,忘記了喝彩。人人均想著自己的心事,柳鶯的聲音一停,屋裏一剎那間陷入了沉寂。此時,如果有針掉在地上,恐怕也能聽得見。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趙匡胤的心頭,盤旋著這句詞,惆悵滿胸。他知道,他這一輩子,再也不會忘記柳鶯,再也不會忘記這句傷感的詞。在以後的許多夜晚,他都會一次次在寂靜中想起這句詞、這首曲子,還有,這個不幸的、充滿柔情的善良女子。可是,他此刻沒有想到,他與眼前這個女子的緣分,並未自此終結。
趙匡胤也不知道,在他轉身告別離去後,柳鶯躲到了自己的屋裏失聲痛哭。她剛剛為一個人動了心,剛剛感受到無私地去愛一個人的甜蜜,剛剛從另一個人的眼中讀到了深深的愛意——她相信她感覺沒有錯;可是,剛剛來到的美好,便在一瞬間失去了,這讓她怎能不感到心痛?她非常後悔,反覆地在心裏追問自己當初為什麽不讓他說出名字,為什麽不詢問他的具體去處,也許這樣來日或可相見?她究竟是害怕什麽?難道是自己一開始就知道美好的一切轉瞬就會失去,所以她不問,她不求?她抱著枕頭,思來想去,哭了很久,淚水不停地流淌著,浸濕了枕頭,留下一大片印跡,仿佛是要刻意以此來提醒她愛的悲傷和命運的無常。
四
一盞白紙燈籠在黑黢黢的夜色中漸漸靠近了錢阿三的蒸餅店。錢阿三看到白色燈籠發出的光華裏出現了一個人影,接著又看清了一個馬頭,然後是馬身子,馬背上的人影也漸漸看得清楚了。
這時候,錢阿三看到了白色燈籠上用墨書寫著幾個楷書大字:中書舍人。錢阿三不是第一次看到過這個燈籠。可是,之前,在自己的幹兒子提出要進待漏院廚房的打算之前,錢阿三幾乎從來沒有想過要琢磨這些燈籠上的文字,也沒有想到要從那些來買蒸餅的官員口中套出什麽信息。他與那些來買蒸餅的官員們的聊天,僅限於套近乎的寒暄。所以,盡管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看到“中書舍人”這幾個字了,但他還是不明白“中書舍人”到底是什麽意思,隻知道這個人是朝廷裏的一個官員,經常一大早就到他的店裏來買蒸餅吃。在以前與這個年輕官員的聊天中,錢阿三隻知道他住在外城東北的昭慶坊,每次上朝,他都是從安遠門進內城,然後去待漏院等待宣德門開門。
舉著燈籠的僕人在店門口停了下來。這個時候,錢阿三看到這個僕人的背上還背著一個竹編的盒子,看上去像個書匣。馬背上的中書舍人身子一動,輕巧地翻身下馬了。那中書舍人看上去三十六七歲,眉目清秀,留著三綹長須,一臉和氣。
“錢老闆啊,來兩個蒸餅。”中書舍人微笑著對錢阿三說道。
“哎呦,是您來啦。稍等啊,一會兒就好。”
“哎?竟然下起小雨啦!”那中書舍人仰起臉,往黑黢黢的夜空中看了看。
“果真是啊。那您就在俺這屋簷下歇歇吧。正好吃完蒸餅再走。”
“就怕雨下大咯!”
“不會,俺看這天,下不了大雨。給您,您拿好嘞!”
“好吧,那就歇會兒,反正時間還早,到了待漏院也是等著。來,這個給你。”那年輕官員從錢阿三手中接過一個蒸餅,先遞給了僕人,然後才又接過一個蒸餅放到嘴裏吃起來。
這一刻,趙普、李處耘、楚昭輔三人幾乎都屏住了呼吸,不知如何是好。難道,皇上要將真實身份說出來?
不過,柳鶯卻在這個時候將“趙忠禮”的話打斷了。她的一雙美麗的眼睛閃爍著奇異的神采,動情地說道:“有官人這半句話,奴家已經滿足了。奴家會將官人永遠記在心裏……”
趙普本想繼續裝醉,可是,現在他已經顧不上裝醉了。得趕緊讓皇上轉移注意力,否則,真可能泄露了身份,那可麻煩了!李重進說不定已經與李筠或南唐有了勾結,萬一知道皇帝在自己的地盤上私訪,還真不知會發生什麽事情呢!他心中暗暗著急,忙接了柳鶯的話頭,說道:“柳鶯姑娘,今日大家萍水相逢,不如你給大家唱一曲吧。”
李處耘、楚昭輔和芍藥姑娘頓時齊聲贊同。
柳鶯默默點了點頭,從座位旁邊拿起了一隻琵琶,低首凝思片刻,邊彈邊唱起來: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此詞乃是溫庭筠所作之《更漏子》,從柳鶯口中唱出來,更覺惆悵動人,仿佛令人沉醉在春雨霏霏、寂寥惆悵的春夢中。
一曲完了,眾人喝彩,隻有趙匡胤悵悵然心頭沉悶。
柳鶯雙目含情,偷偷瞟了“趙忠禮”一眼,又彈唱起了一曲: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這首詞,卻是馮延巳的《醉花間》。柳鶯將詞和著曲子唱了兩遍,隻聽得滿座之人個個默然不語,忘記了喝彩。人人均想著自己的心事,柳鶯的聲音一停,屋裏一剎那間陷入了沉寂。此時,如果有針掉在地上,恐怕也能聽得見。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趙匡胤的心頭,盤旋著這句詞,惆悵滿胸。他知道,他這一輩子,再也不會忘記柳鶯,再也不會忘記這句傷感的詞。在以後的許多夜晚,他都會一次次在寂靜中想起這句詞、這首曲子,還有,這個不幸的、充滿柔情的善良女子。可是,他此刻沒有想到,他與眼前這個女子的緣分,並未自此終結。
趙匡胤也不知道,在他轉身告別離去後,柳鶯躲到了自己的屋裏失聲痛哭。她剛剛為一個人動了心,剛剛感受到無私地去愛一個人的甜蜜,剛剛從另一個人的眼中讀到了深深的愛意——她相信她感覺沒有錯;可是,剛剛來到的美好,便在一瞬間失去了,這讓她怎能不感到心痛?她非常後悔,反覆地在心裏追問自己當初為什麽不讓他說出名字,為什麽不詢問他的具體去處,也許這樣來日或可相見?她究竟是害怕什麽?難道是自己一開始就知道美好的一切轉瞬就會失去,所以她不問,她不求?她抱著枕頭,思來想去,哭了很久,淚水不停地流淌著,浸濕了枕頭,留下一大片印跡,仿佛是要刻意以此來提醒她愛的悲傷和命運的無常。
四
一盞白紙燈籠在黑黢黢的夜色中漸漸靠近了錢阿三的蒸餅店。錢阿三看到白色燈籠發出的光華裏出現了一個人影,接著又看清了一個馬頭,然後是馬身子,馬背上的人影也漸漸看得清楚了。
這時候,錢阿三看到了白色燈籠上用墨書寫著幾個楷書大字:中書舍人。錢阿三不是第一次看到過這個燈籠。可是,之前,在自己的幹兒子提出要進待漏院廚房的打算之前,錢阿三幾乎從來沒有想過要琢磨這些燈籠上的文字,也沒有想到要從那些來買蒸餅的官員口中套出什麽信息。他與那些來買蒸餅的官員們的聊天,僅限於套近乎的寒暄。所以,盡管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看到“中書舍人”這幾個字了,但他還是不明白“中書舍人”到底是什麽意思,隻知道這個人是朝廷裏的一個官員,經常一大早就到他的店裏來買蒸餅吃。在以前與這個年輕官員的聊天中,錢阿三隻知道他住在外城東北的昭慶坊,每次上朝,他都是從安遠門進內城,然後去待漏院等待宣德門開門。
舉著燈籠的僕人在店門口停了下來。這個時候,錢阿三看到這個僕人的背上還背著一個竹編的盒子,看上去像個書匣。馬背上的中書舍人身子一動,輕巧地翻身下馬了。那中書舍人看上去三十六七歲,眉目清秀,留著三綹長須,一臉和氣。
“錢老闆啊,來兩個蒸餅。”中書舍人微笑著對錢阿三說道。
“哎呦,是您來啦。稍等啊,一會兒就好。”
“哎?竟然下起小雨啦!”那中書舍人仰起臉,往黑黢黢的夜空中看了看。
“果真是啊。那您就在俺這屋簷下歇歇吧。正好吃完蒸餅再走。”
“就怕雨下大咯!”
“不會,俺看這天,下不了大雨。給您,您拿好嘞!”
“好吧,那就歇會兒,反正時間還早,到了待漏院也是等著。來,這個給你。”那年輕官員從錢阿三手中接過一個蒸餅,先遞給了僕人,然後才又接過一個蒸餅放到嘴裏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