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鴇是個奸猾之人,帶翟守珣一進包間,她便早溜得不見蹤影。
隻見那四個客人,其中一位三十四五歲,方臉大耳,額頭寬闊,兩道劍眉之下一雙眼睛炯然有神,目光雖然溫和,卻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氣度。還有一位大約四十左右,留著山羊鬍須,麵容清瘦,神情頗為儒雅。另兩位相貌平平,卻也體格健壯,其中一個長著方方的鬥大腦袋。這兩人雖然相貌一般,看上去卻也都自有一番氣度。
小鳳姑娘就倚在那個山羊鬍須的身旁。在那方臉大耳之人身旁坐著的姑娘,翟守珣也認識,名叫柳鶯。翟守珣曾一度想要親近柳鶯,可始終未能得手。此時,他拿眼看了看,隻見柳鶯那張線條柔和的鴨蛋形的臉上正露出淺淺的微笑,一雙大而美麗的眼睛波光流動。她的眉毛,不粗不細,如同含煙的青山,守候在兩池碧水之上。她那粉嫩的雙頰,隻施了淡淡的胭脂,頸部露出的一截肌膚,仿佛牛奶一般光滑。她的頭上梳綰著一大髻,烏黑的髮髻高聳,稍稍往後傾著,正是當時揚州流行的流蘇髻。她的髮髻裝飾簡單,卻也頗為精緻,隻斜斜插了一支金鳳釵,又用兩條紅色的絲帶紮著,長長地從烏黑的髮髻上垂下。她的耳垂上,各垂著一顆小小的金荔枝耳環,頭微微一動,耳環的金色碎光便倏忽閃耀。她的身上,穿一件繡著明亮的黃色碎花的紅褙子,乍一看,仿佛無數的小蝴蝶飛舞在一片紅色的花海中。
翟守珣見柳鶯坐在那方臉大漢身旁低頭淺笑,便移開了目光。
這屋子裏的四個客人是誰?翟守珣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是大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的第一謀臣趙普、親信楚昭輔以及李處耘。原來,趙匡胤自派使者向李重進發出調任的詔書後,便與趙普等三人喬裝打扮,潛行到了揚州。
當趙普知道趙匡胤想要微服私訪揚州之初,曾經極力阻諫,雖說淮南已經名義上屬於趙宋王朝,但是他卻認為李重進乃奸雄之輩,其心多變,微服私訪揚州,萬一被李重進知曉,吉凶難測。這次,趙匡胤並沒有聽從趙普的勸解,堅持要成揚州之行。
趙匡胤此行的目的,共有三個:
一是為了解淮南的地理民俗,以便能夠施行體察民情的政策,穩固對淮南的統治。
二是想通過了解淮南的人心,來進一步摸清南唐的情況。畢竟淮南本是南唐領地,被南唐統治多年,當地的百姓,自然對南唐有很多的了解。趙匡胤的長遠打算,是將南唐也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因此他想要知道如果今後對南唐動武,淮南的百姓會有什麽樣的立場。
第三個目的,趙匡胤是為了給心中的一個謎團尋找答案。
這後兩個目的,趙匡胤甚至沒有向趙普透露。不過,趙匡胤下了決心,總有一天,他要讓南唐歸屬於大宋。隻是,這一天,將在何時到來,他並不清楚。
趙匡胤心裏有一個謎團,一直令他迷惑萬分。這個謎團,自從那次見了南唐使者之後,就開始在他心中形成了。他將周世宗與南唐的文書往來反覆看了多遍,也沒有找到可以解決這個謎團的蛛絲馬跡。
當年,周世宗本有統一天下之心,淮南一役,苦戰壽春,最後終於贏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世宗英年早逝,南唐以殘留的三分之二國土,依然雄踞南方,乃後周不容忽視之對手。可是,當顯德六年(959)南唐使者李從善與鍾謨入貢於後周時,卻發生了一件即使後世之人也迷惑不解的事情。這件事,趙匡胤早有耳聞,但是,直到那次南唐使者來賀登基的時候,他才正式從南唐使者口中確認了這件事情,盡管南唐使者的說法與傳聞中略有差異。
那件事情在傳聞中的版本是這樣的:
當時,周世宗問使者:“江南也在整治兵馬,大修戰備吧?”
鍾謨答道:“既然我們已經臣服大國,不敢再如此了。”
未料,周世宗對鍾謨說道:“那就錯了。我們之前是仇敵,如今卻是一家了。朕與汝國大義已定,已經沒有什麽擔心。然而,人生難以預期,至於後世,事情將如何發展我就不知道了。回去告訴汝主,可以在朕在位時,好好將城郭修得堅固一些,將甲兵裝備得精銳一點,要據守要害的地方,這都是為了子孫考慮,應該下功夫幹的大事。”
南唐使者說,周世宗後麵的一番話是暗中派人傳給李璟聽的。傳聞中卻說,那段話是鍾謨在周未歸時周世宗暗中與他說的。
“如果真如傳聞中所說,周世宗是在鍾謨在周駐留時說這樣的話,很可能是顯示自己的大度。如果是等鍾謨回南唐後,周世宗暗中派人傳話給李璟,那麽,周世宗的想法就顯得奇怪了!”趙匡胤心中翻來覆去揣摩當年周世宗的心思。在來祝賀他登基的南唐使者回去後,趙匡胤為此多日輾轉反側無法安眠。
按理說,南唐已然臣服於周世宗,周世宗就不應該讓其大力修繕城池、整治甲兵。這不是令潛在敵手強大,使自己被削弱嗎?這個問題,趙匡胤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世宗早已經預料到他將早亡,而在他去後,國將易手?”
“難道,世宗與南唐有了秘密約定,一旦發生帝位易手,就令南唐找合適之機起兵擁護幼主?”
“難道,世宗與南唐國主李璟惺惺相惜,認為在他故去之後,統一天下的宏誌將由李璟繼承,出於要完成統一天下、消除戰亂的宏願,世宗才消除夙敵之成見,令李璟積蓄力量?”
隻見那四個客人,其中一位三十四五歲,方臉大耳,額頭寬闊,兩道劍眉之下一雙眼睛炯然有神,目光雖然溫和,卻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氣度。還有一位大約四十左右,留著山羊鬍須,麵容清瘦,神情頗為儒雅。另兩位相貌平平,卻也體格健壯,其中一個長著方方的鬥大腦袋。這兩人雖然相貌一般,看上去卻也都自有一番氣度。
小鳳姑娘就倚在那個山羊鬍須的身旁。在那方臉大耳之人身旁坐著的姑娘,翟守珣也認識,名叫柳鶯。翟守珣曾一度想要親近柳鶯,可始終未能得手。此時,他拿眼看了看,隻見柳鶯那張線條柔和的鴨蛋形的臉上正露出淺淺的微笑,一雙大而美麗的眼睛波光流動。她的眉毛,不粗不細,如同含煙的青山,守候在兩池碧水之上。她那粉嫩的雙頰,隻施了淡淡的胭脂,頸部露出的一截肌膚,仿佛牛奶一般光滑。她的頭上梳綰著一大髻,烏黑的髮髻高聳,稍稍往後傾著,正是當時揚州流行的流蘇髻。她的髮髻裝飾簡單,卻也頗為精緻,隻斜斜插了一支金鳳釵,又用兩條紅色的絲帶紮著,長長地從烏黑的髮髻上垂下。她的耳垂上,各垂著一顆小小的金荔枝耳環,頭微微一動,耳環的金色碎光便倏忽閃耀。她的身上,穿一件繡著明亮的黃色碎花的紅褙子,乍一看,仿佛無數的小蝴蝶飛舞在一片紅色的花海中。
翟守珣見柳鶯坐在那方臉大漢身旁低頭淺笑,便移開了目光。
這屋子裏的四個客人是誰?翟守珣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是大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的第一謀臣趙普、親信楚昭輔以及李處耘。原來,趙匡胤自派使者向李重進發出調任的詔書後,便與趙普等三人喬裝打扮,潛行到了揚州。
當趙普知道趙匡胤想要微服私訪揚州之初,曾經極力阻諫,雖說淮南已經名義上屬於趙宋王朝,但是他卻認為李重進乃奸雄之輩,其心多變,微服私訪揚州,萬一被李重進知曉,吉凶難測。這次,趙匡胤並沒有聽從趙普的勸解,堅持要成揚州之行。
趙匡胤此行的目的,共有三個:
一是為了解淮南的地理民俗,以便能夠施行體察民情的政策,穩固對淮南的統治。
二是想通過了解淮南的人心,來進一步摸清南唐的情況。畢竟淮南本是南唐領地,被南唐統治多年,當地的百姓,自然對南唐有很多的了解。趙匡胤的長遠打算,是將南唐也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因此他想要知道如果今後對南唐動武,淮南的百姓會有什麽樣的立場。
第三個目的,趙匡胤是為了給心中的一個謎團尋找答案。
這後兩個目的,趙匡胤甚至沒有向趙普透露。不過,趙匡胤下了決心,總有一天,他要讓南唐歸屬於大宋。隻是,這一天,將在何時到來,他並不清楚。
趙匡胤心裏有一個謎團,一直令他迷惑萬分。這個謎團,自從那次見了南唐使者之後,就開始在他心中形成了。他將周世宗與南唐的文書往來反覆看了多遍,也沒有找到可以解決這個謎團的蛛絲馬跡。
當年,周世宗本有統一天下之心,淮南一役,苦戰壽春,最後終於贏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世宗英年早逝,南唐以殘留的三分之二國土,依然雄踞南方,乃後周不容忽視之對手。可是,當顯德六年(959)南唐使者李從善與鍾謨入貢於後周時,卻發生了一件即使後世之人也迷惑不解的事情。這件事,趙匡胤早有耳聞,但是,直到那次南唐使者來賀登基的時候,他才正式從南唐使者口中確認了這件事情,盡管南唐使者的說法與傳聞中略有差異。
那件事情在傳聞中的版本是這樣的:
當時,周世宗問使者:“江南也在整治兵馬,大修戰備吧?”
鍾謨答道:“既然我們已經臣服大國,不敢再如此了。”
未料,周世宗對鍾謨說道:“那就錯了。我們之前是仇敵,如今卻是一家了。朕與汝國大義已定,已經沒有什麽擔心。然而,人生難以預期,至於後世,事情將如何發展我就不知道了。回去告訴汝主,可以在朕在位時,好好將城郭修得堅固一些,將甲兵裝備得精銳一點,要據守要害的地方,這都是為了子孫考慮,應該下功夫幹的大事。”
南唐使者說,周世宗後麵的一番話是暗中派人傳給李璟聽的。傳聞中卻說,那段話是鍾謨在周未歸時周世宗暗中與他說的。
“如果真如傳聞中所說,周世宗是在鍾謨在周駐留時說這樣的話,很可能是顯示自己的大度。如果是等鍾謨回南唐後,周世宗暗中派人傳話給李璟,那麽,周世宗的想法就顯得奇怪了!”趙匡胤心中翻來覆去揣摩當年周世宗的心思。在來祝賀他登基的南唐使者回去後,趙匡胤為此多日輾轉反側無法安眠。
按理說,南唐已然臣服於周世宗,周世宗就不應該讓其大力修繕城池、整治甲兵。這不是令潛在敵手強大,使自己被削弱嗎?這個問題,趙匡胤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世宗早已經預料到他將早亡,而在他去後,國將易手?”
“難道,世宗與南唐有了秘密約定,一旦發生帝位易手,就令南唐找合適之機起兵擁護幼主?”
“難道,世宗與南唐國主李璟惺惺相惜,認為在他故去之後,統一天下的宏誌將由李璟繼承,出於要完成統一天下、消除戰亂的宏願,世宗才消除夙敵之成見,令李璟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