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我讓歷史拐個彎之明劫 作者:可可阿裏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弟,咱們加快點腳步吧,到正午的時候,咱們也找個地方歇息一下,再吃些東西。如果太陽太毒了就得休息,不能讓咱們的馬也累壞了,好不好?”宋長卿的意見萬俟陽當然得聽,這也是為了大家好。
“都聽大哥的安排,那就加快腳步吧!”
兩人就繼續向前奔去,隨著兩人加快了速度,趕在正午的時候還在小鎮止歇息了一會,就在當地吃了午餐,然後又趕了一段路再歇息著。萬俟陽也是找了個樹林,兩人下了馬將馬栓在一棵樹上,就順勢躲陰涼,在這一路上都還是能看見一些在路上行走的百姓,看樣子也是走遠路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有包袱的,所以萬俟陽一路看著這些人,有富人也有窮人,怎麽都向同一個方向走呢。
“宋大哥,你看那些人這麽大的太陽還在趕路,他們是走親戚嗎?”萬俟陽帶著疑問問著宋長卿。
“老弟,我想咱們去哪他們也是去哪吧,去燒香的祈福的人居多吧!”宋長卿也算是老江湖了,看這些問題自然要比萬俟陽準得多。
“哦,說得也是!哎,前麵不遠就是鷹潭府城了吧,要過了鷹潭府城還要走一段路才會是龍虎山。”萬俟陽也是問著宋長卿,他也不太記得那麽清楚了。
“對,現在天色陰了下來,大概又要變天了,咱們繼續趕路吧,你看那一片烏雲遮住了太陽,咱們趕緊去鷹潭府城吧,我看晚上也隻有到鷹潭府城住宿了,今天天黑之前是趕不到龍虎山了,總不能晚上到山上去吧!”宋長卿的話萬俟陽也是覺得有道理。
“好吧,咱們就到鷹潭府城去吧!”
兩人又上了馬,直奔鷹潭府城而去!
兩人到了鷹潭府城,也是好不容易找了間客棧寫了兩間房,沒想到他們找了幾間客棧都客滿了,一問才知道最近在龍虎山上正一派道教正要講經做法,所以有很多教徒前往,因此這些人都先到了鷹潭府城裏住下。沒想到他們也趕上了這樣的事!
正文 第271章 盛事
第二百七十章盛事
兩人好不容易有了落腳地方,也多虧了他們找的這個客棧比較高檔,因為這兩間房比平常的房間還要貴一些,更不用說現在臨時加價了,所以萬俟最和宋長卿才能有機會住上了客棧!
“宋大哥,你說咱們的運氣到底是好呢還是好呢還是好呢?”萬俟陽的這一句話還真是讓宋長卿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急忙問道:“老弟,你這是什麽意思,咱們什麽運氣好不好?”
“哈哈哈,我的意思是說咱們隨便找個時間就能碰上這些事,怎麽就可以遇上正一派有高人講經呢?咱們聽不聽一下?”萬俟陽以前倒是去過佛家寺院、廟子並且也旁聽過主持講法,那真是讓人渾渾欲睡,至於這道觀裏的道長來講經又是怎麽回事呢?
在後世的一些道教天師級別的道長講經所涉及到的就比較全麵了,多才多藝,對商業,對修行,對健康養生,都有很深的造詣。講經時不帶一片紙,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全新的詮釋了傳統的養生修煉方法。而在這時所謂的講經,那一般是從儒家的方式進行推廣宣傳,道法自然,道,佛,本來是很自然平易簡單的。但人們就是喜歡把它神秘化神聖化甚至迷信化。喜歡高談闊論,自吹高明。這就是《道德經》說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這樣離道遠矣!
萬俟陽聽說了這次天師說要講解的便是《道德經》,歷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繫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隻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並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歷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麵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隻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隻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一,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煉,法術儀式,功德成神,常見的後天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都聽大哥的安排,那就加快腳步吧!”
兩人就繼續向前奔去,隨著兩人加快了速度,趕在正午的時候還在小鎮止歇息了一會,就在當地吃了午餐,然後又趕了一段路再歇息著。萬俟陽也是找了個樹林,兩人下了馬將馬栓在一棵樹上,就順勢躲陰涼,在這一路上都還是能看見一些在路上行走的百姓,看樣子也是走遠路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有包袱的,所以萬俟陽一路看著這些人,有富人也有窮人,怎麽都向同一個方向走呢。
“宋大哥,你看那些人這麽大的太陽還在趕路,他們是走親戚嗎?”萬俟陽帶著疑問問著宋長卿。
“老弟,我想咱們去哪他們也是去哪吧,去燒香的祈福的人居多吧!”宋長卿也算是老江湖了,看這些問題自然要比萬俟陽準得多。
“哦,說得也是!哎,前麵不遠就是鷹潭府城了吧,要過了鷹潭府城還要走一段路才會是龍虎山。”萬俟陽也是問著宋長卿,他也不太記得那麽清楚了。
“對,現在天色陰了下來,大概又要變天了,咱們繼續趕路吧,你看那一片烏雲遮住了太陽,咱們趕緊去鷹潭府城吧,我看晚上也隻有到鷹潭府城住宿了,今天天黑之前是趕不到龍虎山了,總不能晚上到山上去吧!”宋長卿的話萬俟陽也是覺得有道理。
“好吧,咱們就到鷹潭府城去吧!”
兩人又上了馬,直奔鷹潭府城而去!
兩人到了鷹潭府城,也是好不容易找了間客棧寫了兩間房,沒想到他們找了幾間客棧都客滿了,一問才知道最近在龍虎山上正一派道教正要講經做法,所以有很多教徒前往,因此這些人都先到了鷹潭府城裏住下。沒想到他們也趕上了這樣的事!
正文 第271章 盛事
第二百七十章盛事
兩人好不容易有了落腳地方,也多虧了他們找的這個客棧比較高檔,因為這兩間房比平常的房間還要貴一些,更不用說現在臨時加價了,所以萬俟最和宋長卿才能有機會住上了客棧!
“宋大哥,你說咱們的運氣到底是好呢還是好呢還是好呢?”萬俟陽的這一句話還真是讓宋長卿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急忙問道:“老弟,你這是什麽意思,咱們什麽運氣好不好?”
“哈哈哈,我的意思是說咱們隨便找個時間就能碰上這些事,怎麽就可以遇上正一派有高人講經呢?咱們聽不聽一下?”萬俟陽以前倒是去過佛家寺院、廟子並且也旁聽過主持講法,那真是讓人渾渾欲睡,至於這道觀裏的道長來講經又是怎麽回事呢?
在後世的一些道教天師級別的道長講經所涉及到的就比較全麵了,多才多藝,對商業,對修行,對健康養生,都有很深的造詣。講經時不帶一片紙,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全新的詮釋了傳統的養生修煉方法。而在這時所謂的講經,那一般是從儒家的方式進行推廣宣傳,道法自然,道,佛,本來是很自然平易簡單的。但人們就是喜歡把它神秘化神聖化甚至迷信化。喜歡高談闊論,自吹高明。這就是《道德經》說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這樣離道遠矣!
萬俟陽聽說了這次天師說要講解的便是《道德經》,歷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繫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隻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並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歷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麵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隻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隻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一,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煉,法術儀式,功德成神,常見的後天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