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會的房間格局如舊,矮個大漢仰躺在一張太師椅上,蹺起的腳架在桌子上。見幾個捕探被押進來,矮個大漢哈哈大笑道:“吃衙門飯的好兄弟,什麽風把你們吹來了?”
幾名捕探躬身作揖:“這位英雄好漢威風凜凜、儀表堂堂,今個兒可真讓我們這幾條泥溝裏的小蝦子開眼了。英雄可否告知名姓,也好讓我們兄弟長點見識?”
矮個漢子搖頭:“你們說自己是泥溝裏的小蝦子,未免過謙。但你們竟不識得我王亞樵,這可不應該。”
王亞樵?人的名,樹的影,王亞樵這個名字說出來,驚得幾名捕探失神慌張起來,連退幾步。
王亞樵,安徽人氏,家裏以小買賣為生,長年受人欺淩。這屈辱的經歷,養成了他狂暴狠辣的個性。既然這世界上沒有人替自己主持公道,那就決定靠自己手中的利斧殺出一片天地來——這成為他一生的信條。
王亞樵與杜月笙算是一類人物,都是草根無依,藉助暴力從黑道上血拚出來。但杜月笙占了個“柔”字,而王亞樵則占了個“霸”字。
杜月笙之“柔”,表現在他隻認可江湖暴力,而對黨派暴力隔膜。
江湖暴力,無非爭財而已。對於杜月笙來說,財富是人類一切行為的目標和依據,非暴力不足以獲得財富,那就鐵下心來走暴力路線。但如果不使用暴力,也能達成獲得財富的目標,那又何必動用暴力呢?以柔克剛,未嚐不可。
王亞樵之霸,就在於他是個暴力主義者。他的暴力主張,就連孫文先生都有點吃不消。
始終熱衷於黨人暴力的王亞樵,建議孫文先生轟炸北京城,再派暗殺團隊入京刺殺北洋要員。孫文先生智珠在握,正義凜然地駁斥了王亞樵的暴力主張。
“二次革命”失敗後,黨人紛紛遁往日本。王亞樵卻隻身赴滬,要在上海灘頭闖出一片天地。此人雖然崇尚暴力,但並非無腦之輩。於是以安徽人的身份,聚集數千名安徽鄉黨,占領了徒具虛名的同鄉會。這在江湖上是有道理的,雖然他沒有地契,搶占同鄉會終究是非法行為,但麵對數千名斧頭黨的凶神惡煞,捕房根本不敢過問。
王亞樵入滬,組建“斧頭黨”,徹底改變了上海灘的黑道格局——原來的暴力分子黃金榮、杜月笙實現了三級跳,從底層的殺戮幫派一躍而入財界,留下來的底層暴力空間就由王亞樵這類人物填補。
處理好親情關係也是一門學問
1919年,杜月笙32歲。
這一年有3人入滬:第一個是張嘯林,他改變了上海的財富格局;第二個是“殺手王”王亞樵,他改變了上海的暴力格局;第三個是曾救過杜月笙性命的萬老太太,她給杜月笙送來一個終生依賴的助手。
萬老太太是杜月笙的姑母,她是一個人扭著小腳尋到上海來的。正如9年前她一個人扭著小腳來到上海,伺候重病的杜月笙100天,才把杜月笙從鬼門關救了回來。
老太太叩響了同孚裏杜公館的門。
聞知姑母前來,杜月笙連忙放下手邊的事情,一路小跑奔回:“姑母,你要來先派人送個信給我,我好去接你老人家啊。”
老太太道:“莫須煩勞,我自己認得路。阿笙啊,我來找你,是有事體的。”
杜月笙垂手而立:“什麽事體?姑母你吩咐。”
“吩咐可是不敢的,”姑母冷笑道,“現在你有了這麽大的場麵,可以挑挑窮親眷了。墨林在十六鋪做銅匠,工錢少,生活苦,你幫個忙,把他安插在大公司去,多賺兩個錢,將來成家立業。”
聽了姑母的話,杜月笙悄然轉身,輕輕抬手,偷偷給了自己一個大嘴巴。
按說,杜月笙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可是對姑母忘恩負義,這事他已經幹了不止一次。
第一次,是杜月笙生平贏到最大數目的2000元錢。當時他拿著這筆錢,在十六鋪見人就塞,所有不認識的人都塞到了,單單就忘了姑母一家。
這一次,他的三鑫公司節節走高,已是上海財富巨無霸。連最不起眼的小混混、素不相識的苦哈哈都從他這裏拿到了錢,但他唯獨就忘了姑母一家,沒給他們一分一毫。
為什麽總是把姑母一家給忘了呢?這個原因,杜月笙一生也不會說出來。一旦說破這個實情,大家都不好做人了。
人與人的感情,越近越難以相處。姑母救過自己的性命,按說自己無論如何回報都理所應當,但這種回報一旦形成緊密的人際關係就複雜了。人的天性十分複雜,所謂“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越是存在親情和恩情,越難以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一旦有一方把握不準,雙方的關係就會變得極為糟糕。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杜月笙才在潛意識中總是想迴避姑母一家,而自己則在繁榮之地盡享紙醉金迷,卻任由萬墨林在銅匠鋪裏賣苦力。真正的原因是,杜月笙不知道一旦雙方走近,事態會朝什麽方向演進。
這實際上是一種隱憂,雖然從未說出來過,也未曾想到過,但杜月笙的行事本能,卻會繞過這個可能的危險地帶。
但現在姑母生氣了,親自登門說這事,杜月笙再也避無可避。
杜月笙把萬墨林叫了來,仔細端詳。
幾名捕探躬身作揖:“這位英雄好漢威風凜凜、儀表堂堂,今個兒可真讓我們這幾條泥溝裏的小蝦子開眼了。英雄可否告知名姓,也好讓我們兄弟長點見識?”
矮個漢子搖頭:“你們說自己是泥溝裏的小蝦子,未免過謙。但你們竟不識得我王亞樵,這可不應該。”
王亞樵?人的名,樹的影,王亞樵這個名字說出來,驚得幾名捕探失神慌張起來,連退幾步。
王亞樵,安徽人氏,家裏以小買賣為生,長年受人欺淩。這屈辱的經歷,養成了他狂暴狠辣的個性。既然這世界上沒有人替自己主持公道,那就決定靠自己手中的利斧殺出一片天地來——這成為他一生的信條。
王亞樵與杜月笙算是一類人物,都是草根無依,藉助暴力從黑道上血拚出來。但杜月笙占了個“柔”字,而王亞樵則占了個“霸”字。
杜月笙之“柔”,表現在他隻認可江湖暴力,而對黨派暴力隔膜。
江湖暴力,無非爭財而已。對於杜月笙來說,財富是人類一切行為的目標和依據,非暴力不足以獲得財富,那就鐵下心來走暴力路線。但如果不使用暴力,也能達成獲得財富的目標,那又何必動用暴力呢?以柔克剛,未嚐不可。
王亞樵之霸,就在於他是個暴力主義者。他的暴力主張,就連孫文先生都有點吃不消。
始終熱衷於黨人暴力的王亞樵,建議孫文先生轟炸北京城,再派暗殺團隊入京刺殺北洋要員。孫文先生智珠在握,正義凜然地駁斥了王亞樵的暴力主張。
“二次革命”失敗後,黨人紛紛遁往日本。王亞樵卻隻身赴滬,要在上海灘頭闖出一片天地。此人雖然崇尚暴力,但並非無腦之輩。於是以安徽人的身份,聚集數千名安徽鄉黨,占領了徒具虛名的同鄉會。這在江湖上是有道理的,雖然他沒有地契,搶占同鄉會終究是非法行為,但麵對數千名斧頭黨的凶神惡煞,捕房根本不敢過問。
王亞樵入滬,組建“斧頭黨”,徹底改變了上海灘的黑道格局——原來的暴力分子黃金榮、杜月笙實現了三級跳,從底層的殺戮幫派一躍而入財界,留下來的底層暴力空間就由王亞樵這類人物填補。
處理好親情關係也是一門學問
1919年,杜月笙32歲。
這一年有3人入滬:第一個是張嘯林,他改變了上海的財富格局;第二個是“殺手王”王亞樵,他改變了上海的暴力格局;第三個是曾救過杜月笙性命的萬老太太,她給杜月笙送來一個終生依賴的助手。
萬老太太是杜月笙的姑母,她是一個人扭著小腳尋到上海來的。正如9年前她一個人扭著小腳來到上海,伺候重病的杜月笙100天,才把杜月笙從鬼門關救了回來。
老太太叩響了同孚裏杜公館的門。
聞知姑母前來,杜月笙連忙放下手邊的事情,一路小跑奔回:“姑母,你要來先派人送個信給我,我好去接你老人家啊。”
老太太道:“莫須煩勞,我自己認得路。阿笙啊,我來找你,是有事體的。”
杜月笙垂手而立:“什麽事體?姑母你吩咐。”
“吩咐可是不敢的,”姑母冷笑道,“現在你有了這麽大的場麵,可以挑挑窮親眷了。墨林在十六鋪做銅匠,工錢少,生活苦,你幫個忙,把他安插在大公司去,多賺兩個錢,將來成家立業。”
聽了姑母的話,杜月笙悄然轉身,輕輕抬手,偷偷給了自己一個大嘴巴。
按說,杜月笙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可是對姑母忘恩負義,這事他已經幹了不止一次。
第一次,是杜月笙生平贏到最大數目的2000元錢。當時他拿著這筆錢,在十六鋪見人就塞,所有不認識的人都塞到了,單單就忘了姑母一家。
這一次,他的三鑫公司節節走高,已是上海財富巨無霸。連最不起眼的小混混、素不相識的苦哈哈都從他這裏拿到了錢,但他唯獨就忘了姑母一家,沒給他們一分一毫。
為什麽總是把姑母一家給忘了呢?這個原因,杜月笙一生也不會說出來。一旦說破這個實情,大家都不好做人了。
人與人的感情,越近越難以相處。姑母救過自己的性命,按說自己無論如何回報都理所應當,但這種回報一旦形成緊密的人際關係就複雜了。人的天性十分複雜,所謂“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越是存在親情和恩情,越難以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一旦有一方把握不準,雙方的關係就會變得極為糟糕。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杜月笙才在潛意識中總是想迴避姑母一家,而自己則在繁榮之地盡享紙醉金迷,卻任由萬墨林在銅匠鋪裏賣苦力。真正的原因是,杜月笙不知道一旦雙方走近,事態會朝什麽方向演進。
這實際上是一種隱憂,雖然從未說出來過,也未曾想到過,但杜月笙的行事本能,卻會繞過這個可能的危險地帶。
但現在姑母生氣了,親自登門說這事,杜月笙再也避無可避。
杜月笙把萬墨林叫了來,仔細端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