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輔,朕覺得若佛郎機人真有侵擾東南沿海之心,確是應該發兵征討。不過還需要一個說法。」
張居正點了點頭,贊同道:「師出無名自然是不行的。老臣以為不如便以佛郎機人搶劫我大明商船為由。」
「恩。」
萬曆帝吐出一口氣來:「不過打仗畢竟不是小事,元輔可計算過征討馬尼拉需要耗費多少金銀?」
張居正雖然不是主戶部、兵部事的官員,但執掌軍國大事多年,對於軍餉的估算甚至比戶部尚書、兵部尚書還清楚。
他略略思忖一番,沉聲道:「陛下,以老臣之見,征討馬尼拉至少會耗費白銀三十萬兩。如果久戰不下,恐怕還會更多。」
「這麽多...」
萬曆帝聽得直皺眉。
大明一年的稅入在三百萬兩,與佛郎機人打一仗就要耗費掉一年稅收的十分之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他又聯想起歷史上那些窮兵黷武的皇帝,都沒有太好的下場,不由得有些猶豫了。
張居正當然看出皇帝的想法,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聽說這馬尼拉有著無數銀礦......」
這當然也是寧修在信中寫的。
作為穿越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呂宋並沒有銀礦。馬尼拉的大量白銀都是西班牙人從美洲、非洲運來的。換句話說,馬尼拉隻是白銀的一個中轉站。大明朝後期的白銀湧入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日本而不是馬尼拉。
但這並不妨礙寧修在信中誇張一番。因為他知道,要想說服張居正,說服萬曆皇帝出兵,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這個理由無外乎利益二字。
以萬曆帝貪財的性格,和張居正的精明,不會看不到銀礦的重要性。
隻要讓他們堅信馬尼拉有銀礦,那麽他們一定會對盤踞在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出兵。
至於打下馬尼拉後發現並沒有銀礦,寧修也不會有什麽損失。畢竟他也是從商賈和傳教士那裏聽來的。
而在寧修看來,馬尼拉的重要地理位置甚至比銀礦還重要。
把持住了這裏,就把持住了通往馬六甲的通道,下南洋的路線便能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這對大明發展海貿是極為有利的。
這個年代正是大航海的年代,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並對其進行了殖民輸出,從美洲大陸獲得了大量的金銀,以及高產作物。
正是靠著這種近乎瘋狂的掠奪,歐洲人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也正是靠著這種資本積累,讓他們得以在後續的工業革命中飛速發展。
而同時期的大明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雖然大明沒有像滿清那樣徹底的閉關鎖國,但打心眼裏還是瞧不起這些蠻夷的。
寧修要做的,就是改變這既定的歷史。他決定一切從馬尼拉開始...
當然,這些張居正是不知道的。他隻對馬尼拉的銀礦感興趣。
萬曆帝同樣對銀礦十分感興趣。
他背負雙手踱起步來,心中則盤算著派兵討伐的利弊。若真像寧修所說的,馬尼拉有銀礦,那麽征討呂宋也未嚐不可。出征的軍餉一定可以補回來,說不定還能大賺一筆。
隻是呂宋島距離大明實在是太遠了。如果派兵駐守,消耗的糧食、銀兩勢必不會少。
這種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派的兵少了守不住,派的多了又會消耗大量銀錢。
最重要的是,朝廷對這種孤懸海外的飛地沒有什麽掌控力,若是養出了一鎮軍閥豈不是得不償失?
這是萬曆皇帝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陛下,此事也不急於一時。不過老臣以為,即便不馬上派兵征討呂宋佛郎機人,也得大力發展水師,以備不時之需。」
張居正的建議正合萬曆皇帝的心意。
不管怎麽說,一隻強大的水師可以增強朝廷的影響力。
大明自鄭和下西洋後在南洋地區獲得了很高的聲望。但此後幾朝大明並沒有貫徹這一行為,以至於讓泰西人鑽了空子,在南洋諸地建城統治。
萬曆皇帝是雄心勃勃的,他當然不會滿足於大明現有的疆域。
北麵,他要痛擊韃靼人,將帝國的疆域覆蓋整個草原。西邊,他要西出嘉峪關,收復西域,兵指蔥嶺。南麵當然就是經略呂宋等地,控製重要海道。
這些都需要錢,要在幾十年內完成絕非易事。
但自打行新政以來,朝廷的歲入年年見長,內庫也充盈了。這讓萬曆皇帝看到了希望。
列祖列宗都沒有完成的功業真的能夠在他身上完成嗎?
若真的把他希冀的這些武功都做到,他豈不是可以比肩漢武唐宗這樣的千古一帝?
一想到這裏,年輕的皇帝便覺得十分激動。
「恩,元輔所言極是。朕有心整飭水師,便先從廣東、福建兩地開始吧。銀錢由戶部去撥,不夠的話從內帑裏劃。」
萬曆皇帝大手一揮道:「至於寧修嘛,朕便讓他負責廣東水師的督練吧。」
......
......
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旨到
當傳旨的太監來到香山縣時,寧修感到十分驚訝。
一來他沒料到張居正如此高效。二來沒料到皇帝會對他委以重任。
無論如何,寧修還是誠惶誠恐的在縣衙迎接了天使,設香案跪接聖旨。
張居正點了點頭,贊同道:「師出無名自然是不行的。老臣以為不如便以佛郎機人搶劫我大明商船為由。」
「恩。」
萬曆帝吐出一口氣來:「不過打仗畢竟不是小事,元輔可計算過征討馬尼拉需要耗費多少金銀?」
張居正雖然不是主戶部、兵部事的官員,但執掌軍國大事多年,對於軍餉的估算甚至比戶部尚書、兵部尚書還清楚。
他略略思忖一番,沉聲道:「陛下,以老臣之見,征討馬尼拉至少會耗費白銀三十萬兩。如果久戰不下,恐怕還會更多。」
「這麽多...」
萬曆帝聽得直皺眉。
大明一年的稅入在三百萬兩,與佛郎機人打一仗就要耗費掉一年稅收的十分之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他又聯想起歷史上那些窮兵黷武的皇帝,都沒有太好的下場,不由得有些猶豫了。
張居正當然看出皇帝的想法,他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聽說這馬尼拉有著無數銀礦......」
這當然也是寧修在信中寫的。
作為穿越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呂宋並沒有銀礦。馬尼拉的大量白銀都是西班牙人從美洲、非洲運來的。換句話說,馬尼拉隻是白銀的一個中轉站。大明朝後期的白銀湧入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日本而不是馬尼拉。
但這並不妨礙寧修在信中誇張一番。因為他知道,要想說服張居正,說服萬曆皇帝出兵,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這個理由無外乎利益二字。
以萬曆帝貪財的性格,和張居正的精明,不會看不到銀礦的重要性。
隻要讓他們堅信馬尼拉有銀礦,那麽他們一定會對盤踞在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出兵。
至於打下馬尼拉後發現並沒有銀礦,寧修也不會有什麽損失。畢竟他也是從商賈和傳教士那裏聽來的。
而在寧修看來,馬尼拉的重要地理位置甚至比銀礦還重要。
把持住了這裏,就把持住了通往馬六甲的通道,下南洋的路線便能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這對大明發展海貿是極為有利的。
這個年代正是大航海的年代,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並對其進行了殖民輸出,從美洲大陸獲得了大量的金銀,以及高產作物。
正是靠著這種近乎瘋狂的掠奪,歐洲人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也正是靠著這種資本積累,讓他們得以在後續的工業革命中飛速發展。
而同時期的大明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雖然大明沒有像滿清那樣徹底的閉關鎖國,但打心眼裏還是瞧不起這些蠻夷的。
寧修要做的,就是改變這既定的歷史。他決定一切從馬尼拉開始...
當然,這些張居正是不知道的。他隻對馬尼拉的銀礦感興趣。
萬曆帝同樣對銀礦十分感興趣。
他背負雙手踱起步來,心中則盤算著派兵討伐的利弊。若真像寧修所說的,馬尼拉有銀礦,那麽征討呂宋也未嚐不可。出征的軍餉一定可以補回來,說不定還能大賺一筆。
隻是呂宋島距離大明實在是太遠了。如果派兵駐守,消耗的糧食、銀兩勢必不會少。
這種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派的兵少了守不住,派的多了又會消耗大量銀錢。
最重要的是,朝廷對這種孤懸海外的飛地沒有什麽掌控力,若是養出了一鎮軍閥豈不是得不償失?
這是萬曆皇帝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陛下,此事也不急於一時。不過老臣以為,即便不馬上派兵征討呂宋佛郎機人,也得大力發展水師,以備不時之需。」
張居正的建議正合萬曆皇帝的心意。
不管怎麽說,一隻強大的水師可以增強朝廷的影響力。
大明自鄭和下西洋後在南洋地區獲得了很高的聲望。但此後幾朝大明並沒有貫徹這一行為,以至於讓泰西人鑽了空子,在南洋諸地建城統治。
萬曆皇帝是雄心勃勃的,他當然不會滿足於大明現有的疆域。
北麵,他要痛擊韃靼人,將帝國的疆域覆蓋整個草原。西邊,他要西出嘉峪關,收復西域,兵指蔥嶺。南麵當然就是經略呂宋等地,控製重要海道。
這些都需要錢,要在幾十年內完成絕非易事。
但自打行新政以來,朝廷的歲入年年見長,內庫也充盈了。這讓萬曆皇帝看到了希望。
列祖列宗都沒有完成的功業真的能夠在他身上完成嗎?
若真的把他希冀的這些武功都做到,他豈不是可以比肩漢武唐宗這樣的千古一帝?
一想到這裏,年輕的皇帝便覺得十分激動。
「恩,元輔所言極是。朕有心整飭水師,便先從廣東、福建兩地開始吧。銀錢由戶部去撥,不夠的話從內帑裏劃。」
萬曆皇帝大手一揮道:「至於寧修嘛,朕便讓他負責廣東水師的督練吧。」
......
......
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旨到
當傳旨的太監來到香山縣時,寧修感到十分驚訝。
一來他沒料到張居正如此高效。二來沒料到皇帝會對他委以重任。
無論如何,寧修還是誠惶誠恐的在縣衙迎接了天使,設香案跪接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