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提學官仇英親自主持縣學、府學科試絕對是個利好消息。
寧修需要的隻是一個公正的考試環境。
他每日溫習四書,閱覽《詩經》,並未把精力分到其他科目上去。因為科試畢竟隻是個選拔性考試,並不考論判,策論,隻考四書五經。
考試嘛自然是功利的,寧修自然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考試科目中。
劉惟寧更是信心滿滿,他等了十年不是要向世人證明什麽而是要把他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至於黑胖子柳如是,自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科試?科試是個什麽東西?
小爺來縣學又不是來讀書考試的,是來尋開心的。
人嘛,開心最重要了。
在眾人緊張備考的關頭,如是君的如此行逕自然有些格格不入,但也為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抹歡快。
轉眼間便到了科試的日子。
科試隻考兩場,上午考四書,下午考五經一天考完。
大宗師仇英身著官袍在縣學教諭何一卿和幾名訓導的簇擁下進入了明倫堂,開始了考前的準備性工作。
鄉試、會試在貢院舉行,每個考生都會分到一個專門的號舍,每場考試都必須在號舍中進行。
當然也包括吃喝拉撒
為了讓生員們適應鄉試的考試環境,何教諭命人在縣學中搭建了簡易的臨時號舍,但條件環境肯定比貢院要差。
至於舞弊肯定是不用擔心的。大宗師親自主持考試,誰敢作弊?那樣不是頂風作案嗎?
若被大宗師抓個正著,失去鄉試參試資格是小,被革除秀才功名是大。這些生員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不會看不清這點。
大宗師沖身旁的何教諭,幾位訓導點了點頭。眾人便一齊走出明倫堂。
此時生員們已經全部進入號舍就坐,幾位訓導沿著幾列分別將試題發下,與試題一起發下的還有兩張白紙,四書試的題目全部在白紙上作答。
當杜訓導走到寧修的號舍前,將試題發下時寧修還覺得有些小緊張。
畢竟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參加考試,雖然前世他是考霸,但不意味著這一世他仍然可以出色發揮啊。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這一次便是他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寧修深吸了一口氣,打開了試題。
三道題目果然分別取自《論語》、《孟子》、《中庸》,唯獨沒有《大學》。
寧修從《論語》題開始作答。題目是正常截取的,不存在截搭正合寧修的心意。
他先是沉下心來思忖破題,有了思路後便提筆疾書。
一篇文章一氣嗬成的寫完,寧修感受到無比的暢快。
原來科舉考試比他想像中的要容易的多,隻要基本功紮實,平日裏練習的多,真正作文時並不會太卡文。
但文章寫出來隻是第一步,能否算好文章還得考官點評。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章好壞全憑個人喜好。
天知道這位大宗師喜好什麽口味,寧修隻能盡可能的發揮出自己的實力,給大宗師一個好的印象。
第二道題目出自《孟子》,是一道截搭題。
所謂截搭是為了應對考生押題而演變出的一種試題。
題目上下兩句各截取自一段原文,合在一起便有了不同的意思。
考生們不可能按照考前準備來作文,必須現場分析破題,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題。
但這種試題也有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引起對原文的誤解。
畢竟是從兩段毫不相幹的文章中抽取出的上下句,就那麽硬生生的搭在了一起,效果能好嗎?
但題目出了考生就得答啊,絞盡腦汁尋求上下句的聯繫找出一個立意來,作出的文章自然千奇百怪。
寧修記得歷史上大明朝廷曾經一度禁止考官出截搭題,後來又放開,幾經反覆。
看的出來朝廷也看出來截搭題不利於作出好的文章。
但大宗師今日偏偏出了一道截搭題,看來晚明時朝廷又重新允許這種題目在考試中出現了。
無奈,寧修隻得竭盡全力分析,力圖從題目中找出一個適合的爆點來。這個過程頗有熬夜寫論文的酸楚感。
而在不遠處的一間號舍,劉惟寧在奮筆疾書。
他心中實在太爽快了,多年積鬱的苦楚煩悶一掃而空。
這次機會他一定要抓住,接下來是鄉試,會試,殿試
誰說他沒有機會連捷呢?
不知不覺間劉惟寧寫完了全部三篇文章,匆匆掃了一眼便將試卷交給了巡視的杜訓導。
杜訓導有些愕然,這傢夥作文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不敢怠慢,將本場科試最先交出的試卷捧著送到明倫堂中,交給大宗師親自評閱。
沒過多久寧修也將最後一篇出自中庸的題目破題作完。
與劉惟寧不同的是,寧修選擇再仔細把每篇文章讀一遍。
精修是不太可能了,但看看有沒有筆誤或者錯字還是可以的。
這種低級錯誤往往會給考官很不好的印象。
寧修是個完美主義者,絕對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在確認三篇文章都沒有任何瑕疵後寧修也交了卷子。
他交卷前已經有十幾人交卷,但寧修並不怎麽在意。
寧修需要的隻是一個公正的考試環境。
他每日溫習四書,閱覽《詩經》,並未把精力分到其他科目上去。因為科試畢竟隻是個選拔性考試,並不考論判,策論,隻考四書五經。
考試嘛自然是功利的,寧修自然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考試科目中。
劉惟寧更是信心滿滿,他等了十年不是要向世人證明什麽而是要把他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至於黑胖子柳如是,自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科試?科試是個什麽東西?
小爺來縣學又不是來讀書考試的,是來尋開心的。
人嘛,開心最重要了。
在眾人緊張備考的關頭,如是君的如此行逕自然有些格格不入,但也為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抹歡快。
轉眼間便到了科試的日子。
科試隻考兩場,上午考四書,下午考五經一天考完。
大宗師仇英身著官袍在縣學教諭何一卿和幾名訓導的簇擁下進入了明倫堂,開始了考前的準備性工作。
鄉試、會試在貢院舉行,每個考生都會分到一個專門的號舍,每場考試都必須在號舍中進行。
當然也包括吃喝拉撒
為了讓生員們適應鄉試的考試環境,何教諭命人在縣學中搭建了簡易的臨時號舍,但條件環境肯定比貢院要差。
至於舞弊肯定是不用擔心的。大宗師親自主持考試,誰敢作弊?那樣不是頂風作案嗎?
若被大宗師抓個正著,失去鄉試參試資格是小,被革除秀才功名是大。這些生員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不會看不清這點。
大宗師沖身旁的何教諭,幾位訓導點了點頭。眾人便一齊走出明倫堂。
此時生員們已經全部進入號舍就坐,幾位訓導沿著幾列分別將試題發下,與試題一起發下的還有兩張白紙,四書試的題目全部在白紙上作答。
當杜訓導走到寧修的號舍前,將試題發下時寧修還覺得有些小緊張。
畢竟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參加考試,雖然前世他是考霸,但不意味著這一世他仍然可以出色發揮啊。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這一次便是他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寧修深吸了一口氣,打開了試題。
三道題目果然分別取自《論語》、《孟子》、《中庸》,唯獨沒有《大學》。
寧修從《論語》題開始作答。題目是正常截取的,不存在截搭正合寧修的心意。
他先是沉下心來思忖破題,有了思路後便提筆疾書。
一篇文章一氣嗬成的寫完,寧修感受到無比的暢快。
原來科舉考試比他想像中的要容易的多,隻要基本功紮實,平日裏練習的多,真正作文時並不會太卡文。
但文章寫出來隻是第一步,能否算好文章還得考官點評。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章好壞全憑個人喜好。
天知道這位大宗師喜好什麽口味,寧修隻能盡可能的發揮出自己的實力,給大宗師一個好的印象。
第二道題目出自《孟子》,是一道截搭題。
所謂截搭是為了應對考生押題而演變出的一種試題。
題目上下兩句各截取自一段原文,合在一起便有了不同的意思。
考生們不可能按照考前準備來作文,必須現場分析破題,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題。
但這種試題也有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引起對原文的誤解。
畢竟是從兩段毫不相幹的文章中抽取出的上下句,就那麽硬生生的搭在了一起,效果能好嗎?
但題目出了考生就得答啊,絞盡腦汁尋求上下句的聯繫找出一個立意來,作出的文章自然千奇百怪。
寧修記得歷史上大明朝廷曾經一度禁止考官出截搭題,後來又放開,幾經反覆。
看的出來朝廷也看出來截搭題不利於作出好的文章。
但大宗師今日偏偏出了一道截搭題,看來晚明時朝廷又重新允許這種題目在考試中出現了。
無奈,寧修隻得竭盡全力分析,力圖從題目中找出一個適合的爆點來。這個過程頗有熬夜寫論文的酸楚感。
而在不遠處的一間號舍,劉惟寧在奮筆疾書。
他心中實在太爽快了,多年積鬱的苦楚煩悶一掃而空。
這次機會他一定要抓住,接下來是鄉試,會試,殿試
誰說他沒有機會連捷呢?
不知不覺間劉惟寧寫完了全部三篇文章,匆匆掃了一眼便將試卷交給了巡視的杜訓導。
杜訓導有些愕然,這傢夥作文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不敢怠慢,將本場科試最先交出的試卷捧著送到明倫堂中,交給大宗師親自評閱。
沒過多久寧修也將最後一篇出自中庸的題目破題作完。
與劉惟寧不同的是,寧修選擇再仔細把每篇文章讀一遍。
精修是不太可能了,但看看有沒有筆誤或者錯字還是可以的。
這種低級錯誤往往會給考官很不好的印象。
寧修是個完美主義者,絕對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在確認三篇文章都沒有任何瑕疵後寧修也交了卷子。
他交卷前已經有十幾人交卷,但寧修並不怎麽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