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刑場訣別(2)
於謙:冕兒,你這不是讓爹的心都碎了嗎?
於冕撲通跪下:孩兒不孝,請爹受孩兒一拜。
於冕莊重地叩頭,砰然有聲。
女貞見了,也流下淚來。
於謙熱淚橫流,哽咽地:冕兒,起來,起來。
於謙一陣心痛,眼前一黑,晃了一晃。
女貞大驚:於大人――
於冕已將於謙扶住:爹,你可要挺住啊!
於謙沉痛地:白髮人送黑髮人,爹心裏的傷痛,莫過於此了!
於冕反而平靜下來:爹,別難過,你的身體要緊,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孩兒九泉之下也難瞑目啊!
於謙:冕兒,爹不勞你記掛,爹能挺住。
圍觀的百姓見了,莫不流下淚來。
廖大人也動了惻隱之心,嘆著氣輕輕搖頭。
於冕:孩兒事到如今,都想明白了,還請爹多保重了。
於謙顫顫巍巍地:為父的記住你這句話了,啊?
女貞:少爺,今日是於大人送別我們的日子,振作點,別讓於大人為我們難過了。
於冕點點頭:好,爹,孩兒要高高興興跟爹話別。
於謙:說吧,冕兒。
於冕:記得當年孩兒赴桃源縣為官,爹曾送給孩兒兩件東西,爹,你還記得嗎?
於謙:爹記得。
於冕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這是女貞姑娘的父親桃源王遺書,這裏麵還有爹從桃源縣帶回的一把麥穗,爹把這些交給孩兒,是要孩兒記住,這天下大事,最緊要的是“民為重”三個字。
於謙點點頭:沒錯,冕兒可明白這三個字的分量了?
於冕:明白了,孩兒一葉障目,隻知眼前百姓利益,卻不知天下百姓疾苦,悔之晚矣!
於謙柔聲地:冕兒,為了這三個字,一個人的生命又何足惜!
女貞熱淚盈眶地:所以,它得用鮮血和生命來寫啊!
於冕輕輕一笑:爹,孩兒受之有愧,現今把它交還給你了。
於謙顫巍巍地接過桃源王的遺書,慢慢打開,裏麵的麥穗金光閃爍,他久久凝視著,眼前又突然出現了麥浪四起,豐收在望的幻覺。
於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還有一件東西,就是爹送給我的詩了,那年我十三歲,爹特意給我寫了一首《示冕》。
於謙從幻覺中回過神來:是啊,那年我正在塞北巡視邊防,這首詩是隨家信一塊寄回。
於冕:我還記得爹的這首詩,這會兒再念給爹聽聽。
於謙:唔,爹聽著呢。
於冕念詩: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髮綠鬖鬖。好親燈火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
於謙和女貞也動情地接著念起來: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夢江南……
於冕大聲地:還有最後兩句: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於謙:好,好,冕兒,看樣子,你是把爹的希望一直記在心頭,爹的詩沒白寫啊!
於冕:爹的教誨孩兒是歷歷在目,一想起這首詩,就慚愧得很,爹,孩兒辜負了你的期望了。莫負青春取自慚,孩兒現在連自慚都來不及了。
於謙:冕兒,有你這句話,也算沒辜負為父的一片心意。
於冕:對了,爹,以前都是你給我寫詩,孩兒今日與爹生離死別,就讓孩兒為爹吟上一句吧,聊表孩兒心中的感念之情。
於謙:好,爹聽著。
於冕一字一頓地:可惜孩兒隻想了一句:生平未報恩……
於謙喃喃念著:生平未報恩……
於冕:還有一句,就請女貞姑娘續上吧。
女貞想了一想,鄭重地:好,我就續上這一句: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於謙熱淚盈眶地重複著: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於冕:爹,這兩句就算是孩兒和女貞姑娘這一生的絕句吧。
於謙再也忍不住了,哽咽地:冕兒,女貞……
這時,斬首的時辰到了。
有人吆喝:午時三刻到!
廖大人抽起竹筒裏的竹籤,高舉到手上。
於謙淚眼朦朧地朝於冕、女貞點點頭,踉踉蹌蹌退下。
於冕、女貞平靜地昂首而立。
圍觀的人群一陣湧動,隨即心驚膽戰地盯著於冕、女貞。
廖大人大聲吆喝:午時三刻到,開斬――
隨著廖大人的喊聲,他手上的竹籤飛出去,落在了地上。
兩個劊子手同時高高舉起了鬼頭刀。
眼看鬼頭刀就要砍到於冕、女貞的脖子上,突然響起一聲驚呼:刀下留人!
眾人都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是興安趕到了。
興安:皇上駕到――
興安話音剛落,景帝已從轎子裏出來。
廖大人嚇得驚慌失措,一時竟呆住了。
於謙、於冕、女貞也驚呆了。
興安:廖大人,皇上駕到,為何還不前來接駕?
廖大人這才如夢初醒,趕忙戰戰兢兢地迎上去,跪倒在地:皇上駕到,臣有失迎候,請皇上恕罪。
景帝卻不理廖大人,徑直走上台去,在椅子上坐下,他看著刑場上的於冕、女貞,慢悠悠地:你倆就是於冕、女貞?
於冕、女貞跪地:於冕、女貞叩見皇上。
於謙:冕兒,你這不是讓爹的心都碎了嗎?
於冕撲通跪下:孩兒不孝,請爹受孩兒一拜。
於冕莊重地叩頭,砰然有聲。
女貞見了,也流下淚來。
於謙熱淚橫流,哽咽地:冕兒,起來,起來。
於謙一陣心痛,眼前一黑,晃了一晃。
女貞大驚:於大人――
於冕已將於謙扶住:爹,你可要挺住啊!
於謙沉痛地:白髮人送黑髮人,爹心裏的傷痛,莫過於此了!
於冕反而平靜下來:爹,別難過,你的身體要緊,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孩兒九泉之下也難瞑目啊!
於謙:冕兒,爹不勞你記掛,爹能挺住。
圍觀的百姓見了,莫不流下淚來。
廖大人也動了惻隱之心,嘆著氣輕輕搖頭。
於冕:孩兒事到如今,都想明白了,還請爹多保重了。
於謙顫顫巍巍地:為父的記住你這句話了,啊?
女貞:少爺,今日是於大人送別我們的日子,振作點,別讓於大人為我們難過了。
於冕點點頭:好,爹,孩兒要高高興興跟爹話別。
於謙:說吧,冕兒。
於冕:記得當年孩兒赴桃源縣為官,爹曾送給孩兒兩件東西,爹,你還記得嗎?
於謙:爹記得。
於冕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這是女貞姑娘的父親桃源王遺書,這裏麵還有爹從桃源縣帶回的一把麥穗,爹把這些交給孩兒,是要孩兒記住,這天下大事,最緊要的是“民為重”三個字。
於謙點點頭:沒錯,冕兒可明白這三個字的分量了?
於冕:明白了,孩兒一葉障目,隻知眼前百姓利益,卻不知天下百姓疾苦,悔之晚矣!
於謙柔聲地:冕兒,為了這三個字,一個人的生命又何足惜!
女貞熱淚盈眶地:所以,它得用鮮血和生命來寫啊!
於冕輕輕一笑:爹,孩兒受之有愧,現今把它交還給你了。
於謙顫巍巍地接過桃源王的遺書,慢慢打開,裏麵的麥穗金光閃爍,他久久凝視著,眼前又突然出現了麥浪四起,豐收在望的幻覺。
於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還有一件東西,就是爹送給我的詩了,那年我十三歲,爹特意給我寫了一首《示冕》。
於謙從幻覺中回過神來:是啊,那年我正在塞北巡視邊防,這首詩是隨家信一塊寄回。
於冕:我還記得爹的這首詩,這會兒再念給爹聽聽。
於謙:唔,爹聽著呢。
於冕念詩: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髮綠鬖鬖。好親燈火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
於謙和女貞也動情地接著念起來: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夢江南……
於冕大聲地:還有最後兩句: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於謙:好,好,冕兒,看樣子,你是把爹的希望一直記在心頭,爹的詩沒白寫啊!
於冕:爹的教誨孩兒是歷歷在目,一想起這首詩,就慚愧得很,爹,孩兒辜負了你的期望了。莫負青春取自慚,孩兒現在連自慚都來不及了。
於謙:冕兒,有你這句話,也算沒辜負為父的一片心意。
於冕:對了,爹,以前都是你給我寫詩,孩兒今日與爹生離死別,就讓孩兒為爹吟上一句吧,聊表孩兒心中的感念之情。
於謙:好,爹聽著。
於冕一字一頓地:可惜孩兒隻想了一句:生平未報恩……
於謙喃喃念著:生平未報恩……
於冕:還有一句,就請女貞姑娘續上吧。
女貞想了一想,鄭重地:好,我就續上這一句: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於謙熱淚盈眶地重複著: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於冕:爹,這兩句就算是孩兒和女貞姑娘這一生的絕句吧。
於謙再也忍不住了,哽咽地:冕兒,女貞……
這時,斬首的時辰到了。
有人吆喝:午時三刻到!
廖大人抽起竹筒裏的竹籤,高舉到手上。
於謙淚眼朦朧地朝於冕、女貞點點頭,踉踉蹌蹌退下。
於冕、女貞平靜地昂首而立。
圍觀的人群一陣湧動,隨即心驚膽戰地盯著於冕、女貞。
廖大人大聲吆喝:午時三刻到,開斬――
隨著廖大人的喊聲,他手上的竹籤飛出去,落在了地上。
兩個劊子手同時高高舉起了鬼頭刀。
眼看鬼頭刀就要砍到於冕、女貞的脖子上,突然響起一聲驚呼:刀下留人!
眾人都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是興安趕到了。
興安:皇上駕到――
興安話音剛落,景帝已從轎子裏出來。
廖大人嚇得驚慌失措,一時竟呆住了。
於謙、於冕、女貞也驚呆了。
興安:廖大人,皇上駕到,為何還不前來接駕?
廖大人這才如夢初醒,趕忙戰戰兢兢地迎上去,跪倒在地:皇上駕到,臣有失迎候,請皇上恕罪。
景帝卻不理廖大人,徑直走上台去,在椅子上坐下,他看著刑場上的於冕、女貞,慢悠悠地:你倆就是於冕、女貞?
於冕、女貞跪地:於冕、女貞叩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