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裏,於謙已抓起一把麥穗,用力在掌上搓了幾搓,然後對著麥粒吹了口氣。
麥芒飛揚起來,他的掌心留下了一小堆金黃色的飽滿的麥粒,在晨光下顯得極為耀眼。
於謙深深吸了口氣,完全陶醉在麥子的清香裏。
他感到整個身心都融入了這片土地、這片麥浪之中。
驀地,一隻由麥子編織成的花環套上了於謙的脖子。
於謙不由一愣。
原來是女貞把這隻麥子編織的花環套在他的脖子上。
於謙的目光與女貞相碰了,如同一道電光。
女貞微微笑了。她笑得那樣甜美純真……
於謙跟著女貞走過山嶴。
他一抬頭,發現那麵大旗不見了,不由一愣。
16、桃源王住所
桃源王神色凝重,從懷裏取出那塊寫滿字的絲巾,擱在桌子上。
然後,他走到床邊,取過女貞的那把寶劍,嘩地抽了出來。
寶劍寒光四射。
女貞領著於謙過來,一路大喊:爹,於大人來了,於大人來了――
茅房內毫無動靜。
女貞歡快地跑起來:爹,爹,於大人來了――
桃源王的身影投在被晨光映紅的窗戶上。
外麵傳來女貞的喊聲:爹,爹……
桃源王一動不動,接著,那把寶劍的影子徐徐升起,落在窗戶上。
隨著劍影掠過,嚓一聲響,一股鮮血噴湧而出,噴濺到牆上掛著的那幅“民為重”上。
帶血的寶劍“哐當”落地的同時,桃源王也轟然倒地。
與此同時,女貞砰地推開了門。
她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好一會才發出一聲悲痛欲絕的哭喊:爹――
於謙也被眼前突如其來的變故完全驚呆了。
桃源王倒在地上,麵色平靜,地上全是鮮血。
女貞朝桃源王撲過去:爹,爹――
女貞抱著桃源王的遺體大哭:爹,你這是為什麽啊?爹,爹啊――
於謙的眼眶濕潤了,他的視線落在牆上的那幅濺滿血跡的“民為重”上,在彤紅的晨光下,“民為重”三個大字被鮮血襯托得更加醒目耀眼。
女貞的痛哭聲:爹,爹啊,你怎麽扔下女兒走了,爹,爹啊――
17、村口
官兵撤走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在方頭領等人的帶領下,來到村頭相送。
女貞身穿孝服,滿臉淚痕,神情麻木地捧著一隻木盒子,坐在一輛馬車內。
於謙的手上則捧著桃源王寫在絲巾上的遺書。遺書血跡斑斑。
於謙的耳邊響起了桃源王的遺囑:於大人為民請命,如蒙皇上恩準,乃是數十萬百姓之福。然老夫占山為王,打出“桃源王”旗號,雖為招納各地流民,使其暫且安頓,隻恐朝廷未必肯信老夫一片苦心。對朝廷而言,老夫乃有罪之人。老夫有罪,百姓無罪,故老夫自尋了斷,一應罪名,均由老夫承擔。懇請於大人帶上老夫首級,進獻皇上。願皇上為數十萬百姓生計,恩準於大人所奏,令其就地安居樂業,永為大明子民,老夫死而無憾矣……
一 盛世憂患(11)
於謙的淚水奪眶而出,他顫抖著在田邊跪下,抓起一把金黃的麥穗,放在絲巾上,然後用絲巾鄭重地包裹起來。
於謙慢慢站起來,看著黑壓壓的百姓們。
方頭領等人和百姓們呼啦啦對著於謙跪下了。
那種浩大的聲勢,連馬順看了,都為之色變。
將士們更是受到極大的震撼,肅然站立,人人的臉色極為凝重。
於謙騎在馬上,女貞坐在車內,捧著一隻木盒子,木盒子上,擱著用麥穗編織的花環。
官兵沿著山路而下,逶迤遠去。
18、奉天殿外
中秋之夜,一輪圓月已斜掛在奉天殿的飛簷。
殿前精心布置成一個巨大的舞台。英宗和孫太後端坐前排,文武百官依次坐
在後麵。
王振威風十足地站在台上,台下一片肅靜。
王振: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奉天殿開殿之時,萬歲爺金口玉言,謂之天上宮闕。今兒晚上,這輪明月升上奉天殿殿頂之際,托萬歲爺、皇太後洪福,“天籟之音”亦降臨人間矣!
王振說著,將手往天空一指,眾大臣的目光都一眼不眨地盯著奉天殿頂。此時,圓月剛好探出奉天殿屋脊,一霎間,銀光四射,從奉天殿巍峨的飛簷四周嘩啦啦一下子騰空飛起無數隻飛鴿。舞動的羽翼在月光中閃爍著清亮的白光,如鋪天蓋地的碎銀一般,幾乎罩住了巨大的奉天殿頂部。無數隻飛鴿在萬籟俱寂的天空中鳴奏出脆亮動聽的清音,那情景確實令人心弦顫動。
英宗被震動了,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驚嘆:好一個天籟之音!
所有的文武大臣也跟著發出讚嘆聲:嗬,天籟之音,真乃天籟之音!
隻有孫太後若有所思地注視著英宗和王振,一言不發。
就在這時,於謙風風火火地闖了上來。
太監曹吉祥迎上前去:於大人,大典都開始了,快請快請。
於謙卻一把推開曹吉祥,直奔英宗跟前,撲通跪下:皇上、太後,臣來遲了……
英宗正看得入神,對於謙的貿然闖入很不耐煩地用手指在嘴邊作了個“噓”的姿勢。
麥芒飛揚起來,他的掌心留下了一小堆金黃色的飽滿的麥粒,在晨光下顯得極為耀眼。
於謙深深吸了口氣,完全陶醉在麥子的清香裏。
他感到整個身心都融入了這片土地、這片麥浪之中。
驀地,一隻由麥子編織成的花環套上了於謙的脖子。
於謙不由一愣。
原來是女貞把這隻麥子編織的花環套在他的脖子上。
於謙的目光與女貞相碰了,如同一道電光。
女貞微微笑了。她笑得那樣甜美純真……
於謙跟著女貞走過山嶴。
他一抬頭,發現那麵大旗不見了,不由一愣。
16、桃源王住所
桃源王神色凝重,從懷裏取出那塊寫滿字的絲巾,擱在桌子上。
然後,他走到床邊,取過女貞的那把寶劍,嘩地抽了出來。
寶劍寒光四射。
女貞領著於謙過來,一路大喊:爹,於大人來了,於大人來了――
茅房內毫無動靜。
女貞歡快地跑起來:爹,爹,於大人來了――
桃源王的身影投在被晨光映紅的窗戶上。
外麵傳來女貞的喊聲:爹,爹……
桃源王一動不動,接著,那把寶劍的影子徐徐升起,落在窗戶上。
隨著劍影掠過,嚓一聲響,一股鮮血噴湧而出,噴濺到牆上掛著的那幅“民為重”上。
帶血的寶劍“哐當”落地的同時,桃源王也轟然倒地。
與此同時,女貞砰地推開了門。
她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好一會才發出一聲悲痛欲絕的哭喊:爹――
於謙也被眼前突如其來的變故完全驚呆了。
桃源王倒在地上,麵色平靜,地上全是鮮血。
女貞朝桃源王撲過去:爹,爹――
女貞抱著桃源王的遺體大哭:爹,你這是為什麽啊?爹,爹啊――
於謙的眼眶濕潤了,他的視線落在牆上的那幅濺滿血跡的“民為重”上,在彤紅的晨光下,“民為重”三個大字被鮮血襯托得更加醒目耀眼。
女貞的痛哭聲:爹,爹啊,你怎麽扔下女兒走了,爹,爹啊――
17、村口
官兵撤走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在方頭領等人的帶領下,來到村頭相送。
女貞身穿孝服,滿臉淚痕,神情麻木地捧著一隻木盒子,坐在一輛馬車內。
於謙的手上則捧著桃源王寫在絲巾上的遺書。遺書血跡斑斑。
於謙的耳邊響起了桃源王的遺囑:於大人為民請命,如蒙皇上恩準,乃是數十萬百姓之福。然老夫占山為王,打出“桃源王”旗號,雖為招納各地流民,使其暫且安頓,隻恐朝廷未必肯信老夫一片苦心。對朝廷而言,老夫乃有罪之人。老夫有罪,百姓無罪,故老夫自尋了斷,一應罪名,均由老夫承擔。懇請於大人帶上老夫首級,進獻皇上。願皇上為數十萬百姓生計,恩準於大人所奏,令其就地安居樂業,永為大明子民,老夫死而無憾矣……
一 盛世憂患(11)
於謙的淚水奪眶而出,他顫抖著在田邊跪下,抓起一把金黃的麥穗,放在絲巾上,然後用絲巾鄭重地包裹起來。
於謙慢慢站起來,看著黑壓壓的百姓們。
方頭領等人和百姓們呼啦啦對著於謙跪下了。
那種浩大的聲勢,連馬順看了,都為之色變。
將士們更是受到極大的震撼,肅然站立,人人的臉色極為凝重。
於謙騎在馬上,女貞坐在車內,捧著一隻木盒子,木盒子上,擱著用麥穗編織的花環。
官兵沿著山路而下,逶迤遠去。
18、奉天殿外
中秋之夜,一輪圓月已斜掛在奉天殿的飛簷。
殿前精心布置成一個巨大的舞台。英宗和孫太後端坐前排,文武百官依次坐
在後麵。
王振威風十足地站在台上,台下一片肅靜。
王振: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奉天殿開殿之時,萬歲爺金口玉言,謂之天上宮闕。今兒晚上,這輪明月升上奉天殿殿頂之際,托萬歲爺、皇太後洪福,“天籟之音”亦降臨人間矣!
王振說著,將手往天空一指,眾大臣的目光都一眼不眨地盯著奉天殿頂。此時,圓月剛好探出奉天殿屋脊,一霎間,銀光四射,從奉天殿巍峨的飛簷四周嘩啦啦一下子騰空飛起無數隻飛鴿。舞動的羽翼在月光中閃爍著清亮的白光,如鋪天蓋地的碎銀一般,幾乎罩住了巨大的奉天殿頂部。無數隻飛鴿在萬籟俱寂的天空中鳴奏出脆亮動聽的清音,那情景確實令人心弦顫動。
英宗被震動了,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驚嘆:好一個天籟之音!
所有的文武大臣也跟著發出讚嘆聲:嗬,天籟之音,真乃天籟之音!
隻有孫太後若有所思地注視著英宗和王振,一言不發。
就在這時,於謙風風火火地闖了上來。
太監曹吉祥迎上前去:於大人,大典都開始了,快請快請。
於謙卻一把推開曹吉祥,直奔英宗跟前,撲通跪下:皇上、太後,臣來遲了……
英宗正看得入神,對於謙的貿然闖入很不耐煩地用手指在嘴邊作了個“噓”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