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王:於大人少年嶄露頭角,抱負自是不凡,老夫還記得於大人當年所寫《石灰吟》詩一首。
桃源王說著,朗聲吟誦起來:千捶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大人一生誌向,全在這首詩上了。
於謙:老人家過獎,於謙不才,實有愧於朝廷和百姓。
桃源王擺擺手:於大人不必謙虛,老夫對於大人仰慕已久,今日相見,三生有幸,就讓老夫一吐為快吧。
樊忠:對對,老人家接著說。
桃源王:於大人你二十四歲中了進士第一名,本來狀元之名非你莫屬,可惜在殿試時譏刺時弊,為權貴不容,結果僅得了個三甲第九十二名。於大人你不改初衷,為官後公正廉明,深得百姓擁戴,三十三歲即為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撫,為民請命,平反冤獄無數,救災濟民,更是活命無數,河南、山西民眾,齊呼於青天啊!
於謙惶恐地:老人家,快別這麽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是我的本分。
洪頭領:最難得的是於大人不畏權貴,與當朝權傾朝野的王公公更是勢不兩立……
女貞在旁邊叫了起來:洪大叔,這個我也知道。
桃源王一笑:女貞,你知道什麽呀?
女貞:王公公貪婪無度,最喜大臣向他送禮,然後結為私黨。於大人每次進京,總有人勸於大人去巴結王公公,給他送禮,哪怕是手帕、蘑菇這些土特產也好,於大人就回答說,我帶有兩袖清風。
樊忠和方頭領等人都讚嘆起來:好個兩袖清風!
桃源王笑了:這丫頭,還知道不少嘛。
女貞嬌嗔地:爹,我還不是聽你說的嘛。對了,為了這事,於大人還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呢。他的詩這樣寫道: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於謙聽女貞背誦他的詩作,對她不由刮目相看。
女貞說著,對於謙調皮地眨一下眼睛:嘻嘻,這首詩一出來,就在京城廣為流傳。於大人,我記得沒錯吧?
於謙笑而不答,隻是微微點頭。
桃源王:難得於大人為民著想,這片苦心日月可鑑!
於謙顯然被桃源王和女貞對他的了解怔住了,心中頗有疑團,他打量著牆上的“民為重”字幅,試探地:本官倒有一事相問,不知老人家可否直言相告?
桃源王:於大人請說無妨。
於謙指指字幅:這三字決非等閑之輩所能想及,想來是老人家的手筆,老人家身世,必有來歷。
桃源王平靜地:不瞞於大人說,老夫本為朝廷命官,因得罪了王振王公公,為奸黨所害,貶職回鄉,本想過幾年清淨日子,不料奸黨權貴圈地,累及鄉裏,老夫打抱不平,反受其害,萬不得已,與流民流落到此。
一 盛世憂患(8)
於謙恍然大悟:這麽說來,老人家還是前輩,於謙有眼不識泰山,望老人家恕罪。
桃源王:於大人這話,那是折煞老夫了。
於謙:請老人家說下去。
桃源王:老夫來到此地後,見流民越聚越多,群龍無首,無人駕馭,恐生出是非,危及朝廷,便勉為其難,甘冒殺身之禍,做了頭領。
於謙:那這桃源王的來歷……
桃源王:數十萬人聚居於此,沒有旗號,難以管束,老夫出此下策,並非與朝廷對抗,隻求為百姓尋一處世外桃源,與世無爭,逍遙度日。
於謙感嘆地:哦,難怪你要打出桃源王的旗號,原來是要為百姓尋一方樂土。
桃源王:聖人雲:民為重,君為輕,老夫身處江湖,不敢有望為朝廷建功立業,隻求朝廷能惦念天下百姓疾苦,以民為重啊!
於謙肅然起敬,連連向桃源王拱手:難得老人家一片苦心,數十萬人聚居山林,沒生出災禍,實屬不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桃源王感動地:有於大人這句話,老夫所做的這一切,算是沒白費心機了。也是上天照應,此番朝廷派於大人前來,免去一場血光之災。隻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日後朝廷……
於謙:老人家且請寬心,日後之事,我們再作商議。
桃源王:於大人今日上門,自是為的商議此事,老夫焉有不知之理?唉,事已至此,數十萬百姓無家可歸,朝廷又不容我等在此容身,如何是好啊!
於謙默然。
茅房裏頓時極為寂靜。
女貞看看於謙,突然激憤地:俗話說,官逼民反,這些貪官如此可惡,於大人把他們統統殺了,把土地還給百姓,不就平安無事了?
於謙一愣。
桃源王嗬斥地:你這丫頭,真不知天高地厚,那些貪官全是皇親國戚、朝中權貴,有錢有勢,還有王振這個大靠山,把他們繩之以法,談何容易。
於謙臉色肅然:圈地的主謀,果真是王公公?
桃源王:哼,除了這個奸賊,還能有誰!
於謙一陣衝動,猛地拍了下桌子:惡有惡報,總有一天,我要讓那些圈地的罪魁禍首罪有應得!
方頭領等人見於謙如此發誓,都大為振奮:自古忠奸不兩立,有於大人為民作主,天下百姓有望了。
於謙臉色肅然:當務之急,是要讓百姓們避去殺身之禍後,先暫且在此安居下來。
桃源王說著,朗聲吟誦起來:千捶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大人一生誌向,全在這首詩上了。
於謙:老人家過獎,於謙不才,實有愧於朝廷和百姓。
桃源王擺擺手:於大人不必謙虛,老夫對於大人仰慕已久,今日相見,三生有幸,就讓老夫一吐為快吧。
樊忠:對對,老人家接著說。
桃源王:於大人你二十四歲中了進士第一名,本來狀元之名非你莫屬,可惜在殿試時譏刺時弊,為權貴不容,結果僅得了個三甲第九十二名。於大人你不改初衷,為官後公正廉明,深得百姓擁戴,三十三歲即為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撫,為民請命,平反冤獄無數,救災濟民,更是活命無數,河南、山西民眾,齊呼於青天啊!
於謙惶恐地:老人家,快別這麽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是我的本分。
洪頭領:最難得的是於大人不畏權貴,與當朝權傾朝野的王公公更是勢不兩立……
女貞在旁邊叫了起來:洪大叔,這個我也知道。
桃源王一笑:女貞,你知道什麽呀?
女貞:王公公貪婪無度,最喜大臣向他送禮,然後結為私黨。於大人每次進京,總有人勸於大人去巴結王公公,給他送禮,哪怕是手帕、蘑菇這些土特產也好,於大人就回答說,我帶有兩袖清風。
樊忠和方頭領等人都讚嘆起來:好個兩袖清風!
桃源王笑了:這丫頭,還知道不少嘛。
女貞嬌嗔地:爹,我還不是聽你說的嘛。對了,為了這事,於大人還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呢。他的詩這樣寫道: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於謙聽女貞背誦他的詩作,對她不由刮目相看。
女貞說著,對於謙調皮地眨一下眼睛:嘻嘻,這首詩一出來,就在京城廣為流傳。於大人,我記得沒錯吧?
於謙笑而不答,隻是微微點頭。
桃源王:難得於大人為民著想,這片苦心日月可鑑!
於謙顯然被桃源王和女貞對他的了解怔住了,心中頗有疑團,他打量著牆上的“民為重”字幅,試探地:本官倒有一事相問,不知老人家可否直言相告?
桃源王:於大人請說無妨。
於謙指指字幅:這三字決非等閑之輩所能想及,想來是老人家的手筆,老人家身世,必有來歷。
桃源王平靜地:不瞞於大人說,老夫本為朝廷命官,因得罪了王振王公公,為奸黨所害,貶職回鄉,本想過幾年清淨日子,不料奸黨權貴圈地,累及鄉裏,老夫打抱不平,反受其害,萬不得已,與流民流落到此。
一 盛世憂患(8)
於謙恍然大悟:這麽說來,老人家還是前輩,於謙有眼不識泰山,望老人家恕罪。
桃源王:於大人這話,那是折煞老夫了。
於謙:請老人家說下去。
桃源王:老夫來到此地後,見流民越聚越多,群龍無首,無人駕馭,恐生出是非,危及朝廷,便勉為其難,甘冒殺身之禍,做了頭領。
於謙:那這桃源王的來歷……
桃源王:數十萬人聚居於此,沒有旗號,難以管束,老夫出此下策,並非與朝廷對抗,隻求為百姓尋一處世外桃源,與世無爭,逍遙度日。
於謙感嘆地:哦,難怪你要打出桃源王的旗號,原來是要為百姓尋一方樂土。
桃源王:聖人雲:民為重,君為輕,老夫身處江湖,不敢有望為朝廷建功立業,隻求朝廷能惦念天下百姓疾苦,以民為重啊!
於謙肅然起敬,連連向桃源王拱手:難得老人家一片苦心,數十萬人聚居山林,沒生出災禍,實屬不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桃源王感動地:有於大人這句話,老夫所做的這一切,算是沒白費心機了。也是上天照應,此番朝廷派於大人前來,免去一場血光之災。隻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日後朝廷……
於謙:老人家且請寬心,日後之事,我們再作商議。
桃源王:於大人今日上門,自是為的商議此事,老夫焉有不知之理?唉,事已至此,數十萬百姓無家可歸,朝廷又不容我等在此容身,如何是好啊!
於謙默然。
茅房裏頓時極為寂靜。
女貞看看於謙,突然激憤地:俗話說,官逼民反,這些貪官如此可惡,於大人把他們統統殺了,把土地還給百姓,不就平安無事了?
於謙一愣。
桃源王嗬斥地:你這丫頭,真不知天高地厚,那些貪官全是皇親國戚、朝中權貴,有錢有勢,還有王振這個大靠山,把他們繩之以法,談何容易。
於謙臉色肅然:圈地的主謀,果真是王公公?
桃源王:哼,除了這個奸賊,還能有誰!
於謙一陣衝動,猛地拍了下桌子:惡有惡報,總有一天,我要讓那些圈地的罪魁禍首罪有應得!
方頭領等人見於謙如此發誓,都大為振奮:自古忠奸不兩立,有於大人為民作主,天下百姓有望了。
於謙臉色肅然:當務之急,是要讓百姓們避去殺身之禍後,先暫且在此安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