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軍官看到自己的司令員手上比劃了一下,都發出了善意的微笑,這時參謀長孫家行拿出鉛筆指著地圖:“首先進行炮火準備,包括了炮兵、前線航空兵對敵陣地及縱深實施打擊;裝甲部隊長途奔襲在火力飽和攻擊後展開波次浪式進攻;戰區安排給我們的空降15軍第45空降師將動用全部空降兵敵後縱深地域空降行動。”聽著這些安排,指揮部的軍官,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少壯派校官都是一臉的興奮,不住的交頭接耳。
“重點在於第二階段,我們要在完全的空地協同的情況下用大規模的常規部隊實施突擊作戰……”丁雲鶴轉過身對年輕軍官們說道,“你們能遇上這麽好的機會,要抓緊時間鍛鍊自己,練好參謀工作的基本功,有機會要到一線去實踐實踐……”
“是的,屆時我們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全部要輪番上陣,抓住這次規模巨大的集團軍聯合作戰,摔打一下我們的參謀人員。”這次換成了孫家行回答,畢竟他才是參謀長。
上午7點鍾,總攻正式開始,在這之前第二方麵軍僅僅進行了兩輪試探性進攻,蘇軍做夢也沒有想到,大規模的總攻會突然開始。
空軍在這次作戰中的任務是出動前線轟炸機對敵人前沿陣地進行不間斷轟炸,殲轟2型殲擊轟炸機和殲轟3型殲擊轟炸機承擔了這一任務,他們主要是裝備各種炸彈對敵人的固定目標實施打擊,前者是早期型號,後者是改進型,主要是載彈量大大提高了。
而從戰場上低空掠過的強擊機則是以敵人的小型目標為主的,強4型強擊機和強5型強擊機素來以低空突防能力強和載彈量多而著稱。尤其是強5型強擊機,是今年才剛剛裝備部隊的,這些低空突破敵人前線陣地的強擊機迅速撲捉目標,通過數量龐大的機載火箭、炸彈,使得蘇軍在前線的坦克、裝甲戰車、防空陣地、炮兵陣地都是他們絕佳的打擊目標。
對敵縱深實施打擊的任務交給了空軍的遠程航空兵部隊。在殲4雙發中型殲擊機和殲3高空輕型殲擊機組成的混合編隊的護送下,轟4型四發遠程轟炸機、轟5雙發遠程戰略轟炸機組成的混合轟炸編隊成功地突入敵人縱深,對敵人縱深的基礎設施實施空中打擊。尤其是在運用了大量凝固汽油彈後,對敵人後方交通設施和後勤基地的打擊進行的非常順利。
作為此次奧倫堡戰役作戰的開場戲,數千門火炮、火箭炮齊射更是壯觀無比。在劉仁俊主持陸軍裝備建設工作之後,炮火準備的時間越來越長,炮火密度越來越大。帝國軍裝備了數量非常龐大、種類齊全的火炮,可以說,炮兵部隊在陸軍扮演著裝甲兵“保姆”的角色,開戰前火力掩護、戰鬥中火力延伸、炮火支援。
35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37式15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40式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成為了陸軍壓製火力的中堅力量,大規模裝備各級軍、師直屬炮兵部隊。3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35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40式203毫米自行加農炮、3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則伴隨著裝甲部隊前進,通常在一個坦克團所擺出的品字形陣型中央就是這些自行火炮。
部署在二線的38式30管裝130毫米自行火箭炮、41式40管裝122毫米自行火箭炮、40式16管裝220毫米自行火箭炮、39式12管裝300毫米自行火箭炮不停地向敵人傾瀉著火箭彈,如此強大的炮火準備,足以使敵方一線防禦部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同時也為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清理了雷場。
經過充分的炮火準備後,上午8點鍾左右,四個集團軍將近4000輛坦克為核心的裝甲部隊與機械化部隊,在自行火炮的伴隨下出場了。帝國軍的坦克在此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韓戰中打出了威風,韓戰結束後,帝國軍更加重視坦克的發展,同時,自行火炮、裝甲運兵車等裝備也成龍配套,使帝國軍裝甲力量得以完善。
雖然由於技術的改進,坦克的火力覆蓋範圍有了很大提高,已不必要過分強調速度,但此次作戰中,帝國軍指揮部仍命令坦克部隊在展開後以最快速度向前推進 80公裏,直插奧倫堡外圍地區。緊跟在坦克部隊後麵的是摩托化步兵部隊,步兵乘坐著裝甲運兵車前進,清掃沿途未被摧毀的目標。從空中俯瞰,數千輛坦克裝甲戰車成數十路縱隊在廣袤的平原上開足馬力向前衝鋒。
裝甲運輸車以16-18公裏/小時的速度駛到距離蘇軍第一道防線600米處,那裏的樹林被從根到梢全部燒毀,看得出來是凝固汽油彈的功勞,大量的工事被炸得來隻剩下幾十個蘇軍士兵在哭爹喊娘。在如此強大的炮火打擊下,敵人的第一道防線被摧毀了,地麵部隊的前鋒此時已經進攻了數十公裏,衝到了敵人的第二道防線附近,當然,這是一條暫時還完整的防線。
帝國軍陸軍的第二方麵軍,共計約6個集團軍、30個師的部隊擺開了兩個波次的浪式進攻,第一線進攻部隊四個集團軍、第二線進攻兩個集團軍。特別是在飽和的炮火攻擊和空中力量的打擊下,地麵部隊在幾乎沒有多大損失的情況下就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防線。此時,總數數十餘萬的步兵和上萬輛坦克、裝甲戰車正在上千架飛機的支援下勢如破竹的向敵人的縱深進攻,而且是快速進攻。
對於此次的奧倫堡戰役來講,第二方麵軍為了保證進攻速度,工兵成為了重中之重。炮兵部隊停止射擊不一會兒,工兵部隊已經在作戰場的第一道反坦克壕上架起了坦克便橋。帝國軍的每一個工兵連共有十六輛裝甲架橋車,為了防禦帝國軍的坦克部隊,作戰前蘇軍挖掘了寬達20米的反坦克壕,令工兵每架一座橋就不得不動用兩輛架橋車上的摺疊橋,而且還要派人下到壕溝裏增設支撐架。
“重點在於第二階段,我們要在完全的空地協同的情況下用大規模的常規部隊實施突擊作戰……”丁雲鶴轉過身對年輕軍官們說道,“你們能遇上這麽好的機會,要抓緊時間鍛鍊自己,練好參謀工作的基本功,有機會要到一線去實踐實踐……”
“是的,屆時我們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全部要輪番上陣,抓住這次規模巨大的集團軍聯合作戰,摔打一下我們的參謀人員。”這次換成了孫家行回答,畢竟他才是參謀長。
上午7點鍾,總攻正式開始,在這之前第二方麵軍僅僅進行了兩輪試探性進攻,蘇軍做夢也沒有想到,大規模的總攻會突然開始。
空軍在這次作戰中的任務是出動前線轟炸機對敵人前沿陣地進行不間斷轟炸,殲轟2型殲擊轟炸機和殲轟3型殲擊轟炸機承擔了這一任務,他們主要是裝備各種炸彈對敵人的固定目標實施打擊,前者是早期型號,後者是改進型,主要是載彈量大大提高了。
而從戰場上低空掠過的強擊機則是以敵人的小型目標為主的,強4型強擊機和強5型強擊機素來以低空突防能力強和載彈量多而著稱。尤其是強5型強擊機,是今年才剛剛裝備部隊的,這些低空突破敵人前線陣地的強擊機迅速撲捉目標,通過數量龐大的機載火箭、炸彈,使得蘇軍在前線的坦克、裝甲戰車、防空陣地、炮兵陣地都是他們絕佳的打擊目標。
對敵縱深實施打擊的任務交給了空軍的遠程航空兵部隊。在殲4雙發中型殲擊機和殲3高空輕型殲擊機組成的混合編隊的護送下,轟4型四發遠程轟炸機、轟5雙發遠程戰略轟炸機組成的混合轟炸編隊成功地突入敵人縱深,對敵人縱深的基礎設施實施空中打擊。尤其是在運用了大量凝固汽油彈後,對敵人後方交通設施和後勤基地的打擊進行的非常順利。
作為此次奧倫堡戰役作戰的開場戲,數千門火炮、火箭炮齊射更是壯觀無比。在劉仁俊主持陸軍裝備建設工作之後,炮火準備的時間越來越長,炮火密度越來越大。帝國軍裝備了數量非常龐大、種類齊全的火炮,可以說,炮兵部隊在陸軍扮演著裝甲兵“保姆”的角色,開戰前火力掩護、戰鬥中火力延伸、炮火支援。
35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37式15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40式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成為了陸軍壓製火力的中堅力量,大規模裝備各級軍、師直屬炮兵部隊。3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35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40式203毫米自行加農炮、3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則伴隨著裝甲部隊前進,通常在一個坦克團所擺出的品字形陣型中央就是這些自行火炮。
部署在二線的38式30管裝130毫米自行火箭炮、41式40管裝122毫米自行火箭炮、40式16管裝220毫米自行火箭炮、39式12管裝300毫米自行火箭炮不停地向敵人傾瀉著火箭彈,如此強大的炮火準備,足以使敵方一線防禦部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同時也為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清理了雷場。
經過充分的炮火準備後,上午8點鍾左右,四個集團軍將近4000輛坦克為核心的裝甲部隊與機械化部隊,在自行火炮的伴隨下出場了。帝國軍的坦克在此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韓戰中打出了威風,韓戰結束後,帝國軍更加重視坦克的發展,同時,自行火炮、裝甲運兵車等裝備也成龍配套,使帝國軍裝甲力量得以完善。
雖然由於技術的改進,坦克的火力覆蓋範圍有了很大提高,已不必要過分強調速度,但此次作戰中,帝國軍指揮部仍命令坦克部隊在展開後以最快速度向前推進 80公裏,直插奧倫堡外圍地區。緊跟在坦克部隊後麵的是摩托化步兵部隊,步兵乘坐著裝甲運兵車前進,清掃沿途未被摧毀的目標。從空中俯瞰,數千輛坦克裝甲戰車成數十路縱隊在廣袤的平原上開足馬力向前衝鋒。
裝甲運輸車以16-18公裏/小時的速度駛到距離蘇軍第一道防線600米處,那裏的樹林被從根到梢全部燒毀,看得出來是凝固汽油彈的功勞,大量的工事被炸得來隻剩下幾十個蘇軍士兵在哭爹喊娘。在如此強大的炮火打擊下,敵人的第一道防線被摧毀了,地麵部隊的前鋒此時已經進攻了數十公裏,衝到了敵人的第二道防線附近,當然,這是一條暫時還完整的防線。
帝國軍陸軍的第二方麵軍,共計約6個集團軍、30個師的部隊擺開了兩個波次的浪式進攻,第一線進攻部隊四個集團軍、第二線進攻兩個集團軍。特別是在飽和的炮火攻擊和空中力量的打擊下,地麵部隊在幾乎沒有多大損失的情況下就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防線。此時,總數數十餘萬的步兵和上萬輛坦克、裝甲戰車正在上千架飛機的支援下勢如破竹的向敵人的縱深進攻,而且是快速進攻。
對於此次的奧倫堡戰役來講,第二方麵軍為了保證進攻速度,工兵成為了重中之重。炮兵部隊停止射擊不一會兒,工兵部隊已經在作戰場的第一道反坦克壕上架起了坦克便橋。帝國軍的每一個工兵連共有十六輛裝甲架橋車,為了防禦帝國軍的坦克部隊,作戰前蘇軍挖掘了寬達20米的反坦克壕,令工兵每架一座橋就不得不動用兩輛架橋車上的摺疊橋,而且還要派人下到壕溝裏增設支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