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5日,邊境打響之後,塔納爾麵臨著兩難的決定,當時,奠邊府穀地的法軍兵力近50000人。但是情報顯示,他正麵的唐帝國軍擁有兩個集團軍,總兵力高達將近二十萬人,並且裝備了大量火炮、坦克並且擁有足夠的空中支援。
如果他增援老街地區的法軍部隊,也就是陸軍第11步兵師,那麽自己的主力部隊極有可能在路上遭到唐帝國軍的殲滅,尤其是他們恐怖的空中力量。如果不去增援,那麽就在奠邊府坐以待斃,這也是他不願意看見的。無奈之中,他隻好命令第11步兵師和第70獨立步兵旅快速向奠邊府撤退,但是這道命令來晚了一天,在6月6日,老街地區近30000名法軍陷入了帝國軍的包圍之中,他們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這對於塔納爾猶如當頭一棒,如夢初醒的他一方麵向河內的皮埃爾上將要求支援,另一方麵命令已經集結完畢的陸軍第35步兵師取消增援老街的行動,立即回到各自的工事中去準備戰鬥。
早在5月底至6月初的這段裏,河內的法國印度支那殖民當局的軍政高級官員乘坐小型單引擎飛機接踵而至,以便從塔納爾將軍那裏了解法軍所麵臨的處境,因為在巴黎的人們普遍認為,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命運與奠邊府這片稻田息息相關。
在奠邊府,數萬法軍每天都在挖掘溝壕,架設鐵絲網,埋設地雷,加固工事,給來訪貴賓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開戰,塔納爾將軍估計敵方至少要用3個整編集團軍才能包圍奠邊府。牽製住這麽多敵方部隊將對法軍原來計劃於與英軍聯合在緬甸地區打擊唐帝國軍隊的計劃十分有利。萬一敵人發動大規模進攻,塔納爾確信其防守火力足以壓製敵方進攻。奠邊府尤如“發怒的刺蝟”,將給唐帝國軍以沉重的打擊。
然而,並非所有高級軍官都如此樂觀。塔納爾本人在表示自信的同時,也並未忽視讓下級參謀機關準備一項秘密撤退計劃,以防事態惡化。參謀長耶魯斯少將對此樂於從命,因為他本來就對防守奠邊府持保留意見。主要反對派是空軍高級將領肯斯特將軍,他指出,在築壘地區遭受到敵軍包圍的情況下,機場是守備部隊的生命線,極易遭受敵人的打擊,法軍的賭注下錯了地方。然而,炮兵司令官羅切特將軍則盲目樂觀,過分自信。他認為其反炮火計劃會有效地摧毀敵人叢林中運來的任何火炮。當問及是否還需要更多的火炮時,他回答說現有火炮已超過所需數量。
對於這場戰鬥,帝國軍西南戰區是有足夠重視的,畢竟在奠邊府這麽一個小地方,法軍的部隊如此密集,兵力部署相當稠密。這種情況是帝國軍在過去的戰鬥中沒有遇到過的,帝國陸軍第17集團軍上下也為這場戰鬥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準備。
1940年6月7日淩晨,西南戰區獨立特種第1傘兵營和戰區直屬空降部隊第3傘兵團的第1營抵達奠邊府北部兩個空降地域上空。奠邊府穀地在晨曦之下顯得非常寧靜和平,當然,這時還沒有幾個農民在田間地頭幹活,法軍的部隊也是毫無準備。兩個空降營降落在相距3華裏的兩個地域。第3傘兵團的士兵沒有遇到抵抗,獨立特種傘兵營在奠邊府西北著陸,遇到強烈抵抗並有一些傷亡。過了一個小時,戰區空軍直屬傘兵部隊第3團剩餘的兩個營(即第2營、第3營)加上1個75毫米無後座力炮兵營,1個82毫米迫擊炮營空降著陸。
到當日上午9時,帝國軍已經成功的在奠邊府北部外圍地區空降了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炮兵營。與此同時,17軍第49步兵師和軍屬第17裝甲師、軍屬獨立炮兵師組成的西路集團,在17軍軍長張鳳山少將的率領下,已經到達了奠邊府西部地區。17軍第50步兵師、第51步兵師以及配屬給17軍的(原屬第16軍)16裝甲師由北向南包圍奠邊府,其中第50師和第51師在17軍副軍長劉德瑞少將的率領下經過孟門向奠邊府推進,第16裝甲師則是沿老街至奠邊府的公路(即平盧——孟東一線)向南推進,掃清公路障礙,殲滅法軍第70獨立步兵旅。
就在這天,16軍各部隊對老街之敵展開最後攻勢的同時,17軍也完成了對奠邊府法軍的戰略包圍,進攻奠邊府數萬法軍的戰鬥即將展開了。
6月7日中午時分,奠邊府穀地響起了雷鳴般的炮聲。這一天,帝國軍的炮火持續不斷,從未減弱,而法軍的回擊幾乎不起作用。最使法軍震驚的是,帝國軍第17軍直屬炮兵師操縱重型火炮的精湛技術,在數量上,帝國軍的重型武器比法軍多2倍以上。此外,炮兵師的戰士們在幹部的帶領下以驚人的毅力將重武器拖上陡峭的叢林小路,必要時以綑紮樹梢的巧妙方式偽裝武器,還用人力將火炮拖運到前沿的斜坡上。在老戰士的指導下,炮兵戰士們挖掩體把火炮隱蔽定位,使其可向法軍營地的薄弱點,尤其是法軍的機構實施直瞄射擊。數量龐大的炮火力量中還有帝國軍炮兵的殺手鐧武器——火箭炮,為了適應在南方地區作戰,這次投入戰場的火箭炮不是在北線對日作戰時的40管火箭炮,而是換成了30管火箭炮或者更加輕便的19管火箭炮,這就使得法軍在火力上的弱勢地位更加突出了。
“嘿嘿,就是這樣啊,”張鳳山作為軍長並沒有留在軍指揮部,而是親自跑到了炮兵師直接指揮炮兵作戰,“王海啊,對付法國人這些分散的據點就得這樣。”
如果他增援老街地區的法軍部隊,也就是陸軍第11步兵師,那麽自己的主力部隊極有可能在路上遭到唐帝國軍的殲滅,尤其是他們恐怖的空中力量。如果不去增援,那麽就在奠邊府坐以待斃,這也是他不願意看見的。無奈之中,他隻好命令第11步兵師和第70獨立步兵旅快速向奠邊府撤退,但是這道命令來晚了一天,在6月6日,老街地區近30000名法軍陷入了帝國軍的包圍之中,他們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這對於塔納爾猶如當頭一棒,如夢初醒的他一方麵向河內的皮埃爾上將要求支援,另一方麵命令已經集結完畢的陸軍第35步兵師取消增援老街的行動,立即回到各自的工事中去準備戰鬥。
早在5月底至6月初的這段裏,河內的法國印度支那殖民當局的軍政高級官員乘坐小型單引擎飛機接踵而至,以便從塔納爾將軍那裏了解法軍所麵臨的處境,因為在巴黎的人們普遍認為,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命運與奠邊府這片稻田息息相關。
在奠邊府,數萬法軍每天都在挖掘溝壕,架設鐵絲網,埋設地雷,加固工事,給來訪貴賓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開戰,塔納爾將軍估計敵方至少要用3個整編集團軍才能包圍奠邊府。牽製住這麽多敵方部隊將對法軍原來計劃於與英軍聯合在緬甸地區打擊唐帝國軍隊的計劃十分有利。萬一敵人發動大規模進攻,塔納爾確信其防守火力足以壓製敵方進攻。奠邊府尤如“發怒的刺蝟”,將給唐帝國軍以沉重的打擊。
然而,並非所有高級軍官都如此樂觀。塔納爾本人在表示自信的同時,也並未忽視讓下級參謀機關準備一項秘密撤退計劃,以防事態惡化。參謀長耶魯斯少將對此樂於從命,因為他本來就對防守奠邊府持保留意見。主要反對派是空軍高級將領肯斯特將軍,他指出,在築壘地區遭受到敵軍包圍的情況下,機場是守備部隊的生命線,極易遭受敵人的打擊,法軍的賭注下錯了地方。然而,炮兵司令官羅切特將軍則盲目樂觀,過分自信。他認為其反炮火計劃會有效地摧毀敵人叢林中運來的任何火炮。當問及是否還需要更多的火炮時,他回答說現有火炮已超過所需數量。
對於這場戰鬥,帝國軍西南戰區是有足夠重視的,畢竟在奠邊府這麽一個小地方,法軍的部隊如此密集,兵力部署相當稠密。這種情況是帝國軍在過去的戰鬥中沒有遇到過的,帝國陸軍第17集團軍上下也為這場戰鬥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準備。
1940年6月7日淩晨,西南戰區獨立特種第1傘兵營和戰區直屬空降部隊第3傘兵團的第1營抵達奠邊府北部兩個空降地域上空。奠邊府穀地在晨曦之下顯得非常寧靜和平,當然,這時還沒有幾個農民在田間地頭幹活,法軍的部隊也是毫無準備。兩個空降營降落在相距3華裏的兩個地域。第3傘兵團的士兵沒有遇到抵抗,獨立特種傘兵營在奠邊府西北著陸,遇到強烈抵抗並有一些傷亡。過了一個小時,戰區空軍直屬傘兵部隊第3團剩餘的兩個營(即第2營、第3營)加上1個75毫米無後座力炮兵營,1個82毫米迫擊炮營空降著陸。
到當日上午9時,帝國軍已經成功的在奠邊府北部外圍地區空降了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炮兵營。與此同時,17軍第49步兵師和軍屬第17裝甲師、軍屬獨立炮兵師組成的西路集團,在17軍軍長張鳳山少將的率領下,已經到達了奠邊府西部地區。17軍第50步兵師、第51步兵師以及配屬給17軍的(原屬第16軍)16裝甲師由北向南包圍奠邊府,其中第50師和第51師在17軍副軍長劉德瑞少將的率領下經過孟門向奠邊府推進,第16裝甲師則是沿老街至奠邊府的公路(即平盧——孟東一線)向南推進,掃清公路障礙,殲滅法軍第70獨立步兵旅。
就在這天,16軍各部隊對老街之敵展開最後攻勢的同時,17軍也完成了對奠邊府法軍的戰略包圍,進攻奠邊府數萬法軍的戰鬥即將展開了。
6月7日中午時分,奠邊府穀地響起了雷鳴般的炮聲。這一天,帝國軍的炮火持續不斷,從未減弱,而法軍的回擊幾乎不起作用。最使法軍震驚的是,帝國軍第17軍直屬炮兵師操縱重型火炮的精湛技術,在數量上,帝國軍的重型武器比法軍多2倍以上。此外,炮兵師的戰士們在幹部的帶領下以驚人的毅力將重武器拖上陡峭的叢林小路,必要時以綑紮樹梢的巧妙方式偽裝武器,還用人力將火炮拖運到前沿的斜坡上。在老戰士的指導下,炮兵戰士們挖掩體把火炮隱蔽定位,使其可向法軍營地的薄弱點,尤其是法軍的機構實施直瞄射擊。數量龐大的炮火力量中還有帝國軍炮兵的殺手鐧武器——火箭炮,為了適應在南方地區作戰,這次投入戰場的火箭炮不是在北線對日作戰時的40管火箭炮,而是換成了30管火箭炮或者更加輕便的19管火箭炮,這就使得法軍在火力上的弱勢地位更加突出了。
“嘿嘿,就是這樣啊,”張鳳山作為軍長並沒有留在軍指揮部,而是親自跑到了炮兵師直接指揮炮兵作戰,“王海啊,對付法國人這些分散的據點就得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