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總參的擴軍會還是沒有進展,但是從中南海裏傳出的風聲是皇帝已經站在了改革派的一邊,隻是老傢夥們還在抵抗。比如說吳光忠元帥稱病,誰也不見,說是軍隊裏的野心家巴不得他早點死,自己偏偏不讓他們得逞,要靜心調養,會議最好延期。皇帝大怒,說有的人倚老賣老,豈有軍國大事因個人而耽誤的道理。還說頑固不化的老東西就是該死,他們不死,成千上萬的將士就要白白送死。這個話是真是假暫且不去理論,但軍事顧問委員會的老傢夥們終於安靜下來了。
用林項東對手下心腹的話來說,嫩的鬥不過老的,可惡的也鬥不過狠的。現今備戰是關鍵,鞏固皇權也放鬆不得,豈有老傢夥們繼續顯威風的道理啊。可是末了,還是兔死狐悲的扔下一句話:“人一走茶就涼啊,我們都怕是逃不過這樣的結局啊!”
可這幾天劉仁俊可是沒閑著,在季獻捷的幫助下,他順利的見到了程昆院長。有在程昆院長的引薦下,和槍炮、裝甲、車輛等研究室的專家們見麵了。特別是李子健對專家們介紹,自己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的輕武器預案就是出自劉仁俊之手。不少專家都對劉仁俊的方案顯示出濃厚的興趣。
一連十幾天,劉仁俊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很多武器的設計方案都拿了出來。正是在此人沒心沒肺的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情況下,大量後世解放軍的裝備提前出現了。54式手槍、64式手槍、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班用輕機槍、77式平高兩用機槍、69式火箭筒、79式狙擊步槍、79式微型衝鋒鎗、79式特種衝鋒鎗、67式82毫米迫擊炮、63式60毫米迫擊炮、55式120毫米迫擊炮、52式57毫米無後坐力炮、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63式107毫米火箭炮大量裝備帝國軍各個步兵部隊。
更過分的是,重裝備也被大量剽竊。t—34坦克、is係列坦克、59式坦克、62式坦克、63式水陸坦克、63式裝甲運兵車、77式水陸輸送車、btr—60輪式步兵輸送車、btr—152裝甲輸送車、65式雙37毫米高射炮、59式單100毫米高射炮、59式單57毫米高射炮、56式85毫米加農反坦克炮、54式122毫米榴彈炮、66式152毫米榴彈炮、59式130毫米加農炮、81式火箭掃雷車、79式火箭布雷車、81式122mm輪式自行火箭炮、85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82式130mm輪式自行火箭炮、70式19管130毫米火箭炮、63-1式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75式105毫米自行無坐力炮、70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wz305雙57毫米自行高射炮、pgz88雙管37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su76 自行火炮、su 85自行火炮、 su 100 自行火炮、su 122自行火炮、 su 152自行火炮這些屬於40年代後期到60年代末期的先進武器都大量裝備給了帝國軍。諸如北京、躍進、解放、東風、長江、黃河、延安等軍用汽車更是被劉仁俊盜版得帝國軍隊裏到處都是。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劉仁俊隻是保留在陸軍範圍內,暫時沒有把更多的東西透出來。因為他知道,要是把直—5或者紅旗—2給了專家們,自己就別想再回部隊了,踏踏實實進總裝算了。劉仁俊也隻是給了一個大概的研究思路和草圖,他相信,憑藉著大唐帝國完整的工業體係、強大的製造能力、高效的研發機製,用不了多久,這些裝備就會交付到部隊手中。
程昆和季獻捷更是把劉仁俊當成了外星人,為了保密,隻有程昆和不到十個軍事科學院的專家知道武器的來路。劉仁俊對於程昆的挽留禮貌的拒絕了,當然,沒有“下次帶給你更好的東西”這類保證,就算是季獻捷也帶不走劉仁俊。
在回去的路上,季獻捷又告訴劉仁俊一個好消息:“皇上明天親自來開會,而且命令顧問委員會的人不參加。你懂了嗎?”
劉仁俊興奮的點點頭。季獻捷又悠然道:“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啊,高層磨了快一個月的嘴皮子,才最後定下來。嗬嗬,不過嘛,值得。皇上也不得不倚重手握軍權的改革派啊!今後軍隊基本上是改革派的天下啦,該我們放手幹啦。你好好準備一下,剩下這幾天的會,也會輕鬆的多啦。”
劉仁俊一邊點頭,一邊向車窗外看去,又陷入了沉思。
第十章 新軍事變革(四)
三座門,北京城一個本來毫不起眼的地方。但是隨著唐帝國憲政改革,首都從長安搬到了北京,帝國的各個要害部門也隨之遷到北京安家落戶。作為帝國軍隊象徵性建築的九十大樓(帝國的近代新式軍隊組建於1775年9月10日,當時的皇帝就將這天定為建軍節,因此帝國軍中有很多標誌都與9.10有關)就坐落在這裏。所以這裏一下子就成為了帝國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之一。今天,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帝國軍第二階段擴軍備戰會議就在這裏舉行。
李玄的心髒病尚未得到有效控製,仍然處於危險的邊緣,但是為了軍隊的穩定,他不得不親自出馬了。除了李玄,盧敬、林項東、許期忠當然是肯定要來的,而出人意料的是20歲的皇儲李正也來了。看來,李玄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要推出自己的接班人了。
對於日益激烈的皇儲之爭,特別是皇後周蓉出麵幫助皇帝理政,高層都在猜測著李正會不會被廢掉。但是對於似乎勝券在握的周蓉來講,天有不測風雲,軍隊元老派對改革派的不滿,引發了帝國高層的離心傾向,而作為在政壇屹立百年不倒的盧家來講正是大好機會,盧敬作為總理親自出麵,在皇帝麵前保證自己能夠維持政府的穩定。在猜準了皇帝傾向軍隊改革派之後,他又多次出麵給軍隊元老們做工作,周旋於兩派之間。雙方對於這個能力極強的帝國大管家也給足了麵子,然後皇帝再出麵對付元老派。可是事情的代價就是,李正要作為皇帝的軍事助理出現在軍隊將領們的麵前。而且對於改革派有功的盧敬也在軍隊將領們麵前適時提醒了自己與皇儲還有一層舅侄關係。
用林項東對手下心腹的話來說,嫩的鬥不過老的,可惡的也鬥不過狠的。現今備戰是關鍵,鞏固皇權也放鬆不得,豈有老傢夥們繼續顯威風的道理啊。可是末了,還是兔死狐悲的扔下一句話:“人一走茶就涼啊,我們都怕是逃不過這樣的結局啊!”
可這幾天劉仁俊可是沒閑著,在季獻捷的幫助下,他順利的見到了程昆院長。有在程昆院長的引薦下,和槍炮、裝甲、車輛等研究室的專家們見麵了。特別是李子健對專家們介紹,自己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的輕武器預案就是出自劉仁俊之手。不少專家都對劉仁俊的方案顯示出濃厚的興趣。
一連十幾天,劉仁俊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很多武器的設計方案都拿了出來。正是在此人沒心沒肺的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情況下,大量後世解放軍的裝備提前出現了。54式手槍、64式手槍、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班用輕機槍、77式平高兩用機槍、69式火箭筒、79式狙擊步槍、79式微型衝鋒鎗、79式特種衝鋒鎗、67式82毫米迫擊炮、63式60毫米迫擊炮、55式120毫米迫擊炮、52式57毫米無後坐力炮、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63式107毫米火箭炮大量裝備帝國軍各個步兵部隊。
更過分的是,重裝備也被大量剽竊。t—34坦克、is係列坦克、59式坦克、62式坦克、63式水陸坦克、63式裝甲運兵車、77式水陸輸送車、btr—60輪式步兵輸送車、btr—152裝甲輸送車、65式雙37毫米高射炮、59式單100毫米高射炮、59式單57毫米高射炮、56式85毫米加農反坦克炮、54式122毫米榴彈炮、66式152毫米榴彈炮、59式130毫米加農炮、81式火箭掃雷車、79式火箭布雷車、81式122mm輪式自行火箭炮、85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82式130mm輪式自行火箭炮、70式19管130毫米火箭炮、63-1式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75式105毫米自行無坐力炮、70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wz305雙57毫米自行高射炮、pgz88雙管37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su76 自行火炮、su 85自行火炮、 su 100 自行火炮、su 122自行火炮、 su 152自行火炮這些屬於40年代後期到60年代末期的先進武器都大量裝備給了帝國軍。諸如北京、躍進、解放、東風、長江、黃河、延安等軍用汽車更是被劉仁俊盜版得帝國軍隊裏到處都是。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劉仁俊隻是保留在陸軍範圍內,暫時沒有把更多的東西透出來。因為他知道,要是把直—5或者紅旗—2給了專家們,自己就別想再回部隊了,踏踏實實進總裝算了。劉仁俊也隻是給了一個大概的研究思路和草圖,他相信,憑藉著大唐帝國完整的工業體係、強大的製造能力、高效的研發機製,用不了多久,這些裝備就會交付到部隊手中。
程昆和季獻捷更是把劉仁俊當成了外星人,為了保密,隻有程昆和不到十個軍事科學院的專家知道武器的來路。劉仁俊對於程昆的挽留禮貌的拒絕了,當然,沒有“下次帶給你更好的東西”這類保證,就算是季獻捷也帶不走劉仁俊。
在回去的路上,季獻捷又告訴劉仁俊一個好消息:“皇上明天親自來開會,而且命令顧問委員會的人不參加。你懂了嗎?”
劉仁俊興奮的點點頭。季獻捷又悠然道:“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啊,高層磨了快一個月的嘴皮子,才最後定下來。嗬嗬,不過嘛,值得。皇上也不得不倚重手握軍權的改革派啊!今後軍隊基本上是改革派的天下啦,該我們放手幹啦。你好好準備一下,剩下這幾天的會,也會輕鬆的多啦。”
劉仁俊一邊點頭,一邊向車窗外看去,又陷入了沉思。
第十章 新軍事變革(四)
三座門,北京城一個本來毫不起眼的地方。但是隨著唐帝國憲政改革,首都從長安搬到了北京,帝國的各個要害部門也隨之遷到北京安家落戶。作為帝國軍隊象徵性建築的九十大樓(帝國的近代新式軍隊組建於1775年9月10日,當時的皇帝就將這天定為建軍節,因此帝國軍中有很多標誌都與9.10有關)就坐落在這裏。所以這裏一下子就成為了帝國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之一。今天,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帝國軍第二階段擴軍備戰會議就在這裏舉行。
李玄的心髒病尚未得到有效控製,仍然處於危險的邊緣,但是為了軍隊的穩定,他不得不親自出馬了。除了李玄,盧敬、林項東、許期忠當然是肯定要來的,而出人意料的是20歲的皇儲李正也來了。看來,李玄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要推出自己的接班人了。
對於日益激烈的皇儲之爭,特別是皇後周蓉出麵幫助皇帝理政,高層都在猜測著李正會不會被廢掉。但是對於似乎勝券在握的周蓉來講,天有不測風雲,軍隊元老派對改革派的不滿,引發了帝國高層的離心傾向,而作為在政壇屹立百年不倒的盧家來講正是大好機會,盧敬作為總理親自出麵,在皇帝麵前保證自己能夠維持政府的穩定。在猜準了皇帝傾向軍隊改革派之後,他又多次出麵給軍隊元老們做工作,周旋於兩派之間。雙方對於這個能力極強的帝國大管家也給足了麵子,然後皇帝再出麵對付元老派。可是事情的代價就是,李正要作為皇帝的軍事助理出現在軍隊將領們的麵前。而且對於改革派有功的盧敬也在軍隊將領們麵前適時提醒了自己與皇儲還有一層舅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