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死後多年,中國才繼續擴張,利用雄厚無比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海陸並舉,從越南一路擴張至印度,然後直達中東的沙漠地帶。由於荷蘭崛起,戰略重心移至大西洋。配合葡萄牙,擊敗作為後起之秀,妄圖挑戰海上霸權的荷蘭,維護了既得的海洋利益。
滿清入關,滅亡大明。依王直遺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可以“滅清救明”。為了這一使命,解放軍已經經過幾十年充分的準備。大明徹底敗亡之時,解放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分三路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亞方麵軍,海陸並進,從南向北攻打。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平洋艦隊進渤海,實行登陸作戰。一舉拿下北京,改稱“天都”,為中國人民共和國新首都。中國人民解放軍日本方麵軍,以主力沿長江而上,切斷清軍南北連接。配合南、北主力部隊的作戰。三個月後,徹底拿下大清,兵鋒越過新疆,在中亞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印度方麵軍會師。
作為全世界海陸都最為強大的中國,實力膨脹,擴張隻是順勢而為。因俄羅斯有南下的不軌企圖,解放軍北上滅俄。在俄軍的節節敗退下,收復大片華夏故土,為鞏固天都的北方,立下汗馬功勞。西伯利亞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俄羅斯被迫求和。
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英國在大西洋收到中國的壓製,也沒法崛起。俄羅斯的沒落,成就了法國。法國持續擴張,不斷兼併歐洲小國,並向俄羅斯進發。中國為提前抗衡法國,開始攻占俄羅斯的領土。
俄羅斯無法承受兩線作戰,加速失敗。中國與法國的軍隊在莫斯科遭遇,簽訂條約,以莫斯科紅牆為界。周總理的偉大設想達成。
為對抗法國,葡萄牙和英國結盟,中國在大西洋的態度轉為中立。在中亞和俄羅斯持續擴張後,已同法國接壤。主要將精力放在與法國的陸上對峙方麵。
英國為對抗法國,決定在大陸上進行殖民擴張。可選之地隻剩下非洲。在中國和葡萄牙的默許下,對非洲展開殖民侵略。法國不甘心英國得逞,從歐洲大陸跨地中海,出兵南下,與英國展開爭奪。
英國不敵法國,而元氣大傷。而法軍在歐洲戰場上也節節勝利,攻占了葡萄牙在歐洲的本土。並且繼續向英國的本島進攻。
中國趁著葡萄牙的滅亡,進軍南美。英葡覆滅在即,不得不向中國投降。中國派出空前強大的海陸大軍,揮師非洲,趕跑了法軍。中法正式大戰。解放軍在莫斯科會戰中大勝,揭開了法國敗亡的序幕。中國人民解放軍美洲方麵軍和大西洋艦隊,實行諾曼第登陸,對歐洲進行戰略打擊。
當殘餘的英葡軍隊聯合美洲方麵軍,向巴黎開進的同時,從莫斯科方向一路高歌猛進的解放軍中北軍團,也抵達了巴黎城下,開展合圍。
在非洲方麵軍剛剛在義大利半島登陸得手,法國就宣布投降了。教皇在梵蒂岡為織田家族的後代繼承人“織田剛秀”加冕王冠。承認中國對世界的唯一性、政教一體化的統治。
世界隻有一個中國!除了中國,再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因為解放軍已經拿下了全世界的海洋和陸地。
所以這個結局就是,中國統一世界!革命統一世界!
哦?!惡搞統一世界!!!
其實按照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勢,世界應該被大統一,隻是被屢次打斷了進程。如今解放軍站出來了,這種大統一的趨勢,自然得以真正實現。這也符合無產階級大革命的世界性理念。
三百十三、中日矛盾
更新時間2013-5-11 13:20:45 字數:1232
王直很矛盾,因為他既是日本人,也是中國人。自從20世紀日本全麵侵華,中日矛盾從未真正有過哪怕僅僅一天的調和。如果有人硬要說有,那這人不是從業於中國傳媒,便是被中國傳媒忽悠得傻了。所以王直本身就是悲劇的矛盾體。誰讓他倒黴,不小心被選中去日本抗震救災,又不小心送命了呢。更不小心的是,竟然穿越到古代的日本,以附生死者的方式復活了。其實命運之神並不總是將黴運,強加於王直身上。他還是可以通過“聰明”的選擇,來改變命運。甚至最終能領著解放軍,征服全世界。可以讓500年後的中國人,無需用“忽悠”的方式,自我麻痹。在這種畸形的精神麻痹下,就算是麵對諸如越南、菲律賓之類的小國,我們都不願去抗爭。嗚呼哀哉!!當年魯迅筆下的阿q,都比之進步。阿q起碼還能通過精神幻想,達到勝利。而如今的國人隻能通過精神幻想,忽視敵人的所作所為,甚至模糊他們的存在。
王直不願以“織田信長”的真名,領導革命事業。作為穿越而來的中國人,而且還是屬於愛國“糞青”之類。打心底裏厭惡日本人。當然不排除某些中國人,還是以“到過日本或加入日本國籍”為榮。甚至不惜“以身相許”,與日本人通婚。王直腦子一貫不好使,這麽高明的觀念和做法,是斷斷想不出、做不到的。
王直堅決不肯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繪理子的提議隻能是泡湯了。其實王直心裏也知道,這個提議是相當有利於形勢的。王滶一走,解放軍軍心大震。軍中本就多大明人,與其長留日本,自然更想回到大明。偏偏之前以豐臣秀吉為頭的日本人,又受到打壓。這時作為全軍主心骨的王直,若肯公開身份,那麽對於穩定軍心,作用是莫大的。讓全軍都知道,首領原本就是“日本人”,那麽打回大明,甚至受其招安的心,便可以徹底絕了。而解放軍的東進戰略,也可以順利實施。先鞏固對於日本的占領,然後在英法遠未開拓北美洲的時候,便進發到那裏,去建國立業。既可以強大自身,也能夠直接消滅潛在的頭號敵人,一舉兩得。為最終達成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目標,鋪平道路。
滿清入關,滅亡大明。依王直遺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可以“滅清救明”。為了這一使命,解放軍已經經過幾十年充分的準備。大明徹底敗亡之時,解放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分三路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亞方麵軍,海陸並進,從南向北攻打。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平洋艦隊進渤海,實行登陸作戰。一舉拿下北京,改稱“天都”,為中國人民共和國新首都。中國人民解放軍日本方麵軍,以主力沿長江而上,切斷清軍南北連接。配合南、北主力部隊的作戰。三個月後,徹底拿下大清,兵鋒越過新疆,在中亞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印度方麵軍會師。
作為全世界海陸都最為強大的中國,實力膨脹,擴張隻是順勢而為。因俄羅斯有南下的不軌企圖,解放軍北上滅俄。在俄軍的節節敗退下,收復大片華夏故土,為鞏固天都的北方,立下汗馬功勞。西伯利亞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俄羅斯被迫求和。
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英國在大西洋收到中國的壓製,也沒法崛起。俄羅斯的沒落,成就了法國。法國持續擴張,不斷兼併歐洲小國,並向俄羅斯進發。中國為提前抗衡法國,開始攻占俄羅斯的領土。
俄羅斯無法承受兩線作戰,加速失敗。中國與法國的軍隊在莫斯科遭遇,簽訂條約,以莫斯科紅牆為界。周總理的偉大設想達成。
為對抗法國,葡萄牙和英國結盟,中國在大西洋的態度轉為中立。在中亞和俄羅斯持續擴張後,已同法國接壤。主要將精力放在與法國的陸上對峙方麵。
英國為對抗法國,決定在大陸上進行殖民擴張。可選之地隻剩下非洲。在中國和葡萄牙的默許下,對非洲展開殖民侵略。法國不甘心英國得逞,從歐洲大陸跨地中海,出兵南下,與英國展開爭奪。
英國不敵法國,而元氣大傷。而法軍在歐洲戰場上也節節勝利,攻占了葡萄牙在歐洲的本土。並且繼續向英國的本島進攻。
中國趁著葡萄牙的滅亡,進軍南美。英葡覆滅在即,不得不向中國投降。中國派出空前強大的海陸大軍,揮師非洲,趕跑了法軍。中法正式大戰。解放軍在莫斯科會戰中大勝,揭開了法國敗亡的序幕。中國人民解放軍美洲方麵軍和大西洋艦隊,實行諾曼第登陸,對歐洲進行戰略打擊。
當殘餘的英葡軍隊聯合美洲方麵軍,向巴黎開進的同時,從莫斯科方向一路高歌猛進的解放軍中北軍團,也抵達了巴黎城下,開展合圍。
在非洲方麵軍剛剛在義大利半島登陸得手,法國就宣布投降了。教皇在梵蒂岡為織田家族的後代繼承人“織田剛秀”加冕王冠。承認中國對世界的唯一性、政教一體化的統治。
世界隻有一個中國!除了中國,再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因為解放軍已經拿下了全世界的海洋和陸地。
所以這個結局就是,中國統一世界!革命統一世界!
哦?!惡搞統一世界!!!
其實按照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勢,世界應該被大統一,隻是被屢次打斷了進程。如今解放軍站出來了,這種大統一的趨勢,自然得以真正實現。這也符合無產階級大革命的世界性理念。
三百十三、中日矛盾
更新時間2013-5-11 13:20:45 字數:1232
王直很矛盾,因為他既是日本人,也是中國人。自從20世紀日本全麵侵華,中日矛盾從未真正有過哪怕僅僅一天的調和。如果有人硬要說有,那這人不是從業於中國傳媒,便是被中國傳媒忽悠得傻了。所以王直本身就是悲劇的矛盾體。誰讓他倒黴,不小心被選中去日本抗震救災,又不小心送命了呢。更不小心的是,竟然穿越到古代的日本,以附生死者的方式復活了。其實命運之神並不總是將黴運,強加於王直身上。他還是可以通過“聰明”的選擇,來改變命運。甚至最終能領著解放軍,征服全世界。可以讓500年後的中國人,無需用“忽悠”的方式,自我麻痹。在這種畸形的精神麻痹下,就算是麵對諸如越南、菲律賓之類的小國,我們都不願去抗爭。嗚呼哀哉!!當年魯迅筆下的阿q,都比之進步。阿q起碼還能通過精神幻想,達到勝利。而如今的國人隻能通過精神幻想,忽視敵人的所作所為,甚至模糊他們的存在。
王直不願以“織田信長”的真名,領導革命事業。作為穿越而來的中國人,而且還是屬於愛國“糞青”之類。打心底裏厭惡日本人。當然不排除某些中國人,還是以“到過日本或加入日本國籍”為榮。甚至不惜“以身相許”,與日本人通婚。王直腦子一貫不好使,這麽高明的觀念和做法,是斷斷想不出、做不到的。
王直堅決不肯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繪理子的提議隻能是泡湯了。其實王直心裏也知道,這個提議是相當有利於形勢的。王滶一走,解放軍軍心大震。軍中本就多大明人,與其長留日本,自然更想回到大明。偏偏之前以豐臣秀吉為頭的日本人,又受到打壓。這時作為全軍主心骨的王直,若肯公開身份,那麽對於穩定軍心,作用是莫大的。讓全軍都知道,首領原本就是“日本人”,那麽打回大明,甚至受其招安的心,便可以徹底絕了。而解放軍的東進戰略,也可以順利實施。先鞏固對於日本的占領,然後在英法遠未開拓北美洲的時候,便進發到那裏,去建國立業。既可以強大自身,也能夠直接消滅潛在的頭號敵人,一舉兩得。為最終達成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目標,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