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九十一、秀吉撤軍
更新時間2013-4-30 22:03:46 字數:1041
豐臣秀吉心裏也感到了極大的委屈,好不容易盤踞十幾座城池,於長江南北連成一片。大江通海,進可攻、退可守。已在大明紮下腳跟,當地大量不堪壓迫的百姓,也隨勢而起,助力相佐。看著返攻達陸,創下成效。以戰養戰,前頭搶、後方賣,迅速做大。贓物源源不斷出手給葡萄牙人,而他們又賣回來槍炮彈藥。有人、有船、有槍、有炮,似乎通過逐步蠶食,吃掉整個大明,都有可能。
江浙沿海,除了重兵龜縮的杭州不動,其他地區,看著機會便攻搶一空。江北的南直隸,也是差不多狀況,除了南京城,其他地方任其下手。如此聲勢,足夠使豐臣秀吉頭腦發熱,進而野心膨脹。
當聽說王直回到長崎,並力主收兵後,豐臣秀吉就算是百般委屈,千般不願,也隻好開始大撤退。對於王直這個二哥,豐臣秀吉還是相當尊崇的。要不是王直的提攜,豐臣秀吉應該還是一位擺攤賣草鞋的流浪小販,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雖然軍隊是在自己手上,但名義上的統帥並沒有變,還是王直。就算是這次對大明發動的反攻,也仍舊掛著王直的名號。由於古代訊息不暢,有無數大明人都已將豐臣秀吉,誤認作“王直”。哪怕是入了解放軍夥的外圍武裝,也大抵如此。豐臣秀吉如果做得狠一點,早就可以甩開大哥、二哥,自立門戶,打出自己的名號,割地稱霸。但是看在兄弟情分上,尤其是對王直的感恩戴德,讓他始終生不出這種念頭。
南京已經被豐臣秀吉分派出的部隊,圍了半年。對這個長江水道上的戰略要地,可是覬覦了很久。眼看離成功越來越近,卻必須回撤。真是一萬個想不通。解放軍若是撤退,這兩年的艱苦奮鬥,差不多就白費了。若是下次還想進攻大明,基本上等於重來一遍。地盤白白放棄不說,部隊和戰利品也無法全部帶走。就這麽走了,對已經歸附的百姓和外圍武裝,都是不負責任。下次就算再來,也得不到如此的擁護了。如今解放軍每下一地,都有這部分人的功勞,而且勝利後的劫掠,甚至放得更開,搶得更狠。大明的官軍,在幾番進剿失利後,士氣低落,甚至不敢正麵迎戰。往往解放軍還沒正式出手,就已經聞風而逃。最多就是收拾殘局的份。正是如此,豐臣秀吉嚴重看低了大明軍隊的素質,有了逐步侵吞的打算。
但是受迫於王直的命令,豐臣秀吉還是整頓人馬,收集戰獲,從長江入海,返回長崎。
秀吉撤退的時候,隱隱間就有種不妙的感覺,那就是這輩子或許再也沒有機會領軍攻打大明了。的確,王直再也沒有給他這種機會,但是懷有為二哥王直報仇的堅定信念的豐臣秀吉,逆勢強襲,硬是為自己重新創造出了這種機會。哪怕是四弟德川家康的苦言相勸,也打消不了報仇雪恨的執念。使得“一念誤人”的悲劇重演。
兩百九十二、舌戰秀吉
更新時間2013-4-30 22:04:19 字數:2730
豐臣秀吉的心裏非常不服,好不容易打下的解放區根據地,拱手相讓。連帶的許多人員和物資都得放棄。雖然解放軍艦船眾多,但運力還是遠遠不夠。秀吉還是想著打回來的,所以撤退前,破壞了手底下那些城池的城牆,用無法帶走的火藥炸開的。
許多年後,豐臣秀吉每每想起這次撤兵,都有一番別樣、強烈的滋味在心頭。若是時光能夠倒流,讓自己再做一次選擇。到底自己會撤,還是不撤,若以滅亡大明而言,這次的撤退是重大失誤。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遇,提供給自己,哪怕是統治了大半個日本之後,也是如此。若是能未卜先知,曉得二哥會被大明殺害,那是堅決不回撤的。興許血氣上沖,腦子一熱,不甘於江東,直接北上伐京,與大明王朝拚個魚死網破去了。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二哥的命令是不可能違逆的。撤軍是必然結果。
就算是礙於二哥的情麵,做出了撤軍之舉,豐臣秀吉也是異常不甘心的。因此他回到長崎,下船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王直理論。當然豐臣秀吉壓根沒想到,這一趟氣沖沖的理論之後,他被王直當即軟禁,徹底剝奪了兵權,甚至差點有性命之虞。王直不殺豐臣秀吉,除了兄弟之情外,依《投名狀》裏弄的那幾句誓言,也有很大關係。害兄弟者,兄弟必誅之。豐臣秀吉雖然犯了大錯,但還是得留他一命。如果王直在500年後的時候,就係統地學過日語和日本歷史,而且夠聰明,能猜出這時的三弟,就是500年後史書上都大名鼎鼎的豐臣秀吉,肯定毫不猶豫得下手殺死他。因為就是這個“好”三弟,後來又搞“返攻達陸”,進犯大明了。雖然本意是為自己報仇,可依然是大逆不道。
既然已經涉及深層次的問題,王直和豐臣秀吉之間的爭論,不能為他人所知。所以這場舌戰,就在他倆間展開,其餘人等都被摒退到屋外。
回來的路上,豐臣秀吉已經憋起了一大肚子氣,沒待多說什麽,便怒氣沖沖地質問,向王直討一個說法。
若王直不是從500年後的新中國穿越而來,而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王直肯定就不會讓豐臣秀吉退兵了。搞不好,會親自重回大明,組織更大的攻勢,滅掉這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但王直偏偏就是穿越來的。因為大明與新中國的重要關聯,也肯定不能坐視這種反向噬主狀況的發生。解放軍怎麽可以攻打大明呢?這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打了自家人,徹底亂套了嗎?真那麽想大幹一場,不如進軍北美。
更新時間2013-4-30 22:03:46 字數:1041
豐臣秀吉心裏也感到了極大的委屈,好不容易盤踞十幾座城池,於長江南北連成一片。大江通海,進可攻、退可守。已在大明紮下腳跟,當地大量不堪壓迫的百姓,也隨勢而起,助力相佐。看著返攻達陸,創下成效。以戰養戰,前頭搶、後方賣,迅速做大。贓物源源不斷出手給葡萄牙人,而他們又賣回來槍炮彈藥。有人、有船、有槍、有炮,似乎通過逐步蠶食,吃掉整個大明,都有可能。
江浙沿海,除了重兵龜縮的杭州不動,其他地區,看著機會便攻搶一空。江北的南直隸,也是差不多狀況,除了南京城,其他地方任其下手。如此聲勢,足夠使豐臣秀吉頭腦發熱,進而野心膨脹。
當聽說王直回到長崎,並力主收兵後,豐臣秀吉就算是百般委屈,千般不願,也隻好開始大撤退。對於王直這個二哥,豐臣秀吉還是相當尊崇的。要不是王直的提攜,豐臣秀吉應該還是一位擺攤賣草鞋的流浪小販,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雖然軍隊是在自己手上,但名義上的統帥並沒有變,還是王直。就算是這次對大明發動的反攻,也仍舊掛著王直的名號。由於古代訊息不暢,有無數大明人都已將豐臣秀吉,誤認作“王直”。哪怕是入了解放軍夥的外圍武裝,也大抵如此。豐臣秀吉如果做得狠一點,早就可以甩開大哥、二哥,自立門戶,打出自己的名號,割地稱霸。但是看在兄弟情分上,尤其是對王直的感恩戴德,讓他始終生不出這種念頭。
南京已經被豐臣秀吉分派出的部隊,圍了半年。對這個長江水道上的戰略要地,可是覬覦了很久。眼看離成功越來越近,卻必須回撤。真是一萬個想不通。解放軍若是撤退,這兩年的艱苦奮鬥,差不多就白費了。若是下次還想進攻大明,基本上等於重來一遍。地盤白白放棄不說,部隊和戰利品也無法全部帶走。就這麽走了,對已經歸附的百姓和外圍武裝,都是不負責任。下次就算再來,也得不到如此的擁護了。如今解放軍每下一地,都有這部分人的功勞,而且勝利後的劫掠,甚至放得更開,搶得更狠。大明的官軍,在幾番進剿失利後,士氣低落,甚至不敢正麵迎戰。往往解放軍還沒正式出手,就已經聞風而逃。最多就是收拾殘局的份。正是如此,豐臣秀吉嚴重看低了大明軍隊的素質,有了逐步侵吞的打算。
但是受迫於王直的命令,豐臣秀吉還是整頓人馬,收集戰獲,從長江入海,返回長崎。
秀吉撤退的時候,隱隱間就有種不妙的感覺,那就是這輩子或許再也沒有機會領軍攻打大明了。的確,王直再也沒有給他這種機會,但是懷有為二哥王直報仇的堅定信念的豐臣秀吉,逆勢強襲,硬是為自己重新創造出了這種機會。哪怕是四弟德川家康的苦言相勸,也打消不了報仇雪恨的執念。使得“一念誤人”的悲劇重演。
兩百九十二、舌戰秀吉
更新時間2013-4-30 22:04:19 字數:2730
豐臣秀吉的心裏非常不服,好不容易打下的解放區根據地,拱手相讓。連帶的許多人員和物資都得放棄。雖然解放軍艦船眾多,但運力還是遠遠不夠。秀吉還是想著打回來的,所以撤退前,破壞了手底下那些城池的城牆,用無法帶走的火藥炸開的。
許多年後,豐臣秀吉每每想起這次撤兵,都有一番別樣、強烈的滋味在心頭。若是時光能夠倒流,讓自己再做一次選擇。到底自己會撤,還是不撤,若以滅亡大明而言,這次的撤退是重大失誤。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遇,提供給自己,哪怕是統治了大半個日本之後,也是如此。若是能未卜先知,曉得二哥會被大明殺害,那是堅決不回撤的。興許血氣上沖,腦子一熱,不甘於江東,直接北上伐京,與大明王朝拚個魚死網破去了。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二哥的命令是不可能違逆的。撤軍是必然結果。
就算是礙於二哥的情麵,做出了撤軍之舉,豐臣秀吉也是異常不甘心的。因此他回到長崎,下船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王直理論。當然豐臣秀吉壓根沒想到,這一趟氣沖沖的理論之後,他被王直當即軟禁,徹底剝奪了兵權,甚至差點有性命之虞。王直不殺豐臣秀吉,除了兄弟之情外,依《投名狀》裏弄的那幾句誓言,也有很大關係。害兄弟者,兄弟必誅之。豐臣秀吉雖然犯了大錯,但還是得留他一命。如果王直在500年後的時候,就係統地學過日語和日本歷史,而且夠聰明,能猜出這時的三弟,就是500年後史書上都大名鼎鼎的豐臣秀吉,肯定毫不猶豫得下手殺死他。因為就是這個“好”三弟,後來又搞“返攻達陸”,進犯大明了。雖然本意是為自己報仇,可依然是大逆不道。
既然已經涉及深層次的問題,王直和豐臣秀吉之間的爭論,不能為他人所知。所以這場舌戰,就在他倆間展開,其餘人等都被摒退到屋外。
回來的路上,豐臣秀吉已經憋起了一大肚子氣,沒待多說什麽,便怒氣沖沖地質問,向王直討一個說法。
若王直不是從500年後的新中國穿越而來,而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王直肯定就不會讓豐臣秀吉退兵了。搞不好,會親自重回大明,組織更大的攻勢,滅掉這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但王直偏偏就是穿越來的。因為大明與新中國的重要關聯,也肯定不能坐視這種反向噬主狀況的發生。解放軍怎麽可以攻打大明呢?這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打了自家人,徹底亂套了嗎?真那麽想大幹一場,不如進軍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