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又哭了起來,說著:“天殺的,不管是誰,又是做什麽的,一律要打要殺。”
王直還是奇怪,問:“難道真的,就打打漁、種種田,也不行嗎?”
老婦人哭得更加傷心,沒法再答。
明珠倒是接話了,說:“打漁就是死罪。”
王直想著,在21世紀,中國的漁民多了去,好歹也有幾千萬。就算跑到外國海域打漁,被人家抓了,也不是死罪呀。遲早又會放回來。大明朝廷怎麽這樣來。
見王直還在納悶,明珠又說:“何止打漁,隻要是住在島上的,都是死罪。”
王直更加吃驚了,說:“太過分了,根本不可理喻。”
班傑明也在旁邊,用蹩腳的普通話,補充解釋:“大明這邊,本來就是這樣的。”
王直一想,好像班傑明之前告訴過自己,這方麵的事,又問:“是因為海禁吧?”
明珠說:“海禁是太祖旨意,隻要擅自出海,就是抗旨不尊。死罪還是輕了,完全夠到滿門抄斬。”
班傑明聳聳肩、攤攤手,也表示無可奈何。
王直嚇了一跳,幸好自己不是大明人,否則這麽在海上乘船來、乘船去。幾條命都不夠官軍殺。自己遭殃不說,連家人都被牽連。還好21世紀的中國也不這麽來,否則百姓們不苦死。
王直突然想到另一件事,問:“明珠,你也是住在島上,豈不一樣?”
這話一出,卻把那明珠也弄哭了。越來越大聲,把那老婦人都比了下去。王直又想到,怪不得明珠變的孤苦伶仃,家裏人沒光了。和這“滿門抄斬”恐怕有直接關係。既然她也是戴罪之人,那麽再讓她上路,難逃官府毒手。自己先前怎麽一點都不考慮周全。根本就是,對她關心不夠。
王直趕忙說:“明珠,你別走了,太危險。”
明珠哭著說:“不就是死嗎?我早就想通了。你讓我上路,死了就幹脆了。”
王直想著,這怎麽行?一屍兩命,缺大德了。無論如何,得把她留下,好好保護。說著:“還是回船上吧。我會一直保護你,不會讓你出事的。”
明珠說:“你還有扶桑要回。讓我死在這邊吧,好歹也是家鄉。”
王直說:“先不回扶桑,等你孩子生下來再說。就算我走,也把你帶著…還有那孩子。”
明珠說:“我想去了,還是讓我死吧。”哭得越來越悽厲。
王直拉著她,往回走。叫班傑明把那老婦人也帶上。準備重上奇妙丸。卻見“木瓜丸”和“八一丸”也靠上了碼頭。豐臣秀吉和鬆岡則方都帶了些人下來。
王直稍稍囑咐幾句,大概說了,不能讓明珠走。而且東海艦隊要多留在舟山這邊一段日子。至於回日本,要遲些了。
雖然王直沒說原因,但兩人表現得都出奇地理解。大明這邊還很亂,官軍連百姓都要殺。讓明珠上路,擺明了要出事。
王直不多耽擱,又上奇妙丸了。鬆岡也回了八一丸。豐臣秀吉卻領著人,往外走。
過了會,王直在船上,留意了下,豐臣秀吉他們竟然去回收鉛球了。木瓜丸在離開普陀島時,就徹底斷了炮彈。方才打仗時,隻有奇妙丸和八一丸開了炮。而且奇妙丸和八一丸的炮彈也快盡了。看來,如果不想法子,解放軍東海艦隊的前景恐怕不妙。如果要保護人民,對抗官軍,不整治軍備不行。
一百三十三、聯合國軍
更新時間2011-12-26 11:49:50 字數:820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解放軍東海艦隊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雖然將所有人,暫時安頓在了金塘島,但毫無安全性可言。來自大陸方麵的威脅,實在太大。
王直心裏也清楚,從作出決定,要保護這二、三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始,巨大的麻煩就產生了。原本以為這些人全是犯罪團夥、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範疇。哪知道基本上都是無辜的。解放軍的天職,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王直沒想著,僅把這句話當口號。所以隻能冒風險,扛下責任。
雖然不知道明軍有多快,會攻過來,但首要的問題,還是把所有人都安置好。金塘島上房舍很多,住不成問題,至於吃,雖然東海艦隊有存糧,最終還是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幸好金塘島不小,山多,四邊全是海,還是有點靠頭。最大的缺憾是離大陸太近,生命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
王直將東海艦隊的船,全停泊在島東南麵的一個帶碼頭的港灣裏。附近現成的房子,特別多。完全可以容納所有人。四周有幾個比較高的山頭,在那上邊遠眺,甚至隱約可以看到北侖港的動靜。王直命人帶著望遠鏡守在上邊,一有異常情況,就放倒消息樹。這樣一旦明軍出海打過來,多少有個防備。
形勢很奇妙,大明朝的官軍占著大陸,解放軍隻能屈就小島。與21世紀的情況相比,簡直完全相反。更要命的是,這金塘島離大陸實在太近。不如改叫“金門”算了。
張四維等十六位明軍俘虜,原本關在木瓜丸裏。帶下船,被憤怒的民眾發現後,要求嚴懲。豐臣秀吉也很樂意這麽做,就和手下忙活起來。說著也奇怪,新入夥的這兩、三萬人裏,雖然絕大部分是大明人,也混雜著少數高麗裔和扶桑裔。想那就在約兩年前,江浙沿海這邊的商貿、漁業還是挺發達的。雖然朝廷明令禁海,可離太祖那會,很遙遠。百姓們早已不當回事,甚至根本就忘了。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下,連有些高麗人、扶桑人都過來討生活。不料,朱紈上任後,嚴厲依照法令,執行禁海,才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王直還是奇怪,問:“難道真的,就打打漁、種種田,也不行嗎?”
老婦人哭得更加傷心,沒法再答。
明珠倒是接話了,說:“打漁就是死罪。”
王直想著,在21世紀,中國的漁民多了去,好歹也有幾千萬。就算跑到外國海域打漁,被人家抓了,也不是死罪呀。遲早又會放回來。大明朝廷怎麽這樣來。
見王直還在納悶,明珠又說:“何止打漁,隻要是住在島上的,都是死罪。”
王直更加吃驚了,說:“太過分了,根本不可理喻。”
班傑明也在旁邊,用蹩腳的普通話,補充解釋:“大明這邊,本來就是這樣的。”
王直一想,好像班傑明之前告訴過自己,這方麵的事,又問:“是因為海禁吧?”
明珠說:“海禁是太祖旨意,隻要擅自出海,就是抗旨不尊。死罪還是輕了,完全夠到滿門抄斬。”
班傑明聳聳肩、攤攤手,也表示無可奈何。
王直嚇了一跳,幸好自己不是大明人,否則這麽在海上乘船來、乘船去。幾條命都不夠官軍殺。自己遭殃不說,連家人都被牽連。還好21世紀的中國也不這麽來,否則百姓們不苦死。
王直突然想到另一件事,問:“明珠,你也是住在島上,豈不一樣?”
這話一出,卻把那明珠也弄哭了。越來越大聲,把那老婦人都比了下去。王直又想到,怪不得明珠變的孤苦伶仃,家裏人沒光了。和這“滿門抄斬”恐怕有直接關係。既然她也是戴罪之人,那麽再讓她上路,難逃官府毒手。自己先前怎麽一點都不考慮周全。根本就是,對她關心不夠。
王直趕忙說:“明珠,你別走了,太危險。”
明珠哭著說:“不就是死嗎?我早就想通了。你讓我上路,死了就幹脆了。”
王直想著,這怎麽行?一屍兩命,缺大德了。無論如何,得把她留下,好好保護。說著:“還是回船上吧。我會一直保護你,不會讓你出事的。”
明珠說:“你還有扶桑要回。讓我死在這邊吧,好歹也是家鄉。”
王直說:“先不回扶桑,等你孩子生下來再說。就算我走,也把你帶著…還有那孩子。”
明珠說:“我想去了,還是讓我死吧。”哭得越來越悽厲。
王直拉著她,往回走。叫班傑明把那老婦人也帶上。準備重上奇妙丸。卻見“木瓜丸”和“八一丸”也靠上了碼頭。豐臣秀吉和鬆岡則方都帶了些人下來。
王直稍稍囑咐幾句,大概說了,不能讓明珠走。而且東海艦隊要多留在舟山這邊一段日子。至於回日本,要遲些了。
雖然王直沒說原因,但兩人表現得都出奇地理解。大明這邊還很亂,官軍連百姓都要殺。讓明珠上路,擺明了要出事。
王直不多耽擱,又上奇妙丸了。鬆岡也回了八一丸。豐臣秀吉卻領著人,往外走。
過了會,王直在船上,留意了下,豐臣秀吉他們竟然去回收鉛球了。木瓜丸在離開普陀島時,就徹底斷了炮彈。方才打仗時,隻有奇妙丸和八一丸開了炮。而且奇妙丸和八一丸的炮彈也快盡了。看來,如果不想法子,解放軍東海艦隊的前景恐怕不妙。如果要保護人民,對抗官軍,不整治軍備不行。
一百三十三、聯合國軍
更新時間2011-12-26 11:49:50 字數:820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解放軍東海艦隊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雖然將所有人,暫時安頓在了金塘島,但毫無安全性可言。來自大陸方麵的威脅,實在太大。
王直心裏也清楚,從作出決定,要保護這二、三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始,巨大的麻煩就產生了。原本以為這些人全是犯罪團夥、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範疇。哪知道基本上都是無辜的。解放軍的天職,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王直沒想著,僅把這句話當口號。所以隻能冒風險,扛下責任。
雖然不知道明軍有多快,會攻過來,但首要的問題,還是把所有人都安置好。金塘島上房舍很多,住不成問題,至於吃,雖然東海艦隊有存糧,最終還是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幸好金塘島不小,山多,四邊全是海,還是有點靠頭。最大的缺憾是離大陸太近,生命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
王直將東海艦隊的船,全停泊在島東南麵的一個帶碼頭的港灣裏。附近現成的房子,特別多。完全可以容納所有人。四周有幾個比較高的山頭,在那上邊遠眺,甚至隱約可以看到北侖港的動靜。王直命人帶著望遠鏡守在上邊,一有異常情況,就放倒消息樹。這樣一旦明軍出海打過來,多少有個防備。
形勢很奇妙,大明朝的官軍占著大陸,解放軍隻能屈就小島。與21世紀的情況相比,簡直完全相反。更要命的是,這金塘島離大陸實在太近。不如改叫“金門”算了。
張四維等十六位明軍俘虜,原本關在木瓜丸裏。帶下船,被憤怒的民眾發現後,要求嚴懲。豐臣秀吉也很樂意這麽做,就和手下忙活起來。說著也奇怪,新入夥的這兩、三萬人裏,雖然絕大部分是大明人,也混雜著少數高麗裔和扶桑裔。想那就在約兩年前,江浙沿海這邊的商貿、漁業還是挺發達的。雖然朝廷明令禁海,可離太祖那會,很遙遠。百姓們早已不當回事,甚至根本就忘了。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下,連有些高麗人、扶桑人都過來討生活。不料,朱紈上任後,嚴厲依照法令,執行禁海,才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