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連裏還有20來斤包米,10來斤黃豆,那可都是金豆子呀,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的。連長告訴炊事員,都弄它幾斤,包米煮了,黃豆炒了,過年。又指揮俺們把火堆攏大點,圍坐一圈,說今下晚吃“好嚼裹兒”,大傢夥兒“講古”、唱歌,誰有什麽本事都拿出來,樂樂嗬嗬地守夜、過年。
有沒有指導員記不準了,可能沒有了,犧牲了。有兩個團裏幹部,什麽幹部不知道,俺們都叫他們“副官”。部隊打散了,幾個連、團湊一起的。那時這種隊伍挺多,連長帶著就叫個連,團長帶著就叫個團。
雞叫頭遍了,開始抓人,兩個副官帶著幾個人,扯著領子就從火堆旁拽走了。拽走幾個。一個6號戰士,通化人,比俺小幾歲,參加抓人了,後來告訴俺,都弄到下邊溝裏山坡上“背小樹”了。
“背小樹”,就是用繩子或榆樹條子,把人捆在樹上。榆樹枝條柔軟,不易折斷。通常是捆三道,腿上、腰間和脖子。捆好了,把根棍子插到脖子上的繩子或榆樹條子裏,擰上幾圈,那人就沒氣了。再朝肚子上踹兩腳,聽到放個屁,那人就算徹底死了。
把那幾個人抓走,俺就知道沒別的,肯定是叛徒。可證據呢?每天在一塊,俺怎一點兒也沒看出來呀?6號戰士說,那兩個副官看誰坐那兒抱個槍悶頭睡覺,腦袋“跌勾跌勾的”(一點一點的),不唱歌,也不“聽古”,就是叛徒。有的不唱歌,坐那兒愣神,也是,一指就讓抓人。副官說,睡覺的是思想動搖了,愣神的是想家了,想家就可能逃跑,逃跑就可能讓敵人抓去,讓敵人抓去就可能投降、叛變。
俺聽得頭髮梢子都豎了起來。過年了,你說那人能不想家嗎?有的人就那性子,天生不愛熱鬧,都下半夜了,坐那火堆旁能不犯困嗎?俺這人愛唱愛鬧,一到那種場合就特別來精神,不然是不是也得“背小樹”了?
(讀到這裏,讀者可能會像筆者剛採訪時一樣,感到毛骨悚然了:怎麽能是這樣子呀?——再讀幾章就能理解、明白了。)
唉,不能說了,反正打程斌叛變就“起叛徒”了。今天說這幫投降了,明天說那夥叛變了,有的是敵人造謠,可那叛徒起得也真邪乎,叫人提心弔膽。那時當幹部操心哪,行軍、宿營得常查人數,少一個,怎麽回事兒?立刻緊張起來。拉屎撒尿也得盯著點,從尿道跑了呢?那人累呀,可能倒那兒、坐那兒睡著了,大冬天你把他忘了,那人可能就交代那兒了。這事過去也不是沒有,可這工夫就不能不往投敵、叛變上想。連程斌那樣的大官都叛變了,你敢給誰打保票?光想不行,得立馬改變行動計劃,重新“甩地點”(事先約定的部隊打散了,或分頭行動後的集合點),麻溜轉移。慢了,敵人可能碼著腳蹤就攆來了。你“埋溜子”(把腳印埋起來)也不行,日本子有狼狗,會聞味兒。
過去連裏搞教育,說想投降當叛徒,日本子也殺你、不留你。這話一點兒不假,桓仁“填大江”死多少人呀?新賓的“蘭白線”,鬍子頭,女的,可有名了,讓日本子抓去扔狼狗圈裏了。這回連程斌這樣的都不殺了,還給個官當,一些人的心眼兒就活動了。
第41章 濛江雪
北進
1936年,為打通與中共中央和關內工農紅軍的聯繫,開闢新的抗日遊擊區,1軍於6月、11月兩次向遼寧西部、熱河一帶西征。遭日偽軍圍追堵截,兩次西征失利,1軍喪了元氣。其時,敵人正進行東邊道“獨立大討伐”,主要目標是王鳳閣的義勇軍,使1軍得以喘息、恢復。七七事變,通化日軍全部調往關內,壓力自然相對減輕。而1937年東北抗聯的活躍,潛藏著的則是日後更大的危機,因為“集團部落”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活動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待到馮劍英、胡國臣、安昌勛、程斌等人陸續叛變,南滿的危機就陡然爆發了。
前麵說了,遊擊戰的要義,是敵明我暗,我可尋機打你,你卻抓不著我,也就打不了我。程斌叛變,這種狀態就在相當程度上不存在了,1路軍的戰略部署也被打亂了。
1937年7月中旬,即第一次老嶺會議後僅一個半月左右,南滿省委和1路軍主要領導人楊靖宇、魏拯民,再一次在輯安縣老嶺召集會議。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這是一次應對從未有過的危重局勢的緊急會議,必須快刀斬亂麻。當即決定撤銷1軍、2軍番號,將其編為3個方麵軍和1個警衛旅。1軍2師和3師餘部為1方麵軍,2軍6師為2方麵軍,4師、5師為3方麵軍,1軍教導團和2軍教導團、獨立旅為總部警衛旅。關於軍事部署,除留少數兵力繼續在老嶺山區堅持活動外,主力向金川縣河裏和濛江、樺甸地區轉移,並重新劃分了各部的遊擊區域。
會後,即陸續開始了果敢而悲壯的北進。
隊伍動,敵人動,後邊跟,前邊堵,就想撿便宜,在運動中消滅你。交通要道都被敵人卡住了,部隊夜行曉宿,走山道。老天爺、土地爺都是朋友,凍不著,餓不著,帶的糧食吃光了,有野菜,包米也灌幾成漿了,煮著吃,燒著吃,有敵情就生啃,還解渴。
8月2日上午,楊靖宇、魏拯民率警衛旅和原1軍2師一部,進至輯安縣八寶溝,剛要宿營,發現敵情。前邊廟嶺,偽軍索旅步騎兵400多人,也是剛到,一個個汗流浹背,都把外衣脫下來掛在樹上,清一色的白襯衣,在綠樹青山中格外顯眼。
有沒有指導員記不準了,可能沒有了,犧牲了。有兩個團裏幹部,什麽幹部不知道,俺們都叫他們“副官”。部隊打散了,幾個連、團湊一起的。那時這種隊伍挺多,連長帶著就叫個連,團長帶著就叫個團。
雞叫頭遍了,開始抓人,兩個副官帶著幾個人,扯著領子就從火堆旁拽走了。拽走幾個。一個6號戰士,通化人,比俺小幾歲,參加抓人了,後來告訴俺,都弄到下邊溝裏山坡上“背小樹”了。
“背小樹”,就是用繩子或榆樹條子,把人捆在樹上。榆樹枝條柔軟,不易折斷。通常是捆三道,腿上、腰間和脖子。捆好了,把根棍子插到脖子上的繩子或榆樹條子裏,擰上幾圈,那人就沒氣了。再朝肚子上踹兩腳,聽到放個屁,那人就算徹底死了。
把那幾個人抓走,俺就知道沒別的,肯定是叛徒。可證據呢?每天在一塊,俺怎一點兒也沒看出來呀?6號戰士說,那兩個副官看誰坐那兒抱個槍悶頭睡覺,腦袋“跌勾跌勾的”(一點一點的),不唱歌,也不“聽古”,就是叛徒。有的不唱歌,坐那兒愣神,也是,一指就讓抓人。副官說,睡覺的是思想動搖了,愣神的是想家了,想家就可能逃跑,逃跑就可能讓敵人抓去,讓敵人抓去就可能投降、叛變。
俺聽得頭髮梢子都豎了起來。過年了,你說那人能不想家嗎?有的人就那性子,天生不愛熱鬧,都下半夜了,坐那火堆旁能不犯困嗎?俺這人愛唱愛鬧,一到那種場合就特別來精神,不然是不是也得“背小樹”了?
(讀到這裏,讀者可能會像筆者剛採訪時一樣,感到毛骨悚然了:怎麽能是這樣子呀?——再讀幾章就能理解、明白了。)
唉,不能說了,反正打程斌叛變就“起叛徒”了。今天說這幫投降了,明天說那夥叛變了,有的是敵人造謠,可那叛徒起得也真邪乎,叫人提心弔膽。那時當幹部操心哪,行軍、宿營得常查人數,少一個,怎麽回事兒?立刻緊張起來。拉屎撒尿也得盯著點,從尿道跑了呢?那人累呀,可能倒那兒、坐那兒睡著了,大冬天你把他忘了,那人可能就交代那兒了。這事過去也不是沒有,可這工夫就不能不往投敵、叛變上想。連程斌那樣的大官都叛變了,你敢給誰打保票?光想不行,得立馬改變行動計劃,重新“甩地點”(事先約定的部隊打散了,或分頭行動後的集合點),麻溜轉移。慢了,敵人可能碼著腳蹤就攆來了。你“埋溜子”(把腳印埋起來)也不行,日本子有狼狗,會聞味兒。
過去連裏搞教育,說想投降當叛徒,日本子也殺你、不留你。這話一點兒不假,桓仁“填大江”死多少人呀?新賓的“蘭白線”,鬍子頭,女的,可有名了,讓日本子抓去扔狼狗圈裏了。這回連程斌這樣的都不殺了,還給個官當,一些人的心眼兒就活動了。
第41章 濛江雪
北進
1936年,為打通與中共中央和關內工農紅軍的聯繫,開闢新的抗日遊擊區,1軍於6月、11月兩次向遼寧西部、熱河一帶西征。遭日偽軍圍追堵截,兩次西征失利,1軍喪了元氣。其時,敵人正進行東邊道“獨立大討伐”,主要目標是王鳳閣的義勇軍,使1軍得以喘息、恢復。七七事變,通化日軍全部調往關內,壓力自然相對減輕。而1937年東北抗聯的活躍,潛藏著的則是日後更大的危機,因為“集團部落”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活動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待到馮劍英、胡國臣、安昌勛、程斌等人陸續叛變,南滿的危機就陡然爆發了。
前麵說了,遊擊戰的要義,是敵明我暗,我可尋機打你,你卻抓不著我,也就打不了我。程斌叛變,這種狀態就在相當程度上不存在了,1路軍的戰略部署也被打亂了。
1937年7月中旬,即第一次老嶺會議後僅一個半月左右,南滿省委和1路軍主要領導人楊靖宇、魏拯民,再一次在輯安縣老嶺召集會議。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這是一次應對從未有過的危重局勢的緊急會議,必須快刀斬亂麻。當即決定撤銷1軍、2軍番號,將其編為3個方麵軍和1個警衛旅。1軍2師和3師餘部為1方麵軍,2軍6師為2方麵軍,4師、5師為3方麵軍,1軍教導團和2軍教導團、獨立旅為總部警衛旅。關於軍事部署,除留少數兵力繼續在老嶺山區堅持活動外,主力向金川縣河裏和濛江、樺甸地區轉移,並重新劃分了各部的遊擊區域。
會後,即陸續開始了果敢而悲壯的北進。
隊伍動,敵人動,後邊跟,前邊堵,就想撿便宜,在運動中消滅你。交通要道都被敵人卡住了,部隊夜行曉宿,走山道。老天爺、土地爺都是朋友,凍不著,餓不著,帶的糧食吃光了,有野菜,包米也灌幾成漿了,煮著吃,燒著吃,有敵情就生啃,還解渴。
8月2日上午,楊靖宇、魏拯民率警衛旅和原1軍2師一部,進至輯安縣八寶溝,剛要宿營,發現敵情。前邊廟嶺,偽軍索旅步騎兵400多人,也是剛到,一個個汗流浹背,都把外衣脫下來掛在樹上,清一色的白襯衣,在綠樹青山中格外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