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於芷山屢次派人去關東軍司令部,聯繫、交涉軍餉、彈藥供給問題,不但沒得到,日本人反倒要幹掉他。
從軍事、經濟、地理,到風俗人情,被人類通稱為“間諜”的日本人,早已把中國跑得差不多了,更不用說東北了。“中村大尉事件”,不過冰山一角,土肥原那“東方勞倫斯”絕非浪得虛名。這些居心叵測的鬼子,更關注的當然還是人。從溥儀到本章這些人模狗樣的漢奸,哪個應該如何利用,能夠利用到何種程度,在關東軍司令部某部門的檔案櫃裏,白紙黑字早有分析、判斷、結論,並不斷增加厚度。對張景惠的走眼,不過一時的表象,骨子裏是把他看個底掉的。
暫時採取應付手段,穿上日本軍服也算手段之一,也不受責備。有了張學良的這番話,於芷山應該有了定心丸。在他看來,無論大帥,還是少帥,誰也不會丟下東北不管。沒了東北,奉係、奉軍還“奉”什麽呀?還有國讎家恨,少帥肯定是要回來的。文的回來,狗皮一扒,咱老於還是少帥的人;武的回來,充作內應,那就是功臣了。
於芷山的第一個動作,是下令部隊取消對日軍的防禦部署,並停止構築工事。同時,與日本人聯繫、交往也更頻繁、大膽了。
唐聚五在桓仁舉義,於芷山派兵鎮壓,直至翌年2月唐部主力潰敗。
於芷山明擺著是走上邪路了,就算是演戲也要弄假成真了。日本人似乎也認可了,終於發來軍餉,而且出手挺大方,一下子就是50餘萬元,算是犒賞“討匪”有功。
但是,在此期間於芷山仍然不間斷地向張學良請示匯報。
這年春天,“國聯”調查團來東北,又給於芷山打了針強心劑。在他看來,日本再強大,也大不過國際聯合力量,於是就越發往張學良這邊靠。
腳踏兩隻船的於芷山,無疑是在等待、觀望,看鹿死誰手,再決定取捨。用東北老話講,叫“兩頭賭”:誰贏了我都跟著沾光,起碼弄個保本。
張海鵬利慾薰心,有奶就是娘,誰奶子大跟誰走。張景惠對張學良也心懷不滿。而於芷山無論後來怎樣為日寇效勞,在未完成質的蛻變之前,與張海鵬、張景惠一類還是有差別的。張氏父子待他不薄,他是感恩戴德的。這是相當數量的一批人。前麵說了,同樣的榮華富貴,他們更樂於效忠張學良,而不是弄頂漢奸的帽子,遭後人唾罵。
在被軟禁的3個多月裏,臧式毅是能夠看到報紙的。無論那是不是日本人精心選擇的,以臧式毅的精明,能不明白外麵的世界怎麽樣了嗎?江橋抗戰失利,張學良不出關,他是不是絕望了?在促使他墮落的種種因素中,或多或少,這是不是個原因?
而在鬍子出身的於芷山的心目中,這東北是你們老張家的,你小六子都不要了,俺還跟你扯什麽?
走狗心理學
於琛澂外號“於大頭”,那頭也真大。一次喝酒耍酒瘋,他把自己的戰鬥帽摘下來,扣在他的“小二”、偽治安部最高顧問竹內中將頭上,差點兒連這小子的下巴都包住了。
比於芷山小四歲的於琛澂,是黑龍江省雙城縣(當時屬吉林省)人。於家有幾千坰土地,人稱“九天十八德於家”,即9個“天”字號買賣,18個“德”字號買賣。於家還有“三多”,大煙槍多,小老婆多,當票多。到於琛澂這代已逐漸衰敗,但仍是雙城三大富戶之一。
讀私塾,上學堂,學習好,能打架,打架不要命,都怕他。畢業後到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手下當排長,作戰勇敢,大腦袋道道又多,擢升很快。與郭鬆齡合謀反奉時,是吉林陸軍16師師長,失敗後棄官潛逃,花了許多錢才免一死。“九一八”事變後,熙洽首先想到他。一番口舌後,“於大頭”出任北滿“討伐”總司令兼北滿護路軍總司令,招兵買馬編了十幾個團。隻是這一切都今非昔比,連同那與當年都叫中將的軍銜,都要加個“偽”字。
於芷山、張海鵬、吉興、丁超等東北軍降將,和他們率領的東北軍,以及於琛澂新編的隊伍,構成了“滿洲國”最初的偽軍。
當於芷山腳踏兩隻船,還在舉棋未定時,張海鵬已經披掛上陣,在江橋之戰中成為日寇的馬前卒了。接著,又以前敵總司令之職進攻熱河,並當上偽熱河省長。於芷山等人,當然也不甘人後。若說他們都是死心塌地地效忠主子,也不盡然,但在“討伐”義勇軍、抗聯中,個個雙手沾滿血腥,使出渾身解數。
不過,在主子眼裏最出色的,還應該是於琛澂。
“於大頭”生性剽悍,又有智謀,而且與綠林出身的於芷山等人不同,對新思想接受較快。他與郭鬆齡搞到一起,除了權欲外,也有這方麵的因素。他指揮的部隊,通常也比較有戰鬥力。馮占海的義勇軍,主要就是被“於大頭”的偽軍擊敗的。
從1937年夏開始的三江“特別大討伐”,當然是關東軍一手策劃的,具體到人是參謀長東條英機。關東軍赤膊上陣,特將4師團調到三江地區,又把正在東邊道“討伐”的於琛澂調來,任偽第3軍管區司令官兼偽三江省省長,並為他配備一架專機。這是他最受主子信任的時期。這個人模狗樣的地頭蛇,為主子出謀劃策,指揮偽軍配合日軍“治標”、“治本”,特別是大搞“集團部落”,使抗聯陷入困境。為表彰他的“治安肅正功勳”,日本天皇授予他“一位菊花大勳章”,“康德皇帝”授予他“一位景雲章”,偽三江省省會佳木斯的佳木斯公園,還改稱“琛澂公園”,第二年即被提拔為偽治安部大臣。
從軍事、經濟、地理,到風俗人情,被人類通稱為“間諜”的日本人,早已把中國跑得差不多了,更不用說東北了。“中村大尉事件”,不過冰山一角,土肥原那“東方勞倫斯”絕非浪得虛名。這些居心叵測的鬼子,更關注的當然還是人。從溥儀到本章這些人模狗樣的漢奸,哪個應該如何利用,能夠利用到何種程度,在關東軍司令部某部門的檔案櫃裏,白紙黑字早有分析、判斷、結論,並不斷增加厚度。對張景惠的走眼,不過一時的表象,骨子裏是把他看個底掉的。
暫時採取應付手段,穿上日本軍服也算手段之一,也不受責備。有了張學良的這番話,於芷山應該有了定心丸。在他看來,無論大帥,還是少帥,誰也不會丟下東北不管。沒了東北,奉係、奉軍還“奉”什麽呀?還有國讎家恨,少帥肯定是要回來的。文的回來,狗皮一扒,咱老於還是少帥的人;武的回來,充作內應,那就是功臣了。
於芷山的第一個動作,是下令部隊取消對日軍的防禦部署,並停止構築工事。同時,與日本人聯繫、交往也更頻繁、大膽了。
唐聚五在桓仁舉義,於芷山派兵鎮壓,直至翌年2月唐部主力潰敗。
於芷山明擺著是走上邪路了,就算是演戲也要弄假成真了。日本人似乎也認可了,終於發來軍餉,而且出手挺大方,一下子就是50餘萬元,算是犒賞“討匪”有功。
但是,在此期間於芷山仍然不間斷地向張學良請示匯報。
這年春天,“國聯”調查團來東北,又給於芷山打了針強心劑。在他看來,日本再強大,也大不過國際聯合力量,於是就越發往張學良這邊靠。
腳踏兩隻船的於芷山,無疑是在等待、觀望,看鹿死誰手,再決定取捨。用東北老話講,叫“兩頭賭”:誰贏了我都跟著沾光,起碼弄個保本。
張海鵬利慾薰心,有奶就是娘,誰奶子大跟誰走。張景惠對張學良也心懷不滿。而於芷山無論後來怎樣為日寇效勞,在未完成質的蛻變之前,與張海鵬、張景惠一類還是有差別的。張氏父子待他不薄,他是感恩戴德的。這是相當數量的一批人。前麵說了,同樣的榮華富貴,他們更樂於效忠張學良,而不是弄頂漢奸的帽子,遭後人唾罵。
在被軟禁的3個多月裏,臧式毅是能夠看到報紙的。無論那是不是日本人精心選擇的,以臧式毅的精明,能不明白外麵的世界怎麽樣了嗎?江橋抗戰失利,張學良不出關,他是不是絕望了?在促使他墮落的種種因素中,或多或少,這是不是個原因?
而在鬍子出身的於芷山的心目中,這東北是你們老張家的,你小六子都不要了,俺還跟你扯什麽?
走狗心理學
於琛澂外號“於大頭”,那頭也真大。一次喝酒耍酒瘋,他把自己的戰鬥帽摘下來,扣在他的“小二”、偽治安部最高顧問竹內中將頭上,差點兒連這小子的下巴都包住了。
比於芷山小四歲的於琛澂,是黑龍江省雙城縣(當時屬吉林省)人。於家有幾千坰土地,人稱“九天十八德於家”,即9個“天”字號買賣,18個“德”字號買賣。於家還有“三多”,大煙槍多,小老婆多,當票多。到於琛澂這代已逐漸衰敗,但仍是雙城三大富戶之一。
讀私塾,上學堂,學習好,能打架,打架不要命,都怕他。畢業後到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手下當排長,作戰勇敢,大腦袋道道又多,擢升很快。與郭鬆齡合謀反奉時,是吉林陸軍16師師長,失敗後棄官潛逃,花了許多錢才免一死。“九一八”事變後,熙洽首先想到他。一番口舌後,“於大頭”出任北滿“討伐”總司令兼北滿護路軍總司令,招兵買馬編了十幾個團。隻是這一切都今非昔比,連同那與當年都叫中將的軍銜,都要加個“偽”字。
於芷山、張海鵬、吉興、丁超等東北軍降將,和他們率領的東北軍,以及於琛澂新編的隊伍,構成了“滿洲國”最初的偽軍。
當於芷山腳踏兩隻船,還在舉棋未定時,張海鵬已經披掛上陣,在江橋之戰中成為日寇的馬前卒了。接著,又以前敵總司令之職進攻熱河,並當上偽熱河省長。於芷山等人,當然也不甘人後。若說他們都是死心塌地地效忠主子,也不盡然,但在“討伐”義勇軍、抗聯中,個個雙手沾滿血腥,使出渾身解數。
不過,在主子眼裏最出色的,還應該是於琛澂。
“於大頭”生性剽悍,又有智謀,而且與綠林出身的於芷山等人不同,對新思想接受較快。他與郭鬆齡搞到一起,除了權欲外,也有這方麵的因素。他指揮的部隊,通常也比較有戰鬥力。馮占海的義勇軍,主要就是被“於大頭”的偽軍擊敗的。
從1937年夏開始的三江“特別大討伐”,當然是關東軍一手策劃的,具體到人是參謀長東條英機。關東軍赤膊上陣,特將4師團調到三江地區,又把正在東邊道“討伐”的於琛澂調來,任偽第3軍管區司令官兼偽三江省省長,並為他配備一架專機。這是他最受主子信任的時期。這個人模狗樣的地頭蛇,為主子出謀劃策,指揮偽軍配合日軍“治標”、“治本”,特別是大搞“集團部落”,使抗聯陷入困境。為表彰他的“治安肅正功勳”,日本天皇授予他“一位菊花大勳章”,“康德皇帝”授予他“一位景雲章”,偽三江省省會佳木斯的佳木斯公園,還改稱“琛澂公園”,第二年即被提拔為偽治安部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