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刑訊逼供殺人。2軍獨立師師長朱鎮,特委組織部長李相默,也被供出是“民生團”。兩個人逃跑後,被敵人抓去,都叛變了。
就在這時,被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省委巡視員名義派到吉東的吳平,從周保中那兒得知東滿反“民生團”的一些情況,嗅出一種異味兒,即與率部在北滿活動的金日成談話。
這是一次意義非常的長談。說一口流利的漢話(用當年老人的話說是“那漢話講得呱呱的”)、抗聯退到蘇聯後又很快能用俄語對話的金日成,把已知的反“民生團”的來龍去脈和個人認識、憂慮都講了,實事求是,沒有保留。應該說,吳平不但印象深刻,而且頗受震撼。2月10日給東滿特委發出一封指示信,嚴肅批評東滿黨組織在反“民生團”鬥爭中的嚴重錯誤,成為扭轉東滿恐怖、混亂局麵的開端。
從2月底到3月初,在大荒崴召開的東滿黨團特委第一次聯席擴大會議上,以金日成為代表的一些同誌,歷數反“民生團”的錯誤、危害,讓許多人替他們捏著一把汗。
作為一個“有民生團口供很多次”(多次被人供出是“民生團”)的人,誰都明白這樣做最需要的是什麽。
第21章 坎坷4軍
像個沒家沒娘的孩子
這是1933年的第一天,一支500多人的疲憊的隊伍,在吉東的雪野中行進。
穿著東北軍服裝的,更多的是與老百姓一般無二的,一致的是左上臂的“救國軍”臂章,還有每人脖子上都掛條又長又細的糧袋子。步槍背著的、扛著的,有的橫在背後的背包上,槍帶在胸前耷拉著。狗皮帽子,或三耳瓜皮氈帽,帽耳緊緊護住腮幫、下巴,帽耳和眉毛、鬍子都被霜淩糊滿了。
這是李延祿率領的補充團和救國軍17團,剛從磨刀石戰場突圍出來,正向寧安縣五河林轉移。
1932年11月,就在日軍大舉進犯吉東前夕,綏寧中心縣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補充團伺機脫離救國軍,建立由黨直接領導的遊擊隊。為此,李延祿提出率補充團到前線阻擊東進日軍,王德林同意了,並將17團和總部衛隊營也交由他指揮。李延祿擔心衛隊營可能妨礙下一步行動,到達磨刀石車站後,又將其派回東寧總部。
磨刀石位於牡丹江東20公裏處,中東鐵路從這裏開始進入老爺嶺。1933年1月1日晨,近2000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向磨刀石發起攻擊。救國軍占據有利地勢,頑強阻擊。傍晚時分,迂迴到東麵的日軍也發起攻擊,救國軍腹背受敵,李延祿下令撤出戰鬥,輕裝突圍。
2日趕到五河林,即按中心縣委決定,將隊伍改編為抗日遊擊總隊,李延祿任總隊長,孟涇清任政委,張建東為參謀長。下編4個團,1團長楊太和,2團長李鳳山,3團長史忠恆,4團長鄒鳳翔,另有1個遊擊支隊,李延平為支隊長。
遊擊總隊成立當天晚上,原補充團團部吳副官等人逃跑投敵。五河林保董趙保義,一邊假意慰勞隊伍,一邊派人密報敵人。幸虧及時發覺,各團分頭撤離,人員散失不少,全隊隻剩300多人。
最急人的就是這300多張嘴了。磨刀石突圍時,30多匹馱馬所馱物資、錢款都丟了,僅剩的一點兒錢和藥品又被吳副官等人拐跑,眼下吃飯都成問題了。
幾天後,在和尚屯見到寧安團縣委書記李光林。談到經濟困難,李延祿問能不能通過地方支援一下。李光林說,一不能派糧,二不能“下大牌版”收捐稅,要從敵人手裏奪取,並說這是黨的原則。
王毓峰和馮守臣都是救國軍舊部,與李延祿熟識,各率領200人左右的隊伍在寧安地區活動,願意加入抗日遊擊總隊。隊伍擴大後,改稱東北抗日救國軍遊擊軍,來到團山子屯整訓。日偽軍來攻,被打退,遊擊軍轉移到八道河子。日偽軍又來進犯,遊擊軍彈藥打光後,向南撤退到汪清縣嘎呀河區馬家大屯。
馬家大屯是吉東局所在地,典型的紅地盤。兒童團站崗放哨,自衛隊為部隊送糧送菜,婦女會為官兵洗縫衣服,還與自衛隊展開繳槍競賽,來歡迎遊擊軍的到來。圖(們)寧(安)鐵路工地上有一排偽軍,屯裏姑娘路過那兒,值班哨兵就說商量個事,嫁給俺當老婆吧。姑娘們反唇相譏,說嫁給反日的英雄,誰嫁投降軍呀?打一輩子光棍兒去吧。這天屯裏姑娘媳婦幾乎全部出動,兩個對付一個,偽軍毫無防範,嬉笑打鬧中槍就易手了。自衛隊的小夥子當然不會示弱,也把鹿道偽警察所繳械了。
紅地盤的一切,都讓遊擊軍官兵耳目一新。
東滿蘇區無論搞了多少左的東西,都給遊擊隊提供了根據地。1軍、3軍、5軍、6軍、7軍,也是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依託根據地發展壯大的。4軍則是個另類。從補充團起就到處遊擊,仗沒少打,戰果也挺大,卻像浮萍樣沒個根。更不用說直到這年夏天,在綏寧黨的一些人眼裏,搞“上層勾結”的李延祿的這支隊伍,最多也不過是個“好鬍子”了。
李延祿提議北上東進密山。那裏偏遠,敵人統治薄弱,有不少李杜的自衛軍殘部活動,而且楊太和的1團已在那裏打下基礎,能在那裏建立個相對穩定的根據地,就有根有家了。
官兵大都是汪清、敦化、寧安一帶的農民,戀家戀鄉,在周邊地區打遊擊行,穿越幾縣到密山去,就不幹了。有個叫王鳳山的,殺死連長,綁架營長,煽動80多人離隊。李延祿連夜趕去,說明隻要繼續反日,可以留在寧安,這才釋放了營長。
就在這時,被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省委巡視員名義派到吉東的吳平,從周保中那兒得知東滿反“民生團”的一些情況,嗅出一種異味兒,即與率部在北滿活動的金日成談話。
這是一次意義非常的長談。說一口流利的漢話(用當年老人的話說是“那漢話講得呱呱的”)、抗聯退到蘇聯後又很快能用俄語對話的金日成,把已知的反“民生團”的來龍去脈和個人認識、憂慮都講了,實事求是,沒有保留。應該說,吳平不但印象深刻,而且頗受震撼。2月10日給東滿特委發出一封指示信,嚴肅批評東滿黨組織在反“民生團”鬥爭中的嚴重錯誤,成為扭轉東滿恐怖、混亂局麵的開端。
從2月底到3月初,在大荒崴召開的東滿黨團特委第一次聯席擴大會議上,以金日成為代表的一些同誌,歷數反“民生團”的錯誤、危害,讓許多人替他們捏著一把汗。
作為一個“有民生團口供很多次”(多次被人供出是“民生團”)的人,誰都明白這樣做最需要的是什麽。
第21章 坎坷4軍
像個沒家沒娘的孩子
這是1933年的第一天,一支500多人的疲憊的隊伍,在吉東的雪野中行進。
穿著東北軍服裝的,更多的是與老百姓一般無二的,一致的是左上臂的“救國軍”臂章,還有每人脖子上都掛條又長又細的糧袋子。步槍背著的、扛著的,有的橫在背後的背包上,槍帶在胸前耷拉著。狗皮帽子,或三耳瓜皮氈帽,帽耳緊緊護住腮幫、下巴,帽耳和眉毛、鬍子都被霜淩糊滿了。
這是李延祿率領的補充團和救國軍17團,剛從磨刀石戰場突圍出來,正向寧安縣五河林轉移。
1932年11月,就在日軍大舉進犯吉東前夕,綏寧中心縣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補充團伺機脫離救國軍,建立由黨直接領導的遊擊隊。為此,李延祿提出率補充團到前線阻擊東進日軍,王德林同意了,並將17團和總部衛隊營也交由他指揮。李延祿擔心衛隊營可能妨礙下一步行動,到達磨刀石車站後,又將其派回東寧總部。
磨刀石位於牡丹江東20公裏處,中東鐵路從這裏開始進入老爺嶺。1933年1月1日晨,近2000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向磨刀石發起攻擊。救國軍占據有利地勢,頑強阻擊。傍晚時分,迂迴到東麵的日軍也發起攻擊,救國軍腹背受敵,李延祿下令撤出戰鬥,輕裝突圍。
2日趕到五河林,即按中心縣委決定,將隊伍改編為抗日遊擊總隊,李延祿任總隊長,孟涇清任政委,張建東為參謀長。下編4個團,1團長楊太和,2團長李鳳山,3團長史忠恆,4團長鄒鳳翔,另有1個遊擊支隊,李延平為支隊長。
遊擊總隊成立當天晚上,原補充團團部吳副官等人逃跑投敵。五河林保董趙保義,一邊假意慰勞隊伍,一邊派人密報敵人。幸虧及時發覺,各團分頭撤離,人員散失不少,全隊隻剩300多人。
最急人的就是這300多張嘴了。磨刀石突圍時,30多匹馱馬所馱物資、錢款都丟了,僅剩的一點兒錢和藥品又被吳副官等人拐跑,眼下吃飯都成問題了。
幾天後,在和尚屯見到寧安團縣委書記李光林。談到經濟困難,李延祿問能不能通過地方支援一下。李光林說,一不能派糧,二不能“下大牌版”收捐稅,要從敵人手裏奪取,並說這是黨的原則。
王毓峰和馮守臣都是救國軍舊部,與李延祿熟識,各率領200人左右的隊伍在寧安地區活動,願意加入抗日遊擊總隊。隊伍擴大後,改稱東北抗日救國軍遊擊軍,來到團山子屯整訓。日偽軍來攻,被打退,遊擊軍轉移到八道河子。日偽軍又來進犯,遊擊軍彈藥打光後,向南撤退到汪清縣嘎呀河區馬家大屯。
馬家大屯是吉東局所在地,典型的紅地盤。兒童團站崗放哨,自衛隊為部隊送糧送菜,婦女會為官兵洗縫衣服,還與自衛隊展開繳槍競賽,來歡迎遊擊軍的到來。圖(們)寧(安)鐵路工地上有一排偽軍,屯裏姑娘路過那兒,值班哨兵就說商量個事,嫁給俺當老婆吧。姑娘們反唇相譏,說嫁給反日的英雄,誰嫁投降軍呀?打一輩子光棍兒去吧。這天屯裏姑娘媳婦幾乎全部出動,兩個對付一個,偽軍毫無防範,嬉笑打鬧中槍就易手了。自衛隊的小夥子當然不會示弱,也把鹿道偽警察所繳械了。
紅地盤的一切,都讓遊擊軍官兵耳目一新。
東滿蘇區無論搞了多少左的東西,都給遊擊隊提供了根據地。1軍、3軍、5軍、6軍、7軍,也是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依託根據地發展壯大的。4軍則是個另類。從補充團起就到處遊擊,仗沒少打,戰果也挺大,卻像浮萍樣沒個根。更不用說直到這年夏天,在綏寧黨的一些人眼裏,搞“上層勾結”的李延祿的這支隊伍,最多也不過是個“好鬍子”了。
李延祿提議北上東進密山。那裏偏遠,敵人統治薄弱,有不少李杜的自衛軍殘部活動,而且楊太和的1團已在那裏打下基礎,能在那裏建立個相對穩定的根據地,就有根有家了。
官兵大都是汪清、敦化、寧安一帶的農民,戀家戀鄉,在周邊地區打遊擊行,穿越幾縣到密山去,就不幹了。有個叫王鳳山的,殺死連長,綁架營長,煽動80多人離隊。李延祿連夜趕去,說明隻要繼續反日,可以留在寧安,這才釋放了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