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1941年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一九三二——一九四一年陣亡指戰員統計表》中,對各個時期的有名烈士有“姓名”、“性別”、“民族別”等8個欄目,無名烈士在表後說明中有個數字。這裏引用的都是1軍的:
“磐石遊擊隊時期”:“以上總計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十餘名。”
“東北人民革命軍時期”:“以上總計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共約百九十餘名,共合——二百一十二(名)。”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時期”:“以上共計二十九名,不知姓名者共約二百五十餘名,合共二百八十餘名。”
“第一方麵軍”:有名烈士隻有兩人,“不知姓名者六十餘名”。
就是列在統計表裏的所謂的“知姓名者”,那寫在“姓名”一欄中的許多“名字”又是什麽樣子?“馮××”、“吳××”、“×東彬”、“×好根”、“小隊長”、“金隊長”、“蔡指導員”、“壓日本”、“鷹鼻子”、“劉短脖子”、“大鬍子老頭”、“狗皮老頭”、“紅蘿蔔”、“自動車”,等等,或者有姓無名,或者有名無姓,或者隻是個職務,或者姓加職務,更多的是外號,乃至山林隊的字號。
寫於同年的《抗聯第三路軍犧牲人員名單》的“姓名”欄中,還有“老呂太太兩個兒子”。
無論1軍給不給士兵編號,這都是一場需要把姓名都犧牲了的戰爭。
就在前麵寫過的李東光犧牲的那次戰鬥中,一個剛上隊入伍的學生,別說姓名,連號都沒編就犧牲了。而且那麽壯烈,負傷後用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5軍政治部主任胡仁,1936年初從穆稜返回寧安途中下落不明,從此音訊皆無。
滿洲省委秘書長李士超,因為近視,人稱“瞎員”。同年春被派去遊擊隊工作,人從哈爾濱動身後就沒影了。一路上別說日軍、偽軍、憲兵、特務了,就是碰上棒子手、砸孤丁,也能要了他的命。
滿洲省委派到3軍的政治部主任張敬山,到珠河後,好像還未正式上任,就在1935年秋季“大討伐”中犧牲了。
磐石遊擊隊兩任隊長,還有政委,十天內相繼犧牲,軍心動搖,大量開小差,要散夥了。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團省委巡視員劉過風來了。要不是他硬頂在那兒,楊靖宇聞訊趕到,是不是就得重新召集隊伍,甚至重新組建了?這無疑是重要的一筆,歷史留下的也就是十來個字的一筆。關於他的犧牲更簡單,敵人進攻玻璃河套根據地時,被槍殺了。
“劉過風”是他的真實姓名嗎?有人為他安葬嗎?葬在何處?1軍3師參謀長楊俊恆犧牲後,難得的買口棺材,安葬在臨江縣六道陽岔的什麽地方,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不秘密不行,敵人知道了,會掘墳斬首示眾的。而這幾個參加安葬的人,又有幾個能活下來呢?
李敏老人說,隻要條件允許,烈士遺體是一定要處理好的。夏天、秋天是土葬,要深埋,不然會被野牲口扒出來。下頭兩場雪時也行,隻是地表凍層硬殼。春天不行,地表化得南流北淌的,底下還是凍的,春天冬天就火葬。把木頭一根根堆摞半人來高,把烈士遺體放上去,再橫著壓幾根。不然燒一會兒,那人就佝僂起來,心裏更難受。時間來不及,或是有敵情,不能點火,就用樹枝子或雪掩蓋一下。1938年以後,基本都是雪葬了,用手捧,堆雪墳。
“我們最好的第一連連長——薑歪嘴子(韓國同誌名字忘記了)同誌被陣亡了。”
這是寫於1941年的《北滿遊擊運動史略》中的文字——這類不無語病,卻是原汁原味的、有名無名的文字,太多太多。
這類文字太多太多,是因為犧牲得太多太多。隻有49頁的“東北抗日聯軍史料叢書”中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不到一頁文字寫了4次戰鬥,兩次是主要領導犧牲,另兩次是“均壯烈犧牲”、“全部壯烈犧牲”。都犧牲了,他們的一切也就無人知曉,無從知曉。
筆者在桓仁、新賓兩縣採訪時,都聽說在歪脖子望山一帶的戰鬥中,有個戰士抱著鬼子滾了砬子。新賓縣黨史工作委員會編纂的《興京抗日烽火》中,也多次提及此事。這不就是狼牙山五壯士似的英雄嗎?
作為一個從戎而未投筆的軍人,我知道這本書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絕對是從心裏嘔出來的這百來萬字,首先就是獻給這些連姓名都犧牲了的先人的。
四、“倒懸不解三千萬,田橫壯兒五百條”
第17章 吉東鏖兵
綏寧反日同盟軍
李杜是1933年1月9日,從虎林過界去蘇聯的。正是滴水成冰的臘月,據說連帽子都沒戴,隻穿了一隻鞋,隻帶著妻子和副官,孩子和保姆扔在虎林,連參謀長楊惠忱都未來得及過去。
王德林是一天後,從東寧縣城三岔口東越界河瑚布圖河過界的。當時三岔口城裏槍炮轟鳴,硝煙瀰漫,救國軍官兵還在殊死抵抗。那條滿語意為“流淌沙金的河流”的瑚布圖河,用東寧人的話講,冬天打個“滑跐溜”就過去了。
“磐石遊擊隊時期”:“以上總計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十餘名。”
“東北人民革命軍時期”:“以上總計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共約百九十餘名,共合——二百一十二(名)。”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時期”:“以上共計二十九名,不知姓名者共約二百五十餘名,合共二百八十餘名。”
“第一方麵軍”:有名烈士隻有兩人,“不知姓名者六十餘名”。
就是列在統計表裏的所謂的“知姓名者”,那寫在“姓名”一欄中的許多“名字”又是什麽樣子?“馮××”、“吳××”、“×東彬”、“×好根”、“小隊長”、“金隊長”、“蔡指導員”、“壓日本”、“鷹鼻子”、“劉短脖子”、“大鬍子老頭”、“狗皮老頭”、“紅蘿蔔”、“自動車”,等等,或者有姓無名,或者有名無姓,或者隻是個職務,或者姓加職務,更多的是外號,乃至山林隊的字號。
寫於同年的《抗聯第三路軍犧牲人員名單》的“姓名”欄中,還有“老呂太太兩個兒子”。
無論1軍給不給士兵編號,這都是一場需要把姓名都犧牲了的戰爭。
就在前麵寫過的李東光犧牲的那次戰鬥中,一個剛上隊入伍的學生,別說姓名,連號都沒編就犧牲了。而且那麽壯烈,負傷後用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5軍政治部主任胡仁,1936年初從穆稜返回寧安途中下落不明,從此音訊皆無。
滿洲省委秘書長李士超,因為近視,人稱“瞎員”。同年春被派去遊擊隊工作,人從哈爾濱動身後就沒影了。一路上別說日軍、偽軍、憲兵、特務了,就是碰上棒子手、砸孤丁,也能要了他的命。
滿洲省委派到3軍的政治部主任張敬山,到珠河後,好像還未正式上任,就在1935年秋季“大討伐”中犧牲了。
磐石遊擊隊兩任隊長,還有政委,十天內相繼犧牲,軍心動搖,大量開小差,要散夥了。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團省委巡視員劉過風來了。要不是他硬頂在那兒,楊靖宇聞訊趕到,是不是就得重新召集隊伍,甚至重新組建了?這無疑是重要的一筆,歷史留下的也就是十來個字的一筆。關於他的犧牲更簡單,敵人進攻玻璃河套根據地時,被槍殺了。
“劉過風”是他的真實姓名嗎?有人為他安葬嗎?葬在何處?1軍3師參謀長楊俊恆犧牲後,難得的買口棺材,安葬在臨江縣六道陽岔的什麽地方,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不秘密不行,敵人知道了,會掘墳斬首示眾的。而這幾個參加安葬的人,又有幾個能活下來呢?
李敏老人說,隻要條件允許,烈士遺體是一定要處理好的。夏天、秋天是土葬,要深埋,不然會被野牲口扒出來。下頭兩場雪時也行,隻是地表凍層硬殼。春天不行,地表化得南流北淌的,底下還是凍的,春天冬天就火葬。把木頭一根根堆摞半人來高,把烈士遺體放上去,再橫著壓幾根。不然燒一會兒,那人就佝僂起來,心裏更難受。時間來不及,或是有敵情,不能點火,就用樹枝子或雪掩蓋一下。1938年以後,基本都是雪葬了,用手捧,堆雪墳。
“我們最好的第一連連長——薑歪嘴子(韓國同誌名字忘記了)同誌被陣亡了。”
這是寫於1941年的《北滿遊擊運動史略》中的文字——這類不無語病,卻是原汁原味的、有名無名的文字,太多太多。
這類文字太多太多,是因為犧牲得太多太多。隻有49頁的“東北抗日聯軍史料叢書”中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不到一頁文字寫了4次戰鬥,兩次是主要領導犧牲,另兩次是“均壯烈犧牲”、“全部壯烈犧牲”。都犧牲了,他們的一切也就無人知曉,無從知曉。
筆者在桓仁、新賓兩縣採訪時,都聽說在歪脖子望山一帶的戰鬥中,有個戰士抱著鬼子滾了砬子。新賓縣黨史工作委員會編纂的《興京抗日烽火》中,也多次提及此事。這不就是狼牙山五壯士似的英雄嗎?
作為一個從戎而未投筆的軍人,我知道這本書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絕對是從心裏嘔出來的這百來萬字,首先就是獻給這些連姓名都犧牲了的先人的。
四、“倒懸不解三千萬,田橫壯兒五百條”
第17章 吉東鏖兵
綏寧反日同盟軍
李杜是1933年1月9日,從虎林過界去蘇聯的。正是滴水成冰的臘月,據說連帽子都沒戴,隻穿了一隻鞋,隻帶著妻子和副官,孩子和保姆扔在虎林,連參謀長楊惠忱都未來得及過去。
王德林是一天後,從東寧縣城三岔口東越界河瑚布圖河過界的。當時三岔口城裏槍炮轟鳴,硝煙瀰漫,救國軍官兵還在殊死抵抗。那條滿語意為“流淌沙金的河流”的瑚布圖河,用東寧人的話講,冬天打個“滑跐溜”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