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放棄西征並開始回撤,應在7月8日前後。此時,部隊已減員一半左右。應該說,程斌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也算適時。再走下去,隻能全軍覆沒。
為了減小目標,便於行動,將部隊分作三路。程斌、李敏煥率師部和保衛連,3團政治部主任茨蘇率3團,這兩路基本是沿原路返回。少年營在營長王德才率領下,在鳳城縣弟兄山被敵包圍。分散突圍後,王德才率2連部分官兵北撤。1連被敵追擊,連長張泉山帶人向南去了,最遠處曾達莊河縣的龍潭溝,再北返。到處都是敵人和“棒子隊”,隻能夜間摸黑行動,躲不了就打,沒吃的就嚼啃半熟的高粱穗和青包米。到海城縣的唐望山附近打了一仗,越過公路就被敵人追上,張泉山帶領大家搶上一個砬子山堅守。從天剛亮打到第二天淩晨,彈盡糧絕,隻剩張泉山和小曹,還有個6號戰士。敵人吵嚷著要抓活的,3個人縱身跳下30多米高的山澗,後被在當地活動的唐聚五餘部救起。
西征倖存的1師官兵,是陸陸續續歸來的。
當時為3團2連2排3班3號戰士的王忠山,近三十年後回憶說:
在開全軍會的這天,才見金參謀長領回12個人,多數是原少年營的排長和傳令兵,每人除了有1顆手槍外,另外隻帶回三四顆馬槍,損失相當嚴重。在會上,楊靖宇下令,把金參謀長綁起來,並質問他:“你們回來頂什麽,100來人弄哪去了!”當即還槍斃了2個,聽說他們有叛變行為。後來就不知道金參謀長下落了。
發現1師東返,敵人即行尾追堵截。
7月15日,程斌、李敏煥率領的一路,重返遼陽與本溪兩縣交界的摩天嶺。這嶺山勢陡峭,峰插雲端,故曰“摩天”,算得筆者家鄉一名山勝境。山路曲折迴環,多是陡壁深岩,嶺頂一道豁口,可通車騎。1師師部和保安連晝伏夜行,到達這裏時天已大亮。過了豁口,就在叫對麵炕的地方吃點兒東西,隱蔽休息,準備晚上越過安奉鐵路,繼續東返。
摩天嶺東15公裏的連山關鎮,駐有日本守備隊一個大隊,是安奉鐵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這天上午,2中隊長今田大尉率所屬中隊堵截1師,一路搜尋來到摩天嶺,已是下午兩點來鍾。大熱的天,算上今田共是49個鬼子,另有一個朝鮮人翻譯官,個個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也餓了。走到對麵炕山樑下林子邊一塊稍平點的草地上,今田哇啦一聲“米西”,鬼子們就把槍架好,取下掛在腰間的豬腰子飯盒,坐下狼吞虎咽起來。
連山關守備隊豢養軍犬的狗圈有20多間,今田這小子這天如果牽上一條軍犬,可能就沒有筆者的這些文字了,或者這場戰鬥就是另一種形式、模樣了。
據說,鬼子剛出現在嶺下,就被嶺上高處的瞭望哨發現了,林子裏的鼾聲就停了。這是片雜樹林子,高大的柞樹、椴樹、楸樹遮天蔽日,矮小的灌木密密麻麻,特別是林子邊的榛柴棵子,連隻兔子也難得擠過去,以至於每個倒斃的鬼子,都難得是第一個被擊中物。
作為指揮機構,師部的實兵戰鬥力自然有限,這保安連卻是1師的精華。保安連的任務是保衛師部,兼作防奸肅反,官兵政治可靠,軍事過硬,每人兩大件,一支三八大蓋,一支匣子槍,有的還有支擼子。西征一路,到處被追打,露宿風餐,有時連弄野菜的工夫都沒有,這窩囊氣受的呀。自看到來送死的今田中隊第一眼,趴在林子裏的官兵眼裏就噴火冒煙。枝葉遮擋,有些看不大清,最近處距敵也就30來米。而在50米內,一支匣子槍就是一挺小機關槍。
第一聲槍響,今田就栽倒了。鬼子愣了,東張西望的工夫,林子裏的彈雨像捲起股颶風,枝葉紛飛,震耳欲聾,15公裏外的連山關鎮都聽到了炒豆般的槍聲。還在愣神的,扔了飯盒去抓槍的,鬼子紛紛倒地。山坳裏無風,硝煙久久不散,今田中隊的“武士”橫七豎八,綠葉青草濺著汙血。
一個鬼子,一個翻譯官,隻跑掉兩個。那個鬼子負了重傷,幾天後也死了。
時稱“摩天嶺大捷”。
1軍兩次西征,摩天嶺大捷是唯一的亮點。大捷後,立即招來敵人更加瘋狂的圍追堵截,1師傷亡慘重。
3師再征
11月上旬,即1師西征失利後三個多月,在本溪縣紅土甸子紅通溝的一個山坡上,楊靖宇召集1師、3師領導開會,決定將組建才半年的3師改成騎兵,再次西征。計劃乘遼河封凍之機,用騎兵向北再轉西,快速突破鐵嶺、法庫一線,越遼河一直衝向熱河奔關內。
半個月後,在師長王仁齋、政委周建華、參謀長楊俊恆和政治部主任柳萬熙率領下,3師踏上征途。
這是一次遠比1師艱難得多的西征。
當時為柳萬熙的傳令兵的黃生發老人回憶說:
我們幾乎徹夜不眠,因為過度疲勞,戰士們有的邊走邊睡,甚至在馬上就睡著了。如稍一休息,人們就席地而臥,不叫不醒;特別是步兵,跟不上馬隊就得小跑,稍有疏忽,就有掉隊的可能;沿途吃飯喝水就更困難,我們怕暴露目標,一般情況下,不輕易進屯找水找飯,渴急眼了,就喝臭泡子裏的水,餓了就啃幾口凍玉米餅子,有時還吃不上東西。除此,偽自衛團、棒子隊、偽警察滿山遍野地嚎叫,企圖圍阻我們,因此我們天天行軍,就得天天打仗。
為了減小目標,便於行動,將部隊分作三路。程斌、李敏煥率師部和保衛連,3團政治部主任茨蘇率3團,這兩路基本是沿原路返回。少年營在營長王德才率領下,在鳳城縣弟兄山被敵包圍。分散突圍後,王德才率2連部分官兵北撤。1連被敵追擊,連長張泉山帶人向南去了,最遠處曾達莊河縣的龍潭溝,再北返。到處都是敵人和“棒子隊”,隻能夜間摸黑行動,躲不了就打,沒吃的就嚼啃半熟的高粱穗和青包米。到海城縣的唐望山附近打了一仗,越過公路就被敵人追上,張泉山帶領大家搶上一個砬子山堅守。從天剛亮打到第二天淩晨,彈盡糧絕,隻剩張泉山和小曹,還有個6號戰士。敵人吵嚷著要抓活的,3個人縱身跳下30多米高的山澗,後被在當地活動的唐聚五餘部救起。
西征倖存的1師官兵,是陸陸續續歸來的。
當時為3團2連2排3班3號戰士的王忠山,近三十年後回憶說:
在開全軍會的這天,才見金參謀長領回12個人,多數是原少年營的排長和傳令兵,每人除了有1顆手槍外,另外隻帶回三四顆馬槍,損失相當嚴重。在會上,楊靖宇下令,把金參謀長綁起來,並質問他:“你們回來頂什麽,100來人弄哪去了!”當即還槍斃了2個,聽說他們有叛變行為。後來就不知道金參謀長下落了。
發現1師東返,敵人即行尾追堵截。
7月15日,程斌、李敏煥率領的一路,重返遼陽與本溪兩縣交界的摩天嶺。這嶺山勢陡峭,峰插雲端,故曰“摩天”,算得筆者家鄉一名山勝境。山路曲折迴環,多是陡壁深岩,嶺頂一道豁口,可通車騎。1師師部和保安連晝伏夜行,到達這裏時天已大亮。過了豁口,就在叫對麵炕的地方吃點兒東西,隱蔽休息,準備晚上越過安奉鐵路,繼續東返。
摩天嶺東15公裏的連山關鎮,駐有日本守備隊一個大隊,是安奉鐵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這天上午,2中隊長今田大尉率所屬中隊堵截1師,一路搜尋來到摩天嶺,已是下午兩點來鍾。大熱的天,算上今田共是49個鬼子,另有一個朝鮮人翻譯官,個個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也餓了。走到對麵炕山樑下林子邊一塊稍平點的草地上,今田哇啦一聲“米西”,鬼子們就把槍架好,取下掛在腰間的豬腰子飯盒,坐下狼吞虎咽起來。
連山關守備隊豢養軍犬的狗圈有20多間,今田這小子這天如果牽上一條軍犬,可能就沒有筆者的這些文字了,或者這場戰鬥就是另一種形式、模樣了。
據說,鬼子剛出現在嶺下,就被嶺上高處的瞭望哨發現了,林子裏的鼾聲就停了。這是片雜樹林子,高大的柞樹、椴樹、楸樹遮天蔽日,矮小的灌木密密麻麻,特別是林子邊的榛柴棵子,連隻兔子也難得擠過去,以至於每個倒斃的鬼子,都難得是第一個被擊中物。
作為指揮機構,師部的實兵戰鬥力自然有限,這保安連卻是1師的精華。保安連的任務是保衛師部,兼作防奸肅反,官兵政治可靠,軍事過硬,每人兩大件,一支三八大蓋,一支匣子槍,有的還有支擼子。西征一路,到處被追打,露宿風餐,有時連弄野菜的工夫都沒有,這窩囊氣受的呀。自看到來送死的今田中隊第一眼,趴在林子裏的官兵眼裏就噴火冒煙。枝葉遮擋,有些看不大清,最近處距敵也就30來米。而在50米內,一支匣子槍就是一挺小機關槍。
第一聲槍響,今田就栽倒了。鬼子愣了,東張西望的工夫,林子裏的彈雨像捲起股颶風,枝葉紛飛,震耳欲聾,15公裏外的連山關鎮都聽到了炒豆般的槍聲。還在愣神的,扔了飯盒去抓槍的,鬼子紛紛倒地。山坳裏無風,硝煙久久不散,今田中隊的“武士”橫七豎八,綠葉青草濺著汙血。
一個鬼子,一個翻譯官,隻跑掉兩個。那個鬼子負了重傷,幾天後也死了。
時稱“摩天嶺大捷”。
1軍兩次西征,摩天嶺大捷是唯一的亮點。大捷後,立即招來敵人更加瘋狂的圍追堵截,1師傷亡慘重。
3師再征
11月上旬,即1師西征失利後三個多月,在本溪縣紅土甸子紅通溝的一個山坡上,楊靖宇召集1師、3師領導開會,決定將組建才半年的3師改成騎兵,再次西征。計劃乘遼河封凍之機,用騎兵向北再轉西,快速突破鐵嶺、法庫一線,越遼河一直衝向熱河奔關內。
半個月後,在師長王仁齋、政委周建華、參謀長楊俊恆和政治部主任柳萬熙率領下,3師踏上征途。
這是一次遠比1師艱難得多的西征。
當時為柳萬熙的傳令兵的黃生發老人回憶說:
我們幾乎徹夜不眠,因為過度疲勞,戰士們有的邊走邊睡,甚至在馬上就睡著了。如稍一休息,人們就席地而臥,不叫不醒;特別是步兵,跟不上馬隊就得小跑,稍有疏忽,就有掉隊的可能;沿途吃飯喝水就更困難,我們怕暴露目標,一般情況下,不輕易進屯找水找飯,渴急眼了,就喝臭泡子裏的水,餓了就啃幾口凍玉米餅子,有時還吃不上東西。除此,偽自衛團、棒子隊、偽警察滿山遍野地嚎叫,企圖圍阻我們,因此我們天天行軍,就得天天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