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隊員都有個寫著數字的紅布條,從1號到45號。這一天,身上揣著紅布條到這半截河子屯來的人,就是紅軍了。都是各區委選送的,其中1/3為黨團員,其餘為積極分子,當時叫“堅決分子”,朝鮮(族)人占一多半。還有三個女隊員,也都是朝鮮(族)人。80%以上為農民,其餘的是鐵路工人、金礦工人,還有幾個獵人。


    有兩個人沒來,一個病了,一個被父母看住了——後來也都參加了。


    李福臣喊站隊、站隊。莊稼人沒排過隊,有的也不大明白“站隊”是什麽意思,念過書的明白,就很認真、嚴肅地亂了一陣子。


    趙華瑞講話:同誌們!從今個起,咱們的隊伍就拉起來了,大傢夥兒就都上隊了。咱們不是張學良的見了日本子就跑的奉軍,更不是禍害老百姓的鬍子,咱們是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打日本子、打地主老財和走狗的紅軍。亡國奴的滋味不是人受的,老百姓都指望著咱們這些人,咱們要保護咱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受日本子欺負。咱們都是黨團員和堅決分子,咱們要給中國人做臉爭氣,就是讓日本子打死了,也不能裝熊!


    李福臣宣布紅軍遊擊隊紀律,聽從領導,服從指揮,維護群眾紀律,不拿群眾東西,尊重婦女,作戰勇敢,關心階級兄弟,等等。


    接著宣布編製為一個中隊,中隊長李福臣,支部書記趙華瑞,下設3個小隊,也都任命了負責人。


    李福臣和趙華瑞打開麻袋,開始分槍。


    1支俄造連珠槍,1支別拉彈克(一種威力很大的俄造單發獵槍),兩支匣子槍,10來支鐵公雞(一種單發手槍),剩下的都是老洋炮。這些槍是“九一八”事變後,縣委積攢的家底,有花錢買的,大都是各級黨組織收集的。


    李福臣說沒分到的別生氣,咱就這些本錢,有了本錢就能生利。


    鬍子還有個報號呢,這紅軍遊擊隊叫個什麽名字呀?有的說咱們是湯原人,叫“湯原遊擊隊”。有的說縣委講“創造蘇維埃紅軍”,就叫“湯原紅軍”。都覺得叫“紅軍”沒錯,“湯原”兩個字也得有,那也得從全國往下排呀?有人說全中國有多少紅軍,怎麽排的,俺不知道,聽說南滿有個32軍,這麽排,咱們就叫“中國工農紅軍33軍湯原遊擊隊”吧。


    紅33軍湯原遊擊隊,就這麽誕生了。


    近一半人徒手的遊擊隊,向山裏進發,去楊家屯繳地主楊發的槍。


    楊發家的大院套,青磚圍牆兩人來高。那時去個屯子,老遠就能看到這樣的大院套。東北鬍子多,民間槍也多,有錢人家高築牆,養槍養炮手,防鬍子。像湯原縣太平川姓耿的大糧戶,有300多支槍,4支手提式,2挺機關槍,10門小鋼炮,炮手能編製一個營。炮手把鬍子打死在院裏院外,東家賞錢不一樣,院裏加倍。那時誰家養個有名的炮手,打槍百發百中,就能鎮住一方鬍子,當然東家是要出大價錢的。一些較大的村屯還組織隊伍,有錢人出錢,當頭,窮人出人,叫個“自衛團”什麽的,民間都叫“大排”、“大排隊”。“九一八”事變後,遍地起鬍子,連一些縣城的有錢人也紛紛組織各種武裝,保護地麵。


    兩個壯漢蹲在牆根下,一個更壯的漢子在上麵,把塊綁著繩子的百來斤的大石頭,“咕咚”一聲過牆去,一個個就拽著繩子翻過牆去了。


    鬍子偷襲、搶劫有錢人家,常用這法。沒吃過肥豬肉,也見過肥豬跑——這回遊擊隊也“吃”上了。


    楊發披著棉襖,三步並作兩步跑出屋,黑燈瞎火辨不清進來的是些什麽人,點頭哈腰地說兄弟們屋裏坐。又回頭喊老婆:屋裏的,快掌燈,給兄弟們燒水。


    趙華瑞說:楊發,你聽好了,俺們是打日本子的紅軍遊擊隊。反日救國,人人有責,日本子來了,你的日子也不好過。俺們遊擊隊缺槍使,你老楊那5支槍放著也生鏽,先借給俺們用用,俺們打借條,打完日本子就還你。


    大兄弟講得有道理,俺楊發也是中國人,早有心反日。隻是這槍是前幾年的事了,這兩年兵荒馬亂的,早叫鬍子起走了。楊發點頭哈腰地哭窮。


    李福臣道:你那槍埋在哪場,俺們早知道,不信,咱們去起?勸你還是趁早放明白些,給自己個留個反日的名聲,比什麽都好。


    那是,那是。這小子還想繼續耍賴,李福臣和趙華瑞的匣子槍,就從腰間拔出來了。


    有人是捨命不舍財,楊發是要命不要槍,其實哪至於呀。如果就是一口咬定沒有了,那也就是翻一翻。沒翻到,有人氣不過給他幾下子,趙華瑞還得趕緊製止。


    從地窖裏抱出5支三八大蓋,包著油布,烏油發亮,大家樂得合不攏嘴。


    老楊,謝謝你了,打日本子有你一份功勞。李福臣說著,帶隊伍走了。


    出師得勝,大家興致很高,繼續向山裏進發,去創立蘇維埃政權。


    一去二三裏,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宋朝理學家紹雍的這首《蒙學詩》,就算是不知哪朝代的何方人士寫的,詩中的景象,也肯定與這片生我養我的黑土地無緣。


    以很零星的農家形成農村,一般的相隔數裏或數十裏,有幾家或十幾家的農村家(聚居的至多十幾家)。多半以一地主的土地形成一村,在這一地主之下住有一、二十家佃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冷血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正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正隆並收藏雪冷血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