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成什麽樣,
日本子進兵快到長江,
誰也不打仗,誰也不抵抗,
節節退讓,退到石家莊。
張學良精兵二十多萬,
全不抵抗隻會交槍,
好個賣國張學良,
出賣中國許多地方。
……
以上分別為當年東北抗聯官兵唱的兩首抗戰歌曲的第一段歌詞,一首叫《東北義勇軍歌》,一首叫《無恥賣國歌》。其中的“張小鬍子”即張學良。東北人管土匪叫“鬍子”,張作霖是鬍子出身,是“老鬍子”,張學良就是“小鬍子”。“西安事變”後,就把“張小鬍子”、“張學良”改成了“國民黨”,“出賣東北”、“賣國”的字樣自然也沒了。
也被戴上“賣國賊”帽子的蔣介石,也是有顆中國心的。最初的證據是淞滬抗戰中,投入幾十個精銳師,死打硬拚了一場抗戰中規模最大的、也是傷亡慘重的陣地戰。
蔣介石不讓張學良從錦州後退,並要派去飛機助戰,比之事變當夜的“相應處理”是進步多了。可他能親臨南昌指揮“圍剿”紅軍,為什麽就不能去北平督師抗戰?倘能坐鎮北平,嚴令抵抗,東北軍會那樣棄守錦州嗎?
“攘外必先安內”,在蔣介石的議事日程上,是有輕重緩急的。他總惦著把國內的反對派收拾了,特別是把共產黨打滅了,再去對付日本人。
大敵當前,卻有那麽多打出來的和沒打出來的反蔣旗號,不能不讓他鬧心。中國本來就貧困落後,再加上四分五裂,這個家換了誰也難當。自鴉片戰爭後,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官府的腐敗、糜爛,更是源遠流長,綿無絕期。這些當然不能都怪罪蔣先生,倒是實在難為了這位恰逢亂世的老大難國家的領袖。隻是如此中國,就隻有安內才能攘外一劑良藥嗎?強敵入侵,國難當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你再槍打炮轟消滅異己,把本來就貧弱的國力消耗在自相殘殺上,這是安內,還是縱外、幫外?家不和,外人欺。有道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從來都是外敵打進來了,自家兄弟拋棄前嫌,攜手對外。有時為了內部的安定團結,甚至不惜對外挑動事端,哪有老將的“攘外先安內法”?更何況你果真就有這等本事,能用血腥和暴力把內安了嗎?
在後來的八年抗戰中,無論蔣介石表現了怎樣的信念和氣節,也無論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怎樣像鷹一樣衝上歷史的天空,在“九一八”事變這樣決定民族存亡、歷史走向的關頭,他們都不是龍,而是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嫩江水流啊流,流過悲慘的“九一八”,流到不屈的哈爾葛江橋。
洮(安)昂(溪)鐵路上的哈爾葛江橋,橫亙在嫩江上,是向北進入黑龍江省城龍江(今齊齊哈爾)的必由之路。蜚聲中外的江橋抗戰,就發生在這裏。
11月4日,日軍第2師團一個聯隊(團)從左翼渡江,被潛伏在對岸江邊蒿草中的省衛隊團擊退。傍晚,日軍在飛機、大炮和鐵甲車掩護下,乘百餘隻木船、橡皮艇,再次強渡強攻。衛隊團官兵待敵將靠岸時,步槍、機槍子彈颳風樣射向敵群。
5日,偽軍在前,日軍在後,又向江北猛攻,又被擊退。據日方發表的數字,這一天僅日軍就亡167人,傷600餘人。
6日,日軍增調飛機、大炮,馬占山也調派援軍,並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從拂曉戰至黃昏,日軍高波騎兵隊傷亡殆盡,濱本聯隊也幾被全殲。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遼吉兩省如入無人之境,一個小隊(排)就可進占一座中等城市,根本未將黑龍江的省防軍、屯墾軍放在眼裏。沒想到這些二流、三流的東北軍,一出手就把它打成這等模樣,就大叫大嚷黑龍江軍隊得到蘇聯軍火援助,有“新式武器”,為“大日本皇軍”的“皇威”和“武士道”遮羞。而第2師團師團長多門二郎,因江橋之戰傷亡慘重,1933年歸國時不敢麵對群眾“歡迎”,時稱“無言凱旋”。
在敵人絕對優勢的地空火力下,黑龍江軍隊傷亡太大,6日晚主動撤離江橋一線,退守三間房陣地。日軍也因傷亡累累,無力再戰。12日,多門師團主力和長島旅團、天野旅團及駐朝鮮混成旅團陸續開到,才重新發起攻擊。而黑龍江隻有3萬省防軍,可調兵力越來越少,仍頑強抗擊到18日,給日軍大量殺傷。19日,馬占山率部撤出省城後,多門遲疑多時,派人偵察,確認城內已無中國軍隊,才敢進城。
毛澤東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1931年就開始了。”
其開始的重要標誌,就是馬占山將軍領導、指揮的江橋抗戰。
馬占山,原省防軍步兵3旅旅長兼黑河警備司令,強敵壓境,受命代理黑龍江省主席,即堅定表示:隻要一息尚存,就要抗戰到底!江橋抗戰中,多次親臨前線指揮、督戰。省城某團增援三間房遲到三小時,馬占山當即將團長槍斃。
遼寧、吉林淪陷後,黑龍江人心惶惶,許多官員爭相進關。牡丹江警署署長鄧鐵梅,也辭職不幹了。在馬占山之前代其父萬福麟執掌全省大權的萬國賓,攜帶家眷和金銀細軟奔去北平是逃跑,鄧鐵梅辭職南下遼寧是抗戰。
日本子進兵快到長江,
誰也不打仗,誰也不抵抗,
節節退讓,退到石家莊。
張學良精兵二十多萬,
全不抵抗隻會交槍,
好個賣國張學良,
出賣中國許多地方。
……
以上分別為當年東北抗聯官兵唱的兩首抗戰歌曲的第一段歌詞,一首叫《東北義勇軍歌》,一首叫《無恥賣國歌》。其中的“張小鬍子”即張學良。東北人管土匪叫“鬍子”,張作霖是鬍子出身,是“老鬍子”,張學良就是“小鬍子”。“西安事變”後,就把“張小鬍子”、“張學良”改成了“國民黨”,“出賣東北”、“賣國”的字樣自然也沒了。
也被戴上“賣國賊”帽子的蔣介石,也是有顆中國心的。最初的證據是淞滬抗戰中,投入幾十個精銳師,死打硬拚了一場抗戰中規模最大的、也是傷亡慘重的陣地戰。
蔣介石不讓張學良從錦州後退,並要派去飛機助戰,比之事變當夜的“相應處理”是進步多了。可他能親臨南昌指揮“圍剿”紅軍,為什麽就不能去北平督師抗戰?倘能坐鎮北平,嚴令抵抗,東北軍會那樣棄守錦州嗎?
“攘外必先安內”,在蔣介石的議事日程上,是有輕重緩急的。他總惦著把國內的反對派收拾了,特別是把共產黨打滅了,再去對付日本人。
大敵當前,卻有那麽多打出來的和沒打出來的反蔣旗號,不能不讓他鬧心。中國本來就貧困落後,再加上四分五裂,這個家換了誰也難當。自鴉片戰爭後,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官府的腐敗、糜爛,更是源遠流長,綿無絕期。這些當然不能都怪罪蔣先生,倒是實在難為了這位恰逢亂世的老大難國家的領袖。隻是如此中國,就隻有安內才能攘外一劑良藥嗎?強敵入侵,國難當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你再槍打炮轟消滅異己,把本來就貧弱的國力消耗在自相殘殺上,這是安內,還是縱外、幫外?家不和,外人欺。有道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從來都是外敵打進來了,自家兄弟拋棄前嫌,攜手對外。有時為了內部的安定團結,甚至不惜對外挑動事端,哪有老將的“攘外先安內法”?更何況你果真就有這等本事,能用血腥和暴力把內安了嗎?
在後來的八年抗戰中,無論蔣介石表現了怎樣的信念和氣節,也無論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怎樣像鷹一樣衝上歷史的天空,在“九一八”事變這樣決定民族存亡、歷史走向的關頭,他們都不是龍,而是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嫩江水流啊流,流過悲慘的“九一八”,流到不屈的哈爾葛江橋。
洮(安)昂(溪)鐵路上的哈爾葛江橋,橫亙在嫩江上,是向北進入黑龍江省城龍江(今齊齊哈爾)的必由之路。蜚聲中外的江橋抗戰,就發生在這裏。
11月4日,日軍第2師團一個聯隊(團)從左翼渡江,被潛伏在對岸江邊蒿草中的省衛隊團擊退。傍晚,日軍在飛機、大炮和鐵甲車掩護下,乘百餘隻木船、橡皮艇,再次強渡強攻。衛隊團官兵待敵將靠岸時,步槍、機槍子彈颳風樣射向敵群。
5日,偽軍在前,日軍在後,又向江北猛攻,又被擊退。據日方發表的數字,這一天僅日軍就亡167人,傷600餘人。
6日,日軍增調飛機、大炮,馬占山也調派援軍,並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從拂曉戰至黃昏,日軍高波騎兵隊傷亡殆盡,濱本聯隊也幾被全殲。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遼吉兩省如入無人之境,一個小隊(排)就可進占一座中等城市,根本未將黑龍江的省防軍、屯墾軍放在眼裏。沒想到這些二流、三流的東北軍,一出手就把它打成這等模樣,就大叫大嚷黑龍江軍隊得到蘇聯軍火援助,有“新式武器”,為“大日本皇軍”的“皇威”和“武士道”遮羞。而第2師團師團長多門二郎,因江橋之戰傷亡慘重,1933年歸國時不敢麵對群眾“歡迎”,時稱“無言凱旋”。
在敵人絕對優勢的地空火力下,黑龍江軍隊傷亡太大,6日晚主動撤離江橋一線,退守三間房陣地。日軍也因傷亡累累,無力再戰。12日,多門師團主力和長島旅團、天野旅團及駐朝鮮混成旅團陸續開到,才重新發起攻擊。而黑龍江隻有3萬省防軍,可調兵力越來越少,仍頑強抗擊到18日,給日軍大量殺傷。19日,馬占山率部撤出省城後,多門遲疑多時,派人偵察,確認城內已無中國軍隊,才敢進城。
毛澤東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1931年就開始了。”
其開始的重要標誌,就是馬占山將軍領導、指揮的江橋抗戰。
馬占山,原省防軍步兵3旅旅長兼黑河警備司令,強敵壓境,受命代理黑龍江省主席,即堅定表示:隻要一息尚存,就要抗戰到底!江橋抗戰中,多次親臨前線指揮、督戰。省城某團增援三間房遲到三小時,馬占山當即將團長槍斃。
遼寧、吉林淪陷後,黑龍江人心惶惶,許多官員爭相進關。牡丹江警署署長鄧鐵梅,也辭職不幹了。在馬占山之前代其父萬福麟執掌全省大權的萬國賓,攜帶家眷和金銀細軟奔去北平是逃跑,鄧鐵梅辭職南下遼寧是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