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國寶迷蹤之爭:大漠伏龍 作者:喬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勁威的頭上冒出了一些汗,臉色看上出好了很多,至少有了些顏色,身子也不再發抖,當李誌遠問他怎麽樣時,他說:“好累!”然後身子頓時萎縮下來,李誌遠隻能兩手將他抱住。隻聽見穆勁威已發出均勻的鼾聲,想不到他竟然轉眼間就睡著了,在吐了血水後,他的身子自然是更加虛弱啦,但有一點,李誌遠相信,那就是穆勁威已逃過了死神的召喚。
穆勁威無力地趴在李誌遠的身上,李誌遠反覺得在水中抱著他的頭,藉助浮力還要輕鬆的多。
李誌遠向右側看去,那是薩裏海和伊萬上尉消失的地方,水從一個沙壁下靜靜地流過,好像什麽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向左看去,也是一樣。
李誌遠抬頭望望天空,剛才那耀眼的陽光已看不見了,天空已暗了許多,李誌遠嘆了口氣,好像是在對著穆勁威說,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古人常雲,坐井觀天,那是在嘲笑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的那樣的人眼界渺小,見識很少,從而思想狹窄,可是隻有坐在井底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就算自己再如此充滿理想和報負,可也無法擺脫殘酷現實的存在,有力使不出,倒不如說更能體現出那些懷才不遇的人的心境更加的合適些。”
突然間,李誌遠心頭一震,如遇閃電,他不禁給了自己臉上一記:“真笨!”頓時心中充滿了希望,因為“井”這個字讓他突然想起了在新疆有著一種特殊的水利灌溉係統,它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那就是坎兒井。
李誌遠曾經就在吐魯番哈密地區參觀過這種井,據說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達到了驚人的5000公裏長。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是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積水潭)四部分組成。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麵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麵灌溉桑田。正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麵,灌溉盆地數十萬畝良田,才孕育了吐魯番各族人民,使沙漠變成了綠洲。
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原因,是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是中國極端幹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隻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吐魯番雖然酷熱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峰高達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卻低於海平麵154米,從天山腳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離僅60公裏,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麵坡度平均約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麵坡變相差不大,這就為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林則徐當年途經吐魯番時,見到了坎兒井,並在他的日記中贊曰:“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事實上,新疆各地遍布這種井,隻不過以吐魯番最為著名罷了。
坎兒井是中華文明的產物。盛弘之《荊州記》中記述:“隋郡北界有厲鄉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神龍所生林西有兩重塹,內有周圍一頃二十畝地,中有九井,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雲:汲一井則眾井水動,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牽動眾井,這與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兒井結構相同。神農是我國農業和醫藥發明的傳說人物,把穿井與他連在一起,可見其歷史悠久。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雲:“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舜穿井時,就挖了一條從旁出的“匿空”(地道),這與坎兒井的挖掘方法極其相似。如果:“匿空”為水平地道,就是坎兒井,這是公元前21世紀的史跡,比傳說波斯於公元前8世紀有坎井,要早1000多年。
李誌遠又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笨!怎麽這麽笨!竟然沒早點想到這回事!如果眼下自己正處於坎兒井的一口通風豎井中,按照在吐魯番所見,少則10來米,多則數10米,就會有一口豎井,而不少暗渠往往可以行人,那麽隻要沿著暗渠走,就一定可以到達灌溉區,也就是地麵,雖說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但不管怎麽說總比亂闖的要好。不過在穆勁威醒來前,自己還是給點耐心吧。這麽說,現在不要是等水漲,而是要等水退啦,想來這要比等水漲更容易實現些。”
果然,半個鍾後頭,水退至到了腳踝,李誌遠將穆勁威靠著沙壁在水中坐著,他竟還在睡,而且是睡得很熟,以至於李誌遠根本不忍心叫醒他。
李誌遠看見左右兩邊各露出了暗渠的出口,但是感覺很矮小,如果按照這樣的水位來看,李誌遠必須好像狗一樣爬著進去,而且他的頭還不能抬高,隻能勉強將鼻子露出水麵,一旦前麵遇見了障礙物,而寬度不足以轉身時,他很可能會進退兩難,卡死在當中。
穆勁威無力地趴在李誌遠的身上,李誌遠反覺得在水中抱著他的頭,藉助浮力還要輕鬆的多。
李誌遠向右側看去,那是薩裏海和伊萬上尉消失的地方,水從一個沙壁下靜靜地流過,好像什麽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向左看去,也是一樣。
李誌遠抬頭望望天空,剛才那耀眼的陽光已看不見了,天空已暗了許多,李誌遠嘆了口氣,好像是在對著穆勁威說,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古人常雲,坐井觀天,那是在嘲笑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的那樣的人眼界渺小,見識很少,從而思想狹窄,可是隻有坐在井底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就算自己再如此充滿理想和報負,可也無法擺脫殘酷現實的存在,有力使不出,倒不如說更能體現出那些懷才不遇的人的心境更加的合適些。”
突然間,李誌遠心頭一震,如遇閃電,他不禁給了自己臉上一記:“真笨!”頓時心中充滿了希望,因為“井”這個字讓他突然想起了在新疆有著一種特殊的水利灌溉係統,它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那就是坎兒井。
李誌遠曾經就在吐魯番哈密地區參觀過這種井,據說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達到了驚人的5000公裏長。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是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積水潭)四部分組成。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麵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麵灌溉桑田。正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麵,灌溉盆地數十萬畝良田,才孕育了吐魯番各族人民,使沙漠變成了綠洲。
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原因,是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是中國極端幹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隻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吐魯番雖然酷熱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峰高達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卻低於海平麵154米,從天山腳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離僅60公裏,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麵坡度平均約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麵坡變相差不大,這就為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林則徐當年途經吐魯番時,見到了坎兒井,並在他的日記中贊曰:“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事實上,新疆各地遍布這種井,隻不過以吐魯番最為著名罷了。
坎兒井是中華文明的產物。盛弘之《荊州記》中記述:“隋郡北界有厲鄉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神龍所生林西有兩重塹,內有周圍一頃二十畝地,中有九井,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雲:汲一井則眾井水動,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牽動眾井,這與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兒井結構相同。神農是我國農業和醫藥發明的傳說人物,把穿井與他連在一起,可見其歷史悠久。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雲:“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舜穿井時,就挖了一條從旁出的“匿空”(地道),這與坎兒井的挖掘方法極其相似。如果:“匿空”為水平地道,就是坎兒井,這是公元前21世紀的史跡,比傳說波斯於公元前8世紀有坎井,要早1000多年。
李誌遠又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笨!怎麽這麽笨!竟然沒早點想到這回事!如果眼下自己正處於坎兒井的一口通風豎井中,按照在吐魯番所見,少則10來米,多則數10米,就會有一口豎井,而不少暗渠往往可以行人,那麽隻要沿著暗渠走,就一定可以到達灌溉區,也就是地麵,雖說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但不管怎麽說總比亂闖的要好。不過在穆勁威醒來前,自己還是給點耐心吧。這麽說,現在不要是等水漲,而是要等水退啦,想來這要比等水漲更容易實現些。”
果然,半個鍾後頭,水退至到了腳踝,李誌遠將穆勁威靠著沙壁在水中坐著,他竟還在睡,而且是睡得很熟,以至於李誌遠根本不忍心叫醒他。
李誌遠看見左右兩邊各露出了暗渠的出口,但是感覺很矮小,如果按照這樣的水位來看,李誌遠必須好像狗一樣爬著進去,而且他的頭還不能抬高,隻能勉強將鼻子露出水麵,一旦前麵遇見了障礙物,而寬度不足以轉身時,他很可能會進退兩難,卡死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