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輛防空坦克不會懼怕1000架作戰飛機,陸軍可以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陸軍又可以把戰爭進行到陸的盡頭。這裏並不是在宣揚單兵種作戰的愚蠢思想,而是在提醒某些處於空中劣勢的國家,空中優勢是可以打破的。
為了保證高速機動、適應性強和戰場生存能力強等優點,現在絕大多數坦克的尺寸都在10米x5米x4米之內,飛彈坦克可以高些(10米x5米x5米)。改進的洲際飛彈和反衛星飛彈都可以容納在10米x5米x5米的空間內。現在各種各樣的飛彈車都可以用飛彈坦克代替,飛彈車用輪子,飛彈坦克用履帶。可以說是履帶使坦克成為陸戰之王。
飛彈坦克的核心理念就是讓所有陸基力量高速機動起來。陸基雷達網和防空飛彈網都由坦克來承載。洲際飛彈和反衛星飛彈也用坦克來發射。簡單地說,就是把所有陸基設備都放在坦克的肩膀上,讓所有陸基設備都奔跑起來。更簡單地說,就是讓所有的陸基設備都長上履帶。在空中力量的威脅下,陸基力量必須全部高速機動起來。
飛彈衛星:突破飛彈防禦係統。
現在,飛彈防禦係統在洲際飛彈升空階段、進入太空階段和再入大氣階段進行攔截,並且力爭在升空階段摧毀洲際飛彈。如果直接從衛星上發射飛彈,那麽就可以省去升空階段和進入太空階段,大大降低飛彈防禦係統的攔截效果。
試想一下,衛星從距地表200公裏的高度發射一枚3倍音速的飛彈,20秒內就可命中目標,留給飛彈防禦係統的反應時間很短,被攔截的概率大大減小。本書並不希望太空軍事化,但是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太空已經軍事化。由於未來人類可能與地外高等智慧生物發生星際戰爭,因此太空軍事化也並非絕對的壞事。
在和平時期大量部署飛彈衛星或在戰時緊急部署飛彈衛星,將在飛彈戰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現在,衛星多用於偵察和通訊。大規模地使用衛星發射飛彈將讓確保摧毀比確保生存容易得多。“懸在太空中的上千枚飛彈隨時可能落下”所形成的戰略威懾比陸基和海基的戰略威懾強大得多。
飛彈衛星應該擁有從衛星上發射飛彈去攻擊空中、海上和地麵目標的能力和攻擊其他衛星的能力。飛彈衛星應該擁有發射射程超過1000公裏的飛彈的能力。飛彈衛星網可以擁有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的能力。飛彈衛星網可以讓空中優勢蕩然無存。
飛彈衛星應該採用“掛載負荷”形式,衛星本身是一個萬能天基運載框架。天基飛彈係統、天基雷射係統、通訊係統和偵察係統等設備都可以安裝在框架中,並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拋棄或拆除。
飛彈衛星的優勢就是“垂直進攻”。從衛星上發射飛彈更像從衛星上丟炸彈。發展飛彈衛星將為發展航天戰鬥飛船、空天戰鬥機和航天戰鬥機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預見飛彈衛星將被航天戰鬥飛船代替,2050年之後空天戰鬥機的普及將把空中力量和天基力量統一在一起,隻能在大氣層中飛行的戰鬥機將被淘汰。航天戰鬥機將成為星際戰爭的主角。
飛彈飛機:飛彈轟炸機。
戰鬥機對機動性和隱身能力等的要求,決定了戰鬥機不能攜帶過多的飛彈。飛彈戰要求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因此未來空軍發展的重心必須是超視距攻擊能力。
試想一下,讓一架重型運輸機攜帶200枚各種先進的超視距對空、對地和對海飛彈,並配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衛星製導係統,讓重型運輸機可以發射飛彈。那麽,這架重型運輸機的超視距攻擊能力會比10架戰鬥機差嗎?
轟炸機丟炸彈,飛彈飛機發射飛彈。飛彈飛機可以不要求機動性和隱身能力,隻要求速度、載彈能力和探測能力,飛彈飛機謀求的是強大的超視距攻擊能力。當然,這樣會有明顯的弱點:如果被戰鬥機靠近就會成為活靶子。就像戰鬥機與轟炸機協同作戰一樣,飛彈飛機也可以與戰鬥機協同作戰。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飛彈飛機可以攜帶大量中程和近程飛彈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這比轟炸機使用精確製導炸彈高了一個層次。在飛彈坦克大量運用的飛彈戰中,使用轟炸機是極其危險的。如果沒有戰鬥機的掩護,飛彈飛機就隻能進行超視距攻擊,否則會麵臨危險。
飛彈戰中,交戰雙方都不關心用何種平台發射飛彈,而是在乎飛彈是否命中目標以及如何攔截來襲飛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飛彈發射平台無關緊要。飛彈坦克的作戰半徑就是飛彈的射程。飛彈飛機的作戰半徑則是飛機的航程加上飛彈的射程。反衛星技術的發展速度總是比飛彈衛星的變軌技術和隱身技術的發展速度快。用昂貴的超視距飛彈去摧毀近程飛彈坦克或者假坦克,在經濟上非常吃虧。如果鄰國之間發生戰爭,特別是小國之間發生戰爭,超視距攻擊能力有什麽用武之地呢?因此,各種武器必須配合使用。
飛彈母艦:擊沉一隻艦隊。
既然陸軍和空軍都在謀求超視距攻擊能力,海軍為什麽不可以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呢?一艘航空母艦可以攜帶100架飛機,每架飛機可以攜帶10枚飛彈。從戰場效果上看,有時就是可以發射1000枚飛彈。何必一定要用飛機再運送一次飛彈呢?
試想一下,讓一艘航空母艦裝滿各種先進的超視距對空、對地和對海飛彈,並配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衛星製導係統,讓航空母艦可以直接發射這些飛彈。那麽,這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會比攜帶100架飛機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差嗎?
為了保證高速機動、適應性強和戰場生存能力強等優點,現在絕大多數坦克的尺寸都在10米x5米x4米之內,飛彈坦克可以高些(10米x5米x5米)。改進的洲際飛彈和反衛星飛彈都可以容納在10米x5米x5米的空間內。現在各種各樣的飛彈車都可以用飛彈坦克代替,飛彈車用輪子,飛彈坦克用履帶。可以說是履帶使坦克成為陸戰之王。
飛彈坦克的核心理念就是讓所有陸基力量高速機動起來。陸基雷達網和防空飛彈網都由坦克來承載。洲際飛彈和反衛星飛彈也用坦克來發射。簡單地說,就是把所有陸基設備都放在坦克的肩膀上,讓所有陸基設備都奔跑起來。更簡單地說,就是讓所有的陸基設備都長上履帶。在空中力量的威脅下,陸基力量必須全部高速機動起來。
飛彈衛星:突破飛彈防禦係統。
現在,飛彈防禦係統在洲際飛彈升空階段、進入太空階段和再入大氣階段進行攔截,並且力爭在升空階段摧毀洲際飛彈。如果直接從衛星上發射飛彈,那麽就可以省去升空階段和進入太空階段,大大降低飛彈防禦係統的攔截效果。
試想一下,衛星從距地表200公裏的高度發射一枚3倍音速的飛彈,20秒內就可命中目標,留給飛彈防禦係統的反應時間很短,被攔截的概率大大減小。本書並不希望太空軍事化,但是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太空已經軍事化。由於未來人類可能與地外高等智慧生物發生星際戰爭,因此太空軍事化也並非絕對的壞事。
在和平時期大量部署飛彈衛星或在戰時緊急部署飛彈衛星,將在飛彈戰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現在,衛星多用於偵察和通訊。大規模地使用衛星發射飛彈將讓確保摧毀比確保生存容易得多。“懸在太空中的上千枚飛彈隨時可能落下”所形成的戰略威懾比陸基和海基的戰略威懾強大得多。
飛彈衛星應該擁有從衛星上發射飛彈去攻擊空中、海上和地麵目標的能力和攻擊其他衛星的能力。飛彈衛星應該擁有發射射程超過1000公裏的飛彈的能力。飛彈衛星網可以擁有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的能力。飛彈衛星網可以讓空中優勢蕩然無存。
飛彈衛星應該採用“掛載負荷”形式,衛星本身是一個萬能天基運載框架。天基飛彈係統、天基雷射係統、通訊係統和偵察係統等設備都可以安裝在框架中,並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拋棄或拆除。
飛彈衛星的優勢就是“垂直進攻”。從衛星上發射飛彈更像從衛星上丟炸彈。發展飛彈衛星將為發展航天戰鬥飛船、空天戰鬥機和航天戰鬥機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預見飛彈衛星將被航天戰鬥飛船代替,2050年之後空天戰鬥機的普及將把空中力量和天基力量統一在一起,隻能在大氣層中飛行的戰鬥機將被淘汰。航天戰鬥機將成為星際戰爭的主角。
飛彈飛機:飛彈轟炸機。
戰鬥機對機動性和隱身能力等的要求,決定了戰鬥機不能攜帶過多的飛彈。飛彈戰要求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因此未來空軍發展的重心必須是超視距攻擊能力。
試想一下,讓一架重型運輸機攜帶200枚各種先進的超視距對空、對地和對海飛彈,並配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衛星製導係統,讓重型運輸機可以發射飛彈。那麽,這架重型運輸機的超視距攻擊能力會比10架戰鬥機差嗎?
轟炸機丟炸彈,飛彈飛機發射飛彈。飛彈飛機可以不要求機動性和隱身能力,隻要求速度、載彈能力和探測能力,飛彈飛機謀求的是強大的超視距攻擊能力。當然,這樣會有明顯的弱點:如果被戰鬥機靠近就會成為活靶子。就像戰鬥機與轟炸機協同作戰一樣,飛彈飛機也可以與戰鬥機協同作戰。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飛彈飛機可以攜帶大量中程和近程飛彈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這比轟炸機使用精確製導炸彈高了一個層次。在飛彈坦克大量運用的飛彈戰中,使用轟炸機是極其危險的。如果沒有戰鬥機的掩護,飛彈飛機就隻能進行超視距攻擊,否則會麵臨危險。
飛彈戰中,交戰雙方都不關心用何種平台發射飛彈,而是在乎飛彈是否命中目標以及如何攔截來襲飛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飛彈發射平台無關緊要。飛彈坦克的作戰半徑就是飛彈的射程。飛彈飛機的作戰半徑則是飛機的航程加上飛彈的射程。反衛星技術的發展速度總是比飛彈衛星的變軌技術和隱身技術的發展速度快。用昂貴的超視距飛彈去摧毀近程飛彈坦克或者假坦克,在經濟上非常吃虧。如果鄰國之間發生戰爭,特別是小國之間發生戰爭,超視距攻擊能力有什麽用武之地呢?因此,各種武器必須配合使用。
飛彈母艦:擊沉一隻艦隊。
既然陸軍和空軍都在謀求超視距攻擊能力,海軍為什麽不可以把問題解決在1000公裏之外呢?一艘航空母艦可以攜帶100架飛機,每架飛機可以攜帶10枚飛彈。從戰場效果上看,有時就是可以發射1000枚飛彈。何必一定要用飛機再運送一次飛彈呢?
試想一下,讓一艘航空母艦裝滿各種先進的超視距對空、對地和對海飛彈,並配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衛星製導係統,讓航空母艦可以直接發射這些飛彈。那麽,這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會比攜帶100架飛機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