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回到蒙村煤礦,看見高高的井架上插著紅旗。礦工的家屬正在貼標語、散傳單,做軍鞋、蒸幹糧、支援親人打太原。那幾百名礦山遊擊隊員也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和田振他們的部隊一起去攻占敵人的老窩。誰知這骨節眼兒上,晉民接到上級的重要命令,讓礦工們除少數同誌隨大部隊出發外,其餘礦工要繼續留礦生產,支援前線。
晉民、王綱做了總動員,由梁海擔任礦務總局局長立即投入修復鐵道、恢復礦山生產的緊張戰鬥之中。
鐵道鋪好了,橋樑修復了,那一車車煤炭,一支支快槍,源源不斷地運往了前方。陽泉所有的街道上,都紅紅綠綠地貼著大幅標語,田振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入城儀式。巍巍的獅堖山下,滾滾的桃河岸邊,幾百麵紅旗叢中,聳立著一座鐵塔,塔上有一條特大的標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第二十一回 陽春樓修復鍾聲遠 [本章字數:2513 最新更新時間:2007-05-17 15:11:24.0]
----------------------------------------------------
第二十一回 陽春樓修復鍾聲遠 慶盛世朝霞映名邦
古州平定有八景。隨著時光的流逝,古代的八景至今可觀者已不多,代之而起的是更多的現代人文景觀。但追憶八景之盛,足可顯古州之繁華以及自然風貌的瑰麗。
紅樓晚照位於今上城鍾樓(陽春樓)舊址。此處昔有紅樓,後遭火焚。明弘治十三年(1491年)在紅樓舊址建天衢閣,又毀於清幹隆九年(1744),復於十二年改建為鍾樓,名陽春樓。《平定州誌》載:“紅樓晚照,相傳今天衢閣上,舊有樓,高若浮圖,夕有返照,後遭火毀。”今年即2005年,過元宵佳節,平定古州城人民再也不用人工搭建州八景之首“紅樓晚照”燈樓夜景了。真的州八景之首陽春樓已經剪彩。它是在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處的榆關古寨月門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它將作為平定古州城遺址的標記,與日俱輝地存在下去。至於能否再現“紅樓晚照”美景,還需拭目以待。
冠山雨過位於州城西南八裏的冠山,文物古蹟遍地,風景名勝滿眼。雨後的冠山,更是蒼翠欲滴。有詩曰:“朝過雨嵐飛黑水,晚垂虹帶掛晴空。”
白岸秋霜位於州城東南十五裏的西白岸村。舊日此地山高林,滿目楓樹。秋來霜打紅葉,堪為一景。
陽泉春色位於州西十五裏的大陽泉村(今屬郊區),昔有五泉平地湧出,山花野樹,風景宜人。
五渡平波位於州北十五裏麵獅腦山(今屬郊區),昔有五個渡口,平波泛光,宛如水鄉。
帽石煙凝位於州西二十五裏的獅腦山(今屬郊區),山有巨石,煙靄籠罩,尤為壯觀。
清泉浸月位於州西三十裏廟上村(今屬郊區)。該村有龍母祠,祠院中有清泉池。清泉池實為一井,深10米,井台為八角形,其西側有一石罅,泉水從罅中流出。
雙林古寺位於州西南八十裏鬆曲村(今屬昔陽縣)。雙林寺現已廢。
平定州城有一位姓白名惠榮的同誌,他生在平定,長在平定,從小就對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寄予了留戀和熱愛。惠榮從他咿呀學語到背著書包上學,從他當農民、工人、幹部一直到他三十年的城裏街書記,他對這陽春樓太熟悉了。聽老人們講述那一件一件的故事,仿佛看到槍纓兵戎,刀斧弓鋮,旌旗漫捲,塵土飛揚,又仿佛聽到號角陣陣,炮聲隆隆,而每當他爬到陽春樓石坡的頂峰時,仰視那下城如畫似錦的田園風光,重疊的遠山近壑,蓊鬱的樹木,潺潺的溪流,惠榮想到,當年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把守榆關時,那地處南陲的上艾城,竟是馬蹄踏踏,車水馬龍,街巷縱橫,茶樓酒肆,真是一座攤販雲集之地。
聽老一輩人說,每到正月十三,家家戶戶都盤起棒槌火,剛引著木材和濕炭的時候,一時火煙升騰,濃雲密布,人們站這陽春樓往下一看,簡直是雲團,或者是白絮,或者說是渺茫無際的白雲在屋宇中飄浮,人們稱它是古州八景之一的“陽春煙景”,那高大的陽春樓一到黃昏時分,夕陽映照出一尊橙黃色的城牆剪影,也被人們稱它是“紅樓晚照。”
惠榮打開《平定州誌》,上寫:
天衢閣
上城月城門上。明宏治十三年知州吳賢建,名“嚴更樓“,嘉靖六年知州蔡俸,四十三年知州孫九疇,萬曆二十一年知州宋沛,國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州何錫祿皆重修。幹隆九年毀,十二年知州方浩改建鍾樓,榜曰“陽春待澤”,三十一年重修,冀寧道梁國治題今名。
梁國治詩曰:
飛閣浮空接漢槎,冠山濃翠挹晨霞。
關河?柳逢三月,煙火樓台見萬家。
幾度嚴城籌保障,一從賢守話桑麻。
蓬瀛天際塵難到,氣象人寰路未賒。
陶易詩:
淩雲傑閣聳嚴城,好句留題似琢瓊。
最喜人遊衢路穩,夜深隱隱度鍾聲。
又天衢閣記見藝文:閣下峻阪修長,道光二十四年潦水暴沖坡圯路斷,知州王繼蘭募金砌石重修仍為坦途,閣鍾墜壞,是年復鑄鍾懸閣,並撰鍾銘曰:冠山龍衍,嘉水帶橫,矗峙巍閣,上接玉京。?如鳧氏,麗壑牧精,異形翥鶴,奇響吼鯨。碧天雲盡,月落霜消,萬裏一色,百有八聲。塵夢斯覺,聾俗鹹驚,聆千萬載,福我群生。
晉民、王綱做了總動員,由梁海擔任礦務總局局長立即投入修復鐵道、恢復礦山生產的緊張戰鬥之中。
鐵道鋪好了,橋樑修復了,那一車車煤炭,一支支快槍,源源不斷地運往了前方。陽泉所有的街道上,都紅紅綠綠地貼著大幅標語,田振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入城儀式。巍巍的獅堖山下,滾滾的桃河岸邊,幾百麵紅旗叢中,聳立著一座鐵塔,塔上有一條特大的標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第二十一回 陽春樓修復鍾聲遠 [本章字數:2513 最新更新時間:2007-05-17 15:11:24.0]
----------------------------------------------------
第二十一回 陽春樓修復鍾聲遠 慶盛世朝霞映名邦
古州平定有八景。隨著時光的流逝,古代的八景至今可觀者已不多,代之而起的是更多的現代人文景觀。但追憶八景之盛,足可顯古州之繁華以及自然風貌的瑰麗。
紅樓晚照位於今上城鍾樓(陽春樓)舊址。此處昔有紅樓,後遭火焚。明弘治十三年(1491年)在紅樓舊址建天衢閣,又毀於清幹隆九年(1744),復於十二年改建為鍾樓,名陽春樓。《平定州誌》載:“紅樓晚照,相傳今天衢閣上,舊有樓,高若浮圖,夕有返照,後遭火毀。”今年即2005年,過元宵佳節,平定古州城人民再也不用人工搭建州八景之首“紅樓晚照”燈樓夜景了。真的州八景之首陽春樓已經剪彩。它是在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處的榆關古寨月門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它將作為平定古州城遺址的標記,與日俱輝地存在下去。至於能否再現“紅樓晚照”美景,還需拭目以待。
冠山雨過位於州城西南八裏的冠山,文物古蹟遍地,風景名勝滿眼。雨後的冠山,更是蒼翠欲滴。有詩曰:“朝過雨嵐飛黑水,晚垂虹帶掛晴空。”
白岸秋霜位於州城東南十五裏的西白岸村。舊日此地山高林,滿目楓樹。秋來霜打紅葉,堪為一景。
陽泉春色位於州西十五裏的大陽泉村(今屬郊區),昔有五泉平地湧出,山花野樹,風景宜人。
五渡平波位於州北十五裏麵獅腦山(今屬郊區),昔有五個渡口,平波泛光,宛如水鄉。
帽石煙凝位於州西二十五裏的獅腦山(今屬郊區),山有巨石,煙靄籠罩,尤為壯觀。
清泉浸月位於州西三十裏廟上村(今屬郊區)。該村有龍母祠,祠院中有清泉池。清泉池實為一井,深10米,井台為八角形,其西側有一石罅,泉水從罅中流出。
雙林古寺位於州西南八十裏鬆曲村(今屬昔陽縣)。雙林寺現已廢。
平定州城有一位姓白名惠榮的同誌,他生在平定,長在平定,從小就對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寄予了留戀和熱愛。惠榮從他咿呀學語到背著書包上學,從他當農民、工人、幹部一直到他三十年的城裏街書記,他對這陽春樓太熟悉了。聽老人們講述那一件一件的故事,仿佛看到槍纓兵戎,刀斧弓鋮,旌旗漫捲,塵土飛揚,又仿佛聽到號角陣陣,炮聲隆隆,而每當他爬到陽春樓石坡的頂峰時,仰視那下城如畫似錦的田園風光,重疊的遠山近壑,蓊鬱的樹木,潺潺的溪流,惠榮想到,當年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把守榆關時,那地處南陲的上艾城,竟是馬蹄踏踏,車水馬龍,街巷縱橫,茶樓酒肆,真是一座攤販雲集之地。
聽老一輩人說,每到正月十三,家家戶戶都盤起棒槌火,剛引著木材和濕炭的時候,一時火煙升騰,濃雲密布,人們站這陽春樓往下一看,簡直是雲團,或者是白絮,或者說是渺茫無際的白雲在屋宇中飄浮,人們稱它是古州八景之一的“陽春煙景”,那高大的陽春樓一到黃昏時分,夕陽映照出一尊橙黃色的城牆剪影,也被人們稱它是“紅樓晚照。”
惠榮打開《平定州誌》,上寫:
天衢閣
上城月城門上。明宏治十三年知州吳賢建,名“嚴更樓“,嘉靖六年知州蔡俸,四十三年知州孫九疇,萬曆二十一年知州宋沛,國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州何錫祿皆重修。幹隆九年毀,十二年知州方浩改建鍾樓,榜曰“陽春待澤”,三十一年重修,冀寧道梁國治題今名。
梁國治詩曰:
飛閣浮空接漢槎,冠山濃翠挹晨霞。
關河?柳逢三月,煙火樓台見萬家。
幾度嚴城籌保障,一從賢守話桑麻。
蓬瀛天際塵難到,氣象人寰路未賒。
陶易詩:
淩雲傑閣聳嚴城,好句留題似琢瓊。
最喜人遊衢路穩,夜深隱隱度鍾聲。
又天衢閣記見藝文:閣下峻阪修長,道光二十四年潦水暴沖坡圯路斷,知州王繼蘭募金砌石重修仍為坦途,閣鍾墜壞,是年復鑄鍾懸閣,並撰鍾銘曰:冠山龍衍,嘉水帶橫,矗峙巍閣,上接玉京。?如鳧氏,麗壑牧精,異形翥鶴,奇響吼鯨。碧天雲盡,月落霜消,萬裏一色,百有八聲。塵夢斯覺,聾俗鹹驚,聆千萬載,福我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