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全隊都哄鬧起來。
“是啊,到了高原期了吧”,李廣全想到,隨即把自己的思路回到了今天的訓練上來。
防護罩是對整個飛船運行保護係統的總稱,包含維生係統、主動防禦雷射炮矩陣和被動撞擊防禦護盾幾大部分。除了飛船頂端的護盾,其他部分均採用了冗餘設置,以保護整個飛船體係的絕對安全。
主動防禦雷射炮主要的目的是在亞光速飛行時擊毀任何30光秒距離內處於飛船運行方向正前方3.5度球麵角內的可探測天體和飛行器,以防止飛船與之相撞。探測的下限為2厘米。而任何兩厘米以下的物體則隻能依賴於布置在飛船前端的厚達20米的巨型合金護盾了。
宇宙的空間其實根本不存在真空和虛無的概念。實際上,宇宙間遍布塵埃、粒子、暗物質和微小的星體爆炸碎片。當飛船以亞光速飛行的時候,這些物質與飛船相撞,結果固然沒有彗星撞地球一般的壯觀,可原理卻也差不了多少。護盾相撞的部分和被撞物體立刻等離子化,並發生小型的局部核裂變。實際上在整個亞光速飛行過程中護盾前端都會發出一層淡淡的白色光芒,那就是宇宙塵埃與高速飛船相撞的反應。為了安全的通過20光年的路程和80年的亞光速飛行時間,人們不得不把護盾做的這麽厚,以期通過犧牲護盾來保護飛船的安全。
當然,護盾的功能也並非絕對單一。物體高速與護盾相撞的時候,其表麵等離子化的氣體被巧妙的通過磁約束引導至不同的電極,轉化成能量以後,可以部分補充飛船的電力,而碰撞的大部分能量最後會通過磁約束體係導入發動機噴發出去,來彌補因為相撞損失的動能。這樣做的好處是高速對撞把塵埃和顆粒中的核能釋放出來,而釋放出的能量會被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這就避免了飛船本身需要攜帶天文數字的燃料。畢竟宇宙中的塵埃和粒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曾經有科學家斷言,宇宙飛船根本沒法飛離太陽係,最關鍵的就是能源的使用會大到讓人類難以承受。顯然,他低估了人類的創造能力。護盾頂端因為亞光速運動產生的核裂變能量被充分利用起來,這實際就為人類在宇宙航行中找到了用之不竭的能源。隻要認真精細的選擇軌道,星際旅行就絕不是空談。
但是,長期的飛行會導致護盾的磁約束等離子體吸收電極富集大量的放射性塵埃並結塊,引起電極效率下降。因此,防護罩的維護,除了常規的故障元件的更換外,最主要的是電極的清潔和更換。這一過程由於強電磁場的存在,很難通過機器人完成,而且清潔也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人的主觀判斷,因此,這個工作一直是一個小組的全部成員共同完成的,也是訓練的重點。今天,他們就是要重點培訓這個項目。
“前方已經到達發射場,請太空人做好登船準備……”
隨著車載電腦柔美的提示音,李廣全的思路又回到了現實中。
“檢查裝備,準備登船!”
2出征
更新時間2011-5-4 16:07:34 字數:2539
2出征
“……今天,我們聚集於此,為即將踏上遠征的勇士送行,在此,我代表參與計劃的全體工作人員、代表地球聯邦、代表全人類向我們的勇士送上深深的祝福,向這些為了人類的夢想與希望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的勇士們表達衷心的感謝,向這些代表了全人類驕傲的天之驕子們表示由衷的敬佩,也向他們即將開創的事業致以崇高的敬意……”
講台上侃侃而談的是星際移民計劃的總負責人,地球聯邦軍務部地外發展規劃署的署長,今天是ht-67大隊出征的日子,經過了艱辛的培訓,他們終於可以一飛沖天,遠行宇宙深空了。
這也是李廣全第一次見到這個大隊的其他成員,全部成員。
實際上,雖然並沒有向他們通報相關的數據,可是按照相識的地勤人員透漏的信息,太空人的選拔非常嚴格,有30%的成員沒能通過測試而不得已退出了這次遠航的任務。他們很可能轉入後備行列,但是具體的去向和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整個大隊有40個小組,每組8名成員,總計是320名太空人。
3個小時後,這個大隊將會乘坐長557米的厚重的方尖塔狀的ht-67客運飛船升空,開始他們的太空之旅。
第一階段,他們將憑藉自身質子火箭引擎的動力,以低速飛往月球。在近月燃料加注點,將會有38搜小型貨運飛船為星際飛船加注足夠的熱核燃料。隨後,他們將點燃主發動機,高速飛離地球前往天王星與海王星軌道之間的巨型環形電磁軌道加速器,通過環形電磁軌道加速過程獲得0.26c的亞光速飛行速度。隨後經歷多次軌道調整之後,飛船將進入約80年的0.25c亞光速穩定飛行狀態,直到抵達希望星。在進入希望星約1光年的距離時,即已經進入gliese581恆星的引力可控範圍後開始逐步的減速製動,隨後進入希望星赤道上空的同步軌道。最後需要登陸的移民者通過登陸艙著陸,移民的航行過程結束。
這一些列的程序已經牢牢的印在了每一個航天員的大腦之中,這絕不僅僅是他們的旅行計劃,更是他們生命與安全的保障,任何個人的失誤都是無法原諒的。還好,現代發達的電腦技術與機器人技術已經成功替代了大多數人的工作,整個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主要任務其實更多的是維護和維持飛船的正常運行,而在同時其他小組的成員則在位於飛船中部的維生艙內處於長期的冬眠之中。每個小組工作兩年,平均的負擔起80年的航行任務,這樣就極大的減小了每個小組的壓力,也降低了飛船後勤供應的壓力。
“是啊,到了高原期了吧”,李廣全想到,隨即把自己的思路回到了今天的訓練上來。
防護罩是對整個飛船運行保護係統的總稱,包含維生係統、主動防禦雷射炮矩陣和被動撞擊防禦護盾幾大部分。除了飛船頂端的護盾,其他部分均採用了冗餘設置,以保護整個飛船體係的絕對安全。
主動防禦雷射炮主要的目的是在亞光速飛行時擊毀任何30光秒距離內處於飛船運行方向正前方3.5度球麵角內的可探測天體和飛行器,以防止飛船與之相撞。探測的下限為2厘米。而任何兩厘米以下的物體則隻能依賴於布置在飛船前端的厚達20米的巨型合金護盾了。
宇宙的空間其實根本不存在真空和虛無的概念。實際上,宇宙間遍布塵埃、粒子、暗物質和微小的星體爆炸碎片。當飛船以亞光速飛行的時候,這些物質與飛船相撞,結果固然沒有彗星撞地球一般的壯觀,可原理卻也差不了多少。護盾相撞的部分和被撞物體立刻等離子化,並發生小型的局部核裂變。實際上在整個亞光速飛行過程中護盾前端都會發出一層淡淡的白色光芒,那就是宇宙塵埃與高速飛船相撞的反應。為了安全的通過20光年的路程和80年的亞光速飛行時間,人們不得不把護盾做的這麽厚,以期通過犧牲護盾來保護飛船的安全。
當然,護盾的功能也並非絕對單一。物體高速與護盾相撞的時候,其表麵等離子化的氣體被巧妙的通過磁約束引導至不同的電極,轉化成能量以後,可以部分補充飛船的電力,而碰撞的大部分能量最後會通過磁約束體係導入發動機噴發出去,來彌補因為相撞損失的動能。這樣做的好處是高速對撞把塵埃和顆粒中的核能釋放出來,而釋放出的能量會被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這就避免了飛船本身需要攜帶天文數字的燃料。畢竟宇宙中的塵埃和粒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曾經有科學家斷言,宇宙飛船根本沒法飛離太陽係,最關鍵的就是能源的使用會大到讓人類難以承受。顯然,他低估了人類的創造能力。護盾頂端因為亞光速運動產生的核裂變能量被充分利用起來,這實際就為人類在宇宙航行中找到了用之不竭的能源。隻要認真精細的選擇軌道,星際旅行就絕不是空談。
但是,長期的飛行會導致護盾的磁約束等離子體吸收電極富集大量的放射性塵埃並結塊,引起電極效率下降。因此,防護罩的維護,除了常規的故障元件的更換外,最主要的是電極的清潔和更換。這一過程由於強電磁場的存在,很難通過機器人完成,而且清潔也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人的主觀判斷,因此,這個工作一直是一個小組的全部成員共同完成的,也是訓練的重點。今天,他們就是要重點培訓這個項目。
“前方已經到達發射場,請太空人做好登船準備……”
隨著車載電腦柔美的提示音,李廣全的思路又回到了現實中。
“檢查裝備,準備登船!”
2出征
更新時間2011-5-4 16:07:34 字數:2539
2出征
“……今天,我們聚集於此,為即將踏上遠征的勇士送行,在此,我代表參與計劃的全體工作人員、代表地球聯邦、代表全人類向我們的勇士送上深深的祝福,向這些為了人類的夢想與希望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的勇士們表達衷心的感謝,向這些代表了全人類驕傲的天之驕子們表示由衷的敬佩,也向他們即將開創的事業致以崇高的敬意……”
講台上侃侃而談的是星際移民計劃的總負責人,地球聯邦軍務部地外發展規劃署的署長,今天是ht-67大隊出征的日子,經過了艱辛的培訓,他們終於可以一飛沖天,遠行宇宙深空了。
這也是李廣全第一次見到這個大隊的其他成員,全部成員。
實際上,雖然並沒有向他們通報相關的數據,可是按照相識的地勤人員透漏的信息,太空人的選拔非常嚴格,有30%的成員沒能通過測試而不得已退出了這次遠航的任務。他們很可能轉入後備行列,但是具體的去向和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整個大隊有40個小組,每組8名成員,總計是320名太空人。
3個小時後,這個大隊將會乘坐長557米的厚重的方尖塔狀的ht-67客運飛船升空,開始他們的太空之旅。
第一階段,他們將憑藉自身質子火箭引擎的動力,以低速飛往月球。在近月燃料加注點,將會有38搜小型貨運飛船為星際飛船加注足夠的熱核燃料。隨後,他們將點燃主發動機,高速飛離地球前往天王星與海王星軌道之間的巨型環形電磁軌道加速器,通過環形電磁軌道加速過程獲得0.26c的亞光速飛行速度。隨後經歷多次軌道調整之後,飛船將進入約80年的0.25c亞光速穩定飛行狀態,直到抵達希望星。在進入希望星約1光年的距離時,即已經進入gliese581恆星的引力可控範圍後開始逐步的減速製動,隨後進入希望星赤道上空的同步軌道。最後需要登陸的移民者通過登陸艙著陸,移民的航行過程結束。
這一些列的程序已經牢牢的印在了每一個航天員的大腦之中,這絕不僅僅是他們的旅行計劃,更是他們生命與安全的保障,任何個人的失誤都是無法原諒的。還好,現代發達的電腦技術與機器人技術已經成功替代了大多數人的工作,整個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主要任務其實更多的是維護和維持飛船的正常運行,而在同時其他小組的成員則在位於飛船中部的維生艙內處於長期的冬眠之中。每個小組工作兩年,平均的負擔起80年的航行任務,這樣就極大的減小了每個小組的壓力,也降低了飛船後勤供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