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聯總的這一嚐試,在美國通過國際合作走向一種自由的戰後經濟製度的總方案中有其地位。它的夭折反映了那個夢想的全盤失敗。現在,我們必須來檢討一下那種用來取代 1944年和1945年那份自由的藍圖的國際經濟關係方式的一些主要特徵了。
(四)重返政治經濟體製
1946年,決定國際經濟關係的主要軸心,就是美國給予英國的貸款。這筆貸款的命運很恰當地說明了美國對外經濟政策所發生的變化。這筆貸款是作為保證早日建立起比較自由的國際貿易的一種手段,通過談判並首先向美國國會和公眾提出的。它最後由眾議院通過時,則是作為遏製俄國的一種手段。當然,在貸款談判的最初階段中,政治情緒並不是完全沒有,當它最後由國會批準時,美國人也並沒有放棄他們的信心,認為這筆貸款是有助於走向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一個步驟。不過在國會批準這項貸款協定以前的那七個月的辯論過程中,毫無疑問,重點肯定是改變了。
英美財政貿易協定這一正式名稱,最初是在1945年12月6日宣布的。盡管就法律上講它是獨立的,但同上文所述的租借及互助債務的清算卻有所關連。鑑於租借辦法調節著英國和美國戰時的經濟關係,這項新的“信貸油管”,以及附帶的關於未來貿易與財政政策的協定,則是企圖調節兩國之間未來的經濟關係的。
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勳爵領導了參加財政貿易協定談判的英國代表團。如同凱恩斯後來向上議院說明的那樣,他是抱著他認為自己可以勸說美國人“通過一筆接近於饋贈的財政援助”幫助英國轉變到一種可以生存下去的和平經濟的希望去談判的。他特別希望不算利息。英國代表團所設想的這種安排,就等於把租借協定予以延長,他們準備為自己的立場提出的論點是,英國的經濟犧牲是異常巨大的,尤其是在租借協定實行以前的1939-1941年那些年頭裏。實際上,英國人提出的建議是:應將美國官員所接受的清算租借帳目的對等犧牲的準則,追溯上去應用於1939-1941年那段時期。至於美國援助應用的途徑和英國未來的一般經濟政策,凱恩斯和他的同事們則希望避免承擔任何苛刻嚴格的義務。
然而,美國人卻無意就過去的犧牲作出一些令人不快的比較。根據任何這樣的論點,可以來要求美國援助的其他盟國實在太多了。相反,美國人主要是看到未來。他們在眼前設想出一個繁榮和平的世界的景象,並且試圖用自己的經濟實力來促成他們的希望。如同凱恩斯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美國朋友對我們的創傷並不感覺興趣,盡管這些創傷是為共同事業所蒙受的;他們隻對我們的復原感到興趣。”在美國人看來,復原意味著通過國際合作來減少貿易的政治障礙,以及接受一些國際法規,以便防止納粹黨人在三十年代中那麽有效地實行過的那種方式的經濟戰。對於英國,這意味著作為一筆貸款的交換條件,美國人要求英國政府作出明確的保證:帝國特惠關稅和對英鎊帳戶的限製將予以取消或作出大幅度的修改。這在美國人看來,似乎是建立起無歧視的多邊世界貿易所必須採取的第一步,而他們同時相信,穩定的和平與國際繁榮的希望也有賴於這樣的世界貿易。美國專家們同意,對這筆貸款索取利息將很不明智地使英國的支付能力十分緊張,不過他們又感到一筆無息貸款結果將是國會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們堅持要有利息,不過把條件訂得盡可能有利些。
鑑於美國人可以給予援助或不給予援助,他們在談判中完全掌握了主動權。不能達成協議並不會過分損害到美國的經濟,但是卻會使英國的經濟瀕於癱瘓。結果是,除了在英國代表團的主張真正使美國人信服的時候,在大多數爭端上,英國人都不得不讓步。因此,最後商定的總數——三十七億五千萬美元——比英國人原來所希望的為小。在凱恩斯勳爵看來,這似乎僅僅是一筆最低的數目,隻好在這筆信貸的五年有效期中用來彌補預料會出現的貿易逆差。其次,英國談判代表們接受了美國人的要求,同意取消妨礙把英鎊兌換成美元的特別財政管製。該協定規定:
聯合王國政府在切實可行的最早日期內,而且除遇有特殊情況經協商後另定一較遲的日期外,無論如何將不得遲於本協定生效日期一年以後完成安排……使往來交易的英鎊收入……可以不加歧視地自由通用於任何貨幣區內的往來交易上,從而使……英鎊區的每一成員國可自由處理現有的英鎊和美元收入,以便在任何地區進行交易。
就帝國特惠關稅而言,英國人承擔的義務則遠沒有這麽明確。財政貿易協定本身隻順便提到“本信貸油管的一項重要目的,在於促進多邊貿易的發展,並在一種無歧視的基礎上促其早日恢復這一點”,但是同一天,即1945年12月6日,兩國政府發表的一項聯合聲明卻說得明確得多。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係列建議,提供一個國際貿易及就業會議考慮。這些建議除涉及其他事項外,還要求取消關稅歧視。12月6日的聯合聲明宣稱:
……聯合王國政府完全贊同這些建議中的各項要點,並接受這些要點作為國際討論的基礎。……
兩國政府還就國際談判的程序和這些建議的實施辦法取得一致的意見。為了這一目的,它們已著手進行預備性的談判……以便作出具體安排來實施這些建議,包括放寬各種貿易壁壘的最後措施。
(四)重返政治經濟體製
1946年,決定國際經濟關係的主要軸心,就是美國給予英國的貸款。這筆貸款的命運很恰當地說明了美國對外經濟政策所發生的變化。這筆貸款是作為保證早日建立起比較自由的國際貿易的一種手段,通過談判並首先向美國國會和公眾提出的。它最後由眾議院通過時,則是作為遏製俄國的一種手段。當然,在貸款談判的最初階段中,政治情緒並不是完全沒有,當它最後由國會批準時,美國人也並沒有放棄他們的信心,認為這筆貸款是有助於走向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一個步驟。不過在國會批準這項貸款協定以前的那七個月的辯論過程中,毫無疑問,重點肯定是改變了。
英美財政貿易協定這一正式名稱,最初是在1945年12月6日宣布的。盡管就法律上講它是獨立的,但同上文所述的租借及互助債務的清算卻有所關連。鑑於租借辦法調節著英國和美國戰時的經濟關係,這項新的“信貸油管”,以及附帶的關於未來貿易與財政政策的協定,則是企圖調節兩國之間未來的經濟關係的。
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勳爵領導了參加財政貿易協定談判的英國代表團。如同凱恩斯後來向上議院說明的那樣,他是抱著他認為自己可以勸說美國人“通過一筆接近於饋贈的財政援助”幫助英國轉變到一種可以生存下去的和平經濟的希望去談判的。他特別希望不算利息。英國代表團所設想的這種安排,就等於把租借協定予以延長,他們準備為自己的立場提出的論點是,英國的經濟犧牲是異常巨大的,尤其是在租借協定實行以前的1939-1941年那些年頭裏。實際上,英國人提出的建議是:應將美國官員所接受的清算租借帳目的對等犧牲的準則,追溯上去應用於1939-1941年那段時期。至於美國援助應用的途徑和英國未來的一般經濟政策,凱恩斯和他的同事們則希望避免承擔任何苛刻嚴格的義務。
然而,美國人卻無意就過去的犧牲作出一些令人不快的比較。根據任何這樣的論點,可以來要求美國援助的其他盟國實在太多了。相反,美國人主要是看到未來。他們在眼前設想出一個繁榮和平的世界的景象,並且試圖用自己的經濟實力來促成他們的希望。如同凱恩斯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美國朋友對我們的創傷並不感覺興趣,盡管這些創傷是為共同事業所蒙受的;他們隻對我們的復原感到興趣。”在美國人看來,復原意味著通過國際合作來減少貿易的政治障礙,以及接受一些國際法規,以便防止納粹黨人在三十年代中那麽有效地實行過的那種方式的經濟戰。對於英國,這意味著作為一筆貸款的交換條件,美國人要求英國政府作出明確的保證:帝國特惠關稅和對英鎊帳戶的限製將予以取消或作出大幅度的修改。這在美國人看來,似乎是建立起無歧視的多邊世界貿易所必須採取的第一步,而他們同時相信,穩定的和平與國際繁榮的希望也有賴於這樣的世界貿易。美國專家們同意,對這筆貸款索取利息將很不明智地使英國的支付能力十分緊張,不過他們又感到一筆無息貸款結果將是國會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們堅持要有利息,不過把條件訂得盡可能有利些。
鑑於美國人可以給予援助或不給予援助,他們在談判中完全掌握了主動權。不能達成協議並不會過分損害到美國的經濟,但是卻會使英國的經濟瀕於癱瘓。結果是,除了在英國代表團的主張真正使美國人信服的時候,在大多數爭端上,英國人都不得不讓步。因此,最後商定的總數——三十七億五千萬美元——比英國人原來所希望的為小。在凱恩斯勳爵看來,這似乎僅僅是一筆最低的數目,隻好在這筆信貸的五年有效期中用來彌補預料會出現的貿易逆差。其次,英國談判代表們接受了美國人的要求,同意取消妨礙把英鎊兌換成美元的特別財政管製。該協定規定:
聯合王國政府在切實可行的最早日期內,而且除遇有特殊情況經協商後另定一較遲的日期外,無論如何將不得遲於本協定生效日期一年以後完成安排……使往來交易的英鎊收入……可以不加歧視地自由通用於任何貨幣區內的往來交易上,從而使……英鎊區的每一成員國可自由處理現有的英鎊和美元收入,以便在任何地區進行交易。
就帝國特惠關稅而言,英國人承擔的義務則遠沒有這麽明確。財政貿易協定本身隻順便提到“本信貸油管的一項重要目的,在於促進多邊貿易的發展,並在一種無歧視的基礎上促其早日恢復這一點”,但是同一天,即1945年12月6日,兩國政府發表的一項聯合聲明卻說得明確得多。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係列建議,提供一個國際貿易及就業會議考慮。這些建議除涉及其他事項外,還要求取消關稅歧視。12月6日的聯合聲明宣稱:
……聯合王國政府完全贊同這些建議中的各項要點,並接受這些要點作為國際討論的基礎。……
兩國政府還就國際談判的程序和這些建議的實施辦法取得一致的意見。為了這一目的,它們已著手進行預備性的談判……以便作出具體安排來實施這些建議,包括放寬各種貿易壁壘的最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