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 作者:譚伯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謂“警告”,是三條原則。第一,不擾民。第二,不私鬥。第三,不梗令。不擾民、不梗令之說,都是大道理,不過泛泛而談;湘軍、淮軍將領也不能杜絕此二事,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當不得真。不私鬥,則聯繫前不久劉、陳對殺之事,予以針砭。經劉銘傳、李鴻章匯報,曾國藩已經知道起因在於搶洋槍,所以說“其初則該鎮理曲,其後則銘營太甚”,不再一味批評,而盡量持平。但是,“該鎮若再圖私鬥以泄此忿,則禍在一身而患在大局”。韓信忍受胯下之辱,事後“召辱己者而官之”,是豪傑風範;郭子儀祖墳被挖,不予追究,反而引咎自責,是名臣度量。“該鎮”雖被劉銘傳“軟禁”,但所受侮辱遠不及此,務必以韓、郭為榜樣,“不特不報復銘營,並且約束部下,以後永遠不與他營私鬥”。初出兵時,曾國藩所部與綠營“私鬥”,他忍恥包羞,南下衡陽,固然是修養高,但也跟當時形勢有關 ;陳國瑞號稱“名將”,一日之間,精銳部隊喪失殆盡,縱使“理曲”在先,也不能不責怪劉銘傳下手太狠。沒有任何補償,光讓他息事寧人,實在不能心口俱服。在陳國瑞看來,劉銘傳是曾國藩嫡係,自己是新到客軍,即使罪責相當,揆之嚴於律己之義,也應稍稍重責劉而撫慰陳;但是,對於淮軍將領,曾國藩並不像指揮湘軍那樣如臂使指,一切如意。劉銘傳名義上歸曾國藩節製,其實並不能令行禁止,真正控製權還掌握在李鴻章手裏。劉、陳爭鬥後,恐怕曾國藩因此責怪劉銘傳,李鴻章立即去信,申明不可責怪之意:
“省三血性奮往,歷練少淺,不免粗率之處。鴻章因其戰守可靠,向不擾民梗令,往往曲予含容。此次入東偶遲,致受薄懲,又與陳鎮爭氣,未分曲直,倘函丈再以此事劾責,則朝廷必疑其驕縱難製。渠必不自安,且無以策勵將來。除鴻章諄函勸飭外,師亦必憐其勞苦逐戰,勿加苛求” ;
省三,劉銘傳字。“入東偶遲,致受薄懲”,指此前劉銘傳奉旨隨曾國藩往山東剿撚,因不願受僧格林沁節製,故意拖延時間,受到朝旨譴責 。此信用詞委婉,意見卻很堅定。劉銘傳出自李鴻章帳下,李對他,也隻能以情相感,“往往曲予含容”。曾國藩若依法辦事,則是對他的“苛求”,他必然會鬧情緒(“必不自安”),以後的合作也不會愉快(“無以策勵將來”)。必須批評的話,也隻能由李出麵,而不能由曾發難(“除鴻章諄函勸飭外,師亦必……勿加苛求”)。形勢、人事,都迥異於統帶湘軍,所以曾國藩回信,也隻能說:
“省三之事,亦嚐再三思慮……閣下多方培植,苦心琢磨,而成此令器,鄙人斷無不知愛惜之理。……國藩於季荃細商兩次,始定為二批:一宣示,一密告。……旋又轉念省三最愛體麵,恐因此而名望大壞,遂將前擬宣示之批,一併秘之,全未谘行各處” ;
季荃,李鶴章字,鴻章弟。他當時總理營務處,是曾國藩和淮軍將領之間的潤滑油。由此信可知,隻因為劉銘傳“最愛體麵”,所以硬生生把擬定的處理意見(“宣示”和“密告”的批文)壓下(“一併秘之”),以示“愛惜”“令器”。身為統帥,碰到“驕縱難製”的下屬,竟不能直率批評,這樣的軍隊怎麽管理的好呢?自己的部將管不好,又怎麽讓陳國瑞這個客軍將領服氣呢?
曾國藩自知理虧,陳國瑞絕不會服氣,所以苦口婆心講了一番“歪”道理,還是要採取高壓政策,講幾條“硬”道理:“若該鎮不能細心領會,亦有數事當勒令遵從者”;第一,將八千人裁撤為三千人。第二,一年之內,不許與淮軍同紮一處。第三,去掉官銜中“欽差”字樣,不許自河南糧台以外領取軍餉。裁軍,是削弱其力量;不許與淮軍靠近,是限製活動範圍;明確規定餉源,則從經濟上加以製約。以上三條,陳國瑞“梗令”的話,則是對抗統帥,必將遭致嚴厲處罰(調任甚至降級);遵令的話,則實力減弱,掣肘更多,再想囂張也沒了資本。此份批示,看似諄諄善誘,“於該鎮有厚望焉”,實則老辣強橫,令其左右為難,進退失據。而外人(包括三地督撫、軍機大臣及皇太後)看來,卻覺得入情入理,仁至義盡,陳總兵倘若不思悔改,辜負曾統帥一片苦心,因此遭受處罰,必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陳國瑞有苦說不出,卻不甘心受製,於是稟復各款,雖“詞氣極為謙謹”,但“故作遊移”,並“無矢誌遵行之語”。隻看《三國演義》的陳國瑞,在文本解構上當然鬥不過古文大師曾國藩,所以一待回稟,曾國藩就據此密奏,參劾陳國瑞。而參劾的理由,卻非不遵命令,乃是僧格林沁陣亡時他“不顧主將”、草間偷活的舊帳。既然山東巡撫、布政使及僧軍各部將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那就不能容許陳國瑞一個人“飾詞巧脫,逍遙法外”。即使身受重傷,情有可原,也“隻可略從末減,未便概置不問”。不據復稟治罪、而選擇“補參”的理由,則還在於“稍留陳國瑞體麵,冀收鷹犬之才,一策桑榆之效”;紅臉白臉,公義私情,都由老曾一人說盡,陳國瑞所有辯解全被預先噎住,旁人所有辯護全被預先駁倒。 。什麽是刀筆?這就是刀筆。奏上,一周內就奉到諭旨:“陳國瑞著撤去幫辦軍務,褫去黃馬褂”。
“省三血性奮往,歷練少淺,不免粗率之處。鴻章因其戰守可靠,向不擾民梗令,往往曲予含容。此次入東偶遲,致受薄懲,又與陳鎮爭氣,未分曲直,倘函丈再以此事劾責,則朝廷必疑其驕縱難製。渠必不自安,且無以策勵將來。除鴻章諄函勸飭外,師亦必憐其勞苦逐戰,勿加苛求” ;
省三,劉銘傳字。“入東偶遲,致受薄懲”,指此前劉銘傳奉旨隨曾國藩往山東剿撚,因不願受僧格林沁節製,故意拖延時間,受到朝旨譴責 。此信用詞委婉,意見卻很堅定。劉銘傳出自李鴻章帳下,李對他,也隻能以情相感,“往往曲予含容”。曾國藩若依法辦事,則是對他的“苛求”,他必然會鬧情緒(“必不自安”),以後的合作也不會愉快(“無以策勵將來”)。必須批評的話,也隻能由李出麵,而不能由曾發難(“除鴻章諄函勸飭外,師亦必……勿加苛求”)。形勢、人事,都迥異於統帶湘軍,所以曾國藩回信,也隻能說:
“省三之事,亦嚐再三思慮……閣下多方培植,苦心琢磨,而成此令器,鄙人斷無不知愛惜之理。……國藩於季荃細商兩次,始定為二批:一宣示,一密告。……旋又轉念省三最愛體麵,恐因此而名望大壞,遂將前擬宣示之批,一併秘之,全未谘行各處” ;
季荃,李鶴章字,鴻章弟。他當時總理營務處,是曾國藩和淮軍將領之間的潤滑油。由此信可知,隻因為劉銘傳“最愛體麵”,所以硬生生把擬定的處理意見(“宣示”和“密告”的批文)壓下(“一併秘之”),以示“愛惜”“令器”。身為統帥,碰到“驕縱難製”的下屬,竟不能直率批評,這樣的軍隊怎麽管理的好呢?自己的部將管不好,又怎麽讓陳國瑞這個客軍將領服氣呢?
曾國藩自知理虧,陳國瑞絕不會服氣,所以苦口婆心講了一番“歪”道理,還是要採取高壓政策,講幾條“硬”道理:“若該鎮不能細心領會,亦有數事當勒令遵從者”;第一,將八千人裁撤為三千人。第二,一年之內,不許與淮軍同紮一處。第三,去掉官銜中“欽差”字樣,不許自河南糧台以外領取軍餉。裁軍,是削弱其力量;不許與淮軍靠近,是限製活動範圍;明確規定餉源,則從經濟上加以製約。以上三條,陳國瑞“梗令”的話,則是對抗統帥,必將遭致嚴厲處罰(調任甚至降級);遵令的話,則實力減弱,掣肘更多,再想囂張也沒了資本。此份批示,看似諄諄善誘,“於該鎮有厚望焉”,實則老辣強橫,令其左右為難,進退失據。而外人(包括三地督撫、軍機大臣及皇太後)看來,卻覺得入情入理,仁至義盡,陳總兵倘若不思悔改,辜負曾統帥一片苦心,因此遭受處罰,必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陳國瑞有苦說不出,卻不甘心受製,於是稟復各款,雖“詞氣極為謙謹”,但“故作遊移”,並“無矢誌遵行之語”。隻看《三國演義》的陳國瑞,在文本解構上當然鬥不過古文大師曾國藩,所以一待回稟,曾國藩就據此密奏,參劾陳國瑞。而參劾的理由,卻非不遵命令,乃是僧格林沁陣亡時他“不顧主將”、草間偷活的舊帳。既然山東巡撫、布政使及僧軍各部將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那就不能容許陳國瑞一個人“飾詞巧脫,逍遙法外”。即使身受重傷,情有可原,也“隻可略從末減,未便概置不問”。不據復稟治罪、而選擇“補參”的理由,則還在於“稍留陳國瑞體麵,冀收鷹犬之才,一策桑榆之效”;紅臉白臉,公義私情,都由老曾一人說盡,陳國瑞所有辯解全被預先噎住,旁人所有辯護全被預先駁倒。 。什麽是刀筆?這就是刀筆。奏上,一周內就奉到諭旨:“陳國瑞著撤去幫辦軍務,褫去黃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