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毛澤東仍在重慶),美國海軍試圖讓國民黨軍隊在大連登陸,被蘇聯拒絕。其理由是大連是個商業港口,不能用於軍事目的。
隨後美國人又不大熱心地試了另外兩個港口,同樣遭到拒絕。這兩次拒絕他們的不是蘇聯人,而是中國共產黨。直到11月1日,國民黨才在山海關登陸,這使他們在南部有了一個小小的落腳點。
10月10日,正好是雙十節。毛澤東、蔣介石和他們的助手起草了一份聯合公報,公報沒有掩蓋雙方完全缺乏共同點這一事實。
這份聯合公報直到第二天毛澤東飛回延安之後才發表。在兩個問題上,公報似乎表現了某種進展。例如,雖然政府拒絕承認“解放區”的共產黨政府,但卻同意擴大地區性的自治。至於武裝力量,共產黨出人意料地同意在全國範圍內將其原有的80到100個師的兵力削減為20到24個師。並將部隊駐紮在指定區域內。
這些事情還沒有安排好,國共兩黨之間的小型衝突幾周之內便在各地爆發了。
蔣介石和毛澤東會談的失敗對派屈克·赫爾利大使來說是致命的一擊。從他上任開始,就與他手下的中國問題專家發生了爭執。
和他爭論最多的是他的工作人員中最勤奮的一個、即謝偉思。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蔣介石及其政府,頌揚中國共產黨的機會。他認為,共產黨才是這個國家裏真正的民主主義者。
謝偉思曾多次毅然建議美國政府由支持蔣介石轉為支持毛澤東。有一次,赫爾利先生曾警告他說:“如果你隻管匯報情況,我們還可以繼續合作。但是,如果你想幹涉我的事情,我就趕你走!”
看到謝偉思仍無視他的警告,赫爾利大使便把他召回了華盛頓,當時是1945年4月。
不久之後,謝偉恩便和另外三個同事一起被捕了。因為共產黨的前線刊物《美亞雜誌,》的編輯部裏發現了大約100份他寫的電文。
使館工作人員中另一位與謝偉思觀點相同的人是約翰·戴維斯。在1944年12月12日的一份秘密報告中,他建議美國中止對國民黨軍隊的援助,除非他們停止阻擊共產黨的部隊。戴維斯曾在魏德邁將軍手下當過他的臨時政治顧問。赫爾利也把他召回去了。
1945年11月26日,派屈克·赫爾利向總統杜魯門遞交了辭呈。在他的信中,他指責大使館和國務院裏的“職業外交人員”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
有些人對共產黨說,赫爾利為防止國民黨政府倒台所做的努力“並不代表美國的政策”,他們還勸告毛澤東“拒絕將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與國民黨合併,除非把領導權交給共產黨”。
11月27日,杜魯門總統宣布接受赫爾利的辭呈,同時任命喬治·c·馬歇爾將軍以大使的身份作為他在中國的特別代表。
在12月的頭兩個星期裏,馬歇爾與總統、國務卿貝爾納斯、副國務卿迪恩斯·艾奇遜進行了一係列的會談,反覆研究了美國下一階段的對華政策。
政策基本上沒變,隻作了幾處重要的解釋,馬歇爾將軍繼續奉行前任的政策,努力實現政治上的統一。但是,如果他的努力失敗了——即使失敗是由於蔣介石拒絕合作而造成的——
美國政府也仍將繼續支持國民黨政府。
此外,大家一致同意,美國應幫助蔣介石向北方進軍,“以便結束日軍的遣返工作”。不管調解成功與否,美國政府將支持蔣介石,這個決定將對外保密。
美國之所以支持蔣介石在華北建立軍事力量,表麵上所說的理由不過是用來遮人耳目的,實際上,這樣做是為了使馬歇爾將軍能保證國民黨在與共產黨對抗中軍事力量始終處於優勢。
總統還聲明,中國的建議將得到美國慷慨的經濟援助,前提是馬歇爾將軍能完成建立一個聯合政府的使命。
蔣介石為杜魯門總統任命馬歇爾而拍手叫好,毛澤東和史達林也為此高興,捲入中國之爭的各方都覺得這一任命會對自己有利。
總統的特使帶著三項具體的指示來到了重慶。他將努力促使國民政府和共產黨停止敵對行動,完成將共產黨軍隊按比例編入國民軍的工作,並召集一個有國民黨、共產黨、民盟及其它團體參加的全國性會議,會議的目的在於結束國民黨的領導,並使共產黨參加聯合政府。
馬歇爾將軍是二戰中的一位偉大的戰士,是使盟軍得以獲勝的主要功臣。帶著這種威望,他接受了去中國的使命。
他性格沉穩,舉止文雅,而且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盡管他的聰明才智比赫爾利更勝一籌,但他對錯縱複雜、明爭暗鬥的中國政壇並不比赫爾利更熟。他剛一到達就被各方包圍了。
其中當然有國民黨,因為他是被派往蔣介石的政府的。另外還有共產黨方麵的周恩來以及張瀾、羅隆基等民盟的領導人。民盟被國民黨視為共產黨陣線中的組織。
馬歇爾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保證赫爾利的繼任者既能稱職,義能受到歡迎。他起先推薦魏德邁將軍,因為蔣介石很信任他。馬歇爾似乎從沒想到過,蔣介石的信任這一點足以使共產黨人認為魏德邁不夠格。
他在一次非正式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了對魏德邁將軍的任命。周恩來馬上便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向馬歇爾提出了強烈抗議,聲稱共產黨一方完全不能接受魏德邁。
隨後美國人又不大熱心地試了另外兩個港口,同樣遭到拒絕。這兩次拒絕他們的不是蘇聯人,而是中國共產黨。直到11月1日,國民黨才在山海關登陸,這使他們在南部有了一個小小的落腳點。
10月10日,正好是雙十節。毛澤東、蔣介石和他們的助手起草了一份聯合公報,公報沒有掩蓋雙方完全缺乏共同點這一事實。
這份聯合公報直到第二天毛澤東飛回延安之後才發表。在兩個問題上,公報似乎表現了某種進展。例如,雖然政府拒絕承認“解放區”的共產黨政府,但卻同意擴大地區性的自治。至於武裝力量,共產黨出人意料地同意在全國範圍內將其原有的80到100個師的兵力削減為20到24個師。並將部隊駐紮在指定區域內。
這些事情還沒有安排好,國共兩黨之間的小型衝突幾周之內便在各地爆發了。
蔣介石和毛澤東會談的失敗對派屈克·赫爾利大使來說是致命的一擊。從他上任開始,就與他手下的中國問題專家發生了爭執。
和他爭論最多的是他的工作人員中最勤奮的一個、即謝偉思。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蔣介石及其政府,頌揚中國共產黨的機會。他認為,共產黨才是這個國家裏真正的民主主義者。
謝偉思曾多次毅然建議美國政府由支持蔣介石轉為支持毛澤東。有一次,赫爾利先生曾警告他說:“如果你隻管匯報情況,我們還可以繼續合作。但是,如果你想幹涉我的事情,我就趕你走!”
看到謝偉思仍無視他的警告,赫爾利大使便把他召回了華盛頓,當時是1945年4月。
不久之後,謝偉恩便和另外三個同事一起被捕了。因為共產黨的前線刊物《美亞雜誌,》的編輯部裏發現了大約100份他寫的電文。
使館工作人員中另一位與謝偉思觀點相同的人是約翰·戴維斯。在1944年12月12日的一份秘密報告中,他建議美國中止對國民黨軍隊的援助,除非他們停止阻擊共產黨的部隊。戴維斯曾在魏德邁將軍手下當過他的臨時政治顧問。赫爾利也把他召回去了。
1945年11月26日,派屈克·赫爾利向總統杜魯門遞交了辭呈。在他的信中,他指責大使館和國務院裏的“職業外交人員”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
有些人對共產黨說,赫爾利為防止國民黨政府倒台所做的努力“並不代表美國的政策”,他們還勸告毛澤東“拒絕將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與國民黨合併,除非把領導權交給共產黨”。
11月27日,杜魯門總統宣布接受赫爾利的辭呈,同時任命喬治·c·馬歇爾將軍以大使的身份作為他在中國的特別代表。
在12月的頭兩個星期裏,馬歇爾與總統、國務卿貝爾納斯、副國務卿迪恩斯·艾奇遜進行了一係列的會談,反覆研究了美國下一階段的對華政策。
政策基本上沒變,隻作了幾處重要的解釋,馬歇爾將軍繼續奉行前任的政策,努力實現政治上的統一。但是,如果他的努力失敗了——即使失敗是由於蔣介石拒絕合作而造成的——
美國政府也仍將繼續支持國民黨政府。
此外,大家一致同意,美國應幫助蔣介石向北方進軍,“以便結束日軍的遣返工作”。不管調解成功與否,美國政府將支持蔣介石,這個決定將對外保密。
美國之所以支持蔣介石在華北建立軍事力量,表麵上所說的理由不過是用來遮人耳目的,實際上,這樣做是為了使馬歇爾將軍能保證國民黨在與共產黨對抗中軍事力量始終處於優勢。
總統還聲明,中國的建議將得到美國慷慨的經濟援助,前提是馬歇爾將軍能完成建立一個聯合政府的使命。
蔣介石為杜魯門總統任命馬歇爾而拍手叫好,毛澤東和史達林也為此高興,捲入中國之爭的各方都覺得這一任命會對自己有利。
總統的特使帶著三項具體的指示來到了重慶。他將努力促使國民政府和共產黨停止敵對行動,完成將共產黨軍隊按比例編入國民軍的工作,並召集一個有國民黨、共產黨、民盟及其它團體參加的全國性會議,會議的目的在於結束國民黨的領導,並使共產黨參加聯合政府。
馬歇爾將軍是二戰中的一位偉大的戰士,是使盟軍得以獲勝的主要功臣。帶著這種威望,他接受了去中國的使命。
他性格沉穩,舉止文雅,而且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盡管他的聰明才智比赫爾利更勝一籌,但他對錯縱複雜、明爭暗鬥的中國政壇並不比赫爾利更熟。他剛一到達就被各方包圍了。
其中當然有國民黨,因為他是被派往蔣介石的政府的。另外還有共產黨方麵的周恩來以及張瀾、羅隆基等民盟的領導人。民盟被國民黨視為共產黨陣線中的組織。
馬歇爾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保證赫爾利的繼任者既能稱職,義能受到歡迎。他起先推薦魏德邁將軍,因為蔣介石很信任他。馬歇爾似乎從沒想到過,蔣介石的信任這一點足以使共產黨人認為魏德邁不夠格。
他在一次非正式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了對魏德邁將軍的任命。周恩來馬上便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向馬歇爾提出了強烈抗議,聲稱共產黨一方完全不能接受魏德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