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個人向陳其美提出要向革命組織獻款,陳動了心。其實他應該謹慎一點,提出獻款的人實際是一個身為國民黨員而替袁世凱辦事的特務。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前往預定的交款地點時,在途中被槍殺了。
陳其美的死使蔣介石深感悲痛,在為他這唯一的親密朋友作的悼詞中,蔣介石失聲愉哭道:“悲哉!從今後象他那樣知我愛我之人,何處可尋啊?!”這是他發自內心的呼喊,既有情感的淒楚,又帶有現實的悲衰。他昂首間蒼天,陳的事業誰來繼承?接替他的會不會是一位與自己有隙的人呢?
隨著陳其美的死,蔣介石在領導層中的地位提高了,他成為孫博士的親信。陳被刺不到三個星期,世人憎惡的袁世凱也在潦倒之中一命嗚呼。
他的帝製復辟的夢想被帶進了墳墓。
這時的蔣介石已29歲,性格已完全成熟了,在此值得多說幾句,溪口的這個“頑皮小子”已成為一個好衝動和冒險的大人了。他勇敢得可以說到了莽撞的程度,他常常去冒些異常可怕的生命危險。但每次都安然無恙。
他為人嚴肅,結友不多但對他們都很忠誠。無論從他的一舉一動,還是從他所受的教育來看,他都是一個十足的孔教徒,就連後來他皈依基督教這個事實也沒影響他一點。他的政治觀是現代和保守思想的混合:
他認為,除非儒家的道德得到保存或恢復。否則實現現代化將毫無意義。
他的性格中有不少自相矛盾的東西。他的謙遜由來已久,決不是裝模作樣作出來的,他終生反對別人過分讚揚自己,而且還不願和他人開口談論自己。
然而,對有助於他的統治且無庸置疑已在他的追隨者中傳布開來的對他的崇拜,他卻並不採取行動加以阻上。伴隨著言行舉止的謙遜,他養成了一種極端的自矜之情,雖然他並設想到自己的誌向和行為會有什麽錯,也沒想到這些誌向和抱負竟會與中國最大的利益背道而馳,以至於最後一切致命的失敗給他帶來了一場終身的恥辱。
他的領袖天賦是無可非議的,但良好的判斷並不能說明一切,他對軍事和戰略的分析在地緣政治方麵不無道理,但他對政治的領悟還遠遠不夠,他主要是從軍事上來理解權力,而一旦他靠操縱他人對自己的忠誠來行使權力時,他就將自己的那種對政治的理解如實地、毫不掩飾地付諸行動。最後,他也就無法理解權力賴以維持的社會和政治因素。
他最終失敗的原因蓋源於此。
http://dtbook.yeah</a>
蔣介石傳--第四章 動盪與背叛
第四章 動盪與背叛
“殺死孫中山、搞賞20萬美金”,在這段處於逆境的日子裏,蔣介石一直追隨在孫中山左右,忠誠不移。
孫中山終於認識到,此前曾給予他良好建議並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他的人。不是別人而正是蔣介石。
從此蔣介石開始飛黃騰達。
袁世凱與日本人的勾結損害了民族主義革命。袁世凱有過成功的時候,但他卻未能恢復帝製,也未能有效地控製全中國。
孫中山創立的國民黨勢力較小,而孫中山本人有時也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在中國人的眼裏,民主的概念是不可思議的,而已有的一些議會民主經驗也已誤入歧途。
清王朝垮台了,但還沒有取而代之的產物;中國麵臨一個漫長的動盪不安的局麵,不斷遭到外來幹涉。
中國出現了幾個相互敵對的政權,一個是北京政府,另一個是孫中山在廣州領導的政府。1917年7月,還有人企圖重新恢復清王朝的統治,但僅僅維持了11天。事實上,這些政府都無實權,幾乎所有省份都為當地軍閥所統治。
軍閥之間戰爭的勝負決定了其勢力範圍的大小,1920年至1926年,中國內戰不斷,1926年和1928年蔣介石領導的兩次北伐,在表麵上掃除了這些軍閥,但是隻要一有機會,他們便會東山再起,這些軍閥統治者肆意殘酷地剝削老百姓,收斂錢財。他們拚命增加苛捐雜稅,開煙館設妓院。他們強迫農民在地裏種鴉片,結果造成各地區普遍饑荒、商人們也被迫向軍閥納貢,以免被公開掠奪,當時的鴉片監督局不進行毒品控製,卻巧立名目強徵稅款。
1916年至1926年這十年間,中國處於動亂之秋,局勢混亂不堪。1917年5月3日北京政府非法解散議會。同年10月,在海軍第一艦隊的護送下,孫中山偕同兩位前任部長和130名前國會議員回到廣州。
孫中山宣布成立國民軍政府,他被選舉為大元帥。他嚴正地指出北京的“總統”是革命的叛徒。此時的孫中山正如以前一樣,不知道又一起背叛正引而待發。他的新政府裏的一個高級官員正暗中與北洋政府勾結,並派人暗殺了第一艦隊司令。這個叛徒就是桂係軍閥陸榮廷,他公然無視和違背孫中山的命令。
1918年5月4日,孫中山這位共和國的創始人在絕望之中被迫辭職。
以後的三年是軍事混戰、政治混戰的歲月。蔣介石已任粵軍要職,這支部隊由陳炯明將軍領導,在表麵上效忠孫中山。
由於粵軍全是廣東人,再加上蔣介石要求紀律嚴明,作為外鄉人的他並不受官兵歡迎。
最後,蔣宣布辭職,並告誡孫中山,陳炯明不可信賴。但是,孫中山沒有考慮蔣介石的意見。後來的事實證明,蔣介石的這一判斷是有根據的。
陳其美的死使蔣介石深感悲痛,在為他這唯一的親密朋友作的悼詞中,蔣介石失聲愉哭道:“悲哉!從今後象他那樣知我愛我之人,何處可尋啊?!”這是他發自內心的呼喊,既有情感的淒楚,又帶有現實的悲衰。他昂首間蒼天,陳的事業誰來繼承?接替他的會不會是一位與自己有隙的人呢?
隨著陳其美的死,蔣介石在領導層中的地位提高了,他成為孫博士的親信。陳被刺不到三個星期,世人憎惡的袁世凱也在潦倒之中一命嗚呼。
他的帝製復辟的夢想被帶進了墳墓。
這時的蔣介石已29歲,性格已完全成熟了,在此值得多說幾句,溪口的這個“頑皮小子”已成為一個好衝動和冒險的大人了。他勇敢得可以說到了莽撞的程度,他常常去冒些異常可怕的生命危險。但每次都安然無恙。
他為人嚴肅,結友不多但對他們都很忠誠。無論從他的一舉一動,還是從他所受的教育來看,他都是一個十足的孔教徒,就連後來他皈依基督教這個事實也沒影響他一點。他的政治觀是現代和保守思想的混合:
他認為,除非儒家的道德得到保存或恢復。否則實現現代化將毫無意義。
他的性格中有不少自相矛盾的東西。他的謙遜由來已久,決不是裝模作樣作出來的,他終生反對別人過分讚揚自己,而且還不願和他人開口談論自己。
然而,對有助於他的統治且無庸置疑已在他的追隨者中傳布開來的對他的崇拜,他卻並不採取行動加以阻上。伴隨著言行舉止的謙遜,他養成了一種極端的自矜之情,雖然他並設想到自己的誌向和行為會有什麽錯,也沒想到這些誌向和抱負竟會與中國最大的利益背道而馳,以至於最後一切致命的失敗給他帶來了一場終身的恥辱。
他的領袖天賦是無可非議的,但良好的判斷並不能說明一切,他對軍事和戰略的分析在地緣政治方麵不無道理,但他對政治的領悟還遠遠不夠,他主要是從軍事上來理解權力,而一旦他靠操縱他人對自己的忠誠來行使權力時,他就將自己的那種對政治的理解如實地、毫不掩飾地付諸行動。最後,他也就無法理解權力賴以維持的社會和政治因素。
他最終失敗的原因蓋源於此。
http://dtbook.yeah</a>
蔣介石傳--第四章 動盪與背叛
第四章 動盪與背叛
“殺死孫中山、搞賞20萬美金”,在這段處於逆境的日子裏,蔣介石一直追隨在孫中山左右,忠誠不移。
孫中山終於認識到,此前曾給予他良好建議並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他的人。不是別人而正是蔣介石。
從此蔣介石開始飛黃騰達。
袁世凱與日本人的勾結損害了民族主義革命。袁世凱有過成功的時候,但他卻未能恢復帝製,也未能有效地控製全中國。
孫中山創立的國民黨勢力較小,而孫中山本人有時也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在中國人的眼裏,民主的概念是不可思議的,而已有的一些議會民主經驗也已誤入歧途。
清王朝垮台了,但還沒有取而代之的產物;中國麵臨一個漫長的動盪不安的局麵,不斷遭到外來幹涉。
中國出現了幾個相互敵對的政權,一個是北京政府,另一個是孫中山在廣州領導的政府。1917年7月,還有人企圖重新恢復清王朝的統治,但僅僅維持了11天。事實上,這些政府都無實權,幾乎所有省份都為當地軍閥所統治。
軍閥之間戰爭的勝負決定了其勢力範圍的大小,1920年至1926年,中國內戰不斷,1926年和1928年蔣介石領導的兩次北伐,在表麵上掃除了這些軍閥,但是隻要一有機會,他們便會東山再起,這些軍閥統治者肆意殘酷地剝削老百姓,收斂錢財。他們拚命增加苛捐雜稅,開煙館設妓院。他們強迫農民在地裏種鴉片,結果造成各地區普遍饑荒、商人們也被迫向軍閥納貢,以免被公開掠奪,當時的鴉片監督局不進行毒品控製,卻巧立名目強徵稅款。
1916年至1926年這十年間,中國處於動亂之秋,局勢混亂不堪。1917年5月3日北京政府非法解散議會。同年10月,在海軍第一艦隊的護送下,孫中山偕同兩位前任部長和130名前國會議員回到廣州。
孫中山宣布成立國民軍政府,他被選舉為大元帥。他嚴正地指出北京的“總統”是革命的叛徒。此時的孫中山正如以前一樣,不知道又一起背叛正引而待發。他的新政府裏的一個高級官員正暗中與北洋政府勾結,並派人暗殺了第一艦隊司令。這個叛徒就是桂係軍閥陸榮廷,他公然無視和違背孫中山的命令。
1918年5月4日,孫中山這位共和國的創始人在絕望之中被迫辭職。
以後的三年是軍事混戰、政治混戰的歲月。蔣介石已任粵軍要職,這支部隊由陳炯明將軍領導,在表麵上效忠孫中山。
由於粵軍全是廣東人,再加上蔣介石要求紀律嚴明,作為外鄉人的他並不受官兵歡迎。
最後,蔣宣布辭職,並告誡孫中山,陳炯明不可信賴。但是,孫中山沒有考慮蔣介石的意見。後來的事實證明,蔣介石的這一判斷是有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