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體會到了引力,也看到了引力施加在海麵之上帶來的變化,李行空這才回頭看起了月華練氣法的內容。
原本看起來神神叨叨,不明所以的法力回路,這下子在實際觀測了引力之後,也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如果他不經曆感受引力的這一過程,那他學的時候就隻能追求一個方麵,那就是繪製法力回路的時候,要極力保持和練氣法中給出的回路高度相似。
就像是小學生描筆寫字一樣,完全不在乎這個字是怎麽寫的,結構是怎麽來的,隻需要無腦的描摹就好了。
到最後可能字是練成了,但還是不知道這字是什麽意思,能拿來幹什麽。
而感受引力的這個過程就像是先拋開這個字怎麽寫不談,先學它是什麽意思,能造什麽詞兒,為什麽演變成這個結構,當你這一切都了解了之後,這個字怎麽寫其實早就已經在學的過程中掌握了。
接下來的過程就比較簡單了,刻畫利用引力的法力回路,將這法力回路鏈接到自己現有的煉氣法回路之中,然後在現有的法力回路之上,把關於引力控製相關的結構做出對應的調整。
由於李行空原本的日月煉氣法已經練到了大成,他體內的法力回路早就已經構造完畢,所以這一步對他來說非常的簡單。
隻是用了短短半天,這一門新的煉氣法就算是入了門了。
在月華煉氣法入門之後,李行空就感覺自己的身體輕了好多。
這並不是感覺上的錯覺,而是在月華煉氣法開始運轉之後,它自帶的特殊效果就會開始發揮作用。
盡管隻是剛剛入門,月華練氣法自帶的抵消引力影響的效果就已經開始運轉了,地星對李行空的引力束縛在這練氣法的影響之下,這就已經減少了很多。
李行空原本的重量是沒有變的,隻不過當地星的重力作用在他身上的時候,比起原來要少了很多。
他稍微起身活動了一下,隻是微微一跳,同樣的力氣,跳起來的高度要高了一大半。
地星作用在他身上的重力,如今隻有原本的1\/6左右了。
他現在在地星上,就像是正常人在月球上一樣了。
而除了重力減弱這一效果之外,這練氣法中還有另一門法門。
這是一門基於引力的飛行法術,專門用於給剛剛入門月華練氣法的新人使用。
這練氣法主攻引力,但凡練至純熟,飛行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但在此之前,還需要一些法術的輔助。
按係統的話說,一般修行這門法術的門派,要麽直接整個門派都在太空之中,要麽就是拔山飛石,立起無數的空島。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普通人和剛剛入門的弟子而言,如果不會飛,那都沒法正常的生活。
對於這些門派而言,為了普通人行動方便整條路出來,那隻能算是一種浪費。
所以新入門的弟子還不能自如的飛行怎麽辦,這門法術就是用來輔助他們的。
法術名為跌雲術,這門法術的原理相當的樸實,主要的原理就在一個跌字上。
由於入門之後,星球自帶的引力效果減弱,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但畢竟隻是減弱而不是完全抵消,最後還是要落在地上的。
而這門法術的原理,就是在自己的身體周圍,找一個點,在這個點的位置上,利用法力生成一個引力源。
這個生成的引力源就比較特殊了,由於是法力生成的,它一般隻對施法者有效。
而在生成了這一引力源之後,由於它離得近,而且引力比起重力要稍大一些,就會牽引著施法者向著引力源的方向跌落過去。
就如同普通人跳起來就會落到地麵一樣,隻不過學了這門法術之後,跳起來就會落到這法力形成的引力源的位置。
而通過在空中多次改變引力源的位置,就可以實現一種另類的飛行了。
雖然這個飛行的體驗絕對不會太好就是了。
正常的飛行方式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可以控製住自己的形體的,從而在飛行過程中也能進行戰鬥等其他事項。
而這門法術就比較雞肋了,人在自由落體的時候基本沒法控製自己的動作。
但無論如何,反正能飛就是了。
至於說這門法術的風險,那就是如果你在墜落過程中昏了頭,把引力源設在了什麽障礙物後麵,一頭摔下去砸在上麵,那可就有夠好受的。
並不是誰都和李行空一樣,在淬體有成之後才開始學的。
大部分選擇月華煉氣法入門的人,還沒開始淬體,身體強度也就是個普通人水平。
這摔一下那也夠他受的了。
這個飛行的方式就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助力了,原本的乘風術還得有風才行,這法術學到手之後,自己想要起飛就更方便了。
這門跌雲術的修行方式也很簡單,畢竟是給剛入門的新人用的。
大部分的法力結構在煉氣法中就已經有了,隻要一個法力結構生成一下就好了。
由於這門法術是離體釋放的,它還是少不了靈氣的參與,這就有些可惜了,現階段沒法教授給別人來用。
他還是想看看其他人練習飛行時候的狼狽樣子的。
快速構建好了法力結構,稍微運轉法力調試了一番。
將這法力結構凝聚在手掌的上方,法力催動,李行空就感覺自己的手心中好像多了一塊吸鐵石一樣,而自己整個身子就像是一塊鐵,被這個法力結構吸了過去。
最終整個人身體的重心和法力結構所在的位置重合了,而他也以一個奇怪的姿勢停在離地不到20厘米的空中。
人在四麵不著力的情況下是沒法用力的,就像是一部老電影《神話》中一樣,人停留在失重環境下,沒有外力因素,就隻能在原地扒拉,沒法位移。
在這法術的影響之下,李行空現在也是如此,在調整身體姿勢的時候,遇到了比較尷尬的問題。
好在在他嚐試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隻要自己從身體相應的位置對外輸出法力,就可以進行姿勢上的調整。
就像是太空船的引擎一樣,他利用雙手雙腳,慢慢調整法力輸出的功率,最終讓自己在空中保持了一個站立的姿勢。
此刻的他就像是傳統的修仙影視中常見的修行者一樣,看似站立,但實則腳不沾地,整個人懸浮在地麵之上。
雖然他現在隻能在靜止的時候保持身體姿勢的協調,但好歹是個好的開頭不是。
原本看起來神神叨叨,不明所以的法力回路,這下子在實際觀測了引力之後,也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如果他不經曆感受引力的這一過程,那他學的時候就隻能追求一個方麵,那就是繪製法力回路的時候,要極力保持和練氣法中給出的回路高度相似。
就像是小學生描筆寫字一樣,完全不在乎這個字是怎麽寫的,結構是怎麽來的,隻需要無腦的描摹就好了。
到最後可能字是練成了,但還是不知道這字是什麽意思,能拿來幹什麽。
而感受引力的這個過程就像是先拋開這個字怎麽寫不談,先學它是什麽意思,能造什麽詞兒,為什麽演變成這個結構,當你這一切都了解了之後,這個字怎麽寫其實早就已經在學的過程中掌握了。
接下來的過程就比較簡單了,刻畫利用引力的法力回路,將這法力回路鏈接到自己現有的煉氣法回路之中,然後在現有的法力回路之上,把關於引力控製相關的結構做出對應的調整。
由於李行空原本的日月煉氣法已經練到了大成,他體內的法力回路早就已經構造完畢,所以這一步對他來說非常的簡單。
隻是用了短短半天,這一門新的煉氣法就算是入了門了。
在月華煉氣法入門之後,李行空就感覺自己的身體輕了好多。
這並不是感覺上的錯覺,而是在月華煉氣法開始運轉之後,它自帶的特殊效果就會開始發揮作用。
盡管隻是剛剛入門,月華練氣法自帶的抵消引力影響的效果就已經開始運轉了,地星對李行空的引力束縛在這練氣法的影響之下,這就已經減少了很多。
李行空原本的重量是沒有變的,隻不過當地星的重力作用在他身上的時候,比起原來要少了很多。
他稍微起身活動了一下,隻是微微一跳,同樣的力氣,跳起來的高度要高了一大半。
地星作用在他身上的重力,如今隻有原本的1\/6左右了。
他現在在地星上,就像是正常人在月球上一樣了。
而除了重力減弱這一效果之外,這練氣法中還有另一門法門。
這是一門基於引力的飛行法術,專門用於給剛剛入門月華練氣法的新人使用。
這練氣法主攻引力,但凡練至純熟,飛行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但在此之前,還需要一些法術的輔助。
按係統的話說,一般修行這門法術的門派,要麽直接整個門派都在太空之中,要麽就是拔山飛石,立起無數的空島。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普通人和剛剛入門的弟子而言,如果不會飛,那都沒法正常的生活。
對於這些門派而言,為了普通人行動方便整條路出來,那隻能算是一種浪費。
所以新入門的弟子還不能自如的飛行怎麽辦,這門法術就是用來輔助他們的。
法術名為跌雲術,這門法術的原理相當的樸實,主要的原理就在一個跌字上。
由於入門之後,星球自帶的引力效果減弱,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但畢竟隻是減弱而不是完全抵消,最後還是要落在地上的。
而這門法術的原理,就是在自己的身體周圍,找一個點,在這個點的位置上,利用法力生成一個引力源。
這個生成的引力源就比較特殊了,由於是法力生成的,它一般隻對施法者有效。
而在生成了這一引力源之後,由於它離得近,而且引力比起重力要稍大一些,就會牽引著施法者向著引力源的方向跌落過去。
就如同普通人跳起來就會落到地麵一樣,隻不過學了這門法術之後,跳起來就會落到這法力形成的引力源的位置。
而通過在空中多次改變引力源的位置,就可以實現一種另類的飛行了。
雖然這個飛行的體驗絕對不會太好就是了。
正常的飛行方式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可以控製住自己的形體的,從而在飛行過程中也能進行戰鬥等其他事項。
而這門法術就比較雞肋了,人在自由落體的時候基本沒法控製自己的動作。
但無論如何,反正能飛就是了。
至於說這門法術的風險,那就是如果你在墜落過程中昏了頭,把引力源設在了什麽障礙物後麵,一頭摔下去砸在上麵,那可就有夠好受的。
並不是誰都和李行空一樣,在淬體有成之後才開始學的。
大部分選擇月華煉氣法入門的人,還沒開始淬體,身體強度也就是個普通人水平。
這摔一下那也夠他受的了。
這個飛行的方式就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助力了,原本的乘風術還得有風才行,這法術學到手之後,自己想要起飛就更方便了。
這門跌雲術的修行方式也很簡單,畢竟是給剛入門的新人用的。
大部分的法力結構在煉氣法中就已經有了,隻要一個法力結構生成一下就好了。
由於這門法術是離體釋放的,它還是少不了靈氣的參與,這就有些可惜了,現階段沒法教授給別人來用。
他還是想看看其他人練習飛行時候的狼狽樣子的。
快速構建好了法力結構,稍微運轉法力調試了一番。
將這法力結構凝聚在手掌的上方,法力催動,李行空就感覺自己的手心中好像多了一塊吸鐵石一樣,而自己整個身子就像是一塊鐵,被這個法力結構吸了過去。
最終整個人身體的重心和法力結構所在的位置重合了,而他也以一個奇怪的姿勢停在離地不到20厘米的空中。
人在四麵不著力的情況下是沒法用力的,就像是一部老電影《神話》中一樣,人停留在失重環境下,沒有外力因素,就隻能在原地扒拉,沒法位移。
在這法術的影響之下,李行空現在也是如此,在調整身體姿勢的時候,遇到了比較尷尬的問題。
好在在他嚐試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隻要自己從身體相應的位置對外輸出法力,就可以進行姿勢上的調整。
就像是太空船的引擎一樣,他利用雙手雙腳,慢慢調整法力輸出的功率,最終讓自己在空中保持了一個站立的姿勢。
此刻的他就像是傳統的修仙影視中常見的修行者一樣,看似站立,但實則腳不沾地,整個人懸浮在地麵之上。
雖然他現在隻能在靜止的時候保持身體姿勢的協調,但好歹是個好的開頭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