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過分的是,元、明兩國時常趾高氣昂地率領重兵,大搖大擺地穿梭於劉國的領地上,美其名曰“剿匪”。
由於元、明兩國僅僅是派兵過境而已,並無任何物資相隨,因此劉國也未能從中獲得絲毫好處可言。
西涼國和衛國,他們率領著龐大的軍隊並攜帶著豐厚的物資,還可以收到一定的錢財。他們也順利地通過了劉國的領土。
然而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士兵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循規蹈矩的。
他們有時會在城中漫無目的地遊蕩,甚至無端生事挑起許多爭端。
這讓劉國感到愈發苦悶,原本好好的一個主權國家,如今卻任由其他國家派遣大批軍隊自由出入,仿佛已淪為他國的附屬國一般。
尤其是元國和明朝,不僅沒能從劉國身上撈到一分錢好處,反而還要在這裏肆意妄為一番。
可無奈的是,這一切都是經過劉國的默許的。他雖有苦難言,但也隻能默默承受。
而元、明兩國長期拒絕向劉國輸送物資,這不僅導致了劉國財源的銳減,更為嚴重的是,盡管兩國並未正式退出多國聯盟,但其行為無疑傳遞出一種與劉國關係緊張的信號。
此時,各種流言蜚語開始傳播。有人謠傳稱,元、明兩國早已調遣重兵,隻待時機成熟便要一舉吞並劉國;
還有人散布消息說,所謂高昂的過路費用不過是子虛烏有的謊言,實際上元、明國從未給出如此高額的費用。因為聯合盟國報出的路費,比物資本身都高了一倍,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樣的價格運輸物資已經沒有意義,不如找當地遊商直接購買。
更有甚者指責劉國不知羞恥,連對待自己的盟友也要收取過路費。
盡管不知曉這些謠言究竟是真是假,但劉國心中仍舊十分惶恐,生怕自己麾下的士兵人數不足以應對當前的局勢。於是他匆忙地向西涼國與衛國請求援助。
然而,西涼國和衛國每次提供軍費時總是顯得極不情願。畢竟大家同屬盟友關係,隻是借道而過,竟然還要收取錢財,這難道算是將他們視作真正的盟友嗎?
當有謠言繼續傳出,元、明兩國老無需給聯合盟國路費。西涼國與衛國當然相信了。
甚至開始比較起來,不比不知道,一有比較,西涼國和衛國開始討厭劉國這個吸血鬼。
以前是因為元、明國老被搶走物資,西涼國和衛國還感覺自己國家還是有優勢。但是現在自己物資也被搶,元、明國走聯合盟國那裏不給路費。
每當劉國前來求援之時,西涼國和衛國皆無甚好臉色相待,並推諉表示:“大家既然身為同一個聯盟,自然不會輕易開戰,請放心便是。”如此這般,便將其打發走了。
事實上,劉國心裏清楚得很,自己向盟友收取過路費確實有些站不住腳,但與金錢相比,所謂的聯盟以及各種人際關係簡直微不足道。
由於元、明兩國僅僅是派兵過境而已,並無任何物資相隨,因此劉國也未能從中獲得絲毫好處可言。
西涼國和衛國,他們率領著龐大的軍隊並攜帶著豐厚的物資,還可以收到一定的錢財。他們也順利地通過了劉國的領土。
然而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士兵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循規蹈矩的。
他們有時會在城中漫無目的地遊蕩,甚至無端生事挑起許多爭端。
這讓劉國感到愈發苦悶,原本好好的一個主權國家,如今卻任由其他國家派遣大批軍隊自由出入,仿佛已淪為他國的附屬國一般。
尤其是元國和明朝,不僅沒能從劉國身上撈到一分錢好處,反而還要在這裏肆意妄為一番。
可無奈的是,這一切都是經過劉國的默許的。他雖有苦難言,但也隻能默默承受。
而元、明兩國長期拒絕向劉國輸送物資,這不僅導致了劉國財源的銳減,更為嚴重的是,盡管兩國並未正式退出多國聯盟,但其行為無疑傳遞出一種與劉國關係緊張的信號。
此時,各種流言蜚語開始傳播。有人謠傳稱,元、明兩國早已調遣重兵,隻待時機成熟便要一舉吞並劉國;
還有人散布消息說,所謂高昂的過路費用不過是子虛烏有的謊言,實際上元、明國從未給出如此高額的費用。因為聯合盟國報出的路費,比物資本身都高了一倍,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樣的價格運輸物資已經沒有意義,不如找當地遊商直接購買。
更有甚者指責劉國不知羞恥,連對待自己的盟友也要收取過路費。
盡管不知曉這些謠言究竟是真是假,但劉國心中仍舊十分惶恐,生怕自己麾下的士兵人數不足以應對當前的局勢。於是他匆忙地向西涼國與衛國請求援助。
然而,西涼國和衛國每次提供軍費時總是顯得極不情願。畢竟大家同屬盟友關係,隻是借道而過,竟然還要收取錢財,這難道算是將他們視作真正的盟友嗎?
當有謠言繼續傳出,元、明兩國老無需給聯合盟國路費。西涼國與衛國當然相信了。
甚至開始比較起來,不比不知道,一有比較,西涼國和衛國開始討厭劉國這個吸血鬼。
以前是因為元、明國老被搶走物資,西涼國和衛國還感覺自己國家還是有優勢。但是現在自己物資也被搶,元、明國走聯合盟國那裏不給路費。
每當劉國前來求援之時,西涼國和衛國皆無甚好臉色相待,並推諉表示:“大家既然身為同一個聯盟,自然不會輕易開戰,請放心便是。”如此這般,便將其打發走了。
事實上,劉國心裏清楚得很,自己向盟友收取過路費確實有些站不住腳,但與金錢相比,所謂的聯盟以及各種人際關係簡直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