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的主體建築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圜丘”、“祈穀”兩壇也在這條中軸線上,各個單體建築之間用牆相隔,並由一座長360米,寬30米的石橋相連。
祈年殿除祈穀壇和圜丘壇之外,天壇還有兩組與眾不同的建築群,即齋宮和神樂署。齋宮實際是座小皇宮,是專供皇帝舉行祭祀禮前齋戒時居住的宮殿,也有城河圍護。神樂署則是隸屬於禮部太常寺,專門負責祭祀時進行禮樂演奏的官署。它是一個常設機構,擁有數百人的樂隊和舞隊,平時進行排練,祭祀時負責禮樂。署衙的位置在外壇西部,與齋宮隔牆相鄰,是一組標準的衙署建築。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祈年殿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每年皇帝都在這裏舉行祭天儀式,祈禱五穀豐登。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高38米,是三重簷亭式圓殿,寶頂鎏金,碧藍琉璃瓦蓋頂;殿內九龍藻井極其精緻,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大殿結構十分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簷頂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圍兩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別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時辰。大殿建於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台上,回音壁使大殿產生出高聳雲端的巍峨氣勢。
天壇中有兩件寶物:三音石和回音壁。
先說三音石。皇穹宇殿門外有一條由大長方石鋪成的甬道,站在甬道第三塊石板上,敞開殿門,並將全殿窗戶緊閉,使殿門到殿內正中神龕之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然後麵對殿門說話,就可以聽到非常洪亮的三聲回聲,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由於這聲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築裏發出來的,並且回聲很大,就有了“人間偶語,天聞若雷”的說法。這些石板也被稱為“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當然,人們必須站在人石上說話,為讓“皇天上帝”聽到,還必須打開殿門,而說話的回聲便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再說回音壁。回音壁其實就是皇穹宇的圍牆。由於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麵又很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十分規則。隻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對方也能聽得清清楚楚,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被稱為“回音壁”。
朱元璋夫婦長眠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獨龍阜北依鍾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氣蒸騰,自古就有“發地多奇嶺,千雲非一狀”之說。山南是開闊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堪稱風水寶地。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籌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就將馬氏葬入正在修建中的陵墓,因為馬皇後的諡號為“孝慈”,所以這座明代第一陵被稱為“孝陵”。孝陵從洪武九年(1376年)開始籌建,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動用10萬軍工,前後歷時38年之久。
相傳,朱元璋死後,為了防止後人盜墓,曾於同一天從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而且車馬儀明孝陵仗完全相同,使人難辨真偽。當年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鬆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
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麵的下馬坊至後部的方城,縱深達2.62公裏,圍繞孝陵的紅牆,周長22.5公裏,相當於京城城垣長度的三分之二,可見規模之宏大。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禦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
明孝陵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禦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孝陵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將以前歷代帝陵前的筆直神道改成一個彎曲的形狀,頗出人意料。因此,自明代以來就眾說紛紜,近年來有關神道彎曲的種種推測更是此起彼伏。流行的三種說法是,一朱元璋是農民出生的皇帝,做事隨意,包括建自己的陵墓也別出心裁;二朱元璋要讓孫權這條好漢給他的陵墓看大門,所以避開梅花山使神道變得彎彎曲曲;三朱元璋尊重自然,順應山水形勢,設計出了這座前無古人的陵寢布局。
明孝陵神道石像孝陵的神道以彎曲幽長有別於歷代帝王陵前道路的寬闊直接,一直使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並由此附會出很多傳說。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古代帝王陵墓中有採用天宮、天象、星宿圖的情況,意在取得“天人合一”、“魂歸北鬥”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崇仰天象,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設計成北鬥七星的形狀,“勺頭”為繞梅花山而環行的導引神道部分,“勺柄”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築部分,“勺頭”、“勺柄”上的“七星”依次為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
祈年殿除祈穀壇和圜丘壇之外,天壇還有兩組與眾不同的建築群,即齋宮和神樂署。齋宮實際是座小皇宮,是專供皇帝舉行祭祀禮前齋戒時居住的宮殿,也有城河圍護。神樂署則是隸屬於禮部太常寺,專門負責祭祀時進行禮樂演奏的官署。它是一個常設機構,擁有數百人的樂隊和舞隊,平時進行排練,祭祀時負責禮樂。署衙的位置在外壇西部,與齋宮隔牆相鄰,是一組標準的衙署建築。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祈年殿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每年皇帝都在這裏舉行祭天儀式,祈禱五穀豐登。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高38米,是三重簷亭式圓殿,寶頂鎏金,碧藍琉璃瓦蓋頂;殿內九龍藻井極其精緻,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大殿結構十分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簷頂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圍兩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別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時辰。大殿建於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台上,回音壁使大殿產生出高聳雲端的巍峨氣勢。
天壇中有兩件寶物:三音石和回音壁。
先說三音石。皇穹宇殿門外有一條由大長方石鋪成的甬道,站在甬道第三塊石板上,敞開殿門,並將全殿窗戶緊閉,使殿門到殿內正中神龕之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然後麵對殿門說話,就可以聽到非常洪亮的三聲回聲,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由於這聲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築裏發出來的,並且回聲很大,就有了“人間偶語,天聞若雷”的說法。這些石板也被稱為“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當然,人們必須站在人石上說話,為讓“皇天上帝”聽到,還必須打開殿門,而說話的回聲便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再說回音壁。回音壁其實就是皇穹宇的圍牆。由於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麵又很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十分規則。隻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對方也能聽得清清楚楚,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被稱為“回音壁”。
朱元璋夫婦長眠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獨龍阜北依鍾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氣蒸騰,自古就有“發地多奇嶺,千雲非一狀”之說。山南是開闊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堪稱風水寶地。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籌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後馬氏去世,朱元璋就將馬氏葬入正在修建中的陵墓,因為馬皇後的諡號為“孝慈”,所以這座明代第一陵被稱為“孝陵”。孝陵從洪武九年(1376年)開始籌建,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動用10萬軍工,前後歷時38年之久。
相傳,朱元璋死後,為了防止後人盜墓,曾於同一天從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而且車馬儀明孝陵仗完全相同,使人難辨真偽。當年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鬆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
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麵的下馬坊至後部的方城,縱深達2.62公裏,圍繞孝陵的紅牆,周長22.5公裏,相當於京城城垣長度的三分之二,可見規模之宏大。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禦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
明孝陵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禦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孝陵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將以前歷代帝陵前的筆直神道改成一個彎曲的形狀,頗出人意料。因此,自明代以來就眾說紛紜,近年來有關神道彎曲的種種推測更是此起彼伏。流行的三種說法是,一朱元璋是農民出生的皇帝,做事隨意,包括建自己的陵墓也別出心裁;二朱元璋要讓孫權這條好漢給他的陵墓看大門,所以避開梅花山使神道變得彎彎曲曲;三朱元璋尊重自然,順應山水形勢,設計出了這座前無古人的陵寢布局。
明孝陵神道石像孝陵的神道以彎曲幽長有別於歷代帝王陵前道路的寬闊直接,一直使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並由此附會出很多傳說。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古代帝王陵墓中有採用天宮、天象、星宿圖的情況,意在取得“天人合一”、“魂歸北鬥”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崇仰天象,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設計成北鬥七星的形狀,“勺頭”為繞梅花山而環行的導引神道部分,“勺柄”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築部分,“勺頭”、“勺柄”上的“七星”依次為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