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殺功臣與強化君權相應的是朱元璋屢興大獄,濫殺功臣,以至於被後人稱為“血腥皇帝”、“千古殺手”。清代史學家趙翼曾說:“獨至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趙翼的這種評價雖有過激之處,卻指出了朱元璋濫殺的事實。


    李善長比朱元璋大了將近20歲,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朱元璋起兵時,李善長是幕府書記,朱元璋稱吳王時,李善長為相國,朱元璋稱帝時,李善長為丞相,並被封為韓國公。但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把李善長全家以及親戚七十多人全部殺掉了。徐達是朱元璋的同鄉,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蓋世之功。明朝建立後,徐達被列為開國功臣之一,任右丞相,封魏國公。徐達本人做事十分謹慎小心,從不居功自傲。但朱元璋也沒有放過徐達。徐達背上生了毒瘡,最忌吃蒸鵝。可是,朱元璋偏偏在他病重時特賜一隻蒸鵝。徐達流著眼淚,當著使者的麵,把蒸鵝吃下,不幾天就去世了。藍玉是朱元璋軍中僅次於徐達的重要將領,戰功卓著。有人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不失時機地把藍玉下獄審訊,不久就將之誅殺了。


    明代的皇帝製度(4)


    朱元璋給湯和的手諭朱元璋對自己的親戚,也同樣不會放過。朱元璋的義子李文忠,南征北戰,立過大功,而且禮賢下士,身邊聚集了許多儒生。朱元璋對此十分不滿,竟把李文忠毒死。


    唯一得以善終的功臣是湯和。他和朱元璋是同村的放牛夥伴,與朱元璋一起長大,又隨朱元璋打天下。徐達一死,朱元璋想要解除宿將的兵權,又不便直說。湯和看透了他的心思,主動告老還鄉。朱元璋大喜過望,立即下令在老家鳳陽為他修建宅院,賞賜特別優厚。從湯和的僥倖善終,人們也許能透視出朱元璋的真實用心。


    嚴懲貪官汙史明朝初年,許多官員蹈襲元朝之弊,擅權枉法,貪贓受賄,蠹政害民。這使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聯想起元末吏治腐敗激起民變的教訓,深為警惕和憂慮,他曾多次告誡群臣:“不禁貪暴,則民無以遂其生。”“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終不可得!”


    因此,朱元璋在強化中央集權統治的過程中特別重視利用重典酷刑打擊貪官汙吏。明初,朱元璋出於休養生息的需要,頒行了量刑較輕的洪武七年律。不久,朝廷內的政治、經濟鬥爭日趨激化,相繼發生“空印案”、“胡黨案”和“郭桓案”,農民的反抗鬥爭也不時發生。朱元璋認為這是“亂世重現”,決定實行重典政策。他下令對“奸頑刁詐、貪贓之徒”實行法外加刑,並親自匯集一批法外加刑的案例。從洪武十八年(1385年)開始,他親自製定、頒布《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共236條,其中懲治貪官汙吏的達150條之多,而且極其嚴厲,共羅列有淩遲、梟首、夷族等懲罰,其嚴酷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


    由於懲處過於嚴酷,從洪武元年到十九年,竟然很少有官員做到任期期滿的,往往未及終考就遭到貶黜或被殺頭。因殺官太多,以至有些地方衙門無人辦公,朱元璋不得不實行“戴死罪、徙流還職”的辦法,叫判刑後的犯罪官吏,帶著鐐銬回到公堂辦公。


    洪武年間製青花執壺當然,利用重典酷刑打擊貪官汙吏隻是朱元璋反腐懲貪的一個重要方麵,而從嚴律己、罰不避親、加強教育、弘揚清正、倡導廉政則是朱元璋反腐懲貪的又一類重要措施。古人雲:正人先正己。朱元璋抓反腐敗首先從自身抓起。擊敗陳友諒後,其宮內有張鏤金床,有人勸他享用,他卻將鏤金床砸毀,說此床與昏君孟昶的七寶溺器一樣,用則喪誌。立朝之後,朱元璋就宣布,宮中不再設女樂,又下令儒士將古代無道昏君的劣跡編輯成書,供他閱讀,以便“知其喪亂之由,以為之戒耳”。他也曾親自審訊、處置了許多重大的貪汙案件,不僅殺曾立過大功的貪官,就連自己的親屬也殺。朱元璋的親侄兒朱文正立有顯赫戰功,官拜大都督,在鎮守江西期間,沉湎聲色,驕奢荒淫,朱元璋先將其免職,後又將他殺掉。駙馬都尉歐陽倫收受賄賂,偷運私茶到邊境販賣。朱元璋得知後,下令將歐陽倫處死。


    為了嚴束功臣,朱元璋特令工部製造申誡公侯鐵榜,對功臣的各種不法行為逐項規定處罰法律。同時,他經常表揚和越級提拔清介自持、忠勤不貪的官員,樹立典型。陶垕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時,治贓吏數十人,盡除宿弊,撫恤軍民,朱元璋下令表彰他。對於善始善終的循吏清官,朱元璋給予厚賞,並為他們修建府第;他們壽終時,朱元璋親自寫祭文,以彰其德;還將廉吏、清官的事跡列入《彰善榜》和《聖政記》之中。


    洪武丈量魚鱗圖從某種程度上說,朱元璋統治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對貪汙賄賂打擊最激烈、殺戮貪官汙吏最多的時期。盡管朱元璋在懲治貪官汙吏上,存在著嚴重的偏差和慘痛的教訓,但也收到了較大的成效,起到了“整肅一代的作用”。經過長期的嚴酷鬥爭,一大批腐敗的官員遭到懲處和打擊,官場風氣逐漸發生變化,明朝初期湧現出一批像陶安、陶垕仲、鄭士元、方克勤那樣的清官,使得政治清明,吏治廉正,一度深得民眾的擁護,明初清廉之風一直延續到明朝仁宗宣宗年間,達七八十年之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明朝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景峰/李金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景峰/李金玉並收藏正說明朝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