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戰略之父漢尼拔的軍事生涯 作者:[美]杜普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旦走出沼澤踏上幹地,漢尼拔首先讓部隊休息,然後南進並在弗拉彌尼烏斯看得一清二楚的地方襲擊鄰近地區,希望以此引他出戰。弗拉彌尼烏斯看著村莊遭焚時升起的濃煙不由得怒火中燒,但是他克製自己,不到時機決不進攻。他率全軍出動,遙遙尾隨漢尼拔通過伊特魯裏亞。顯然,迦太基軍是在向羅馬進發。漢尼拔完全知道後麵有羅馬人。他邊挑選戰場邊為弗拉彌尼烏斯設下了圈套。
特拉西梅諾湖戰役
漢尼拔走過了科托納城,沿著特拉西梅諾湖的北岸及東岸前進。在那裏,他發現了一個進行伏擊戰的理想陣地。據波利比烏斯與利維描述,那是介於特拉西梅諾湖與一片群山之間的一個峽穀,入口處是一條隻容得單人獨騎通過的隘路,盡頭處有一座從湖邊隆起的陡峭山岡將出口封閉。這也許是現今帕西那諾與托裏切拉之間的那個地區。
進入峽穀後,漢尼拔率領其伊比利亞與非洲部隊徑直來到穀地盡頭並在山下築營。同時,他將其餘兵力布置在峽穀東側居高臨下俯瞰特拉西梅諾湖的地方。騎兵的位置在近入口處,旁邊是高盧兵,輕武裝部隊介於高盧部隊與伊比利亞、非洲部隊之間。
弗拉彌尼烏斯在漢尼拔後麵數英裏處跟蹤前進,夜幕降臨時,便在湖畔安營。翌日,正如漢尼拔所必定希望的那樣,從湖麵上升起了一片濃霧,掩蔽了他在峽穀周圍布下的伏兵。弗拉彌尼烏斯清早拔營,走進狹窄的穀口,前後左右為濃霧所籠罩。他一路向峽穀盡頭急急而行,後麵跟著他那些急於求戰的士兵,全然不知迦太基人正埋伏在山中。
正當羅馬軍的後隊即將全部進入峽穀之時,其前隊已接近漢尼拔在峽穀南端的主力陣地。漢尼拔吹響號角,向全軍發出了進攻信號。迦太基人從三個方向直撲毫無戒備的羅馬軍。結果是一場屠殺。羅馬人由於無法排成作戰隊形,又無力抵擋這場襲擊,死亡者數以千計。為了拚命躲避迦太基人的刀劍與騎兵,許多人跳湖逃生,然而迦太基騎兵卻跟入湖中進行追殺。
大約有六千名羅馬兵逃入山中,結果遭到追擊並成為迦太基人的俘虜,羅馬方麵的兩個軍團及其輔助部隊,共計可能有二萬五千人,(實際上為四個軍團,因為每個羅馬軍團都帶有一個同盟國軍團。)不是被殺就是被擒,致使全軍覆沒。弗拉彌尼烏斯本人被高盧兵的一桿長矛戳透胸膛,與其部下一起陣亡,漢尼拔損失了大約一千五百人,大多數為高盧兵,他收容了數千名俘虜,同時卻把羅馬同盟國的士兵全部釋放,為安全起見,他把羅馬俘虜分散到他自己軍隊的各個單位中去。
在此以前羅馬政府在向國民介紹羅馬與漢尼拔交手失利的情況時總是文過飾非,搪塞過去,但是這次卻敗得太慘,無法再向國民隱瞞真相。多少年來,羅馬的百姓隻慣於聽捷報。這次失敗的消息一宣布,他們都大為震驚,不知所措。但是羅馬人不是軟弱的民族,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義大利的霸主了。據波利比烏斯記述,"元老院急起應付局勢,並就國家的前途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與磋商,其間急切地認真考慮了國難當前全體國民責無旁貸的使命以及如何才能完成這個使命等問題。"
羅馬禍不單行
特拉西梅諾湖畔的敗績傳到羅馬才剛三天,另一場慘敗的消息又接踵而來。特拉西梅諾湖戰役打響之前,另一位執政官格奈烏斯·塞爾維利烏斯得知漢尼拔就在他附近,於是他決定與弗拉彌尼烏斯會合。他派蓋尤斯·森特尼烏斯率領約四千名騎兵先行。特拉西梅諾湖戰役剛剛結束,漢尼拔得到情報說這支先遣部隊正向他接近,此時兩軍已相距不遠。他派馬哈爾巴率領一支輕步兵、騎兵混合分遣部隊前往阻截羅馬人。兩軍在何處發生遭遇,這一點史書末作記載,但是有記載說迦太基人殺死了羅馬軍的半數並俘獲了殘兵中的大部分。塞爾維利烏斯與少數部下落荒而逃得以倖免。
接連兩次慘敗在羅馬造成了危機。為了防止進一步的失敗,羅馬元老院決定,當此危急關頭必須有一位獨裁官:此人擁有絕對權力獨掌兵權,統帥全軍。結果,當選擔任獨裁官的是昆圖斯·法比烏斯,他後來被授予馬克西姆斯("偉大統帥"之意)的稱號。元老院同時指定馬爾可斯·彌努基烏斯·魯孚斯任"騎兵司令",其實是副統帥之職。法比烏斯立即招募了兩個新軍團並準備與塞爾維利烏斯殘部會合。
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
□ 作者:杜普伊[美]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http://.esh/</a>
第六章 坎尼戰役
漢尼拔與法比烏斯
漢尼拔在短時間內接連贏得兩次大捷,此時距羅馬隻有幾天行程了。很可能有人認為他本應進而攻打這座都城,但他卻知道得很清楚,羅馬的城防堅固,而且隻要他向它逼近,其人民必將群起武裝保衛這座城市。他手頭又無攻城器械,而沒有此種裝備要想恃勇攻城,其成功的可能性實在令人懷疑。因此他的決定不是立即攻城而是率領全軍長驅直入義大利鄉村地帶,力圖通過爭取羅馬同盟國加入他的事業來贏取勝利。
漢尼拔一路東進,翻過亞平寧山脈,然後折向南,跨過富庶的翁布裏亞省與皮塞農省。軍隊沿途搶掠,士兵們個個私囊肥足,漢尼拔的金庫也得到補充。然而大軍所至之處,沒有一個城市向其敞開大門。漢尼拔為自已不能吸引同盟者而感到失望。最後,他來到了阿普利亞北部與亞得裏亞海岸。他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設防營地。趁全軍休整之機,他得以從海上向迦太基發回一份有關其軍事行動的報告。
特拉西梅諾湖戰役
漢尼拔走過了科托納城,沿著特拉西梅諾湖的北岸及東岸前進。在那裏,他發現了一個進行伏擊戰的理想陣地。據波利比烏斯與利維描述,那是介於特拉西梅諾湖與一片群山之間的一個峽穀,入口處是一條隻容得單人獨騎通過的隘路,盡頭處有一座從湖邊隆起的陡峭山岡將出口封閉。這也許是現今帕西那諾與托裏切拉之間的那個地區。
進入峽穀後,漢尼拔率領其伊比利亞與非洲部隊徑直來到穀地盡頭並在山下築營。同時,他將其餘兵力布置在峽穀東側居高臨下俯瞰特拉西梅諾湖的地方。騎兵的位置在近入口處,旁邊是高盧兵,輕武裝部隊介於高盧部隊與伊比利亞、非洲部隊之間。
弗拉彌尼烏斯在漢尼拔後麵數英裏處跟蹤前進,夜幕降臨時,便在湖畔安營。翌日,正如漢尼拔所必定希望的那樣,從湖麵上升起了一片濃霧,掩蔽了他在峽穀周圍布下的伏兵。弗拉彌尼烏斯清早拔營,走進狹窄的穀口,前後左右為濃霧所籠罩。他一路向峽穀盡頭急急而行,後麵跟著他那些急於求戰的士兵,全然不知迦太基人正埋伏在山中。
正當羅馬軍的後隊即將全部進入峽穀之時,其前隊已接近漢尼拔在峽穀南端的主力陣地。漢尼拔吹響號角,向全軍發出了進攻信號。迦太基人從三個方向直撲毫無戒備的羅馬軍。結果是一場屠殺。羅馬人由於無法排成作戰隊形,又無力抵擋這場襲擊,死亡者數以千計。為了拚命躲避迦太基人的刀劍與騎兵,許多人跳湖逃生,然而迦太基騎兵卻跟入湖中進行追殺。
大約有六千名羅馬兵逃入山中,結果遭到追擊並成為迦太基人的俘虜,羅馬方麵的兩個軍團及其輔助部隊,共計可能有二萬五千人,(實際上為四個軍團,因為每個羅馬軍團都帶有一個同盟國軍團。)不是被殺就是被擒,致使全軍覆沒。弗拉彌尼烏斯本人被高盧兵的一桿長矛戳透胸膛,與其部下一起陣亡,漢尼拔損失了大約一千五百人,大多數為高盧兵,他收容了數千名俘虜,同時卻把羅馬同盟國的士兵全部釋放,為安全起見,他把羅馬俘虜分散到他自己軍隊的各個單位中去。
在此以前羅馬政府在向國民介紹羅馬與漢尼拔交手失利的情況時總是文過飾非,搪塞過去,但是這次卻敗得太慘,無法再向國民隱瞞真相。多少年來,羅馬的百姓隻慣於聽捷報。這次失敗的消息一宣布,他們都大為震驚,不知所措。但是羅馬人不是軟弱的民族,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義大利的霸主了。據波利比烏斯記述,"元老院急起應付局勢,並就國家的前途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與磋商,其間急切地認真考慮了國難當前全體國民責無旁貸的使命以及如何才能完成這個使命等問題。"
羅馬禍不單行
特拉西梅諾湖畔的敗績傳到羅馬才剛三天,另一場慘敗的消息又接踵而來。特拉西梅諾湖戰役打響之前,另一位執政官格奈烏斯·塞爾維利烏斯得知漢尼拔就在他附近,於是他決定與弗拉彌尼烏斯會合。他派蓋尤斯·森特尼烏斯率領約四千名騎兵先行。特拉西梅諾湖戰役剛剛結束,漢尼拔得到情報說這支先遣部隊正向他接近,此時兩軍已相距不遠。他派馬哈爾巴率領一支輕步兵、騎兵混合分遣部隊前往阻截羅馬人。兩軍在何處發生遭遇,這一點史書末作記載,但是有記載說迦太基人殺死了羅馬軍的半數並俘獲了殘兵中的大部分。塞爾維利烏斯與少數部下落荒而逃得以倖免。
接連兩次慘敗在羅馬造成了危機。為了防止進一步的失敗,羅馬元老院決定,當此危急關頭必須有一位獨裁官:此人擁有絕對權力獨掌兵權,統帥全軍。結果,當選擔任獨裁官的是昆圖斯·法比烏斯,他後來被授予馬克西姆斯("偉大統帥"之意)的稱號。元老院同時指定馬爾可斯·彌努基烏斯·魯孚斯任"騎兵司令",其實是副統帥之職。法比烏斯立即招募了兩個新軍團並準備與塞爾維利烏斯殘部會合。
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
□ 作者:杜普伊[美]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http://.esh/</a>
第六章 坎尼戰役
漢尼拔與法比烏斯
漢尼拔在短時間內接連贏得兩次大捷,此時距羅馬隻有幾天行程了。很可能有人認為他本應進而攻打這座都城,但他卻知道得很清楚,羅馬的城防堅固,而且隻要他向它逼近,其人民必將群起武裝保衛這座城市。他手頭又無攻城器械,而沒有此種裝備要想恃勇攻城,其成功的可能性實在令人懷疑。因此他的決定不是立即攻城而是率領全軍長驅直入義大利鄉村地帶,力圖通過爭取羅馬同盟國加入他的事業來贏取勝利。
漢尼拔一路東進,翻過亞平寧山脈,然後折向南,跨過富庶的翁布裏亞省與皮塞農省。軍隊沿途搶掠,士兵們個個私囊肥足,漢尼拔的金庫也得到補充。然而大軍所至之處,沒有一個城市向其敞開大門。漢尼拔為自已不能吸引同盟者而感到失望。最後,他來到了阿普利亞北部與亞得裏亞海岸。他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設防營地。趁全軍休整之機,他得以從海上向迦太基發回一份有關其軍事行動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