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般,伊軍怎能不敗?巴格達怎能不失?薩達姆怎能不倒?伊拉克怎能不亡?不僅巴格達之戰的結局並不意外,而且伊拉克戰爭的結局也是早就確定了的。當然,美軍有其所長,必有其短。伊軍沒有能力製其短,不等於美軍的所有對手都不懂得在作戰中避其所長,攻其所短。
看懂伊拉克戰爭,看出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的一些門道,看清巴格達陷落之“謎”,這不叫“長別人威風,滅自己誌氣”,而叫“知己知彼”,這是古今兵法第一要義。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好久沒有人講了,我今天倒是想起來了。他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但它首先是真老虎,它是要吃人的。因此,戰略上要藐視它,戰術上要重視它,但首先要重視它。至少,不要小看它。
伊軍之敗
伊軍之敗(1)
一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非對稱戰爭,美伊雙方軍事實力之懸殊,不可同日而語。伊軍的失敗,一點也不意外。可是,人們又覺得伊拉克軍隊不應該敗得這麽快、這麽慘。
這個“認知誤差”是怎麽來的呢?一方麵,人們對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的實力和全新戰法還認識不足。在此之前,大家對韓戰、越南戰爭比較熟悉,覺得那時候的美軍也不過如此。海灣戰爭,又覺得美軍狂轟濫炸而已,它的“左勾拳”剛出手就停住了,地麵進攻隻打了100個小時,說明不了太大問題。美軍攻下阿富汗,更覺得塔利班軍隊本來就不是什麽正規軍,美軍吃掉它也不算什麽太大的本事。總而言之,對美軍這隻真老虎、鐵老虎藐視有餘,重視不足。另一方麵,人們對伊拉克軍隊骨子裏的痼疾也沒有看透,總覺得按照伊軍的實力,它應該能夠抗一陣老美的,不至於打得如此窩囊,如此不堪一擊。人們哪裏知道,伊軍骨子裏的實際情況,同人們以往對它的印象相去甚遠。
不錯,伊拉克曾經是一個地區性軍事強國,它曾經咄咄逼人、爭強好戰,與伊朗一打就是八年,又恃強淩弱,悍然入侵科威特,讓鄰國畏懼,令世人側目。但自從海灣戰爭戰敗以來,伊拉克已是危樓一座,這次又來一陣不叫“沙漠風暴”的風暴,眼看它嘎啦啦倏忽間就倒塌了。
美軍打伊軍,採取的是“三步法”:第一步,在海灣戰爭中將伊軍肋骨打斷;第二步,通過十年製裁,將伊軍核生化牙齒敲掉;第三步,這次開戰前又利用“核查”將伊軍手腳捆住,不讓它得到戰爭準備的時間,然後突然開戰,將伊軍按倒在地,像打死狗似的打它。如此這般,還能指望伊軍打出什麽名堂?
二 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伊拉克造成的“外傷”加“內傷”,不是十年八年就能醫治得好的。
“戰敗”這個詞,無論對哪個國家都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字眼。在一場舉國迎敵的戰爭中戰敗,即使尚未滅國,也好比一個壯漢被一頓重拳打倒在地,輕則身受重傷,重則氣息奄奄。如果能得到長時間的醫治和將息,倖免一死,還能慢慢坐起來自己吃飯,那就值得慶幸了。可是當他搖搖晃晃身子還沒有完全站直,對方又立刻給他一頓重拳,他還能吃得消嗎?戰爭要比這複雜,但道理就這麽簡單。
戰敗之傷傷的是一個國家的元氣,這是極難恢復的。歷史上的戰敗之國,往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直不起腰來,有的幹脆從歷史上永遠消失了。指望伊拉克短短十來年就能醫治好海灣戰爭留給它的戰敗之傷、之痛,沒有的事。至少,隻要薩達姆政權不倒台,美國就絕對不肯為伊拉克提供一粒醫治戰爭創傷的“速效止痛丸”。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受了哪些“外傷”和“內傷”?
海灣戰爭,首當其衝遭到毀滅性打擊的,當然是伊拉克軍隊。海灣戰爭前,伊拉克總兵力達到120萬人(包括臨時動員的預備役人員),擁有坦克約5500輛、裝甲車約7000輛、大口徑火炮約3000門、作戰飛機約800架。戰敗後,伊軍總兵力銳減至38萬人,僅存坦克約2000輛(且多為老舊型號)、大口徑火炮約2500門、作戰飛機約300架。伊拉克全境550個大中型軍事目標、31個核生化相關設施,以及大部分機場、雷達、飛彈發射係統、指揮通信設施,均被摧毀。據評估,戰後伊軍所剩軍力已不足50%。美國發動海灣戰爭,目標之一是要“砸爛”
薩達姆的軍隊,這個目標基本實現了。戰敗十年多來,由於禁運、製裁,伊軍的武器裝備不但未能更新換代,而且連維修的零配件都無法得到,軍力怎能恢復?即使有所恢復,又能恢復到什麽程度?答案並不難找。
任何一支軍隊,都是靠本國的經濟來支撐的。一場海灣戰爭,伊拉克的經濟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它的基礎設施百分之四十毀於海灣戰爭,以石油產業為龍頭的工業生產陷於癱瘓,失業人口多達300萬,戰爭損失高達1200億至2000億美元。聯合國的調查報告稱,海灣戰爭使伊拉克經濟回到了“工業化前時代”。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報告更具體:伊拉克的通訊設施、煉油設施、交通設施均被摧毀70%左右。發電廠全部遭到轟炸,其中50%以上被摧毀。巴斯拉地區的橋樑幾乎全部被炸毀,幼發拉底河上的36座橋樑被炸毀33座。民用住宅炸毀約9000幢。戰敗後,伊拉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拿什麽來為伊拉克軍隊“療傷止痛”?戰爭畢竟不是遊戲,戰爭更不是玩笑。薩達姆打兩伊戰爭打了八年還不過癮,又悍然出兵入侵科威特,看看吧,換來什麽結果。
看懂伊拉克戰爭,看出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的一些門道,看清巴格達陷落之“謎”,這不叫“長別人威風,滅自己誌氣”,而叫“知己知彼”,這是古今兵法第一要義。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好久沒有人講了,我今天倒是想起來了。他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但它首先是真老虎,它是要吃人的。因此,戰略上要藐視它,戰術上要重視它,但首先要重視它。至少,不要小看它。
伊軍之敗
伊軍之敗(1)
一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非對稱戰爭,美伊雙方軍事實力之懸殊,不可同日而語。伊軍的失敗,一點也不意外。可是,人們又覺得伊拉克軍隊不應該敗得這麽快、這麽慘。
這個“認知誤差”是怎麽來的呢?一方麵,人們對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的實力和全新戰法還認識不足。在此之前,大家對韓戰、越南戰爭比較熟悉,覺得那時候的美軍也不過如此。海灣戰爭,又覺得美軍狂轟濫炸而已,它的“左勾拳”剛出手就停住了,地麵進攻隻打了100個小時,說明不了太大問題。美軍攻下阿富汗,更覺得塔利班軍隊本來就不是什麽正規軍,美軍吃掉它也不算什麽太大的本事。總而言之,對美軍這隻真老虎、鐵老虎藐視有餘,重視不足。另一方麵,人們對伊拉克軍隊骨子裏的痼疾也沒有看透,總覺得按照伊軍的實力,它應該能夠抗一陣老美的,不至於打得如此窩囊,如此不堪一擊。人們哪裏知道,伊軍骨子裏的實際情況,同人們以往對它的印象相去甚遠。
不錯,伊拉克曾經是一個地區性軍事強國,它曾經咄咄逼人、爭強好戰,與伊朗一打就是八年,又恃強淩弱,悍然入侵科威特,讓鄰國畏懼,令世人側目。但自從海灣戰爭戰敗以來,伊拉克已是危樓一座,這次又來一陣不叫“沙漠風暴”的風暴,眼看它嘎啦啦倏忽間就倒塌了。
美軍打伊軍,採取的是“三步法”:第一步,在海灣戰爭中將伊軍肋骨打斷;第二步,通過十年製裁,將伊軍核生化牙齒敲掉;第三步,這次開戰前又利用“核查”將伊軍手腳捆住,不讓它得到戰爭準備的時間,然後突然開戰,將伊軍按倒在地,像打死狗似的打它。如此這般,還能指望伊軍打出什麽名堂?
二 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伊拉克造成的“外傷”加“內傷”,不是十年八年就能醫治得好的。
“戰敗”這個詞,無論對哪個國家都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字眼。在一場舉國迎敵的戰爭中戰敗,即使尚未滅國,也好比一個壯漢被一頓重拳打倒在地,輕則身受重傷,重則氣息奄奄。如果能得到長時間的醫治和將息,倖免一死,還能慢慢坐起來自己吃飯,那就值得慶幸了。可是當他搖搖晃晃身子還沒有完全站直,對方又立刻給他一頓重拳,他還能吃得消嗎?戰爭要比這複雜,但道理就這麽簡單。
戰敗之傷傷的是一個國家的元氣,這是極難恢復的。歷史上的戰敗之國,往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直不起腰來,有的幹脆從歷史上永遠消失了。指望伊拉克短短十來年就能醫治好海灣戰爭留給它的戰敗之傷、之痛,沒有的事。至少,隻要薩達姆政權不倒台,美國就絕對不肯為伊拉克提供一粒醫治戰爭創傷的“速效止痛丸”。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受了哪些“外傷”和“內傷”?
海灣戰爭,首當其衝遭到毀滅性打擊的,當然是伊拉克軍隊。海灣戰爭前,伊拉克總兵力達到120萬人(包括臨時動員的預備役人員),擁有坦克約5500輛、裝甲車約7000輛、大口徑火炮約3000門、作戰飛機約800架。戰敗後,伊軍總兵力銳減至38萬人,僅存坦克約2000輛(且多為老舊型號)、大口徑火炮約2500門、作戰飛機約300架。伊拉克全境550個大中型軍事目標、31個核生化相關設施,以及大部分機場、雷達、飛彈發射係統、指揮通信設施,均被摧毀。據評估,戰後伊軍所剩軍力已不足50%。美國發動海灣戰爭,目標之一是要“砸爛”
薩達姆的軍隊,這個目標基本實現了。戰敗十年多來,由於禁運、製裁,伊軍的武器裝備不但未能更新換代,而且連維修的零配件都無法得到,軍力怎能恢復?即使有所恢復,又能恢復到什麽程度?答案並不難找。
任何一支軍隊,都是靠本國的經濟來支撐的。一場海灣戰爭,伊拉克的經濟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它的基礎設施百分之四十毀於海灣戰爭,以石油產業為龍頭的工業生產陷於癱瘓,失業人口多達300萬,戰爭損失高達1200億至2000億美元。聯合國的調查報告稱,海灣戰爭使伊拉克經濟回到了“工業化前時代”。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報告更具體:伊拉克的通訊設施、煉油設施、交通設施均被摧毀70%左右。發電廠全部遭到轟炸,其中50%以上被摧毀。巴斯拉地區的橋樑幾乎全部被炸毀,幼發拉底河上的36座橋樑被炸毀33座。民用住宅炸毀約9000幢。戰敗後,伊拉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拿什麽來為伊拉克軍隊“療傷止痛”?戰爭畢竟不是遊戲,戰爭更不是玩笑。薩達姆打兩伊戰爭打了八年還不過癮,又悍然出兵入侵科威特,看看吧,換來什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