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項王既得脫圍而出,走至烏江地方,卻值烏江亭長泊船岸旁,請項王渡江過去,並且進言道:“江東雖小,地方千裏,亦足自王。臣有一船,願大王急渡。”


    項王聽了,笑對亭長說道:“天意亡我,方至敗剩孑然一身,俺又何必再渡?且俺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如今一無生還。即使江東父老,憐俺助俺,再願王俺,然俺還有什麽麵目去見他們呢?”


    說著,後麵塵頭大起,料知漢兵復又追到,亭長又數數催促。


    項王喟然道:“俺知公為忠厚長者,厚情可感,無以為報。惟座下烏騅馬,隨俺五年,日行千裏,臨陣無敵。今俺不忍殺此馬,特把它賜公,後日見馬猶如見俺,也罷!”一麵說,一麵跳下馬來。正在令部卒將馬牽付亭長的時候,說也奇怪,那馬竟會掉下幾滴悲淚,低首長鳴起來。項王不忍心去看它,隻命部騎皆下馬步行,各持短刀,轉身等候漢兵。那時漢兵已經一齊趕至,項王又鼓勇再戰,亂刺蠻劈,復斃漢營兵將數百十人,自身也受了十幾處傷創。陡見有數騎將弛至,識得一人是呂馬童,淒聲向他道:“爾非俺的舊友麽?”呂馬童一見項王在和他說話,不敢正視,既把身子縮退後麵,旁顧僚將王翳道:“這位就是項王。”項王卻已聽得,復對呂馬童道:“俺聞漢王懸有賞金,得俺首級者,賜千金,封邑萬戶。俺今日就賞一個人情給爾罷!”就畢復朝了烏騅馬,把他的頭接連點了幾點之後,便用劍自刎。


    哀哉!年僅三十有了。


    項王既已自刎,所餘有二十六騎,亦皆逃散。漢營兵將,卻來奪項王屍體,竟至自相殘殺,死了無數。後來是王翳得了頭顱,呂馬童、楊喜、呂勝、楊武等四將,各得一體,持向漢王報功。漢王見了,命將項王五體湊合,果然相符,便封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附楚諸城一聽項王已歿,自然望風請降。獨有魯城堅守不下,漢王大怒,正想踏平魯城。


    不料到了城下,一片弦誦之聲,不絕於耳。復又轉念道:“魯為知禮之邦,為主守節,並不為錯,何妨設法招降,藉服人心。”便將項王首級令將士挑在竿上,舉示城上守兵道:“降者免死,抗者屠其三族!”魯城官吏,私相商議道:“漢王先禮後兵,我們隻好出降,保全民命。”眾謀僉同,開城迎降。漢王因為從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魯雖後降,足表對於魯公的忠心,即以魯公禮,收葬項王屍身。且就榖城西隅,告窆築墳,親為發喪,泣吊盡禮,將士動容,祭畢方還。現在河南省河陽縣有項羽之墓,就是他當日自刎的地方。今日的烏浦,在安徽省和縣東北,置有祠宇,號為西楚霸王廟。這些不必說它。單說那時漢王因見對頭已死,天下惟其獨尊,心中一喜,便將項氏宗族,一律赦死。又感項伯相救之情,封為射陽侯,賜姓劉氏。其外的項襄、單佗等人,也都賜姓封爵。此時各路諸侯,無不附勢輸誠,惟臨江王共敖子尉,嗣爵為主,懷羽舊恩,不肯臣服,經漢王派劉賈往討,旬日平定。漢王見大事楚楚,即日還至定陶,又與張良、陳平二人,密議一事,諸將概不知道。正是:危時不慮生他誌,事後惟防有貳心。


    不知漢王與張陳二人所議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即帝位侮辱人臣分王封栽培子弟


    卻說漢王與張良、陳平二人商議之事,乃是項羽已除,諸侯歸附,外亂既平,內防宜固。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


    不先下手為強,預令收回帥印,恐怕將來尾大不掉,一有二心,便難製服。所以要將韓信的兵權奪去,僅畀虛名,始足放心。


    他們君臣三人,商量妥當。即由漢王不動聲色,親自趨至韓信營中。韓信一見漢王駕到,慌忙出迎,同入帳內,奉漢王上坐。


    但聽得漢王麵諭道:“將軍屢建奇功,得平強項,寡人心慰之餘,始終不忘將軍之助。惟將軍連年征討,定已精神疲乏,理應及時休息,寡人之心稍安。況且天下既定,不復勞師,將軍可將帥印繳還,仍就原鎮去罷。”韓信聽了,無辭可拒,隻得取出印符,交還漢王。漢王攜印去後,過不多時,又傳出一令,說是楚地已定,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生長楚中,素諳楚事,應改封為楚王,鎮守淮北,定都下邳。


    魏相國彭越,勸撫魏民,屢破楚軍,今即將魏地加封,號稱梁王,就都定陶等語。


    彭越得了王封,自然歡喜,拜謝漢,受印而去。惟有韓信,易齊為楚,知道漢王記得前嫌,不願使他王齊。但既改楚,大丈夫衣錦歸鄉,也足吐氣,便遵了命令,即日榮歸。


    到了下邳,首先差人分頭去覓漂母及受辱胯下的惡少年。


    漂母先到,韓信下座慰問,賞賜千金,漂母拜謝去訖。既而惡少年到來,早已嚇得麵無人色,叩頭謝罪。韓信笑道:“君勿懼,我若無君當日的一激,也未必出去從軍。老死牖下,至今仍是一個白衣人罷了。現授汝為中尉官。”惡少年謹謝道:“小人愚頑,蒙大王不記前事,不罪已足感恩,哪敢再事受爵。”


    韓信微笑道:“我願妝為官,何必固辭?”惡少年始再拜退出。


    韓信復與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張敖即張耳之子,是年張耳病歿,張敖嗣爵,——燕王臧荼等,聯名上疏,尊漢王為皇帝。疏辭略雲:先時秦王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二十八朝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民國]徐哲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民國]徐哲身並收藏漢宮二十八朝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