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大失所望,在日記中寫道:“簡直無法工作。
後來當霍普金斯來時,我毫不客氣地提及此事。
我說,我們即將召開一次決定性會議,但我們卻從未像現在這樣,對要探討的問題和我們與大熊一起提出某些問題的方式意見不一,而大 熊倒很可能知道他要幹什麽。”
晚宴後,邱吉爾就與羅斯福踏上了前往雅爾達的航程。
邱吉爾懷疑羅斯福總統的身體狀況是否影響了他那機敏、準確的判斷力。
羅斯福總統的身體狀況的確急劇惡化了,兩個多月後就與世長辭,給歷史學家們留下永遠也討論不清的問題:羅斯福總統是否因身體狀況 差而在雅爾達向史達林讓步過多。
其實,邱吉爾有邱吉爾的想法;羅斯福也有羅斯福自己的意圖。
他首先考慮的是美國利益,而不想為英國火中取栗。
羅斯福總統並非不關心邱吉爾關心的那些問題,但他更關心遠在太平洋上的戰事。
日本軍閥已被美國軍隊打得體無完膚,曾驕橫一時的日本帝國海軍已潰不成軍,無還手之力;日本本土通往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已被美國 艦艇切斷,本土正在遭受美國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巨型轟炸機越來越猛的轟炸。
美國軍隊馬上就要在日本的沖繩島登陸,拉開進攻日本本土的序幕,羅斯福從一開始就沒有懷疑太平洋戰爭的結局,但也未像現在這樣擔 心過。
---------------
18.從雅爾達到齊格菲防線(3)
---------------
發了瘋的日本人竟喊出“1億玉碎”的口號,組織起“神風特攻隊”,駕駛裝滿炸藥的飛機撞擊美國軍艦。
美國軍人需要以40人的代價才能打死一個日本人。
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如果美國在日本本土登陸並征服日本,至少要付出傷亡120萬人的代價。
羅斯福要挽救這120萬美國青年的生命,要史達林幫忙,出兵中國東北,消滅有百萬之眾的日本精銳之旅關東軍。
因此他不想同史達林搞僵,更不想替邱吉爾維護英國在東歐的影響和它龐大的殖民帝國。
提起英國的殖民地,羅斯福就氣不打一處來,多次在這個問題上與邱吉爾衝突。
邱吉爾曾憤憤不平地對羅斯福說:“我認為您在試圖搞垮大英帝國。”
羅斯福的確是這樣,毫不客氣地回擊道:“你們開發印度、緬甸、爪哇的資源,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而又不給當地居民以教育、像樣的 生活水平和最低的衛生條件。
你們做的一切,正是在否定和平的任何價值。”
他甚至對兒子埃利奧特說:“殖民體係意味著戰爭。”
羅斯福不想給史達林留下英美兩國沆瀣一氣向蘇聯施壓的印象。
他相信自己的內在的感召力和對史達林的影響力。
臨行前,羅斯福對妻子伊莉諾說:“我若能發展同史達林元帥的個人關係,定能大有作為。”
羅斯福是要大有作為,為人類留下一份將受益無窮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1945年4月25日,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成立大會。
經過兩個月的討論協商,於6月26日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成立了聯合國組織。
在此之前,美英蘇三國代表於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在美國華盛頓的敦巴頓橡樹園進行談判,簽署了關於建立維護和平與安全的普遍性 國際組織的“建議草案”。
9月29日至10月7日,美英代表又同中國代表在敦巴頓橡樹園會商(蘇聯因尚未對日作戰,故不便與中國代表開會)。
中國代表同意“建議草案”,但提出了三點補充。
這些補充提議獲得蘇聯的贊同。
於是便作為四強一致同意的提案,於1945午5月1日提交舊金山會議審查。
美、英、蘇、中四國還作為發起國,邀請其他46國派代表出席舊金山會議;被邀國的條件是,曾對德意日軸心國之中的一國宣戰。
羅斯福總統同1919年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一樣,堅信人類需要一個超國家的有效國際組織來規定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製止戰爭 ,製裁或出兵打擊未來的侵略國。
威爾遜總統倡議成立了國際聯盟。
但國際聯盟同威爾遜總統的政治生涯一樣,以悲劇而告終。
羅斯福總統要避免自己重蹈威爾遜總統的悲劇。
他堅信正義、法律、道義的力量,但也承認大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鑑於此,羅斯福需要史達林的合作,希望一道攜手共造和平。
他比邱吉爾要看得更遠一些。
載有700餘名英美兩國政府要員的25架大型運輸機,經過7個半小時的飛行,穿過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蘇聯克裏米亞的機場 著陸。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早已等候在機場,陪著邱吉爾和羅斯福驅車前往80英裏以外的雅爾達。
沿途“人口稀疏的村莊,展現出殘酷戰爭留下的創傷:劫掠一空的房舍,橫七豎八躺著的燒焦的坦克和打壞的德國車廂。
羅斯福和女兒安娜坐在第一輛車上,注視著這種戰爭景象,對德國人的痛恨油然而生。”
後來當霍普金斯來時,我毫不客氣地提及此事。
我說,我們即將召開一次決定性會議,但我們卻從未像現在這樣,對要探討的問題和我們與大熊一起提出某些問題的方式意見不一,而大 熊倒很可能知道他要幹什麽。”
晚宴後,邱吉爾就與羅斯福踏上了前往雅爾達的航程。
邱吉爾懷疑羅斯福總統的身體狀況是否影響了他那機敏、準確的判斷力。
羅斯福總統的身體狀況的確急劇惡化了,兩個多月後就與世長辭,給歷史學家們留下永遠也討論不清的問題:羅斯福總統是否因身體狀況 差而在雅爾達向史達林讓步過多。
其實,邱吉爾有邱吉爾的想法;羅斯福也有羅斯福自己的意圖。
他首先考慮的是美國利益,而不想為英國火中取栗。
羅斯福總統並非不關心邱吉爾關心的那些問題,但他更關心遠在太平洋上的戰事。
日本軍閥已被美國軍隊打得體無完膚,曾驕橫一時的日本帝國海軍已潰不成軍,無還手之力;日本本土通往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已被美國 艦艇切斷,本土正在遭受美國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巨型轟炸機越來越猛的轟炸。
美國軍隊馬上就要在日本的沖繩島登陸,拉開進攻日本本土的序幕,羅斯福從一開始就沒有懷疑太平洋戰爭的結局,但也未像現在這樣擔 心過。
---------------
18.從雅爾達到齊格菲防線(3)
---------------
發了瘋的日本人竟喊出“1億玉碎”的口號,組織起“神風特攻隊”,駕駛裝滿炸藥的飛機撞擊美國軍艦。
美國軍人需要以40人的代價才能打死一個日本人。
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如果美國在日本本土登陸並征服日本,至少要付出傷亡120萬人的代價。
羅斯福要挽救這120萬美國青年的生命,要史達林幫忙,出兵中國東北,消滅有百萬之眾的日本精銳之旅關東軍。
因此他不想同史達林搞僵,更不想替邱吉爾維護英國在東歐的影響和它龐大的殖民帝國。
提起英國的殖民地,羅斯福就氣不打一處來,多次在這個問題上與邱吉爾衝突。
邱吉爾曾憤憤不平地對羅斯福說:“我認為您在試圖搞垮大英帝國。”
羅斯福的確是這樣,毫不客氣地回擊道:“你們開發印度、緬甸、爪哇的資源,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而又不給當地居民以教育、像樣的 生活水平和最低的衛生條件。
你們做的一切,正是在否定和平的任何價值。”
他甚至對兒子埃利奧特說:“殖民體係意味著戰爭。”
羅斯福不想給史達林留下英美兩國沆瀣一氣向蘇聯施壓的印象。
他相信自己的內在的感召力和對史達林的影響力。
臨行前,羅斯福對妻子伊莉諾說:“我若能發展同史達林元帥的個人關係,定能大有作為。”
羅斯福是要大有作為,為人類留下一份將受益無窮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1945年4月25日,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成立大會。
經過兩個月的討論協商,於6月26日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成立了聯合國組織。
在此之前,美英蘇三國代表於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在美國華盛頓的敦巴頓橡樹園進行談判,簽署了關於建立維護和平與安全的普遍性 國際組織的“建議草案”。
9月29日至10月7日,美英代表又同中國代表在敦巴頓橡樹園會商(蘇聯因尚未對日作戰,故不便與中國代表開會)。
中國代表同意“建議草案”,但提出了三點補充。
這些補充提議獲得蘇聯的贊同。
於是便作為四強一致同意的提案,於1945午5月1日提交舊金山會議審查。
美、英、蘇、中四國還作為發起國,邀請其他46國派代表出席舊金山會議;被邀國的條件是,曾對德意日軸心國之中的一國宣戰。
羅斯福總統同1919年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一樣,堅信人類需要一個超國家的有效國際組織來規定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製止戰爭 ,製裁或出兵打擊未來的侵略國。
威爾遜總統倡議成立了國際聯盟。
但國際聯盟同威爾遜總統的政治生涯一樣,以悲劇而告終。
羅斯福總統要避免自己重蹈威爾遜總統的悲劇。
他堅信正義、法律、道義的力量,但也承認大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鑑於此,羅斯福需要史達林的合作,希望一道攜手共造和平。
他比邱吉爾要看得更遠一些。
載有700餘名英美兩國政府要員的25架大型運輸機,經過7個半小時的飛行,穿過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蘇聯克裏米亞的機場 著陸。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早已等候在機場,陪著邱吉爾和羅斯福驅車前往80英裏以外的雅爾達。
沿途“人口稀疏的村莊,展現出殘酷戰爭留下的創傷:劫掠一空的房舍,橫七豎八躺著的燒焦的坦克和打壞的德國車廂。
羅斯福和女兒安娜坐在第一輛車上,注視著這種戰爭景象,對德國人的痛恨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