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雖然同意隆美爾的戰略方針,但這個決定其實是剝奪了西線總司令和b集團軍群司令對裝甲部隊的指揮權和第15集團軍的調動權,也 就奪走了隆美爾手中最鋒利、最令盟軍膽寒的利劍。
希特勒做出這個荒謬的決定,鑄成最後的戰役失敗。
但他似乎擺脫了“堅韌”計劃的影響,開始越來越注意諾曼第,覺得盟軍登陸後的首要目標是瑟堡。
4月6日,希特勒對約德爾說:“英國人為對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
從他們最近實行的限製等措施來看,他決不會按常規辦法幹的。
我不能不感到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寡廉鮮恥的偽裝罷了。”
他指著諾曼第道:“我贊成把全部部隊調到這兒。”
但希特勒沒有把駐加來精銳的第15集團軍調到諾曼第。
隆美爾覺得諾曼第防禦過於薄弱,於是把精銳的第352師調到諾曼第的“奧馬哈”灘,以驚人的精力營建“大西洋壁壘”。
從諾曼第到加來,德軍和征來的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修工事,埋地雷。
其工事設計之巧妙,之堅固,種類之多,布雷區麵積之大,遠遠勝過日本軍隊在太平洋島嶼的防禦工事,在世界戰爭史上極為罕見。
在隆美爾拚命修工事的同時,盟軍“霸王”行動的準備工作也進入最後階段。
從1944年2月到6月6日登陸(d日),盟國的戰略空軍和戰術空軍對法國的鐵路、公路係統進行了連續4個月的猛烈轟炸,以把加來和諾曼第區 孤立起來,阻滯德軍增援。
盟國航空兵在4個月內對80個鐵路、公路目標襲擊2萬架次,投彈762萬噸,摧毀了其中的51個,嚴重破壞了25個。
在d日,加來、諾曼第周圍240公裏內75%的鐵路不能使用,900多台機車和16萬節車皮被炸毀,整個法國西北部鐵路係統一片混亂,陷於 癱瘓。
在空軍進行戰場遮斷的同時,在英國的英美加三國軍隊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臨戰訓練。
盟軍選擇與諾曼第相同的海灘,反覆進行實兵演習。
建立訓練基地,仿造海灘的岩石、峭壁、壕溝、鐵絲網、暗堡、反坦克壕,讓突擊部隊不斷演練。
對空降部隊的訓練也精心安排。
盟軍先製出空降地域的詳細模型,樹木的高低、房屋的大小,都按正確的比例製造。
然後飛機從模型上方飛過,拍成電影,模擬成飛機從諾曼第上空飛過的景象。
空降兵反覆看這部黑白電影,再看加上藍色濾片鏡拍成的片子,以體會在月光下空降的情況。
5月3日至8日,盟軍進行全過程最後一次聯合演習。
5月15日上午,所有盟軍將領和英王喬治六世、英國首相邱吉爾、英國戰時內閣成員聚集在倫敦聖保羅學校一所哥德式建築物中,最後覆審 “霸王”計劃。
室內鴉雀無聲,氣氛緊張。
英國海軍大臣坎寧安後來回憶道:“萬一德國人白天來一次大規模空襲,從房頂落下顆炸彈,後果真不堪設想。”
---------------
14.隱蔽之下的緊鑼密鼓(7)
---------------
一個在場的美國海軍上將這樣回憶與會人員當時的心境:“我們都好像認為,這麽多的齒輪要嚙合得恰到好處,除非神靈保佑。
有一個齒輪失靈,就可能使各種力量失去平衡,引起混亂。
所有的人都清楚自己的負擔有多重。”
這位海軍上將接著回憶道:“艾森豪首先起身講了10分鍾,據說他一笑值10個師,那一天值得更多……
他冷靜而充滿信心的話,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我們心中的疑雲被驅散了。
他講完話,緊張的氣氛頓時消失了。
要求每個人承擔這麽重的責任,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
然而這裏就有這樣一個心平氣和的人。”
邱吉爾最後做總結髮言:“先生們,我對這一事業的立場越來越堅定了。”
5月下旬,盟國海軍開始清除航道的水雷,設置浮標,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但天有不測風雲。
如此規模的兩棲作戰,涉及各軍兵種,而各軍兵種對天氣條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盟軍最高司令部根據三軍要求,責成氣象委員會研究了50年來英吉利海峽的天氣圖,初步確定6日為d日,即登陸日,並責成氣象委員會密 切注視天氣變化。
氣象委員會主任兼艾森豪首席氣象顧問的是英國氣象學教授斯塔格空軍上校。
艾森豪極為重視斯塔格教授的工作,每周都同氣象專家們舉行兩次會議。
隨著d日的臨近,艾森豪同三軍將領每天兩次聽取最近的天氣預報。
5月29日(星期一),艾森豪聽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斯塔格教授說:本周氣象條件適於作戰,但到周末有暫時波動,6月5日和6日很可能有暴風雨。
眾將領頗為不安。
6月2日(星期五),斯塔格教授在會上說:“天氣狀況已經變化,現在可能成為很大的威脅。”
艾森豪問:6月6日和7日的情況如何?
回答是風力不會很大,但雲量很大。
希特勒做出這個荒謬的決定,鑄成最後的戰役失敗。
但他似乎擺脫了“堅韌”計劃的影響,開始越來越注意諾曼第,覺得盟軍登陸後的首要目標是瑟堡。
4月6日,希特勒對約德爾說:“英國人為對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
從他們最近實行的限製等措施來看,他決不會按常規辦法幹的。
我不能不感到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寡廉鮮恥的偽裝罷了。”
他指著諾曼第道:“我贊成把全部部隊調到這兒。”
但希特勒沒有把駐加來精銳的第15集團軍調到諾曼第。
隆美爾覺得諾曼第防禦過於薄弱,於是把精銳的第352師調到諾曼第的“奧馬哈”灘,以驚人的精力營建“大西洋壁壘”。
從諾曼第到加來,德軍和征來的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修工事,埋地雷。
其工事設計之巧妙,之堅固,種類之多,布雷區麵積之大,遠遠勝過日本軍隊在太平洋島嶼的防禦工事,在世界戰爭史上極為罕見。
在隆美爾拚命修工事的同時,盟軍“霸王”行動的準備工作也進入最後階段。
從1944年2月到6月6日登陸(d日),盟國的戰略空軍和戰術空軍對法國的鐵路、公路係統進行了連續4個月的猛烈轟炸,以把加來和諾曼第區 孤立起來,阻滯德軍增援。
盟國航空兵在4個月內對80個鐵路、公路目標襲擊2萬架次,投彈762萬噸,摧毀了其中的51個,嚴重破壞了25個。
在d日,加來、諾曼第周圍240公裏內75%的鐵路不能使用,900多台機車和16萬節車皮被炸毀,整個法國西北部鐵路係統一片混亂,陷於 癱瘓。
在空軍進行戰場遮斷的同時,在英國的英美加三國軍隊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臨戰訓練。
盟軍選擇與諾曼第相同的海灘,反覆進行實兵演習。
建立訓練基地,仿造海灘的岩石、峭壁、壕溝、鐵絲網、暗堡、反坦克壕,讓突擊部隊不斷演練。
對空降部隊的訓練也精心安排。
盟軍先製出空降地域的詳細模型,樹木的高低、房屋的大小,都按正確的比例製造。
然後飛機從模型上方飛過,拍成電影,模擬成飛機從諾曼第上空飛過的景象。
空降兵反覆看這部黑白電影,再看加上藍色濾片鏡拍成的片子,以體會在月光下空降的情況。
5月3日至8日,盟軍進行全過程最後一次聯合演習。
5月15日上午,所有盟軍將領和英王喬治六世、英國首相邱吉爾、英國戰時內閣成員聚集在倫敦聖保羅學校一所哥德式建築物中,最後覆審 “霸王”計劃。
室內鴉雀無聲,氣氛緊張。
英國海軍大臣坎寧安後來回憶道:“萬一德國人白天來一次大規模空襲,從房頂落下顆炸彈,後果真不堪設想。”
---------------
14.隱蔽之下的緊鑼密鼓(7)
---------------
一個在場的美國海軍上將這樣回憶與會人員當時的心境:“我們都好像認為,這麽多的齒輪要嚙合得恰到好處,除非神靈保佑。
有一個齒輪失靈,就可能使各種力量失去平衡,引起混亂。
所有的人都清楚自己的負擔有多重。”
這位海軍上將接著回憶道:“艾森豪首先起身講了10分鍾,據說他一笑值10個師,那一天值得更多……
他冷靜而充滿信心的話,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我們心中的疑雲被驅散了。
他講完話,緊張的氣氛頓時消失了。
要求每個人承擔這麽重的責任,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
然而這裏就有這樣一個心平氣和的人。”
邱吉爾最後做總結髮言:“先生們,我對這一事業的立場越來越堅定了。”
5月下旬,盟國海軍開始清除航道的水雷,設置浮標,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但天有不測風雲。
如此規模的兩棲作戰,涉及各軍兵種,而各軍兵種對天氣條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盟軍最高司令部根據三軍要求,責成氣象委員會研究了50年來英吉利海峽的天氣圖,初步確定6日為d日,即登陸日,並責成氣象委員會密 切注視天氣變化。
氣象委員會主任兼艾森豪首席氣象顧問的是英國氣象學教授斯塔格空軍上校。
艾森豪極為重視斯塔格教授的工作,每周都同氣象專家們舉行兩次會議。
隨著d日的臨近,艾森豪同三軍將領每天兩次聽取最近的天氣預報。
5月29日(星期一),艾森豪聽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斯塔格教授說:本周氣象條件適於作戰,但到周末有暫時波動,6月5日和6日很可能有暴風雨。
眾將領頗為不安。
6月2日(星期五),斯塔格教授在會上說:“天氣狀況已經變化,現在可能成為很大的威脅。”
艾森豪問:6月6日和7日的情況如何?
回答是風力不會很大,但雲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