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進攻蘇聯的準備工作完全按照規定時序緊張地進行。戰略戰術計劃的製定十分謹慎,異常周密,僅寫成的文字就達數萬頁,繪製的地 圖和示意圖多達數千張。富有經驗的將軍們和總參謀部的軍官們係統而詳盡地研究了進攻蘇聯的侵略計劃。1940年8月1日,馬克斯將軍向哈爾 德將軍呈報了對蘇作戰的第一份確切方案。“閃電戰”思想是這一方案的基礎。馬克斯建議組建兩個突擊集團,其任務是務必推進到頓河羅斯 托夫—高爾基城—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爾後抵達烏拉爾。馬克斯認為,占領莫斯科將具有導致“蘇聯停止抵抗”的決定性意義。預計實現擊 潰蘇聯的計劃耗時9—17周。


    在凱特爾報告用於進攻蘇聯的戰略基地的工程技術準備還存在不足之後,根據約德爾的指示,於8月9日起草了一個取名為“東方建設”的 絕密級訓令。其中,強調要加強對蘇作戰的後備設施的建設,如修復和建造鐵路、公路、營房、旅館、機場、靶場、倉庫和通信線路。與此同 時,對新兵團的組建和戰備也作出了規定。


    1940年8月底,法西斯德國對蘇戰爭計劃的基本方案已製定完畢。它採用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名稱。“巴巴羅薩”,是蓄有紅鬍子的德國 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用他的綽號為計劃命名,用意就是為了“消滅俄羅斯的有生力量”。無限製地使用最殘酷的武裝暴力手段進行滅絕人 性戰爭的思想,奠定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基礎。該計劃經希特勒、凱特爾、勃勞希契、哈爾德和其他將軍參加的作戰會議討論後,交由陸軍 副總參謀長保盧斯上將負責修訂。哈爾德命令保盧斯詳細製定出以130—140個師的兵力入侵蘇聯的計劃。入侵目的在於圍殲蘇聯西部的蘇軍, 並前進到阿斯特拉罕—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


    保盧斯認為,必須建立三個集團軍群:用以進攻列寧格勒的“北”集團軍群;用以進攻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 ;用以進攻基輔的“南”集團軍群。


    1940年8月開始的對“巴巴羅薩”計劃的初步擬製工作,以兩次軍事演習的實施而告結束。1940年11月底至12月初,設在佐森的陸軍總參謀 部在保盧斯的領導下,進行了一係列大規模的作戰演習。哈爾德上將、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豪辛格上校和其他高級參謀人員以及開始對蘇侵略 行動準備的各集團軍群和集團軍的司令部參加了演習。演習剛一結束,陸軍總參謀長就利用演習的理論成果主持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在會上 ,一位集團軍的部長金采爾上校作了報告,詳細介紹了蘇聯的經濟和地理情況,並對蘇聯紅軍進行了分析。


    佐森軍事演習意味著法西斯德軍在策劃反蘇侵略戰爭的戰爭道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


    1940年12月5日,在希特勒主持的一次例行秘密會議上,以哈爾德為代表的陸軍最高指揮部報告了密語代號為“奧托”的進攻蘇聯的計劃。 該計劃是依據參謀部人員的演習結果擬定的。其核心論點是:按既定計劃以最快速度開始備戰,戰役發起時間初步定在1941年5月。希特勒同意 了這一計劃。會後第二天即12月6日,約德爾委託瓦爾利蒙特將軍根據大本營會議通過的決定,起草對蘇戰爭的訓令。6天後,瓦爾利蒙特就把 起草好的第2l號訓令呈報給約德爾。約德爾稍加修改後即上送希特勒核準。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簽署了“巴巴羅薩”計劃的第21號訓令, 批準了法西斯德國對蘇戰爭的最終計劃。


    ---------------


    15.蘇德大戰:槍彈已上膛(3)


    ---------------


    “巴巴羅薩”計劃共由三大部分組成:一、總目標概述;二、羅列了德國在反蘇戰爭中的盟邦;三、有關在陸地、海洋和空中實施軍事戰 役的計劃。該計劃宣稱:“德國武裝力量應做好準備,以便在對英戰爭尚未結束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軍事戰役戰勝蘇俄。”計劃規定的當前 和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在出其不意的戰役中通過坦克的高速奔襲實施突破,殲滅紅軍主力於西部邊界地區。據認為,此舉將能消滅紅軍全部 兵力的2/3,而餘下的部隊“將在羅馬尼亞和芬蘭積極參與對蘇聯的戰爭中被牽製在側翼”。計劃規定的戰役根本目標是:“沿阿爾漢格爾斯 克至伏爾加河一線將俄國的亞洲部分隔離開來。”


    該計劃把列寧格勒、莫斯科、中央工業區和頓涅茨河流域列為具有極其重要政治意義的基本軍事戰略目標。而其中攻占莫斯科為該計劃的 重點。計劃規定,突擊集群在三個戰略方向上實施進攻:首先,第1集群(集結於東普魯士的“北”集群),應向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消滅蘇 軍於波羅的海;第2集群應從華沙及其以北地區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實施突擊,消滅在白俄羅斯境內的紅軍;在盧布林地區普裏皮亞特河沼澤 以南集結的第3集群的任務是向基輔實施突擊。當占領列寧格勒和喀琅施塔得後,務必繼續“進攻戰役以奪取最重要的交通和國防工業中心—— 莫斯科”。而實施輔助突擊有以下幾個方案:從芬蘭領土進攻列寧格勒和摩爾曼斯克;從羅馬尼亞境內出擊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日梅林卡 ,直至黑海沿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全景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永興/朱貴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永興/朱貴生並收藏二戰全景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