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希特勒通過瑞典國王、美國孤立主義議員和羅馬教皇頻頻釋放和談氣球。不僅如此,希特勒還對敦刻爾克包圍圈中的英軍網開一麵 ,使被圍英軍得以逃回國內,為英國政府保留了麵子。英國首相邱吉爾對這些和平試探頗感為難,同時深信希特勒是在試圖盡力利用英國,因 而採取不予理睬的政策。
邱吉爾在給瑞典國王的措辭強硬的覆信中指出:“甚至在對於這種要求或建議作任何考慮以前,德國就必須用事實而不是空話作出確實的 保證。它必須保證恢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特別是法國的自由和獨立生活。”
6月下旬和7月初,希特勒都在等待從倫敦發來的英國政府表示認輸並準備簽署和約的消息,因為元首“不能想像英國還有什麽人真相信能 獲得勝利”。
在沒有得到英國應有的反應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終於在7月2日發出第一道旨在繼續對英國作戰但又留有相當餘地的指令:
“元首兼最高統帥已經決定:如果能取得空中優勢並具備其他一些必要條件的話,登陸英國是可能的。開始登陸的日期尚未決定。一切準 備工作必須立即開始。
“一切準備工作都必須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入侵仍然僅僅是一個計劃,還沒有作出什麽決定。”
希特勒7月7日在柏林接見來訪的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希特勒對齊亞諾說:
“其實我也傾向於繼續作戰,用憤怒和鋼鐵的風暴襲擊英國。但是,最後決定還沒有作出。正因為如此,我推遲將在國會發表的和平演說 。我要權衡演說的每一個字的分量!”
在位於海峽另一麵的倫敦,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於7月4日簽發了一份供諸位大臣傳閱的通知:
“在可能是試圖入侵的前夕,也就是為保衛我國本土而戰的前夕這個時刻,本首相希望凡在政府、作戰單位或民政部門身居負責地位的人 員,勿忘自己肩負保持警惕和堅定信心的職責。雖然我們要及時而盡力地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但沒有任何理由認為,目前已經有了作戰準備的 我們的強大武裝力量,對於向我國登陸的德國部隊不能全部予以殲滅或俘獲,不管它是從空中還是從海上來的。皇家空軍已處於隨時應戰的狀 態,其戰鬥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像目前這樣薄弱,英國國內陸軍也從來沒有像目前這樣強大。本首相切望英王陛下所有身 居高位的臣僕,能堅定不移,剛毅果敢,以身作則。在自己周圍或自己的屬員中,如有態度曖昧、意見荒謬者,應予警告或懲戒。遇有文武官 員有意擴散不良影響,以圖混淆視聽、使人意誌消沉,或謠言惑眾、散布驚慌沮喪情緒者,應立即報告。如有必要,應立即予以撤職。隻有這 樣,才能不辜負陸、海、空各條戰線的那些以大無畏的精神挺身迎敵的作戰人員。”
7月11日,希特勒在上薩爾茨堡召集三軍高級將領開會,聽取將帥們對入侵英國問題的意見。因為如果進攻英國,海軍就要擔任負責入侵部 隊渡海的任務,故而希特勒與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作了長談。
希特勒說:“將軍,你認為我計劃在國會發表的和平演說會產生效果嗎?”
雷德爾答:“當然會產生效果,我的元首!特別是如果在演說之前能對英國作一次密集轟炸。我的元首,英國皇家空軍正在對我國的主要海 軍基地進行破壞性的轟炸,我建議您命令德國空軍立即動手對付英國!”
希特勒有些高興,接著又問雷德爾:“將軍,你對進攻英國有何高見?”
雷德爾“啪”地立正,回答的語氣中不乏侷促:“報告元首,我認為隻要德國海軍動用潛艇作戰,德國空軍對護航艦隊進行襲擊並對英國 主要城市進行猛烈轟炸,以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就能夠迫使英國本土求和。因此,嗯,我的元首,我不能贊成對英國發動登陸進攻。”
希特勒聽罷,若有所思地說:“說的是啊,雷德爾!我也認為登陸英國是最後一招。”
---------------
8.赫斯瘋了?(2)
---------------
既然得不到英國的附和性的反應,希特勒有些惱羞成怒:“我已經向英國提出許多有關協商,甚至合作的建議,但是卻受到難堪的對待。 因此,我現在深信再作任何理智的呼籲,都會遭到同樣的拒絕,因為現在統治那個國家的並不是理智之輩!”
7月16日,希特勒簽署關於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的第16號指令:
“由於英國不顧自己軍事上的絕望處境,仍然毫無願意妥協的表示,我業已決定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如果必要,即付諸實施。
“這一作戰行動的目的,是消除英國本土作為對德作戰的基地,並且在必要時,全部予以占領。
“這一進攻的代號將是海獅。準備工作定在8月中旬完成。”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隻是一份預備命令,並不是要絕對執行的。這是因為希特勒認為還存在拉攏英國的一線希望。
7月19日晚上,希特勒在德國國會發表向英國提出似乎是最後一次和談建議的和平演說:
“現在我從英國隻聽到一個呼聲:戰爭必須進行下去!但這不是人民的聲音,而是政客的聲音。我不知道這些政客對於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會 有什麽結果,是否有了一個正確的概念。他們的確宣布過,他們將繼續打下去,並且說即使英國滅亡了,他們也要到加拿大繼續進行戰爭。我 不能相信他們的意思是說英國人民也將遷到加拿大去。恐怕人民將不得不留在英國,而且……一定會用與他們在加拿大的所謂領導人不同的眼 光來看待這場戰爭。
邱吉爾在給瑞典國王的措辭強硬的覆信中指出:“甚至在對於這種要求或建議作任何考慮以前,德國就必須用事實而不是空話作出確實的 保證。它必須保證恢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特別是法國的自由和獨立生活。”
6月下旬和7月初,希特勒都在等待從倫敦發來的英國政府表示認輸並準備簽署和約的消息,因為元首“不能想像英國還有什麽人真相信能 獲得勝利”。
在沒有得到英國應有的反應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終於在7月2日發出第一道旨在繼續對英國作戰但又留有相當餘地的指令:
“元首兼最高統帥已經決定:如果能取得空中優勢並具備其他一些必要條件的話,登陸英國是可能的。開始登陸的日期尚未決定。一切準 備工作必須立即開始。
“一切準備工作都必須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入侵仍然僅僅是一個計劃,還沒有作出什麽決定。”
希特勒7月7日在柏林接見來訪的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希特勒對齊亞諾說:
“其實我也傾向於繼續作戰,用憤怒和鋼鐵的風暴襲擊英國。但是,最後決定還沒有作出。正因為如此,我推遲將在國會發表的和平演說 。我要權衡演說的每一個字的分量!”
在位於海峽另一麵的倫敦,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於7月4日簽發了一份供諸位大臣傳閱的通知:
“在可能是試圖入侵的前夕,也就是為保衛我國本土而戰的前夕這個時刻,本首相希望凡在政府、作戰單位或民政部門身居負責地位的人 員,勿忘自己肩負保持警惕和堅定信心的職責。雖然我們要及時而盡力地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但沒有任何理由認為,目前已經有了作戰準備的 我們的強大武裝力量,對於向我國登陸的德國部隊不能全部予以殲滅或俘獲,不管它是從空中還是從海上來的。皇家空軍已處於隨時應戰的狀 態,其戰鬥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像目前這樣薄弱,英國國內陸軍也從來沒有像目前這樣強大。本首相切望英王陛下所有身 居高位的臣僕,能堅定不移,剛毅果敢,以身作則。在自己周圍或自己的屬員中,如有態度曖昧、意見荒謬者,應予警告或懲戒。遇有文武官 員有意擴散不良影響,以圖混淆視聽、使人意誌消沉,或謠言惑眾、散布驚慌沮喪情緒者,應立即報告。如有必要,應立即予以撤職。隻有這 樣,才能不辜負陸、海、空各條戰線的那些以大無畏的精神挺身迎敵的作戰人員。”
7月11日,希特勒在上薩爾茨堡召集三軍高級將領開會,聽取將帥們對入侵英國問題的意見。因為如果進攻英國,海軍就要擔任負責入侵部 隊渡海的任務,故而希特勒與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作了長談。
希特勒說:“將軍,你認為我計劃在國會發表的和平演說會產生效果嗎?”
雷德爾答:“當然會產生效果,我的元首!特別是如果在演說之前能對英國作一次密集轟炸。我的元首,英國皇家空軍正在對我國的主要海 軍基地進行破壞性的轟炸,我建議您命令德國空軍立即動手對付英國!”
希特勒有些高興,接著又問雷德爾:“將軍,你對進攻英國有何高見?”
雷德爾“啪”地立正,回答的語氣中不乏侷促:“報告元首,我認為隻要德國海軍動用潛艇作戰,德國空軍對護航艦隊進行襲擊並對英國 主要城市進行猛烈轟炸,以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就能夠迫使英國本土求和。因此,嗯,我的元首,我不能贊成對英國發動登陸進攻。”
希特勒聽罷,若有所思地說:“說的是啊,雷德爾!我也認為登陸英國是最後一招。”
---------------
8.赫斯瘋了?(2)
---------------
既然得不到英國的附和性的反應,希特勒有些惱羞成怒:“我已經向英國提出許多有關協商,甚至合作的建議,但是卻受到難堪的對待。 因此,我現在深信再作任何理智的呼籲,都會遭到同樣的拒絕,因為現在統治那個國家的並不是理智之輩!”
7月16日,希特勒簽署關於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的第16號指令:
“由於英國不顧自己軍事上的絕望處境,仍然毫無願意妥協的表示,我業已決定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如果必要,即付諸實施。
“這一作戰行動的目的,是消除英國本土作為對德作戰的基地,並且在必要時,全部予以占領。
“這一進攻的代號將是海獅。準備工作定在8月中旬完成。”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隻是一份預備命令,並不是要絕對執行的。這是因為希特勒認為還存在拉攏英國的一線希望。
7月19日晚上,希特勒在德國國會發表向英國提出似乎是最後一次和談建議的和平演說:
“現在我從英國隻聽到一個呼聲:戰爭必須進行下去!但這不是人民的聲音,而是政客的聲音。我不知道這些政客對於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會 有什麽結果,是否有了一個正確的概念。他們的確宣布過,他們將繼續打下去,並且說即使英國滅亡了,他們也要到加拿大繼續進行戰爭。我 不能相信他們的意思是說英國人民也將遷到加拿大去。恐怕人民將不得不留在英國,而且……一定會用與他們在加拿大的所謂領導人不同的眼 光來看待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