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當局倒是早就料到了他們的邊境前沿將遭到德裝甲兵的進攻,而他們的後方將會遭德傘兵部隊的騷擾襲擊。對於後一股力量,他們原 計劃在尚未造成致命毀滅之前就分割並消滅其戰鬥力;對前一股兵力,他們則企圖通過緩慢的撤退,並在撤退時炸毀橋樑、淹沒村莊等手段來 阻止德軍,減慢德軍進攻的速度。要是一切如願,進攻的德軍將被引到一個很大湖邊並困在那裏。這時,德軍裝甲兵將兩麵臨水,一麵是湖, 另一邊則是荷蘭的要塞——位於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之間人口稠密、連綿不斷的海岸線。在這裏,荷蘭的防禦部隊可以很有把握地打一場圍殲 戰。
---------------
5.“黃色計劃”(2)
---------------
一切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
另外,為了抵禦德軍的侵略,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在戰前各自修築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荷蘭要塞”、“埃本·埃馬爾炮台”和“馬 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向南,互相銜接,連綿數百公裏。
且說“荷蘭要塞”,它包括海牙、阿姆斯特丹、烏德勒支、鹿特丹和萊伊登在內。該地區有海灣、河流和大麵積水域,構成重重天然水道 防線,它是荷蘭的中樞神經所在地。德軍占領荷蘭計劃的關鍵,就是用空運部隊奪取鹿特丹和東南方馬斯河上的幾座橋樑。隻有通過這些橋樑 ,德軍才能攻入設防的“荷蘭要塞”。
德軍將領為解決這個問題煞費苦心。這些德國名門之後、紳士貴族們竟然想不出什麽好主意。最後,他們想到“特洛伊木馬計”,決定成 立五個偽裝的諜報局特別營,大約400—500人。這個營要按荷蘭邊境警察的服飾裝扮自己。他們的任務是保護橋樑,阻止荷軍炸橋。5月10日拂 曉荷蘭戰役開始後,他們化裝成荷蘭警察,押送幾名犯人來到默茲河上格內普橋,突然向荷蘭哨兵撲去,橋樑遂落到德軍手中。
但是,“荷蘭要塞”還沒能被突破,荷蘭人看到一線希望。
可是德軍的空降兵從天而降,打得荷軍措手不及。
在荷蘭的德空降任務是:先用2個機降團和1個傘降營奪取海牙附近的3個機場,然後用兩個機降營占領鹿特丹以南的3座橋樑及瓦港機場, 為裝甲部隊進入鹿特丹打開通路。
不幸的是,欺騙性的暗示和恐嚇性的謠言隨著傘兵的降臨接踵而至。比方說:抓到了德國戰俘,他們是奉命來海牙與某某人接觸聯繫的。 單這樣一條傳聞,就使人們的恐怖感倍增。而且,就連首都的專欄作家也眾說紛紜,納粹同情者更是無孔不入。
德國傘兵已經降落到了各處,他們裝扮警察、農民、官員、神父和修道士,他們無孔不入,擾亂交通,往井水中投毒藥,甚至還拉假警報 。這種混亂和不安狀況正是德國人所期望的,德國笑了。
盡管如此,荷蘭仍未放棄初衷。雖然德國部隊已占領了通住鹿特丹的橋樑,荷蘭的防禦部隊也封鎖了北端的橋頭,占領了橋頭堡,德軍坦 克不能輕易通過。隻要盟軍的增援部隊能及時趕到,荷蘭還是有一線希望的。荷蘭人等待著,頑強地堅持著。
從戰爭雙方的數量上看,作為守方的法、英、比、荷也有135個師,坦克數量也足以與德軍匹敵。況且防禦工事可謂固若金湯:北方有荷蘭 的水上防線;中間有綿亙不斷的比利時要塞;南方有難以逾越的馬其諾防線。然而,由於比利時和荷蘭拘泥於恪守中立,他們沒有舉行聯合參 謀會議,以致不能充分協調自己的計劃和力量。盡管以法國甘末林將軍為首的盟軍最高軍事委員會也秘密製定了對付德軍的“d計劃”,但這是 一個重陣地防禦、輕機動作戰的消極防禦計劃。而且防禦地帶上除“馬其諾防線”之外,堅固據點不多,是一種寬正麵、淺縱深的線式防禦, 缺乏彈性,十分脆弱。要對付有航空兵支援、實施多向、高速、大縱深開進的德軍,根本不能奏效。
5月14日,荷蘭最高統帥部在德軍強大攻勢的壓力下,荷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命令他的部隊放下武器,並簽署了正式投降書。
5月10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此時,42架容克運輸機拖曳著一架滑翔機已經起飛,滑翔機上載著一支受過特殊訓練的空降兵小分隊 ,小分隊成員都能熟練地使用一種極具摧毀力的武器。容克飛機從科隆起飛直飛列日防線上的埃本·埃馬爾和艾伯特運河的橋樑。在拂曉的進 攻開始前5分鍾,這42架無聲飛機已悄悄地來到了比利時平原的上空。
德國人大膽使用了經過特殊訓練的小股部隊空降突襲的嶄新戰術。戰前航空事業的發展,空降作戰在理論和實踐方麵也隨之有了較大的發 展,使得德國能夠運用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的“空中戰爭”理論、英國富勒的“機械化戰爭”和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而形成它的閃擊戰略 ,作為閃擊戰的構成部分,希特勒在戰爭初期及時地將其運用到波蘭、丹麥、挪威以及比利時、荷蘭,配合地麵部隊,達到了突襲的效果。
天剛破曉不久,當德國轟炸機在頭上呼嘯之時,德國使節將一份內容為德國部隊即將開進比利時,以保衛他們的中立,抵禦英法軍隊即將 進行進攻的電報,送交給比利時大使。
---------------
5.“黃色計劃”(2)
---------------
一切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
另外,為了抵禦德軍的侵略,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在戰前各自修築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荷蘭要塞”、“埃本·埃馬爾炮台”和“馬 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向南,互相銜接,連綿數百公裏。
且說“荷蘭要塞”,它包括海牙、阿姆斯特丹、烏德勒支、鹿特丹和萊伊登在內。該地區有海灣、河流和大麵積水域,構成重重天然水道 防線,它是荷蘭的中樞神經所在地。德軍占領荷蘭計劃的關鍵,就是用空運部隊奪取鹿特丹和東南方馬斯河上的幾座橋樑。隻有通過這些橋樑 ,德軍才能攻入設防的“荷蘭要塞”。
德軍將領為解決這個問題煞費苦心。這些德國名門之後、紳士貴族們竟然想不出什麽好主意。最後,他們想到“特洛伊木馬計”,決定成 立五個偽裝的諜報局特別營,大約400—500人。這個營要按荷蘭邊境警察的服飾裝扮自己。他們的任務是保護橋樑,阻止荷軍炸橋。5月10日拂 曉荷蘭戰役開始後,他們化裝成荷蘭警察,押送幾名犯人來到默茲河上格內普橋,突然向荷蘭哨兵撲去,橋樑遂落到德軍手中。
但是,“荷蘭要塞”還沒能被突破,荷蘭人看到一線希望。
可是德軍的空降兵從天而降,打得荷軍措手不及。
在荷蘭的德空降任務是:先用2個機降團和1個傘降營奪取海牙附近的3個機場,然後用兩個機降營占領鹿特丹以南的3座橋樑及瓦港機場, 為裝甲部隊進入鹿特丹打開通路。
不幸的是,欺騙性的暗示和恐嚇性的謠言隨著傘兵的降臨接踵而至。比方說:抓到了德國戰俘,他們是奉命來海牙與某某人接觸聯繫的。 單這樣一條傳聞,就使人們的恐怖感倍增。而且,就連首都的專欄作家也眾說紛紜,納粹同情者更是無孔不入。
德國傘兵已經降落到了各處,他們裝扮警察、農民、官員、神父和修道士,他們無孔不入,擾亂交通,往井水中投毒藥,甚至還拉假警報 。這種混亂和不安狀況正是德國人所期望的,德國笑了。
盡管如此,荷蘭仍未放棄初衷。雖然德國部隊已占領了通住鹿特丹的橋樑,荷蘭的防禦部隊也封鎖了北端的橋頭,占領了橋頭堡,德軍坦 克不能輕易通過。隻要盟軍的增援部隊能及時趕到,荷蘭還是有一線希望的。荷蘭人等待著,頑強地堅持著。
從戰爭雙方的數量上看,作為守方的法、英、比、荷也有135個師,坦克數量也足以與德軍匹敵。況且防禦工事可謂固若金湯:北方有荷蘭 的水上防線;中間有綿亙不斷的比利時要塞;南方有難以逾越的馬其諾防線。然而,由於比利時和荷蘭拘泥於恪守中立,他們沒有舉行聯合參 謀會議,以致不能充分協調自己的計劃和力量。盡管以法國甘末林將軍為首的盟軍最高軍事委員會也秘密製定了對付德軍的“d計劃”,但這是 一個重陣地防禦、輕機動作戰的消極防禦計劃。而且防禦地帶上除“馬其諾防線”之外,堅固據點不多,是一種寬正麵、淺縱深的線式防禦, 缺乏彈性,十分脆弱。要對付有航空兵支援、實施多向、高速、大縱深開進的德軍,根本不能奏效。
5月14日,荷蘭最高統帥部在德軍強大攻勢的壓力下,荷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命令他的部隊放下武器,並簽署了正式投降書。
5月10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此時,42架容克運輸機拖曳著一架滑翔機已經起飛,滑翔機上載著一支受過特殊訓練的空降兵小分隊 ,小分隊成員都能熟練地使用一種極具摧毀力的武器。容克飛機從科隆起飛直飛列日防線上的埃本·埃馬爾和艾伯特運河的橋樑。在拂曉的進 攻開始前5分鍾,這42架無聲飛機已悄悄地來到了比利時平原的上空。
德國人大膽使用了經過特殊訓練的小股部隊空降突襲的嶄新戰術。戰前航空事業的發展,空降作戰在理論和實踐方麵也隨之有了較大的發 展,使得德國能夠運用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的“空中戰爭”理論、英國富勒的“機械化戰爭”和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而形成它的閃擊戰略 ,作為閃擊戰的構成部分,希特勒在戰爭初期及時地將其運用到波蘭、丹麥、挪威以及比利時、荷蘭,配合地麵部隊,達到了突襲的效果。
天剛破曉不久,當德國轟炸機在頭上呼嘯之時,德國使節將一份內容為德國部隊即將開進比利時,以保衛他們的中立,抵禦英法軍隊即將 進行進攻的電報,送交給比利時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