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要求又稱《卡爾斯巴德綱領》,主要內容有八條:(一)蘇台德日耳曼人同捷克人的地位完全平等;(二)承認“日耳曼種族蘇台德支”是 統一的“法定人格”;(三)在捷克斯洛伐克確立日耳曼區,並通過立法承認其區界;(四)在日耳曼區內一切公眾生活部門實行充分的自治;(五 )對那些生活在本民族區以外的日耳曼人給予保證;(六)結束蘇台德日耳曼人1918年以來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並對他們由此所蒙受的損失 予以賠償;(七)承認在日耳曼區由日耳曼人擔任公職的原則;(八)日耳曼人有信奉“日耳曼思想”的充分自由。
漢萊因在解釋其《綱領》時稱,所謂“日耳曼思想”就是德國納粹黨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
他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改變外交政策,廢除其與法國、蘇聯所簽訂的盟約,轉而依附德國。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充分認識到,接受《卡爾斯巴德綱領》不僅意味著其領土要分裂,而且意味著將失去主權,成為德國的附庸。
4月25日,捷克總理米蘭·霍德日阿宣布堅決拒絕這個《綱領》,但同意與蘇台德日耳曼人談判解決問題。
同時,他把捷克政府對《綱領》的分析和態度照會通知給盟友法國政府,並要求其做好準備在必要時履行條約義務保護捷克斯洛伐克的獨 立和領土完整。
法國總理達拉第當時剛上台不久,對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心中無底,遂於4月28日帶領外長龐納到倫敦找張伯倫和哈裏法克斯磋商。
達拉第說:“一旦德國無端進攻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準備履行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
張伯倫說:“非常欣賞你們的這種態度。
但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要招惹德國進攻。”
達拉第說:“法、英兩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採取一致的立場和行動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應勸說捷方在國家安全允許的範圍內向蘇台德日耳曼人做出盡可能大的讓步。
同時,我們兩國應堅定地向德國申明:如果捷克斯洛伐克受到武力進攻,英、法將確保其獨立。
我們兩國如果向德國表明這樣的立場,不僅會增強捷克斯洛伐克的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波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士氣。”
張伯倫說:“總理先生的見解不無道理。
但我不相信希特勒會毀滅捷克斯洛伐克。
我擔心,如果我們兩國向德國表明這樣的立場,可能會引起德國的對抗,從而導致戰爭。
這樣一來就無法挽救捷克人遭侵略、遭滅亡的命運了。
我可以讓我們駐德國大使單獨發表一項聲明,說如果在捷克政府與蘇台德日耳曼人談判過程中德國對捷克訴諸武力,而法國為了履行義務 而被迫進行幹預的話,那麽英國就不能保證它不會進行幹預。”
從張伯倫的談話,達拉第已經充分意識到,如果德國進攻捷克,英國絕不會立即援助法國和捷克。
而沒有英國的援助,法國是不能履行其條約義務的。
同時,張伯倫也意識到,捷克政府已成了他推行綏靖政策的主要障礙,應當努力防止法國對捷克政府的堅定支持。
在達拉第與張伯倫在倫敦磋商的時候,捷克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了。
漢萊因早就估計到了他們炮製的《卡爾斯巴德綱領》不會被捷克政府接受,因此預先策劃了示威鬧事行動。
捷克總理4月25日剛一宣布拒絕接受《卡爾斯巴德綱領》,漢萊因就指使他的黨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
此後,蘇台德日耳曼人的示威鬧事連日不斷。
鬧事者多次挑起事端,製造騷亂,迫使警察開槍鎮壓,造成多起流血事件。
漢萊因藉機從德國要來大批武器,組織武裝力量,於5月13日正式成立“衝鋒隊”,用以“保護”蘇台德德意誌黨組織的遊行和集會。
這時,捷克斯洛伐克又不斷有關於德軍在捷德邊境集結的傳聞。
5月19日,《萊比錫報》發表了德軍調動的消息。
同時,捷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都得到“可靠情報”,獲知德軍4個摩托化師已在捷克邊界集結,並做好了突襲捷克的準備。
這在捷克乃至歐洲引起軒然大波。
捷克政府於5月20日在赫德拉欣宮召開會議,根據貝奈斯總統的提議,決定發布“局部動員”令,召集部分後備役人員和某些技術人員入伍 。
徵召兵員工作進行得順利而迅速。
當晚發生了一個事件,使得捷克斯洛伐克民眾擔心可能引起戰火:赫布區兩個蘇台德德意誌黨黨徒騎著摩托車在捷德邊境迅跑。
捷克警察示意讓他們停下並詢問口令;他們拒絕停下。
警察隨即開槍將此二人擊斃。
但由於當時德國尚未做好入侵捷克的準備,這件事除引起漢萊因黨羽的一些謾罵和德國宣傳機構的恐嚇之外,並未引起局勢的重大變化。
---------------
21.幕後交易(3)
---------------
由於捷克進行局部動員,英國也緊張起來。
英國外交部5月21日指示英駐德國大使漢德遜立即探詢德國的意圖,並派武官馬克法爾倫上校到德捷邊境察看德軍有無異常動向。
漢萊因在解釋其《綱領》時稱,所謂“日耳曼思想”就是德國納粹黨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
他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改變外交政策,廢除其與法國、蘇聯所簽訂的盟約,轉而依附德國。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充分認識到,接受《卡爾斯巴德綱領》不僅意味著其領土要分裂,而且意味著將失去主權,成為德國的附庸。
4月25日,捷克總理米蘭·霍德日阿宣布堅決拒絕這個《綱領》,但同意與蘇台德日耳曼人談判解決問題。
同時,他把捷克政府對《綱領》的分析和態度照會通知給盟友法國政府,並要求其做好準備在必要時履行條約義務保護捷克斯洛伐克的獨 立和領土完整。
法國總理達拉第當時剛上台不久,對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心中無底,遂於4月28日帶領外長龐納到倫敦找張伯倫和哈裏法克斯磋商。
達拉第說:“一旦德國無端進攻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準備履行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
張伯倫說:“非常欣賞你們的這種態度。
但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要招惹德國進攻。”
達拉第說:“法、英兩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採取一致的立場和行動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應勸說捷方在國家安全允許的範圍內向蘇台德日耳曼人做出盡可能大的讓步。
同時,我們兩國應堅定地向德國申明:如果捷克斯洛伐克受到武力進攻,英、法將確保其獨立。
我們兩國如果向德國表明這樣的立場,不僅會增強捷克斯洛伐克的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波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士氣。”
張伯倫說:“總理先生的見解不無道理。
但我不相信希特勒會毀滅捷克斯洛伐克。
我擔心,如果我們兩國向德國表明這樣的立場,可能會引起德國的對抗,從而導致戰爭。
這樣一來就無法挽救捷克人遭侵略、遭滅亡的命運了。
我可以讓我們駐德國大使單獨發表一項聲明,說如果在捷克政府與蘇台德日耳曼人談判過程中德國對捷克訴諸武力,而法國為了履行義務 而被迫進行幹預的話,那麽英國就不能保證它不會進行幹預。”
從張伯倫的談話,達拉第已經充分意識到,如果德國進攻捷克,英國絕不會立即援助法國和捷克。
而沒有英國的援助,法國是不能履行其條約義務的。
同時,張伯倫也意識到,捷克政府已成了他推行綏靖政策的主要障礙,應當努力防止法國對捷克政府的堅定支持。
在達拉第與張伯倫在倫敦磋商的時候,捷克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了。
漢萊因早就估計到了他們炮製的《卡爾斯巴德綱領》不會被捷克政府接受,因此預先策劃了示威鬧事行動。
捷克總理4月25日剛一宣布拒絕接受《卡爾斯巴德綱領》,漢萊因就指使他的黨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
此後,蘇台德日耳曼人的示威鬧事連日不斷。
鬧事者多次挑起事端,製造騷亂,迫使警察開槍鎮壓,造成多起流血事件。
漢萊因藉機從德國要來大批武器,組織武裝力量,於5月13日正式成立“衝鋒隊”,用以“保護”蘇台德德意誌黨組織的遊行和集會。
這時,捷克斯洛伐克又不斷有關於德軍在捷德邊境集結的傳聞。
5月19日,《萊比錫報》發表了德軍調動的消息。
同時,捷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都得到“可靠情報”,獲知德軍4個摩托化師已在捷克邊界集結,並做好了突襲捷克的準備。
這在捷克乃至歐洲引起軒然大波。
捷克政府於5月20日在赫德拉欣宮召開會議,根據貝奈斯總統的提議,決定發布“局部動員”令,召集部分後備役人員和某些技術人員入伍 。
徵召兵員工作進行得順利而迅速。
當晚發生了一個事件,使得捷克斯洛伐克民眾擔心可能引起戰火:赫布區兩個蘇台德德意誌黨黨徒騎著摩托車在捷德邊境迅跑。
捷克警察示意讓他們停下並詢問口令;他們拒絕停下。
警察隨即開槍將此二人擊斃。
但由於當時德國尚未做好入侵捷克的準備,這件事除引起漢萊因黨羽的一些謾罵和德國宣傳機構的恐嚇之外,並未引起局勢的重大變化。
---------------
21.幕後交易(3)
---------------
由於捷克進行局部動員,英國也緊張起來。
英國外交部5月21日指示英駐德國大使漢德遜立即探詢德國的意圖,並派武官馬克法爾倫上校到德捷邊境察看德軍有無異常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