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擬向柏林派一特別代表,於1935年12月與德國方麵會談。
裏賓特洛甫得到日本的答覆後,立即指示他的辦事處的遠東問題專家赫爾曼·馮·勞默起草與日本締結的協定的草案。
草案送到希特勒那裏,希特勒於1935年11月25日批示同意。
12月,日本特使、大島浩及日本駐德國大使小路公共與裏賓特洛甫和德國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等進行密談。
雙方一致同意:為了避免與蘇聯公開破裂,將矛頭針對蘇聯的協定,在字麵上改為反共產國際的協定,並以允許英國、波蘭等國加入協定 作掩護,來矇騙德、日國內的反對派及國際社會。
談判妥當,雙方正準備草簽協議,不料出現了挫折。
原來是蘇聯駐日本的大間諜理察·佐爾格準確地掌握了德日秘密會談的情報,並向蘇聯諜報機關做了匯報。
蘇聯決定公開德、日的陰謀活動情況。
1935年12月,蘇聯向世界新聞界發表德、日秘密會談的“確切消息”,引起國際輿論大嘩,紛紛要求德、日外交部予以證實。
德國外交部長牛賴特早已聽到裏賓特洛甫背著他與日本方麵秘密聯繫的傳聞。
日本特使來到柏林後的活動,使牛賴特確信蘇聯的揭露是事實。
但他作為外交部長不得不加以否認。
同時,他緊急會見希特勒,說明他堅決反對德國同日本結盟,因為這不但得罪蘇聯,還會引起英、法的高度警惕,使德國四處受敵。
希特勒表示要考慮考慮。
德國陸軍參謀總長貝克也對與日本結盟有異議,向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勃洛姆堡也有些猶豫。
日本外務省對與德國結盟是持反對意見的,曾竭力阻撓軍部向柏林派特使,因為當時他們正與蘇聯談判修改漁業協定的問題。
1936年日蘇漁業協定行將期滿。
從1935年初開始,日本與蘇聯就締結新的漁區所捕的魚須予拍買的條款,改成“將日本租借的蘇聯漁區無條件交給日本使用12年”。
蘇聯當然不能同意。
---------------
13.三國“軸心”(5)
---------------
後來從佐爾格的諜報得知日本與德國正秘密討論結盟事宜,就更不同意與日本續簽漁業協定了。
但日本外務省不了解底細,一直在努力與蘇聯達成協議。
同時,他們也擔心與德國結盟會引起英、法猜忌,因而得罪英、法,所以堅決不同意日本軍部的意見。
日本軍部對締結日德條約的熱情不減。
1936年2月26日,日本一批主張維護天皇威望的“皇道派”軍官發動叛亂,準備用謀殺大批政府高級官員來直接掌握日本內政外交大權。
叛亂被平息了,但新組成的廣田弘毅內閣依然對軍部勢力膽戰心驚。
3月12日,蘇聯與蒙古簽訂了互助條約。
這又刺激了日本軍部與德國結盟的積極性,因為它們認為蘇、蒙條約旨在製止日本在亞洲的擴張,而德國是可以對蘇聯起牽製作用的。
與此同時,法國批準了法蘇條約。
希特勒感到這是對德國的威脅,因此決定再次與日本商談結盟事宜。
裏賓特洛甫派哈克前往東京,與日本軍部討論重開談判問題。
他本人與大島浩也保持著聯繫。
1936年7月下旬,希特勒親自出麵找裏賓特洛甫和大島浩談與日本結盟的事。
希特勒說:“德日結盟對我們兩國都大有好處。
不過我知道,日本國內有相當多的人擔心德日結盟會得罪蘇聯,以致幹擾了日蘇兩國捕魚權的談判。
其實,我們也擔心,如果我們在結盟條約中承擔在外交上承認滿洲國的義務,那我們會得罪中國,以致斷絕了德中經濟關係。
而發展對華經濟關係,對我們實現軍備計劃是很必要的。
你們研究一下,怎樣在不影響日蘇漁業談判和德中經濟的限度內,擬定一個合適的德日協定文本。”
日本軍部也同意希特勒的意見。
據此,裏賓特洛甫與大島浩和日本駐德國大使小路公共又正式重開會談。
經過多次磋商,雙方確定:擬定一個可以公開的反共產國際協定,聲明這項協定為期5年,對所有希望參加的國家開放。
他們認為,這樣的協定不明確指明是對著蘇聯的,蘇聯反對的話也不會十分有力;英、法等反共國家抓不住反對的把柄;蔣介石推行反共 政策,也不會有什麽異議。
同時,他們商定了一項秘密協定。
這項協定規定:德日兩國保證,在蘇聯突然進攻或威脅要進攻德日任何一方時,另一方不採取任何可能以任何方式幫助蘇聯的行動;一方 不經另一方同意不得與蘇聯簽訂不符合反共產國際協定的任何政治性協定。
但日方表示,其義務範圍不包括在捕魚權和邊界問題上可能與蘇聯達成的協議;德方則表示,德國與蘇聯過去簽訂的拉巴洛友好條約與反 共產國際協定是並行不悖的。
1936年10月23日,德日草簽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這個消息一公布,又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各國都知道,德、日兩國的共產黨早已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它們還有什麽必要再簽訂協議呢。
裏賓特洛甫得到日本的答覆後,立即指示他的辦事處的遠東問題專家赫爾曼·馮·勞默起草與日本締結的協定的草案。
草案送到希特勒那裏,希特勒於1935年11月25日批示同意。
12月,日本特使、大島浩及日本駐德國大使小路公共與裏賓特洛甫和德國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等進行密談。
雙方一致同意:為了避免與蘇聯公開破裂,將矛頭針對蘇聯的協定,在字麵上改為反共產國際的協定,並以允許英國、波蘭等國加入協定 作掩護,來矇騙德、日國內的反對派及國際社會。
談判妥當,雙方正準備草簽協議,不料出現了挫折。
原來是蘇聯駐日本的大間諜理察·佐爾格準確地掌握了德日秘密會談的情報,並向蘇聯諜報機關做了匯報。
蘇聯決定公開德、日的陰謀活動情況。
1935年12月,蘇聯向世界新聞界發表德、日秘密會談的“確切消息”,引起國際輿論大嘩,紛紛要求德、日外交部予以證實。
德國外交部長牛賴特早已聽到裏賓特洛甫背著他與日本方麵秘密聯繫的傳聞。
日本特使來到柏林後的活動,使牛賴特確信蘇聯的揭露是事實。
但他作為外交部長不得不加以否認。
同時,他緊急會見希特勒,說明他堅決反對德國同日本結盟,因為這不但得罪蘇聯,還會引起英、法的高度警惕,使德國四處受敵。
希特勒表示要考慮考慮。
德國陸軍參謀總長貝克也對與日本結盟有異議,向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勃洛姆堡也有些猶豫。
日本外務省對與德國結盟是持反對意見的,曾竭力阻撓軍部向柏林派特使,因為當時他們正與蘇聯談判修改漁業協定的問題。
1936年日蘇漁業協定行將期滿。
從1935年初開始,日本與蘇聯就締結新的漁區所捕的魚須予拍買的條款,改成“將日本租借的蘇聯漁區無條件交給日本使用12年”。
蘇聯當然不能同意。
---------------
13.三國“軸心”(5)
---------------
後來從佐爾格的諜報得知日本與德國正秘密討論結盟事宜,就更不同意與日本續簽漁業協定了。
但日本外務省不了解底細,一直在努力與蘇聯達成協議。
同時,他們也擔心與德國結盟會引起英、法猜忌,因而得罪英、法,所以堅決不同意日本軍部的意見。
日本軍部對締結日德條約的熱情不減。
1936年2月26日,日本一批主張維護天皇威望的“皇道派”軍官發動叛亂,準備用謀殺大批政府高級官員來直接掌握日本內政外交大權。
叛亂被平息了,但新組成的廣田弘毅內閣依然對軍部勢力膽戰心驚。
3月12日,蘇聯與蒙古簽訂了互助條約。
這又刺激了日本軍部與德國結盟的積極性,因為它們認為蘇、蒙條約旨在製止日本在亞洲的擴張,而德國是可以對蘇聯起牽製作用的。
與此同時,法國批準了法蘇條約。
希特勒感到這是對德國的威脅,因此決定再次與日本商談結盟事宜。
裏賓特洛甫派哈克前往東京,與日本軍部討論重開談判問題。
他本人與大島浩也保持著聯繫。
1936年7月下旬,希特勒親自出麵找裏賓特洛甫和大島浩談與日本結盟的事。
希特勒說:“德日結盟對我們兩國都大有好處。
不過我知道,日本國內有相當多的人擔心德日結盟會得罪蘇聯,以致幹擾了日蘇兩國捕魚權的談判。
其實,我們也擔心,如果我們在結盟條約中承擔在外交上承認滿洲國的義務,那我們會得罪中國,以致斷絕了德中經濟關係。
而發展對華經濟關係,對我們實現軍備計劃是很必要的。
你們研究一下,怎樣在不影響日蘇漁業談判和德中經濟的限度內,擬定一個合適的德日協定文本。”
日本軍部也同意希特勒的意見。
據此,裏賓特洛甫與大島浩和日本駐德國大使小路公共又正式重開會談。
經過多次磋商,雙方確定:擬定一個可以公開的反共產國際協定,聲明這項協定為期5年,對所有希望參加的國家開放。
他們認為,這樣的協定不明確指明是對著蘇聯的,蘇聯反對的話也不會十分有力;英、法等反共國家抓不住反對的把柄;蔣介石推行反共 政策,也不會有什麽異議。
同時,他們商定了一項秘密協定。
這項協定規定:德日兩國保證,在蘇聯突然進攻或威脅要進攻德日任何一方時,另一方不採取任何可能以任何方式幫助蘇聯的行動;一方 不經另一方同意不得與蘇聯簽訂不符合反共產國際協定的任何政治性協定。
但日方表示,其義務範圍不包括在捕魚權和邊界問題上可能與蘇聯達成的協議;德方則表示,德國與蘇聯過去簽訂的拉巴洛友好條約與反 共產國際協定是並行不悖的。
1936年10月23日,德日草簽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這個消息一公布,又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各國都知道,德、日兩國的共產黨早已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它們還有什麽必要再簽訂協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