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18日清晨,一架由英國人駕駛的飛機從西班牙屬地加那利群島偷偷起飛,升空之後轉向東北方向。
經過一千多公裏飛行,便神秘地降落在西屬摩洛哥的德士安。
艙門開處,首先走出來的是一位身披戎裝、麵帶殺氣的軍人,他就是西班牙加那利駐軍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
佛朗哥於1892年出生於西班牙埃羅費羅爾地區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先後畢業於托萊多步兵學校和法國巴黎軍事學院。
在陸軍中歷任外籍軍團副司令、薩拉戈薩軍事學校校長、巴裏阿裏群島駐軍司令、陸軍參謀長等職。
因率軍鎮壓摩洛哥人民起義和阿斯圖裏亞斯起義時表現強悍,在西班牙軍界享有很高聲譽。
佛朗哥雖為職業軍人,但懷有強烈政治野心,同西班牙法西斯組織長槍黨勾勾搭搭,關係極為密切。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成立之後,遂將心存敵意的佛朗哥由陸軍參謀長貶為加那利群島駐軍司令,迫其遠離首都馬德裏。
在機場迎接佛朗哥的,沒有歡呼的人群,也沒有飄揚的旗幟,隻有當地駐軍的幾個主要頭目。
他們見麵後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分別鑽進兩輛黑色轎車,匆匆駛向德士安駐軍司令部。
按照事前計劃,佛朗哥於當天下午向報界發表了一個措詞強烈的反政府聲明,宣稱他將領導西班牙之軍隊摧垮人民陣線政府,阻止西班牙 的無產階級革命,以避免西班牙遭受“赤化”。
佛朗哥的這一聲明,標誌著西班牙內戰的正式開始。
由於各種國際勢力的大規模捲入,這場內戰很快便演變成世界民主和進步力量同國際法西斯侵略勢力的重大較量。
這場較量一直持續到1939年,較量的主戰場就在西班牙。
而西班牙所以會成為主戰場,不僅因為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還同當時西班牙國內的政治形勢有直接關係。
西班牙在16世紀時,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那時,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除了巴西之外都是它的殖民地。
但從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擊潰之後,它便失去了海上優勢,逐漸走向下坡路。
19世紀最初25年,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獨立戰爭風起雲湧,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使它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
1898年美西戰爭後,它又丟掉了古巴、關島、菲律賓等殘存的殖民地。
從此,強盛的西班牙帝國便永遠成為歷史。
20世紀初期,西班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方列強。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以中立為名,向交戰國雙方供應糧食、戰略物資和某些工業品,賺得了巨額利益。
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是封建貴族、上層僧侶和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
廣大工農群眾深受剝削,困苦不堪。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西班牙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也出現了革命高潮,阿方索十三世的專製政權陷於岌岌可危境地。
1923年9月4日,在國王親自授意下,駐加泰隆尼亞軍事司令官德裏維拉發動政變,在全國建立了軍事專政。
德裏維拉以墨索裏尼為榜樣,上台後立即實行法西斯製度,瘋狂迫害進步力量,引起廣大人民更加不滿。
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落後的西班牙,全國的工農業生產和金融係統陷於一片混亂。
失業工人、破產農民和青年學生紛紛起來造反,一部分資產階級分子和軍隊中的民主主義者也被卷了進去。
統治集團為了緩和人民的強烈不滿和維繫君主製度,隻得於1930年1月讓德裏維拉辭職以平民憤。
獨裁者德裏維拉下台後,經不住輿論譴責,兩個月後便死去了。
可是這一換馬花招並沒有解決西班牙的基本矛盾,爭取共和的運動繼續向前。
德裏維拉死後的一年中,西班牙換了兩次內閣,但都不能製止革命形勢的發展。
1931年2月,國王被迫宣布恢復憲法,舉行選舉。
在4月12日舉行的選舉中,擁護共和製度的共和黨和社會黨取得勝利,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嚇得逃往國外。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共和國宣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取得初步成功。
新生的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的反動勢力不甘心自己的失敗。
他們在梵蒂岡和德意法西斯勢力支持下,蓄意進行破壞。
地主們故意讓土地荒蕪,製造糧荒。
大資本家關閉工廠,使成千上萬工人失業。
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擾亂市場。
貴族子弟和保皇黨分子上街尋釁,公然叫囂要打倒共和國。
天主教會則利用所控製的教壇和報刊,散布反動言論以推波助瀾。
為了同民主力量對抗,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組成“長槍黨”,教權分子和保皇分子組成“西達黨”。
但最大的威脅來自軍隊。
許多出身於貴族門第和大莊園主家庭的軍官非常仇視共和製度,他們秘密組織了“西班牙軍人聯盟”,著手策劃武裝叛亂。
經過一千多公裏飛行,便神秘地降落在西屬摩洛哥的德士安。
艙門開處,首先走出來的是一位身披戎裝、麵帶殺氣的軍人,他就是西班牙加那利駐軍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
佛朗哥於1892年出生於西班牙埃羅費羅爾地區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先後畢業於托萊多步兵學校和法國巴黎軍事學院。
在陸軍中歷任外籍軍團副司令、薩拉戈薩軍事學校校長、巴裏阿裏群島駐軍司令、陸軍參謀長等職。
因率軍鎮壓摩洛哥人民起義和阿斯圖裏亞斯起義時表現強悍,在西班牙軍界享有很高聲譽。
佛朗哥雖為職業軍人,但懷有強烈政治野心,同西班牙法西斯組織長槍黨勾勾搭搭,關係極為密切。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成立之後,遂將心存敵意的佛朗哥由陸軍參謀長貶為加那利群島駐軍司令,迫其遠離首都馬德裏。
在機場迎接佛朗哥的,沒有歡呼的人群,也沒有飄揚的旗幟,隻有當地駐軍的幾個主要頭目。
他們見麵後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分別鑽進兩輛黑色轎車,匆匆駛向德士安駐軍司令部。
按照事前計劃,佛朗哥於當天下午向報界發表了一個措詞強烈的反政府聲明,宣稱他將領導西班牙之軍隊摧垮人民陣線政府,阻止西班牙 的無產階級革命,以避免西班牙遭受“赤化”。
佛朗哥的這一聲明,標誌著西班牙內戰的正式開始。
由於各種國際勢力的大規模捲入,這場內戰很快便演變成世界民主和進步力量同國際法西斯侵略勢力的重大較量。
這場較量一直持續到1939年,較量的主戰場就在西班牙。
而西班牙所以會成為主戰場,不僅因為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還同當時西班牙國內的政治形勢有直接關係。
西班牙在16世紀時,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那時,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除了巴西之外都是它的殖民地。
但從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擊潰之後,它便失去了海上優勢,逐漸走向下坡路。
19世紀最初25年,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獨立戰爭風起雲湧,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使它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
1898年美西戰爭後,它又丟掉了古巴、關島、菲律賓等殘存的殖民地。
從此,強盛的西班牙帝國便永遠成為歷史。
20世紀初期,西班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方列強。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以中立為名,向交戰國雙方供應糧食、戰略物資和某些工業品,賺得了巨額利益。
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是封建貴族、上層僧侶和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
廣大工農群眾深受剝削,困苦不堪。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西班牙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也出現了革命高潮,阿方索十三世的專製政權陷於岌岌可危境地。
1923年9月4日,在國王親自授意下,駐加泰隆尼亞軍事司令官德裏維拉發動政變,在全國建立了軍事專政。
德裏維拉以墨索裏尼為榜樣,上台後立即實行法西斯製度,瘋狂迫害進步力量,引起廣大人民更加不滿。
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落後的西班牙,全國的工農業生產和金融係統陷於一片混亂。
失業工人、破產農民和青年學生紛紛起來造反,一部分資產階級分子和軍隊中的民主主義者也被卷了進去。
統治集團為了緩和人民的強烈不滿和維繫君主製度,隻得於1930年1月讓德裏維拉辭職以平民憤。
獨裁者德裏維拉下台後,經不住輿論譴責,兩個月後便死去了。
可是這一換馬花招並沒有解決西班牙的基本矛盾,爭取共和的運動繼續向前。
德裏維拉死後的一年中,西班牙換了兩次內閣,但都不能製止革命形勢的發展。
1931年2月,國王被迫宣布恢復憲法,舉行選舉。
在4月12日舉行的選舉中,擁護共和製度的共和黨和社會黨取得勝利,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嚇得逃往國外。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共和國宣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取得初步成功。
新生的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的反動勢力不甘心自己的失敗。
他們在梵蒂岡和德意法西斯勢力支持下,蓄意進行破壞。
地主們故意讓土地荒蕪,製造糧荒。
大資本家關閉工廠,使成千上萬工人失業。
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擾亂市場。
貴族子弟和保皇黨分子上街尋釁,公然叫囂要打倒共和國。
天主教會則利用所控製的教壇和報刊,散布反動言論以推波助瀾。
為了同民主力量對抗,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組成“長槍黨”,教權分子和保皇分子組成“西達黨”。
但最大的威脅來自軍隊。
許多出身於貴族門第和大莊園主家庭的軍官非常仇視共和製度,他們秘密組織了“西班牙軍人聯盟”,著手策劃武裝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