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很長時間給汪東興家做保姆。從汪家出來以後,沒有退休金,就給各家幫忙帶帶孩子,後來到我家一個表姨處繼續做保姆。而老太太從無怨言,卻一再講汪勤勉廉潔,是個好首長。我聽到她唯一談到汪家的私事,也算不上傳閑話,隻是說汪雖然威嚴,卻鎮不住自己的兒子。
我那位表姨是大家庭中的“紅色娘子軍”,嫁的更是一位才華卓著的紅色儒將。當年我們小學課本中有一篇《華燈初上的天安門》,便是他的作品。他們待遇上不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夏大娘到她家幫忙,一個人把個家整理得井井有條。我曾到那裏做過客,紫檀木格子裏擺著天南海北的工藝品,架子上垂下藤蘿遮住窗口紅塵,牆上一幅名家的《秋山圖》,意境悠遠。金魚在缸裏悠遊,蟋蟀在葫蘆裏唱歌,簡直是鬧市中的一座山莊。兩口子把夏大娘當做長輩看待。
老太太幹到八十五歲的時候感到精力不支,想回家鄉養老,表姨表姨夫一直送到靜海縣,結果沒有一個月,兩個人又開車到靜海來求老太太回去了,原因是幾個:找了兩個保姆來照料,依然是金魚要死、蟋蟀打蔫,小孩兒沒了程姥姥不吃飯,兩口子出門開會永遠找不齊要帶的東西……我那精明幹練的表姨一籌莫展,打電話給薩娘訴苦:程姨(就是夏大娘)一走,我這兒不是出麻煩,而是天要塌下來了啊!
最後是老太太答應回來,帶帶兩個保姆,能幹多少幹多少,結果回來沒幾天就恢復原狀,她一忙起來,兩個保姆隻能幹瞪眼,連插手的地方都沒有。老太太這一幹,就幹到九十歲。
可是和我那舅舅談起來,他卻說夏大娘雖有大家風度,卻不是出自宮廷。我仔細一想也確是如此,年齡上算,清朝滅亡的時候,夏大娘還隻有幾歲,不會是宮女出身。
我那舅舅說,這些都是夏大伯手把手教的。夏大娘沒有受過教育,她是夏大伯從人販子手裏買來的。可是嫁給夏太監,卻是她自己的決定。
第三章 啼笑姻緣嫁太監
不等夏大伯說話,夏大娘先開口了:你,你是不是“老公”啊?
“老公”這個詞兒,張曼玉、關之琳說起來柔情蜜意、酥人半邊,可當時全不是那個意思。
北方土話裏麵,“老公”就是太監的意思。
夏大伯點點頭,正要開口呢,夏大娘已經一頭向門框上撞過去了!
這個動作突然而且堅決,令人猝不及防。
夏太監出宮得翡翠扳指
此事還得回頭說起。清亡以後,夏大伯還在宮裏伺候瑾妃,直到一九二四年瑾妃去世。中間溥儀趕過一次太監,但幾位太妃身邊的人手沒有動,算是尊重她們的生活習慣。瑾妃並非急病去世,她的致命疾患,現在醫學稱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一種逐漸發展的消耗性疾病,今天可以通過手術根治,那個時候則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夏大伯回憶說,晚年瑾妃的兩眼逐漸鼓了出來,她本來體胖,有“月餅”的外號,卻漸漸瘦了下來,兩手還經常顫抖。這種病據說和精神刺激有關,瑾妃在宮裏鬱鬱寡歡,忍辱負重,這也許就是她的病因。瑾妃他他拉氏死的時候,年紀應該還不到五十歲,可在清宮裏已經算是長壽了。
唉,住在那個花裏胡哨的宮裏有什麽好?還招了那麽多人惦記著。
這時正好是馮玉祥逼宮前夕,大廈將傾,因此對瑾妃身邊的太監遣散也是極為潦草。夏大伯說他出宮隻得了二百塊銀元的賞賜,走到宮門前,恰好溥儀看見,叫來問問,不知為何發了善心,給加了一百塊銀元,還隨手脫下一個翡翠扳指賞給了他。這個扳指,是射箭的時候戴在手指上校正弓弦用的,大清馬上得國,騎射為本,所以王公貴族們多戴這個東西,它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戒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翡翠扳指居然在文革抄家的風潮中倖存下來。夏大伯去世以後,夏大娘帶過薩娘一段時間,中間稀裏糊塗扳指就不見了,找了很久也沒有蹤跡。此事直到文革以後才真相大白。有一天薩的舅舅整理舊物,廢銅爛鐵裏麵發現一截生了鏽的鋼管,搖晃一下,“啪噠”掉出個小東西,撿起來看,居然是那個扳指。兄弟姐妹們回憶原委,薩娘忽然一拍腦袋,啊,是她當年幹的好事。
原來那截鋼管也是有來歷的。1952年鞍鋼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要知道,槍炮都要用無縫鋼管才能造,它的投產對於工業和國防事業都有重要意義。作為慶祝和紀念,這根鋼管就被切成很多小段,分送給各界人士,我的曾外祖父算是民族資產階級,也得惠贈一段,就是這截了。
曾經有一天,薩娘和夏大娘撒嬌,弄了她的扳指來玩,隨手就塞在了這根鋼管裏,過後也就忘記,大人們找扳指不著,打破頭也不會想到是這小姑娘搗的鬼。文革中紅衛兵抄家,稍有價值的財物都被劫掠一空,這截鋼管卻看不出有什麽價值,就這樣被放過,三十年後才被重新發現。看到這截鋼管,薩娘的記憶好像斷了線的風箏被拽住,才想起幼年的這個無意的惡作劇。這扳指還給程姥姥,老太太毫無怨言,很高興地說,要不是薩娘給藏起來,文革的時候說不定這就是個罪過,其仁厚可見一斑。老太太後來把這個扳指捐還給了故宮博物院,得獎勵七千元(1986年的七千元啊)。
我那位表姨是大家庭中的“紅色娘子軍”,嫁的更是一位才華卓著的紅色儒將。當年我們小學課本中有一篇《華燈初上的天安門》,便是他的作品。他們待遇上不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夏大娘到她家幫忙,一個人把個家整理得井井有條。我曾到那裏做過客,紫檀木格子裏擺著天南海北的工藝品,架子上垂下藤蘿遮住窗口紅塵,牆上一幅名家的《秋山圖》,意境悠遠。金魚在缸裏悠遊,蟋蟀在葫蘆裏唱歌,簡直是鬧市中的一座山莊。兩口子把夏大娘當做長輩看待。
老太太幹到八十五歲的時候感到精力不支,想回家鄉養老,表姨表姨夫一直送到靜海縣,結果沒有一個月,兩個人又開車到靜海來求老太太回去了,原因是幾個:找了兩個保姆來照料,依然是金魚要死、蟋蟀打蔫,小孩兒沒了程姥姥不吃飯,兩口子出門開會永遠找不齊要帶的東西……我那精明幹練的表姨一籌莫展,打電話給薩娘訴苦:程姨(就是夏大娘)一走,我這兒不是出麻煩,而是天要塌下來了啊!
最後是老太太答應回來,帶帶兩個保姆,能幹多少幹多少,結果回來沒幾天就恢復原狀,她一忙起來,兩個保姆隻能幹瞪眼,連插手的地方都沒有。老太太這一幹,就幹到九十歲。
可是和我那舅舅談起來,他卻說夏大娘雖有大家風度,卻不是出自宮廷。我仔細一想也確是如此,年齡上算,清朝滅亡的時候,夏大娘還隻有幾歲,不會是宮女出身。
我那舅舅說,這些都是夏大伯手把手教的。夏大娘沒有受過教育,她是夏大伯從人販子手裏買來的。可是嫁給夏太監,卻是她自己的決定。
第三章 啼笑姻緣嫁太監
不等夏大伯說話,夏大娘先開口了:你,你是不是“老公”啊?
“老公”這個詞兒,張曼玉、關之琳說起來柔情蜜意、酥人半邊,可當時全不是那個意思。
北方土話裏麵,“老公”就是太監的意思。
夏大伯點點頭,正要開口呢,夏大娘已經一頭向門框上撞過去了!
這個動作突然而且堅決,令人猝不及防。
夏太監出宮得翡翠扳指
此事還得回頭說起。清亡以後,夏大伯還在宮裏伺候瑾妃,直到一九二四年瑾妃去世。中間溥儀趕過一次太監,但幾位太妃身邊的人手沒有動,算是尊重她們的生活習慣。瑾妃並非急病去世,她的致命疾患,現在醫學稱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一種逐漸發展的消耗性疾病,今天可以通過手術根治,那個時候則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夏大伯回憶說,晚年瑾妃的兩眼逐漸鼓了出來,她本來體胖,有“月餅”的外號,卻漸漸瘦了下來,兩手還經常顫抖。這種病據說和精神刺激有關,瑾妃在宮裏鬱鬱寡歡,忍辱負重,這也許就是她的病因。瑾妃他他拉氏死的時候,年紀應該還不到五十歲,可在清宮裏已經算是長壽了。
唉,住在那個花裏胡哨的宮裏有什麽好?還招了那麽多人惦記著。
這時正好是馮玉祥逼宮前夕,大廈將傾,因此對瑾妃身邊的太監遣散也是極為潦草。夏大伯說他出宮隻得了二百塊銀元的賞賜,走到宮門前,恰好溥儀看見,叫來問問,不知為何發了善心,給加了一百塊銀元,還隨手脫下一個翡翠扳指賞給了他。這個扳指,是射箭的時候戴在手指上校正弓弦用的,大清馬上得國,騎射為本,所以王公貴族們多戴這個東西,它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戒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翡翠扳指居然在文革抄家的風潮中倖存下來。夏大伯去世以後,夏大娘帶過薩娘一段時間,中間稀裏糊塗扳指就不見了,找了很久也沒有蹤跡。此事直到文革以後才真相大白。有一天薩的舅舅整理舊物,廢銅爛鐵裏麵發現一截生了鏽的鋼管,搖晃一下,“啪噠”掉出個小東西,撿起來看,居然是那個扳指。兄弟姐妹們回憶原委,薩娘忽然一拍腦袋,啊,是她當年幹的好事。
原來那截鋼管也是有來歷的。1952年鞍鋼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要知道,槍炮都要用無縫鋼管才能造,它的投產對於工業和國防事業都有重要意義。作為慶祝和紀念,這根鋼管就被切成很多小段,分送給各界人士,我的曾外祖父算是民族資產階級,也得惠贈一段,就是這截了。
曾經有一天,薩娘和夏大娘撒嬌,弄了她的扳指來玩,隨手就塞在了這根鋼管裏,過後也就忘記,大人們找扳指不著,打破頭也不會想到是這小姑娘搗的鬼。文革中紅衛兵抄家,稍有價值的財物都被劫掠一空,這截鋼管卻看不出有什麽價值,就這樣被放過,三十年後才被重新發現。看到這截鋼管,薩娘的記憶好像斷了線的風箏被拽住,才想起幼年的這個無意的惡作劇。這扳指還給程姥姥,老太太毫無怨言,很高興地說,要不是薩娘給藏起來,文革的時候說不定這就是個罪過,其仁厚可見一斑。老太太後來把這個扳指捐還給了故宮博物院,得獎勵七千元(1986年的七千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