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是這樣,大夥兒還是覺得高興,畢竟這大元島前明時候一直就若即若離的,如今總算是徹底和大陸連在一起了,這種並不涉及利益,但卻發自內心激動的感覺,是很難用語言形容的。
大陸上麵高興,可大元島上眼下卻是一片狼藉,不但戰敗的鄭家軍愁眉苦臉,就連打贏了的大順軍同樣也不怎麽輕鬆,國姓爺在延平王府組織了最後一次抵抗,然後無視李雙喜很誠懇的招降,率領全家自盡了,餘下的人找不到效忠對象,除了幾個血氣上來打算拚命的之外,大部分人全都放下武器投降了,而那些抵抗者也在很短時間內被殲滅。
可是打勝了之後,李雙喜的擔子不但沒有任何減輕,反倒是更加重了起來,因為現在大元島上亂成一團,大順這邊有軍紀約束還好些,鄭家軍因為頂樑柱死了,全部都瘋了一般,被看押的自然不敢造次,可那些距離較遠的則想在投降之前再風光一把,並且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早已關門閉戶的普通百姓人家。
這其實沒什麽可說的,敗軍淪為流寇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就包括今天的大順軍做流寇時,有不少都是當年前明朝廷的敗軍組成,到了兵敗如山倒的時候,眼睛裏除了自己的性命,也就隻剩下銀子和女人了,何況鄭家軍原本就是海盜出身,身上野性難馴,又沒了長官的約束,甚至有長官帶頭去搶劫的,這種情況下做出什麽來都不需要意外。
周鯉現在做的就是清剿工作,原本他還覺得,這是一場他永遠都難以忘記的戰鬥,其銘刻程度甚至超過了之前在遼東和韃子的大戰,畢竟這是同文同種的漢人,雖說分數不同陣營,但終歸說著同樣的話,秉承著同樣的信念,為了各自心中最後那點堅持而拚命搏殺,無論勝敗都是英雄。
尤其聽說國姓爺全家自盡的消息,心裏麵還是十分惋惜的,畢竟這可是一位在那個時空中被無數人傳誦,甚至上過課本的民族英雄,如今竟然間接死在他的手中,這種情緒讓他難受了好一陣子,同時也覺得挺對不住這幫海上爭鋒的漢子,畢竟他腦子裏總是有康熙收台灣的那種概念,覺得自己這是在滅殺漢人最後的政權,直到想明白如今坐天下的是大順,這才稍稍好過了一些。
不過當他聽說亂兵開始搶劫殺害平民之後,火氣頓時又重新回來了,立刻帶著麾下精兵強將趕過去了,周鯉部下自從上了岸之後,跟著他勢若瘋虎一般四處廝殺,已經有不少大元島上的兵士和百姓見過,並且深深記住這幫人了,見他們滿臉殺氣的到處尋麽,知道肯定是又要動刀子了,膽子小些或者不敢鬧事的,立刻全都回到了自己家中。
於是,鬧事的傢夥全部都暴露出來,周督軍騎在高頭大馬上,手中槍刺朝前一指,千八百部下蜂擁而上,將那些正圍著百姓搶劫施暴,甚至正在拿著傢夥砸人家房門的鄭家軍嚇了一跳,最兇橫的幾個還沒找到投降的狀態,按照最本能的意識起來反抗,立刻被排槍打成了篩子,其餘人等見勢不妙,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老老實實的跪在正中,等待著順軍的接收。
這樣的情景到處都在發生,李雙喜這次很是仿效了一把先帝爺,遇到此類事情一律擊斃,包括己方士兵搶劫民財的,同樣也是死罪難逃,足足折騰了將近五天時間,總算是將大元島的局麵徹底穩定下來,留下一部分準備在這裏駐紮的軍隊和官員,國公爺率領著其餘的部下乘船西歸,再次返回了泉州。
周鯉走下船頭,一時間感慨萬千,此行時日雖說不長,但經歷的事情卻著實不少,無論是在海上爭鋒,還是在大元島上麵的生死拚殺,都讓他有恍如隔世的感覺,直到他從船上下來,在人群中看到吳俠女和雲小娥滿臉惶急,正在遠處翹首企盼時,忽然心中沒來由的一暖,信步走上前去,對兩位姑娘嬉皮笑臉道:“走,回家!”
五年之後,朝廷再次對北方的滿清用兵,這次李雙喜卻沒有率軍出征,而是很明智的選擇了老老實實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邊,當時已經身為從四品宣撫使的周鯉則隨大軍再次北上,身受兩處箭傷,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大軍征戰半年之久,終於將滿清盡數剿滅,殘部餘黨遠遁漠北,朝廷兵馬則奮起直追,接連將蒙古吞下好大一塊,這才班師回朝。
又過了三十年,已經五十五歲的周鯉晉升衛國公,內閣首輔,掌握了比起當年李雙喜更加強大的實力,也達到了人生的頂峰期,隻不過周大人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個坐在龍椅上麵,看起來隻有十來歲,卻表現出不同尋常孩子聰慧的小皇帝,已經越來越顯露出自己的帝王本質。
而他這個當年的顧命大臣之一,如今當朝第一人,應該如何去去,才夠將自家的顯赫保持下去,自家那三個兒子是繼續做官,還是讓他們去經商,抑或在海外給家裏找一塊退路,都是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某日,周鯉途徑德勝門,一時間感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曾幾何時那個站在這裏的少年郎,大口喝著北冰洋的汽水,曾幾何時那個站在這裏的少年郎,手中提著殺敵的長槍,一切的一切讓他覺得似幻似真,似乎這麽多年隻是做了一場大夢。
而現在,似乎到了夢醒的時候了。
全書完。
大陸上麵高興,可大元島上眼下卻是一片狼藉,不但戰敗的鄭家軍愁眉苦臉,就連打贏了的大順軍同樣也不怎麽輕鬆,國姓爺在延平王府組織了最後一次抵抗,然後無視李雙喜很誠懇的招降,率領全家自盡了,餘下的人找不到效忠對象,除了幾個血氣上來打算拚命的之外,大部分人全都放下武器投降了,而那些抵抗者也在很短時間內被殲滅。
可是打勝了之後,李雙喜的擔子不但沒有任何減輕,反倒是更加重了起來,因為現在大元島上亂成一團,大順這邊有軍紀約束還好些,鄭家軍因為頂樑柱死了,全部都瘋了一般,被看押的自然不敢造次,可那些距離較遠的則想在投降之前再風光一把,並且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早已關門閉戶的普通百姓人家。
這其實沒什麽可說的,敗軍淪為流寇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就包括今天的大順軍做流寇時,有不少都是當年前明朝廷的敗軍組成,到了兵敗如山倒的時候,眼睛裏除了自己的性命,也就隻剩下銀子和女人了,何況鄭家軍原本就是海盜出身,身上野性難馴,又沒了長官的約束,甚至有長官帶頭去搶劫的,這種情況下做出什麽來都不需要意外。
周鯉現在做的就是清剿工作,原本他還覺得,這是一場他永遠都難以忘記的戰鬥,其銘刻程度甚至超過了之前在遼東和韃子的大戰,畢竟這是同文同種的漢人,雖說分數不同陣營,但終歸說著同樣的話,秉承著同樣的信念,為了各自心中最後那點堅持而拚命搏殺,無論勝敗都是英雄。
尤其聽說國姓爺全家自盡的消息,心裏麵還是十分惋惜的,畢竟這可是一位在那個時空中被無數人傳誦,甚至上過課本的民族英雄,如今竟然間接死在他的手中,這種情緒讓他難受了好一陣子,同時也覺得挺對不住這幫海上爭鋒的漢子,畢竟他腦子裏總是有康熙收台灣的那種概念,覺得自己這是在滅殺漢人最後的政權,直到想明白如今坐天下的是大順,這才稍稍好過了一些。
不過當他聽說亂兵開始搶劫殺害平民之後,火氣頓時又重新回來了,立刻帶著麾下精兵強將趕過去了,周鯉部下自從上了岸之後,跟著他勢若瘋虎一般四處廝殺,已經有不少大元島上的兵士和百姓見過,並且深深記住這幫人了,見他們滿臉殺氣的到處尋麽,知道肯定是又要動刀子了,膽子小些或者不敢鬧事的,立刻全都回到了自己家中。
於是,鬧事的傢夥全部都暴露出來,周督軍騎在高頭大馬上,手中槍刺朝前一指,千八百部下蜂擁而上,將那些正圍著百姓搶劫施暴,甚至正在拿著傢夥砸人家房門的鄭家軍嚇了一跳,最兇橫的幾個還沒找到投降的狀態,按照最本能的意識起來反抗,立刻被排槍打成了篩子,其餘人等見勢不妙,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老老實實的跪在正中,等待著順軍的接收。
這樣的情景到處都在發生,李雙喜這次很是仿效了一把先帝爺,遇到此類事情一律擊斃,包括己方士兵搶劫民財的,同樣也是死罪難逃,足足折騰了將近五天時間,總算是將大元島的局麵徹底穩定下來,留下一部分準備在這裏駐紮的軍隊和官員,國公爺率領著其餘的部下乘船西歸,再次返回了泉州。
周鯉走下船頭,一時間感慨萬千,此行時日雖說不長,但經歷的事情卻著實不少,無論是在海上爭鋒,還是在大元島上麵的生死拚殺,都讓他有恍如隔世的感覺,直到他從船上下來,在人群中看到吳俠女和雲小娥滿臉惶急,正在遠處翹首企盼時,忽然心中沒來由的一暖,信步走上前去,對兩位姑娘嬉皮笑臉道:“走,回家!”
五年之後,朝廷再次對北方的滿清用兵,這次李雙喜卻沒有率軍出征,而是很明智的選擇了老老實實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邊,當時已經身為從四品宣撫使的周鯉則隨大軍再次北上,身受兩處箭傷,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大軍征戰半年之久,終於將滿清盡數剿滅,殘部餘黨遠遁漠北,朝廷兵馬則奮起直追,接連將蒙古吞下好大一塊,這才班師回朝。
又過了三十年,已經五十五歲的周鯉晉升衛國公,內閣首輔,掌握了比起當年李雙喜更加強大的實力,也達到了人生的頂峰期,隻不過周大人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個坐在龍椅上麵,看起來隻有十來歲,卻表現出不同尋常孩子聰慧的小皇帝,已經越來越顯露出自己的帝王本質。
而他這個當年的顧命大臣之一,如今當朝第一人,應該如何去去,才夠將自家的顯赫保持下去,自家那三個兒子是繼續做官,還是讓他們去經商,抑或在海外給家裏找一塊退路,都是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某日,周鯉途徑德勝門,一時間感覺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曾幾何時那個站在這裏的少年郎,大口喝著北冰洋的汽水,曾幾何時那個站在這裏的少年郎,手中提著殺敵的長槍,一切的一切讓他覺得似幻似真,似乎這麽多年隻是做了一場大夢。
而現在,似乎到了夢醒的時候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