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二姨開始為別人做裁縫.雖然她的手藝沒得說,但仍得克服羞怯,主動找客戶.慢慢地她學會了與陌生人周旋.攬活的時候,她得十二分小心,因為她的身分是寡婦.男人可能想占她的便宜,而女人則總要對她捕風捉影.但她又不能閑呆在家,她得靠主顧們過日子.生活中左右為難的事多了,可二姨處理得無懈可擊.這麽些年,她的門前無風可捕,無影可捉.她終於使街坊們相信她是一位滿身誌氣的貞潔自愛的女性.
二姨做裁縫生意的價錢合情合理,交貨準時,最吹毛求疵的客戶對她的手工也難挑出毛病.日復一日,她在街坊有口皆碑,主顧日多.
能做到這一步是不小的成功,命運給了二姨重重的一擊,但她沒有趴下,反而變得更為堅強.她爬起來,站穩腳跟,不再依賴丈夫的力量,或是乞求親戚的施捨,這些看人臉色的事實在讓她感到難堪,她完全可以靠十個手指養活自己和孩子.
二姨第一次上奶奶家便是去做裁縫的,我曾祖父去世時,二姨來幫著奶奶家的裁縫一起趕製孝衣.那時候,大戶人家的服孝期得持續七七四十九天,這段時間內,家裏上上下下都得戴孝:白衣、白帽、白鞋.不惟如此,連峙慢、窗簾、桌布、椅套、床單等等都清一色是白的.幾天內要趕出這麽多針線活,二姨沒日沒夜地做,她的實誠、本分和手藝給奶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的大度和善良也贏得了二姨的敬愛,這就是為什麽幾年後母親懷上我,奶奶要找幫手時,老二姨一推薦二姨,奶奶當下就同意,兩人一拍即合.
二姨這次趕做孝衣收入甚豐,但類似機會千載難逢.老北京多的是窮人,做不起新衣裳的人家比捨得大把花錢做喪事的不知要多幾許.再說,大戶人家自有專用的裁縫,除非遇上急事,是不會去找二姨的.所以更多的時候二姨沒有做新衣服的客源,隻能為普通人改改舊衣服,收費很少.有時甚至連改舊衣服的活兒也找不到,二姨就得幫人洗衣服勉強度日.
傳統方式洗衣其實非常辛苦,數年後二姨向我娓娓道來,倒顯得別有一番情趣.二姨用一個大筐裝滿了髒衣服拿到溪邊,將它們一件件浸濕,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鋪開,用木樣輕輕地敲打.溪水潺潺流過石麵,搖動衣杉,漂淨浮塵汗漬.不用"洋肥皂",也沒有怪味兒,衣服洗淨後在太陽下晾幹,聞上去一股太陽的香味.對二姨來說,這樣洗出來的衣裳永遠是世界上最好的.
二姨的懷舊,並未使她忘記嚴酷的現實.而我也正是從二姨的故事裏,最先了解到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這比後來一度風行中國的"憶苦會"要有效得多.麵對那些捶胸頓足的人,我總感到別扭壓抑.二姨講她的身世時,卻是平平淡淡的,講的人,聽的人,都自自然然進入角色,我不必裝出一副咬牙切齒痛恨階級敵人的樣子.
二姨說,對她而言,北京的冬夜寒冷而漫長.蒙古吹來的西北風,呼號著在人們的屋頂掠過,穿透了薄紙糊的窗戶,從木門的縫隙長驅直入.二姨有時為了趕活兒,不得不做到深夜.油燈黯淡的光嗦嗦發抖,爐子剩的一點兒餘火眼看就要熄滅,二姨的十指凍得僵硬,雙腳像兩個冰索.她低頭幹得太久,肩膀和脖子熱辣辣地發疼,但她連揉一把或動彈一下的功夫都沒有.
夏天也一樣難捱.手上出的汗弄得針澀澀的,幹活速度要慢下好多來.二姨的貨要交不及了,每晚鄰居在院子裏乘涼,她隻能在油燈下苦幹.月亮升上棗樹稍兒,外麵夜已涼了,但屋裏仍像大蒸籠似的懊熱難當.二姨身邊放著一把大葵扇,可她又哪裏騰得出手來扇上一把呢?
千針萬針,千千萬萬無數針,二姨養家的錢真是來之不易,每一分錢都得用在節骨眼上.二姨告訴我過去北京的炒花生很便宜,一個銅板便能買一包,用舊報紙包成三角形,又香又熱又脆.她的兒女們多少次求她買一小包來解解饞,多少次二姨都得狠狠心回絕他們.
一年到頭,一家人靠棒子麵窩窩頭度日,隻有在生日和過年才吃上白麵.夏季蔬菜便宜,二姨就在小販們收攤賤賣時多買點醃起來,一年餘下的時間就吃醃鹹菜.肉更是難得吃上,春節那幾天才開開齋.
就這麽千省萬省,二姨不但把子女拉扯大了,還送兒子進了學校.後來又在兒子的幫助下,送女兒讀中學.像所有中國舊式母親,二姨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兒女也很爭氣,即使家境貧寒,他們既沒有結交損友,又沒有沾染惡習.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二姨所說的誌氣.由於她的榜樣,兒女不單誠實知禮,還很孝順.兩個孩子都盼望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有足夠的收入,讓二姨不再勞碌,晚年能安享子孫帶給她的清福.
最後二姨的女兒也中學畢業了,使二姨欣慰的是,女兒在海關找到一份報酬優厚的工作,後來又跟一位年輕的同事結了婚.1949年女兒懷孕了,二姨迫不及待地等著她的外孫出世.然而就在嬰兒躁動於母腹時,共產黨的軍隊從東北打了過來,國民黨的海關將遷往台灣.如果二姨的女兒女婿不走,兩人都得失業,當時國內的失業率比20年代更甚,達到歷史最高點,誰也不知要過多久他們才能再找到一份工作,也許幾個月,甚至幾年,而嬰兒即將呱呱出世……
在中國,歷史總在輪迴,惡夢不斷重現.對年前二姨和她丈夫曾進退維穀,現在同樣的難題再度擺在二姨和她女兒麵前.不過這次二姨必須作出決定.事不宜遲,她得立刻選擇,以她的親身經歷,二姨深知這是生死攸關的抉擇.
過去她丈夫死於窮困和絕望,這幕家庭悲劇一定不能再次上演.經過幾個不眠之夜,二姨眼圈紅紅地跟女兒說:她應該和丈夫一起去台灣.女兒和女婿聽她的話走了,不久大陸和台灣斷絕了往來.二姨直到1978年去世,再也沒有得到她女兒的片紙隻字,既不知她女兒的生死下落,又不知她外孫如何來到人世,她那無比疼愛、做夢都想抱著親他的外孫.
二姨做裁縫生意的價錢合情合理,交貨準時,最吹毛求疵的客戶對她的手工也難挑出毛病.日復一日,她在街坊有口皆碑,主顧日多.
能做到這一步是不小的成功,命運給了二姨重重的一擊,但她沒有趴下,反而變得更為堅強.她爬起來,站穩腳跟,不再依賴丈夫的力量,或是乞求親戚的施捨,這些看人臉色的事實在讓她感到難堪,她完全可以靠十個手指養活自己和孩子.
二姨第一次上奶奶家便是去做裁縫的,我曾祖父去世時,二姨來幫著奶奶家的裁縫一起趕製孝衣.那時候,大戶人家的服孝期得持續七七四十九天,這段時間內,家裏上上下下都得戴孝:白衣、白帽、白鞋.不惟如此,連峙慢、窗簾、桌布、椅套、床單等等都清一色是白的.幾天內要趕出這麽多針線活,二姨沒日沒夜地做,她的實誠、本分和手藝給奶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的大度和善良也贏得了二姨的敬愛,這就是為什麽幾年後母親懷上我,奶奶要找幫手時,老二姨一推薦二姨,奶奶當下就同意,兩人一拍即合.
二姨這次趕做孝衣收入甚豐,但類似機會千載難逢.老北京多的是窮人,做不起新衣裳的人家比捨得大把花錢做喪事的不知要多幾許.再說,大戶人家自有專用的裁縫,除非遇上急事,是不會去找二姨的.所以更多的時候二姨沒有做新衣服的客源,隻能為普通人改改舊衣服,收費很少.有時甚至連改舊衣服的活兒也找不到,二姨就得幫人洗衣服勉強度日.
傳統方式洗衣其實非常辛苦,數年後二姨向我娓娓道來,倒顯得別有一番情趣.二姨用一個大筐裝滿了髒衣服拿到溪邊,將它們一件件浸濕,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鋪開,用木樣輕輕地敲打.溪水潺潺流過石麵,搖動衣杉,漂淨浮塵汗漬.不用"洋肥皂",也沒有怪味兒,衣服洗淨後在太陽下晾幹,聞上去一股太陽的香味.對二姨來說,這樣洗出來的衣裳永遠是世界上最好的.
二姨的懷舊,並未使她忘記嚴酷的現實.而我也正是從二姨的故事裏,最先了解到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這比後來一度風行中國的"憶苦會"要有效得多.麵對那些捶胸頓足的人,我總感到別扭壓抑.二姨講她的身世時,卻是平平淡淡的,講的人,聽的人,都自自然然進入角色,我不必裝出一副咬牙切齒痛恨階級敵人的樣子.
二姨說,對她而言,北京的冬夜寒冷而漫長.蒙古吹來的西北風,呼號著在人們的屋頂掠過,穿透了薄紙糊的窗戶,從木門的縫隙長驅直入.二姨有時為了趕活兒,不得不做到深夜.油燈黯淡的光嗦嗦發抖,爐子剩的一點兒餘火眼看就要熄滅,二姨的十指凍得僵硬,雙腳像兩個冰索.她低頭幹得太久,肩膀和脖子熱辣辣地發疼,但她連揉一把或動彈一下的功夫都沒有.
夏天也一樣難捱.手上出的汗弄得針澀澀的,幹活速度要慢下好多來.二姨的貨要交不及了,每晚鄰居在院子裏乘涼,她隻能在油燈下苦幹.月亮升上棗樹稍兒,外麵夜已涼了,但屋裏仍像大蒸籠似的懊熱難當.二姨身邊放著一把大葵扇,可她又哪裏騰得出手來扇上一把呢?
千針萬針,千千萬萬無數針,二姨養家的錢真是來之不易,每一分錢都得用在節骨眼上.二姨告訴我過去北京的炒花生很便宜,一個銅板便能買一包,用舊報紙包成三角形,又香又熱又脆.她的兒女們多少次求她買一小包來解解饞,多少次二姨都得狠狠心回絕他們.
一年到頭,一家人靠棒子麵窩窩頭度日,隻有在生日和過年才吃上白麵.夏季蔬菜便宜,二姨就在小販們收攤賤賣時多買點醃起來,一年餘下的時間就吃醃鹹菜.肉更是難得吃上,春節那幾天才開開齋.
就這麽千省萬省,二姨不但把子女拉扯大了,還送兒子進了學校.後來又在兒子的幫助下,送女兒讀中學.像所有中國舊式母親,二姨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兒女也很爭氣,即使家境貧寒,他們既沒有結交損友,又沒有沾染惡習.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二姨所說的誌氣.由於她的榜樣,兒女不單誠實知禮,還很孝順.兩個孩子都盼望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有足夠的收入,讓二姨不再勞碌,晚年能安享子孫帶給她的清福.
最後二姨的女兒也中學畢業了,使二姨欣慰的是,女兒在海關找到一份報酬優厚的工作,後來又跟一位年輕的同事結了婚.1949年女兒懷孕了,二姨迫不及待地等著她的外孫出世.然而就在嬰兒躁動於母腹時,共產黨的軍隊從東北打了過來,國民黨的海關將遷往台灣.如果二姨的女兒女婿不走,兩人都得失業,當時國內的失業率比20年代更甚,達到歷史最高點,誰也不知要過多久他們才能再找到一份工作,也許幾個月,甚至幾年,而嬰兒即將呱呱出世……
在中國,歷史總在輪迴,惡夢不斷重現.對年前二姨和她丈夫曾進退維穀,現在同樣的難題再度擺在二姨和她女兒麵前.不過這次二姨必須作出決定.事不宜遲,她得立刻選擇,以她的親身經歷,二姨深知這是生死攸關的抉擇.
過去她丈夫死於窮困和絕望,這幕家庭悲劇一定不能再次上演.經過幾個不眠之夜,二姨眼圈紅紅地跟女兒說:她應該和丈夫一起去台灣.女兒和女婿聽她的話走了,不久大陸和台灣斷絕了往來.二姨直到1978年去世,再也沒有得到她女兒的片紙隻字,既不知她女兒的生死下落,又不知她外孫如何來到人世,她那無比疼愛、做夢都想抱著親他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