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遷到碧瑤。
但是拉莫斯執政的日子太晚了,因此沒能起多大作用。由於美國海空聯合指揮部的作戰行動以及菲律賓遊擊隊的襲擊,山下奉文將軍的分散的部隊無法做到有效地集結,因此他們正在被各個擊破。拉莫斯自己的部下,不是被遊擊隊打死,就是開小差逃到遊擊隊那裏去了。日本對非律賓人進行了殘醋的報復,特別是在馬尼拉,當地50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堅持死守,結果馬尼拉大部分遭到了摧毀,當地許多居民遭到了日本人的屠殺。1945年3月,洛雷爾和他的內閣的一些成員被帶到東京。其餘加人,包括羅哈斯,設法逃跑,
到達了美國這一邊。2
1945年2月27日,麥克阿瑟將軍從日本人那裏收復馬尼拉後,就正式把行政權力移交給塞爾吉奧?奧斯梅納,讓他擔任光復的菲律賓共和國政府
的總統,並宣布說:“我的國家恪守信用。”3
這個群島在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的摧殘,經濟受到很大的破壞。三年的日本軍事占領和暗中的或不起什麽作用的抵抗所產生的精神上的後果,可能使
國家更加虛弱,因為這要比物質上的後果所引起的虛弱更加難於恢復。
因此,盡管日本的占領在政治上的影響並沒有象在印度支那或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影響那麽嚴重,但是它給菲律賓人民遺留下了貧困、苦難和社會1雷克托,前引書,第49—50頁。
2布托斯:《現在羅哈斯來了》,第299—300頁。
3雷克托,前引書,第55頁。
4同上書,第79—80頁。
1布托斯,前引書,第224頁。
2同上書,第234—242頁。
3菲律賓政府:《聯邦的恢復:1945年2月27日》(philippinego-vernment:restorationofthmonwealth,27february1945),馬尼拉,政府印刷局,1945年版。
動盪。它也使菲律賓人對日本侵略者產生很深的仇恨,因為在日本所征服的
民族中,除了中國人之外,菲律賓人受難最深。1
1關於菲律賓在1945—1946年間的發展問題,見下文,原著第301—307頁。
(五)暹羅2
暹羅是日本的唯一夥伴,它沒有遭到全麵征服而處於屈從地位,而且幾乎是日本的一個真正盟邦。自從1932年政變和隨之在退羅建立起一個軍事寡頭政權以後,它的頭目們把日本看作是實現其民族統一的一個可能的支持者。他們還把日本看作是對抗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的一支補充力量;鑑於在暹羅的華人少數民族數量不小,他們預計這方麵可能會有危險。然而他們決不願意在日本的命令下被捲入對西方國家的戰爭。他們發現自己結果還是捲入了戰爭,部分原因是由於總理、實際上的獨裁者披汶?頌堪(即鑾披汶)元帥於1940—1941年期間執行的政策所致。法國的滅亡,印度支那的孤立和日本的侵入東51京(越南),在他看來似乎是暹羅收復它在寮國和柬埔寨的領土的一個極好機會,這些領土是在1893—1904年期間暹羅被法國逼迫而讓出的。但是盡管印度支那的力量遭到削弱,它仍然相當強大,足以抵禦暹羅。同時,這兩個國家相互間的糾紛給日本提供了機會,對這兩個國家強行調停,
並將暹羅和印度支那都拴在大東亞的戰車上。
總的說來,暹羅政府不喜歡這種處境;暹羅自古以來的政策,是在列強之間的衝突中保持中立,並利用它們之間的競爭,來維護暹羅的獨立。而且,退羅政府中的親月派遭到那些傾向西方(主要是傾向英國)的人的反對。但是,日本占領印度支那南部後,使傾向西方的這批人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當時強大的日本軍隊集結在暹羅邊境,如果沒有別人援助,暹羅是毫無希望
對他們進行抵抗的。
暹羅向倫敦和華盛頓發出了求援的呼籲,希望他們提供武器,包括飛機
和彈藥。但是英、美無力提供。1
根據當時駐曼穀的日本大使坪上貞二自己的供詞,1941年12月1日,他接到政府指示,要他作好準備去同暹羅政府談判,要暹羅政府或者同日本簽訂一項同盟條約,或者至少要允許日本軍隊通過暹羅領土,去和馬來亞與緬甸作戰。12月7日,他從日本的南方戰區司令官寺內將軍那裏接到明確的命令,要他這樣做。當時披汶?頌堪總理不在曼穀,他的同僚們不顧寺內關於日本軍隊第二天清晨就要越過邊境的警告,仍然表示不願接受坪上的要求。結果,日本軍隊果然開始行動了,起初他們遭到了抵抗。但披汶匆匆趕回首都,命令停止抵抗,並與日本大使達成一項協定,規定日本軍隊可以和平地通過暹羅領土。就這樣,他選擇了一條同日本共命運的道路,而日本與暹羅之間同盟條約的談判也立即開始了。這個條約於12月21日簽字,條約中規定雙方互相尊重主權和獨立,任何一方一旦與第三國之間發生衝突時,另一方應給予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麵的全麵援助,並且規定簽約國中的任何2在木書所涉及到的某些時期中,這個國家稱作“泰國”,而不用“暹羅”這一傳統名稱。暹羅人自己從1939年6月至1946年4月一直使用“泰國”這個名稱,以後三年又恢復使用“暹羅”這一名稱;1949年5月,這個名稱又正式改為“泰國”。英國人的用法是符合這一時間表的,隻有在這個國家和日木結成同盟的時期(1942年1月到1945年8月)不符合;在那個時期,通常就把它稱為“暹羅”。鑑於上述種種變化,並為使讀者方便起見,本書就通篇都用“暹羅”這一名稱。
但是拉莫斯執政的日子太晚了,因此沒能起多大作用。由於美國海空聯合指揮部的作戰行動以及菲律賓遊擊隊的襲擊,山下奉文將軍的分散的部隊無法做到有效地集結,因此他們正在被各個擊破。拉莫斯自己的部下,不是被遊擊隊打死,就是開小差逃到遊擊隊那裏去了。日本對非律賓人進行了殘醋的報復,特別是在馬尼拉,當地50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堅持死守,結果馬尼拉大部分遭到了摧毀,當地許多居民遭到了日本人的屠殺。1945年3月,洛雷爾和他的內閣的一些成員被帶到東京。其餘加人,包括羅哈斯,設法逃跑,
到達了美國這一邊。2
1945年2月27日,麥克阿瑟將軍從日本人那裏收復馬尼拉後,就正式把行政權力移交給塞爾吉奧?奧斯梅納,讓他擔任光復的菲律賓共和國政府
的總統,並宣布說:“我的國家恪守信用。”3
這個群島在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的摧殘,經濟受到很大的破壞。三年的日本軍事占領和暗中的或不起什麽作用的抵抗所產生的精神上的後果,可能使
國家更加虛弱,因為這要比物質上的後果所引起的虛弱更加難於恢復。
因此,盡管日本的占領在政治上的影響並沒有象在印度支那或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影響那麽嚴重,但是它給菲律賓人民遺留下了貧困、苦難和社會1雷克托,前引書,第49—50頁。
2布托斯:《現在羅哈斯來了》,第299—300頁。
3雷克托,前引書,第55頁。
4同上書,第79—80頁。
1布托斯,前引書,第224頁。
2同上書,第234—242頁。
3菲律賓政府:《聯邦的恢復:1945年2月27日》(philippinego-vernment:restorationofthmonwealth,27february1945),馬尼拉,政府印刷局,1945年版。
動盪。它也使菲律賓人對日本侵略者產生很深的仇恨,因為在日本所征服的
民族中,除了中國人之外,菲律賓人受難最深。1
1關於菲律賓在1945—1946年間的發展問題,見下文,原著第301—307頁。
(五)暹羅2
暹羅是日本的唯一夥伴,它沒有遭到全麵征服而處於屈從地位,而且幾乎是日本的一個真正盟邦。自從1932年政變和隨之在退羅建立起一個軍事寡頭政權以後,它的頭目們把日本看作是實現其民族統一的一個可能的支持者。他們還把日本看作是對抗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的一支補充力量;鑑於在暹羅的華人少數民族數量不小,他們預計這方麵可能會有危險。然而他們決不願意在日本的命令下被捲入對西方國家的戰爭。他們發現自己結果還是捲入了戰爭,部分原因是由於總理、實際上的獨裁者披汶?頌堪(即鑾披汶)元帥於1940—1941年期間執行的政策所致。法國的滅亡,印度支那的孤立和日本的侵入東51京(越南),在他看來似乎是暹羅收復它在寮國和柬埔寨的領土的一個極好機會,這些領土是在1893—1904年期間暹羅被法國逼迫而讓出的。但是盡管印度支那的力量遭到削弱,它仍然相當強大,足以抵禦暹羅。同時,這兩個國家相互間的糾紛給日本提供了機會,對這兩個國家強行調停,
並將暹羅和印度支那都拴在大東亞的戰車上。
總的說來,暹羅政府不喜歡這種處境;暹羅自古以來的政策,是在列強之間的衝突中保持中立,並利用它們之間的競爭,來維護暹羅的獨立。而且,退羅政府中的親月派遭到那些傾向西方(主要是傾向英國)的人的反對。但是,日本占領印度支那南部後,使傾向西方的這批人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當時強大的日本軍隊集結在暹羅邊境,如果沒有別人援助,暹羅是毫無希望
對他們進行抵抗的。
暹羅向倫敦和華盛頓發出了求援的呼籲,希望他們提供武器,包括飛機
和彈藥。但是英、美無力提供。1
根據當時駐曼穀的日本大使坪上貞二自己的供詞,1941年12月1日,他接到政府指示,要他作好準備去同暹羅政府談判,要暹羅政府或者同日本簽訂一項同盟條約,或者至少要允許日本軍隊通過暹羅領土,去和馬來亞與緬甸作戰。12月7日,他從日本的南方戰區司令官寺內將軍那裏接到明確的命令,要他這樣做。當時披汶?頌堪總理不在曼穀,他的同僚們不顧寺內關於日本軍隊第二天清晨就要越過邊境的警告,仍然表示不願接受坪上的要求。結果,日本軍隊果然開始行動了,起初他們遭到了抵抗。但披汶匆匆趕回首都,命令停止抵抗,並與日本大使達成一項協定,規定日本軍隊可以和平地通過暹羅領土。就這樣,他選擇了一條同日本共命運的道路,而日本與暹羅之間同盟條約的談判也立即開始了。這個條約於12月21日簽字,條約中規定雙方互相尊重主權和獨立,任何一方一旦與第三國之間發生衝突時,另一方應給予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麵的全麵援助,並且規定簽約國中的任何2在木書所涉及到的某些時期中,這個國家稱作“泰國”,而不用“暹羅”這一傳統名稱。暹羅人自己從1939年6月至1946年4月一直使用“泰國”這個名稱,以後三年又恢復使用“暹羅”這一名稱;1949年5月,這個名稱又正式改為“泰國”。英國人的用法是符合這一時間表的,隻有在這個國家和日木結成同盟的時期(1942年1月到1945年8月)不符合;在那個時期,通常就把它稱為“暹羅”。鑑於上述種種變化,並為使讀者方便起見,本書就通篇都用“暹羅”這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