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商品推銷出去,以轉嫁蘇聯國內的經濟困難。由於蘇聯推銷給蒙古的機械設備
質量低劣,又不附帶零配件,經常損壞,給生產上帶來巨大損夫,有時因一個重要
機件損壞時,影響整個生產,蒙古就不得不用飛機把機件運往蘇聯修理。因為蒙古
國內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廠家。蘇聯是蒙古拖拉機的供應者。然而,從蘇聯運往蒙古
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汽車等,每年都有大批報廢而不能使用。蘇聯還把一些舊
機器油漆刷新一下就當作新機器賣給蒙古,甚至把舊輪胎修補後,就當作新輪胎賣
給蒙古。這就是蘇聯口口聲聲宣稱他同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經濟關係是什麽“國際
主義”的“兄弟般的社會主義合作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基礎上”
的實質。蘇聯對蒙古的貿易,有時甚至達到了毫不講理的地步。1964年,蘇聯未經
蒙古同意就將一批電冰箱運到蒙古,由於蒙古人民並不需要它,所以冰箱根本賣不
出去,而蒙古又不敢把冰箱退還給蘇聯,它不得不用政府的名義買下全部冰箱,而
把它們無限期地庫存起來。這使得蒙古的資金大量積壓,給蒙古的財政也帶來極大
困難。這就是蘇聯對蒙古的“大公無私”的幫助。蘇聯在對蒙古的貿易中,經常搞
這種欺騙性的商品交易,蒙古明知上當,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忍氣吞聲,站在蘇聯
的屋簷下,它怎麽能不低頭呢?
蒙古本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蘇聯為了向蒙古傾銷它的石油和石油
製品,在“國際分工”的幌子下,要求蒙古降低和減少石油的生產。因此,蒙古石
油生產的下降幅度極為驚人。從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前,石油生產幾乎持續下降,
1960年,蒙古石油的產量為二萬八千噸,1965年則下降為一萬四千噸,隻有1960年
的一半,到了1969年,石油產量隻有四千五百噸,隻相當於1960年的15.7%,減少
了84.3%,到了1970年,蒙古按照蘇聯的要求,已完全停止了石油的生產。與此同
時,蘇聯供應蒙古的石油和石油製品卻不斷增加。如果把1966年蘇聯供應蒙古的石
油數看作100的話,到1969年,則達到了132,1970年以後,由於蒙古已停止生產石
油,因此,它所需石油和石油製品也就完全由蘇聯供應。蘇聯就是採取這樣的手段,
讓蒙古減少甚至停止生產某些燃料和工業原料,而由它供給。這樣就完全控製了蒙
古某些部門的生產,並且以此作要挾,使蒙古不得不屈從蘇聯的壓力。你使用了我
的石油,就得聽我的擺布,這就是那時的蘇聯希望達到的目的。不僅蒙古深受其害,
東歐各國也是這樣。匈牙利的汽車工業和造船工業本來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根據
“生產專業化”的規定,匈牙利被迫停止生產小汽車、普通卡車和一千五百噸以上
的船隻,連國內對這些產品的需要也隻能靠進口來得到滿足。匈牙利現在也不再生
產拖拉機,而隻生產拖拉機的製動件。在“生產專業化”的束縛下,東歐各國和蒙
古不能生產一台完整的機器設備,而隻能生產某種零部件。這就更加深了對蘇聯的
依附程度。例如,根據蘇聯同東歐各國簽訂的合作生產小汽車的規定,捷克斯洛伐
克隻生產汽化器和汽車零件,保加利亞隻生產車身和蓄電池,難怪在保加利亞工人
中曾流行過這樣的政治笑話:“世界上最長的汽車是哪個國家製造的?”回答是
“保加利亞——車身在這裏,駕駛盤在莫斯科。”這句話生動地刻畫了保加利亞依
附於蘇聯的嚴重性,同時也隱約可以看出保加利亞工人對蘇聯的不滿情緒。
蒙古的畜牧業自然發達,這也是蒙古唯一能引以驕傲和自豪的。然而,在蘇聯
的掠奪下,蒙古的畜牧業也舉步維艱,瀕於破產的邊緣,在蘇聯的脅迫和勒索下、
蒙古甚至將母畜和幼畜一起趕往蘇聯,結果。在蒙古的畜牧生產中出現了惡性循環,
牲畜頭數不斷減少,根據蒙古官方公布的資料,蒙古牧畜頭數歷史上最高水平是10
40年的二萬六千多頭、到1959年,牲畜頭數不但沒有增加,反而下降到二萬四千多
頭;1966年繼續降低到二萬二千多頭,到1968年6月時,就隻剩下一萬八千多頭了,
比1940年減少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由於供應蘇聯大量活牲畜,使得蒙古國內也常感
到肉類供應不足,以至於蒙古政府號召人們要多吃野獸肉和蔬萊。
這就是蒙古緊隨蘇聯的嚴重後果,這使得蒙古國內中活水平下降,生產長期停
滯不前,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政治生活也得不到正常健康地發展,而且蒙古國
內物價飛漲,人們怨聲載道。然而,那時的蒙古領導人卻仍然執迷不悟,仍然緊緊
圍繞著蘇聯的指揮樟轉。蒙古為完成第六個五年計劃,加緊推廣蘇聯的“新經濟體
製”和“先進經驗”。它的計劃規定,在本五年計劃內:“基本完成新的計劃體製
質量低劣,又不附帶零配件,經常損壞,給生產上帶來巨大損夫,有時因一個重要
機件損壞時,影響整個生產,蒙古就不得不用飛機把機件運往蘇聯修理。因為蒙古
國內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廠家。蘇聯是蒙古拖拉機的供應者。然而,從蘇聯運往蒙古
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汽車等,每年都有大批報廢而不能使用。蘇聯還把一些舊
機器油漆刷新一下就當作新機器賣給蒙古,甚至把舊輪胎修補後,就當作新輪胎賣
給蒙古。這就是蘇聯口口聲聲宣稱他同經互會其他成員國的經濟關係是什麽“國際
主義”的“兄弟般的社會主義合作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基礎上”
的實質。蘇聯對蒙古的貿易,有時甚至達到了毫不講理的地步。1964年,蘇聯未經
蒙古同意就將一批電冰箱運到蒙古,由於蒙古人民並不需要它,所以冰箱根本賣不
出去,而蒙古又不敢把冰箱退還給蘇聯,它不得不用政府的名義買下全部冰箱,而
把它們無限期地庫存起來。這使得蒙古的資金大量積壓,給蒙古的財政也帶來極大
困難。這就是蘇聯對蒙古的“大公無私”的幫助。蘇聯在對蒙古的貿易中,經常搞
這種欺騙性的商品交易,蒙古明知上當,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忍氣吞聲,站在蘇聯
的屋簷下,它怎麽能不低頭呢?
蒙古本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蘇聯為了向蒙古傾銷它的石油和石油
製品,在“國際分工”的幌子下,要求蒙古降低和減少石油的生產。因此,蒙古石
油生產的下降幅度極為驚人。從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前,石油生產幾乎持續下降,
1960年,蒙古石油的產量為二萬八千噸,1965年則下降為一萬四千噸,隻有1960年
的一半,到了1969年,石油產量隻有四千五百噸,隻相當於1960年的15.7%,減少
了84.3%,到了1970年,蒙古按照蘇聯的要求,已完全停止了石油的生產。與此同
時,蘇聯供應蒙古的石油和石油製品卻不斷增加。如果把1966年蘇聯供應蒙古的石
油數看作100的話,到1969年,則達到了132,1970年以後,由於蒙古已停止生產石
油,因此,它所需石油和石油製品也就完全由蘇聯供應。蘇聯就是採取這樣的手段,
讓蒙古減少甚至停止生產某些燃料和工業原料,而由它供給。這樣就完全控製了蒙
古某些部門的生產,並且以此作要挾,使蒙古不得不屈從蘇聯的壓力。你使用了我
的石油,就得聽我的擺布,這就是那時的蘇聯希望達到的目的。不僅蒙古深受其害,
東歐各國也是這樣。匈牙利的汽車工業和造船工業本來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根據
“生產專業化”的規定,匈牙利被迫停止生產小汽車、普通卡車和一千五百噸以上
的船隻,連國內對這些產品的需要也隻能靠進口來得到滿足。匈牙利現在也不再生
產拖拉機,而隻生產拖拉機的製動件。在“生產專業化”的束縛下,東歐各國和蒙
古不能生產一台完整的機器設備,而隻能生產某種零部件。這就更加深了對蘇聯的
依附程度。例如,根據蘇聯同東歐各國簽訂的合作生產小汽車的規定,捷克斯洛伐
克隻生產汽化器和汽車零件,保加利亞隻生產車身和蓄電池,難怪在保加利亞工人
中曾流行過這樣的政治笑話:“世界上最長的汽車是哪個國家製造的?”回答是
“保加利亞——車身在這裏,駕駛盤在莫斯科。”這句話生動地刻畫了保加利亞依
附於蘇聯的嚴重性,同時也隱約可以看出保加利亞工人對蘇聯的不滿情緒。
蒙古的畜牧業自然發達,這也是蒙古唯一能引以驕傲和自豪的。然而,在蘇聯
的掠奪下,蒙古的畜牧業也舉步維艱,瀕於破產的邊緣,在蘇聯的脅迫和勒索下、
蒙古甚至將母畜和幼畜一起趕往蘇聯,結果。在蒙古的畜牧生產中出現了惡性循環,
牲畜頭數不斷減少,根據蒙古官方公布的資料,蒙古牧畜頭數歷史上最高水平是10
40年的二萬六千多頭、到1959年,牲畜頭數不但沒有增加,反而下降到二萬四千多
頭;1966年繼續降低到二萬二千多頭,到1968年6月時,就隻剩下一萬八千多頭了,
比1940年減少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由於供應蘇聯大量活牲畜,使得蒙古國內也常感
到肉類供應不足,以至於蒙古政府號召人們要多吃野獸肉和蔬萊。
這就是蒙古緊隨蘇聯的嚴重後果,這使得蒙古國內中活水平下降,生產長期停
滯不前,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政治生活也得不到正常健康地發展,而且蒙古國
內物價飛漲,人們怨聲載道。然而,那時的蒙古領導人卻仍然執迷不悟,仍然緊緊
圍繞著蘇聯的指揮樟轉。蒙古為完成第六個五年計劃,加緊推廣蘇聯的“新經濟體
製”和“先進經驗”。它的計劃規定,在本五年計劃內:“基本完成新的計劃體製